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建筑物地面结构 |
申请号 | CN00128870.9 | 申请日期 | 2000-08-09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287206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暂无 | IPC分类号 | 暂无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株式会社木村技研 | 申请人地址 | 日本***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株式会社木村技研 | 当前权利人 | 株式会社木村技研 |
发明人 | 木村元保 |
代理机构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建筑物地面结构,它由多个地面板材通过并列放置而组成整个地面;其中包括:在一块地面板材及其相邻的地面板材之间的地面表面上形成的开口;在所述开口下设置的排水槽,用于接收从所述开口渗流下来的液体;和所述的排水槽与所述的一块地面板材形成一个整体,并且与排水管相连通,以使所述的排水槽中的液体排到外面;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地面板材的一边有一个所述排水槽,在另一边上有用于同另一块地面板材上排水槽相连接的连接部件;和具有同样形状的所述地面板材这样设置,使一个地面板材的所述的排水槽和另一地面板材上的连接部件相连接,从而所述的多个地面板材沿横向并列铺设出整个地面。
1.一种建筑物地面结构,它由多个地面板材通过并列放置而组成整个地面;其中包括:在一块地面板材及其相邻的地面板材之间的地面表面上形成的开口;在所述开口下设置的排水槽,用于接收从所述开口渗流下来的液体;和所述的排水槽与所述的一块地面板材形成一个整体,并且与排水管相连通,以使所述的排水槽中的液体排到外面;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地面板材的一边有一个所述排水槽,在另一边上有用于同另一块地面板材上排水槽相连接的连接部件;和具有同样形状的所述地面板材这样设置,使一个地面板材的所述的排水槽和另一地面板材上的连接部件相连接,从而所述的多个地面板材沿横向并列铺设出整个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建筑物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块地面板材的形状都是平面矩形;多个天沟椽子的每个都形成一个向上开口的槽状流道,并且被放置在整个地面下以支持所述的地面板材;和所述的每个天沟椽子都是放置在所述的排水槽的正下方,并与之垂直;而且所述排水槽与天沟椽子内形成的流道相连通,以使排水槽中的液体排到流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建筑物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一块地面板材和与其纵向相邻的板材之间的地面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天沟椽子置于该第二开口之下;和所述天沟椽子上的流道直接接收从上述第二开口中渗流下来的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建筑物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沟椽子内的流道是用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建筑物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任两个相邻的地面板材之间,都设有与所述地面板材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嵌缝槽。
一种建筑物地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地面结构,特别涉及建筑物安装部位中可水冲洗的地面。
于是,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一种新型的地面铺设结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日本专利号为2539709的发明是与此相关的发明,它是一种在结构楼(地)面上铺设地面板材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有效的排走洒在地面上的水。
具体说就是:在大量被放置于同一平面上的板材中,每两个相邻的板材之间都设有一托梁构件,托梁构件用于支持板材的左右边缘。用于支撑托梁构件的天沟椽子还与托梁构件垂直放置,两者之间用排水孔相连通。
一个排水孔由分别在托梁构件和在相应的天沟椽子上的孔洞构成,这两个孔是相对贯通的。每个托梁构件上都有凸缘,以防止废水排泄到外面。
在每个天沟椽子的一端设有一根排水管,可以把从板材间和托梁构件处渗流下来的水排走。
在天沟椽子两端的底面处分别放置有支撑部件来支持天沟椽子,这些支撑部件放置于建筑物的建筑楼(地)面上。至此,所有单元都被放置好了。
同时,每个天沟椽子之间都有圆柱形的通风管相连通。这样不但可以去除地面板材与建筑楼(地)面之间的异味,还可以保持托梁构件与天沟椽子内部干燥。
上述的地面结构可以通过简单的施工工艺组装出一种可以有效排走其上积水的地面。用来冲刷地面的水通过托梁构件流入天沟椽子,最后由排水管排走。
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上述的地面铺设结构尚有改进的余地,比如,地面板材的厚度可以从整体上减小;其工作性也应进一步完善。
本发明的要旨如下:根据本发明,那些以大量并列铺设的地面板材构成整个地面的建筑中,铺设地面时,相邻的地面板材之间留有开口,在这些开口下面设有排水槽,用于收集从开口渗流下来的水。排水槽和地面板材形成一个整体,同时,有排水管将其连接起来,排水槽中的水就从该排水管中排走。
每块板材的一边是排水槽,另一边则是一连接部件,用于同另一块板材上的排水槽相连接,同样具有这种结构构造的地面板材都以其一侧的排水槽与另一块板材的连接部件相连接,由此,这些在横向并列放置的大量地面板材便构成了整个地面。
每块地面板材可以有选择的被制成矩形,而且,在整个地面下设有大量的支持板材的天沟椽子,每个天沟椽子都形成一个向上开口的流道。
每个天沟椽子放置于排水槽的正下方,同时大致与排水槽垂直。排水槽都与天沟椽子内的流道相连通,其中的水就排到流道中。
在纵向相邻的地面板材间,留有第二条开口,天沟椽子就放置在其下,天沟椽子内的流道直接接受从第二开口上渗流下来的水。这里要注意的是,所谓纵向相邻的板材是指那些与排水槽的轴同向、彼此相邻的板材。
每两个相邻板材之间也可设有一嵌缝槽,该嵌缝槽部件与地面板材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只要嵌缝槽能够经受得住在地板上行走人的重量,而且也能把诸如冲洗水之类的液体排走,那么它可以被制成任何形状。比如,在嵌缝槽上开许多长缝,用以联系地板上下的空间,或者作成网状。嵌缝槽可选用透水材料。
本发明可以在那些打算简化施工过程的建筑中,铺设出可以用水冲洗的地面;同时也可以减小整个地面结构的厚度;可以得到优秀的排水效果;可以得到一种易于修复的建筑物地面结构。
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地面结构,它由多个地面板材通过并列放置而组成整个地面;其中包括:在一块地面板材及其相邻的地面板材之间的地面表面上形成的开口;在所述开口下设置的排水槽,用于接收从所述开口渗流下来的液体;和所述的排水槽与所述的一块地面板材形成一个整体,并且与排水管相连通,以使所述的排水槽中的液体排到外面;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地面板材的一边有一个所述排水槽,在另一边上有用于同另一块地面板材上排水槽相连接的连接部件;和具有同样形状的所述地面板材这样设置,使一个地面板材的所述的排水槽和另一地面板材上的连接部件相连接,从而所述的多个地面板材沿横向并列铺设出整个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11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所提出的建筑地面铺设结构。
在本发明所提出的建筑地面铺设结构中,并列铺设大量地面板材2以形成整个地面。
正如在图1至图4表示的那样,每块地面板材2由以下部分组成:平面为矩形的板材主体;在板材的一长边(第一边)处形成有凹入排水槽30;在另一条长边(第二边)形成有连接部件40,其形状与排水槽30的外缘形状相吻合。排水槽30和连接部件40与主体部分20相连接而形成一个整体部件,其中,主体部分20是相应地面板材2的核心材料部件。
排水槽30是由以下部分构成:从主体部分20的一个长边以下伸出的第一翼缘31;垂直连接在该翼缘一边的排水槽内壁32;由内壁向外延展出的槽底33;从槽底33外边向上竖起的外壁34。
连接部件40由以下部分构成:从主体部分20另一长边以下伸出的第二翼缘41;垂直连接在该翼缘一边的连接壁42。
在另一方面,相应地面板材2的两个短边(第三边和第四边)处,都具有相同的结构构造。每条短边处的结构由以下部件构成:从地面板材2短边以下伸出的第三翼缘21;从该翼缘一边向斜下方伸出的第一斜翼缘23,垂直连接在该斜翼缘一边的侧壁22;从该侧壁下部、外侧向相应地面板材2内部挑出的第二斜翼缘24;垂直连接在该斜翼缘一边下的钩部分25。
第一翼缘31、第二翼缘41以及第三翼缘21都要放置于同一平面上。
图5、图6分别表示沿着在图1中所示的剖面线A-A′、B-B′做出的剖视图,在这张附图中,表示了多块地面板材2的连接情况,以及天沟椽子60和放置于两块相邻地面板材2之间嵌缝槽80、90的安装情况。也就是说,在图1中表示的只是构成组合地面大量地面板材2中的单块板材,而在图5、图6中表示的是被多个天沟椽子60所支撑的多个地面板材2。
作为地面表面层的矩形覆盖部件70,置于主体部分20的正上方,两者之间夹填有由硅树脂橡胶或类似材料制成的弹性部件75,侧壁71从覆盖部件70的四边向下竖直伸出,遮盖住弹性部件75的四边。
在主体部分20的中部,并与侧壁22平行,设有一横断面为三角形的加强件27,该加强件是通过弯折主体部分,使其在中部向下突出而形成。
在每块具有上述结构构造的地面板材2中,除了覆盖部件70以外,所有和主体部分20相连接的部件都要和它制成一个整体。这一整体部件可以通过弯折一整块金属板(不锈钢板),或将几个部件焊接而成,此外,也可以通过用树脂或其他类似材料在模具中浇制而成。
正如在图5中表示的那样,为了能准确安装好地面板材2,板材上的连接部件40必须与相邻板材上的排水槽30相匹配。换言之就是,排水槽30的外壁34的高度大致和连接部件40的连接壁42的高度相同,而且,外壁34的顶部要紧靠着连接部件40的第二翼缘41的下表面,因此,连接壁42的高度可比外壁34的短些。这样,大量地面板材2就可以沿横向一块块的被连接起来了。
为了在纵向铺设地面,地面板材2被放置在大量的天沟椽子60上。这些天沟椽子60将预先按照一给定间距安放好,这个间距要与地面板材2在纵向的宽度相吻合。如图6所示,每个天沟椽子60分别与置于其左右的两块相邻地面板材2的端部相连接。
天沟椽子60是一个用钢材弯折而成的中空的槽状部件,在其中部是一向上开口的槽。天沟椽子60由以下部分构成:底部61;从底部向上竖起的侧壁62;从侧壁的端部向天沟椽子内部斜下伸出的斜顶63。斜顶63与第二斜翼缘24具有同样的倾斜角度,同时,第二斜翼缘24的下表面的宽度要与斜顶63上表面的宽度完全一致。这样,每块板材的短边就被置于天沟椽子60上方的左右两侧,并在那里被固定连接起来。
螺钉12穿过地面板材2上的第一斜翼缘23、第二斜翼缘24以及相应的天沟椽子60上的斜顶63,并将它们连接起来,这样可稳固地加固板材同相应的天沟椽子间的连接。被同一螺钉12固定的第一斜翼缘23、第二斜翼缘24和斜顶63要以同一角度向相同方向倾斜,以便轻易的安装或拔除螺钉12。
在图7中表示了四块地面板材2组装在一起后的情况,嵌缝槽被放置在两块相邻板材之间。换句话说就是,嵌缝槽80放置在排水槽30上面形成的第一开口16内,同时,嵌缝槽90放置在第二开口14内,并与嵌缝槽80相垂直。
正如图5和图6中表示的那样,每个嵌缝槽80、90都由顶板部分81和支腿部分82构成,支腿部分均沿顶板部分81的宽边处形成。在顶板部分81下表面的中间部分有一导流槽84,其内部空间形成了一个通道85,通道85通过其上的一对喷水孔86与外界连通,其中,喷水孔86是开设在位于导流槽84上半部分的顶板件81上,呈直线延伸上去。许多对喷水孔86分别沿着嵌缝槽80、90的轴向分布,每对喷水孔86以同水平大约成45度的角度向外侧(即向地面板材2的方向)倾斜延伸。嵌缝槽80、90的前边缘分别与第一开口16以及第二开口17通过大量连通孔(图中未表示)相连通。
如图8中所示,在本发明提出的建筑物地面结构的施工中,大量天沟椽子60将以同板材2宽度相吻合的间距平行放置。每个天沟椽子60都被一个放在建筑结构楼(地)面3上的支撑部件6所支持着;每个支撑部件6下部有一个调节件7,用于调节支撑部件6的高度。在图8所示的情况中,天沟椽子60A和天沟椽子60B分别表示一个完整的天沟椽子,地面板材2b表示一块完整的地面板材,但是,为了易于表示地面结构的构成情况,一些天沟椽子和一部分地面板材在图8中被切断表示。
把一块地面板材2直接靠墙5放置,跨过两个天沟椽子60,然后,多个的板材就这样成单列,一块一块的沿纵向铺设下去,每块板材2都是通过螺钉12同天沟椽子60固定连接的。沿横向(即是天沟椽子的轴向)连续铺设地面只需反复的把一块板材上的排水槽30,与在横向相邻板材上的连接部件40相连接就可以了(就是图中板材2b和2a的连接),然后也用螺钉12将两块板材2固定在一起。地面板材2可以通过简单的工作而精确地定位,所要做的不过就使一块板材上的连接部件40,与另一块已经安装就位板材上的排水槽30吻合的组合在一起。
在靠近那些已被安装好的天沟椽子60的一端,设有一与天沟椽子相垂直的水平排水管8。水平排水管8同相应天沟椽子内部形成的流道64是通过一个竖直放置的竖直排水管9相连通的。在整个板面的每个边缘,排水槽30的端部封有一块封板88,在地面与建筑物墙体5的交接处,墙下端设有一挡护条15,以防止冲洗地面的水把墙面弄脏。
下面,介绍这种地面结构的使用情况。
管理人员操纵控制面板(未在图中表示)上的开关,打开设在导流槽84终端的进水阀,用于冲洗地面的水流进通道85内,通道85内的冲洗水从位于地面板材顶部(覆盖部件70的表面)的喷水孔86喷洒出去。
冲洗过地面的水通过嵌缝槽80、90上的连通孔,或者通过嵌缝槽80、90与板材2间的各个缝隙流下来。从嵌缝槽80渗流下来的水被排水槽30收集,然后沿排水槽流到其与天沟椽子60相连通的终端处,最后流到天沟椽子60内;从嵌缝槽90渗流下来的水直接被其下的天沟椽子60所接收,随后,每个天沟椽子60中收集到的水通过竖直排水管9流入水平排水管8,最终被排到主排水管线中。
下面将说明对出现的地面破损或其他情况的修复过程。
对于已经安装完毕的地面,最常出现的损坏是地面板材2的表面破损。在这种情况下,只需更换覆盖部件70即可。如果需要更换整块地面板材,由于每块板材2的设计都预先考虑到可能将被替换,所以这样的修复工作也可以十分容易的通过下面的步骤完成:从位于整个地面最边缘的那块板材2开始,沿着排水槽30的方向,把板材一块块的顺次掀起,然后替换掉那块损坏的板材,最后再把其四周的板材按原状安放回原处。
根据上面对本发明提出地面结构的说明,可省略传统的托梁构件,而且,整个地面板材的厚度也可以相应的减小。
排水槽30、连接部件40和相应的地面板材2被制成一个整体,可以减少组装部件的数量,从而简化地面安装的工作。此外,每块板材2上的排水槽30只是通过简单的悬挂在相应的天沟椽子60上方,而建立排水槽端头处与天沟椽子60内部的槽体的连通关系,由此进一步简化了施工过程。
图9~图11表示了天沟椽子周围的结构。详细来说,该天沟椽子由几个相互独立的部件组成:其中之一是用于承受地面板材上的荷重,其余的部件用于构成排水通道。
一对(由钢材制成的)中空的梁状支撑部件162用于支撑地面板材102,其下端与底板161焊接。在地面板材102与支撑部件162之间设有上支撑部件163。把上支撑部件163的端部向下弯折,形成一翼缘163a,在地面板材102上的覆盖部件170的端部,以同样的角度向下弯折出一个翼缘170a,该翼缘紧贴着上支撑部件163上的翼缘163a,并与其形状相同。
上支撑部件163通过螺钉113与支撑部件162固定连接,同时,上支撑部件163(翼缘163a)通过螺钉112与覆盖部件170(翼缘170a)固定连接。
在支撑部件162与翼缘163a之间形成一个凹槽169。
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的半圆柱状的排水道165安置于底板161之上,它们之间填有一层砂浆167。排水道165两上端165a膨胀,以便弹性的嵌固在凹槽169内。
由排水道165内部空间所形成的流道164直接收集从两相邻板材102之间的嵌缝槽90渗流下来的废水。
在天沟椽子160内,其中的排水道由复合树脂材料制成,因此,排水道165要与其他承受荷重、需要坚固结构的部件(诸如部件162及其他)分开安装,这样,可以不必使用诸如不锈钢之类的昂贵材料制作天沟椽子,从而减少地面结构的造价。此外,排水道165比天沟椽子160内的其他部件更容易被弄脏,而这种排水道恰是十分便于经常更换的。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内容,那些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专利权限范围的本发明思路的情况下,对其做出调整。
法律信息
- 2016-09-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E04F 15/02
专利号: ZL 00128870.9
申请日: 2000.08.09
授权公告日: 2003.07.30
- 2003-07-30
- 2002-06-12
- 2001-03-14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