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 |
申请号 | CN201610178848.2 | 申请日期 | 2016-03-26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8401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IPC分类号 | G;0;1;M;1;7;/;0;0;7;;;F;1;6;H;1;/;0;6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吉林大学 | 申请人地址 | 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吉林大学 | 当前权利人 | 吉林大学 |
发明人 | 周子淳;邵承会;徐爽爽;薛洪亮;唐可洪 |
代理机构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齐安全;胡景阳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旨在克服目前存在转速范围的局限性、转速不稳定和转速无法自动调节的问题;其包括下支撑部分、下转动部分和上转动部分;下支撑部分包括4套支撑腿机构、支柱底板、竖直支柱、支柱顶板与2块侧支撑板;下转动部分包括电机固定板、转轴与一号轴承组,转轴安装在电机固定板上;竖直支柱的底端与顶端依次和支柱底板与支柱顶板焊接连接,4套支撑腿机构安装在支柱底板的四角处,2块侧支撑板垂直地固定在支柱顶板的左、右端处;下转动部分通过电机固定板固定在2块侧支撑板的顶端;上转动部分通过二号轴套、二号轴承组与三号轴套套装在转轴上,二号轴套的底端面与一号轴承组中轴承的顶端面相接触。
1.一种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包括下支撑部分(1)、下转动部分(2)和上转动部分(3);
所述的下支撑部分(1)包括4套结构相同的支撑腿机构、支柱底板(7)、竖直支柱(9)、支柱顶板(10)与2块结构相同的侧支撑板(11);
所述的下转动部分(2)包括电机固定板(14)、转轴(15)与一号轴承组(17);
所述的上转动部分(3)包括二号轴套(30)、二号轴承组(31)与三号轴套(32);
竖直支柱(9)的底端与顶端依次和支柱底板(7)与支柱顶板(10)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竖直支柱(9)和支柱底板(7)与支柱顶板(10)之间为垂直连接,4套结构相同的支撑腿机构安装在支柱底板(7)的四角处为螺纹连接,2块结构相同的侧支撑板(11)采用螺栓垂直地固定在支柱顶板(10)的左、右端处;下转动部分(2)通过其中的电机固定板(14)固定安装在2块结构相同的侧支撑板(11)的顶端上,转轴(15)的底端轴段采用过盈配合装入电机固定板(14)中心位置的一号通孔中,一号轴承组(17)套装在转轴(15)上;上转动部分(3)通过二号轴套(30)、二号轴承组(31)与三号轴套(32)套装在转轴(15)上为转动连接,二号轴套(30)的底端面与一号轴承组(17)中轴承内环的顶端面接触连接;
所述的上转动部分(3)还包括制动盘摩擦片(21)、主动盘摩擦片(22)、调速弹性元件(23)、8套结构相同的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弹性体(25)、4个结构相同的顶丝(26)、4个结构相同的锁紧螺栓(27)、4个结构相同的滑动双椎体(28)、定速转盘(29)、四号轴套(33)、二号轴承端盖(34)、紧固螺母(35)、固定板(37)与固定螺栓(38);
制动盘摩擦片(21)与主动盘摩擦片(22)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在调速弹性元件(23)底端面上,制动盘摩擦片(21)、主动盘摩擦片(22)与调速弹性元件(23)的中心共线,制动盘摩擦片(21)在外,主动盘摩擦片(22)在内,螺栓头在调速弹性元件(23)上方,8套结构相同的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放置到螺栓头上,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有锥面的一端在上,将4个结构相同的弹性体(25)从调速弹性元件(23)中间位置的圆环形薄片上的小直径孔装入,弹性体(25)轴头的顶端面与调速弹性元件(23)底端面相接触并焊接连接,四套结构相同的滑动双椎体(28)装入速转盘(29)上的十字形结构的通孔中,弹性体(25)装入滑动双椎体(28)上的中间通孔中,调速弹性元件(23)的顶端面与定速转盘(29)的底端面接触连接,通过螺栓将调速弹性元件(23)的内外圈分别与主动盘摩擦片(22)和制动盘摩擦片(21)固定在一起,
4套结构相同的顶丝(26)和锁紧螺栓(27)依次从定速转盘(29)上的4个螺纹孔中拧入,二号轴套(30)套装在转轴(15)上,二号轴套(30)的底端面与一号轴承组(17)中轴承的顶端面接触连接,定速转盘(29)套装在转轴(15)上,二号轴承组(31)和三号轴套(32)套装在转轴(15)上,其中三号轴套(32)套装在二号轴承组(31)中的两个轴承之间,三者之间依次接触连接,二号轴承组(31)中最下端轴承的底端面与二号轴套(30)的顶端面接触连接,四号轴套(33)套装在转轴(15)上,四号轴套(33)的底端面与二号轴承组(31)中最上端轴承的顶端面接触连接,紧固螺母(35)套装在转轴(15)上,两者之间为螺纹连接,紧固螺母(35)法兰盘端的底端面与二号轴承组(31)中最上端轴承的顶端面接触连接,二号轴承端盖(34)套装在转轴(15)上,二号轴承端盖(34)有凸缘的一端采用螺栓与定速转盘(29)固定连接,二号轴承端盖(34)的底端面与四号轴套(33)的顶端面接触连接,采用固定板(37)和固定螺栓(38)将被测的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36)固定在定速转盘(29)的顶端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转动部分(2)还包括直流伺服电机(12)、一号齿轮(13)、主动盘(16)、一号轴承端盖(18)、制动盘(19)和一号轴套(20);
所述的一号齿轮(13)安装在直流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上并采用键连接,采用螺栓将直流伺服电机(12)上的法兰盘固定在电机固定板(14)的底面上,安装有一号齿轮(13)的直流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从电机固定板(14)上的二号通孔中向上伸出,转轴(15)的底端装入电机固定板(14)的一号通孔中,转轴(15)的底端与一号通孔之间为过盈配合,一号轴承组(17)套装在转轴(15)上,一号轴承组(17)中最下端的轴承的底端面与转轴(15)的底端轴段上的轴肩的顶端面相接触,一号轴套(20)安装在一号轴承组(17)中的两轴承之间,主动盘(16)与一号轴承端盖(18)依次套装在转轴(15)上,一号轴承端盖(18)的底端面与一号轴承组(17)中轴承的顶端面相接触,一号轴承端盖(18)与主动盘(16)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主动盘(16)上的齿轮与一号齿轮(13)相啮合,制动盘(19)安装在一号齿轮(13)与主动盘(16)周围的电机固定板(14)上,制动盘(19)的底端与电机固定板(14)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盘(16)为一个由上端为圆形的法兰盘与下端为齿轮所组成的结构件,法兰盘与齿轮之间留有一段间隙,主动盘(16)的中心处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阶梯通孔,阶梯孔的直径自上至下由大变小,顶端孔的直径与一号轴承端盖(18)凸缘部分的直径相同,与顶端孔相连接的中间孔的直径与一号轴承组(17)的外径相同;在连接顶端孔与中间孔的圆环面上设置有四个沿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的用于安装一号轴承端盖(18)的螺纹孔,阶梯通孔中的底端孔的直径最小,底端孔的直径大于转轴(15)底端的轴肩的直径,底端孔的直径小于中间孔的直径。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轴承端盖(18)的固定端为一个凸缘,凸缘的直径与主动盘(16)上的顶端孔的直径相同,凸缘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4个通孔,4个通孔的直径与主动盘(16)中连接顶端孔与中间孔的圆环面上设置的螺纹孔的外径相同,凸缘的中间为一个通孔,一号轴承端盖(18)的装配端为一个圆环体形结构件,凸缘的中间的通孔与圆环体形结构件相互贯通,圆环体形结构件的外径与一号轴承组(17)中轴承的外径相同,圆环体形结构件的壁厚大于轴承外圈的壁厚。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固定板(14)是一个左右端面为对称的圆弧面、前后端面为平行的相同的矩形平面的平板结构件,其宽度与两个结构相同的侧支撑板(11)的宽度相同,其长度大于支柱顶板(10)的长度,电机固定板(14)的四角处各设置有一号沉头孔,沉头孔的直径与侧支撑板(11)顶端螺纹孔的外径相同,沉头孔之间的距离与侧支撑板(11)顶端螺纹孔之间的距离相同,在一号沉头孔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二号沉头孔,这四个二号沉头孔的沉头部分在底面上,前后侧两个二号沉头孔的中心线分别与前后侧两个一号沉头孔的中心线共面,四个二号沉头孔相互之间的间距与下转动部分(2)中的制动盘(19)底端面上的四个螺纹孔之间的间距相同,四个二号沉头孔的直径与制动盘(19)底端面上的四个螺纹孔的外径相同,在电机固定板(1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一号通孔,一号通孔的直径与转轴(15)下端轴径相同,在左侧两个一号沉头孔与一号通孔中间的位置设置有一个二号通孔,二号通孔的直径大于下转动部分(2)中的一号齿轮(13)的齿顶圆直径,在这个二号通孔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两个螺纹孔,前后侧的螺纹孔分别关于二号通孔的横纵对面平面对称,螺纹孔的外径与下转动部分(2)中的直流伺服电机(12)的法兰盘上的四个通孔的直径相同,螺纹孔相互之间的距离也与直流伺服电机(12)的法兰盘上的四个通孔之间的距离相同。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速弹性元件(23)是由三个直径大小不一的横截面为矩形的等间距布置的圆环形薄片与八个即两组在三个圆环形薄片之间且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的结构相同的矩形薄片相连接的圆盘式结构件,最外端的圆环形薄片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四个通孔,通孔的直径与制动盘摩擦片(21)上均匀布置的螺纹孔的外径相同,最外端的圆环形薄片的直径与定速转盘(29)的下端圆盘结构件的直径相同,中间位置的圆环形薄片在圆周上均匀布置八个通孔,有两种孔径,大直径孔和小直径孔,大直径孔和小直径孔相间布置,大直径孔的直径与主动盘摩擦片(22)上均匀布置的螺纹孔的外径相同,小直径孔的直径与弹性体(25)上部分轴段的直径相同,最内端圆环形薄片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四个通孔,通孔的直径与主动盘摩擦片(22)上均匀布置的螺纹孔的外径相同,最内端圆环形薄片的直径大于二号轴承端盖(34)上凸缘的外径。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为一个圆柱体与一个圆锥体所组成的结构件,确切地说,上端为一个锥角为174°的圆锥体,下端为圆柱体,圆锥体的顶点在圆柱体的回转轴线上,圆锥体的底部圆直径与圆柱体直径相同,在圆柱体下端处设置有一个径向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顶丝(26)和锁紧螺栓(27)的外径,在圆柱体的底端面的中心位置沿轴向设置有一个盲孔,盲孔由下至上并与径向通孔相互贯通,盲孔的直径比调速弹性元件(23)最外端的圆环薄片上通孔的直径大,等于拧入调速弹性元件(23)最外端的圆环薄片中螺栓的螺栓头的直径。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速转盘(29)是由下端圆盘与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组成,在下端圆盘周边的圆柱端面上沿径向均匀地设置有4个螺纹孔,4个螺纹孔的回转轴线和下端圆盘的回转轴线垂直相交,4个螺纹孔的回转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螺纹孔的长度为下端圆盘半径的1/3,螺纹孔的外径和顶丝(26)与锁紧螺栓(27)上的螺纹外径相同,下端圆盘上沿轴向设置有8个螺纹孔,这8个螺纹孔分布在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将下端圆盘分割成的4个扇形区域内,每个区域内两个,左侧四个螺纹孔与右侧四个螺纹孔关于定速转盘(29)的纵向中心平面对称布置,且左侧四个螺纹孔的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右侧四个螺纹孔的中心也位于一条直线上,左侧四个螺纹孔中相互间隔的两个螺纹孔之间距离为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36)长度的一半,右侧四个螺纹孔中相互间隔的两个螺纹孔之间距离也为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36)长度的一半,左右两侧螺纹孔之间的间距为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36)的宽度;
定速转盘(29)上的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是由两个长方体横纵相交在一起组成,两个长方体的长度为下端圆盘的直径,两个长方体的宽度大于滑动双椎体(28)的最大直径,高度为滑动双椎体(28)最大直径的两倍,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的中心处为一圆柱体,圆柱体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三段式阶梯孔,即三段式阶梯孔是由大段孔、中段孔与小段孔依次连接组成,阶梯孔的直径从上至下由大到小,在大段孔与中段孔连接的圆环面上均匀地设置有四个螺纹孔,螺纹孔的外径与二号轴承端盖(34)中凸缘上的通孔直径相同,阶梯孔中的大段孔的孔径与二号轴承端盖(34)中的凸缘直径相同,阶梯孔中的大段孔的长度大于二号轴承端盖(34)中凸缘的厚度,阶梯孔中的中段孔的孔径与二号轴承组(31)中轴承的外径相同,阶梯孔中的小段孔的直径小于二号轴承组(31)中轴承外环的内径;在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中每个长方体的纵向对称中心线方向上各设置一个贯通的长通孔,长通孔的直径与滑动双椎体(28)的最大直径相同,长通孔与定速转盘(29)底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滑动双椎体(28)和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上的锥面配合之后的总高度,长通孔位于下端圆盘周边圆柱端面上的4个螺纹孔的正上方,在下端圆盘的底面上设置有四组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的孔,每组三个结构相同的孔,孔的直径与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中的圆柱体的直径相同,这四组孔的回转轴线分布在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的对称面上,这四组孔与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横向通孔之间相互贯通,这四组孔的中心分别与调速弹性元件(23)最外端和最内端圆环薄片的中心一一对正。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双椎体(28)为一个左右两端为圆锥体而中间为圆柱体的结构件,圆锥体的纵向截面为一个等腰梯形,圆锥体的锥度为3°,圆锥体的长度小于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最左侧母线与弹性体(25)最左侧母线之间的距离,圆锥体的最大直径等于定速转盘(29)中横向通孔的直径,中间圆柱体上设置有一个径向通孔,径向通孔的中心线位于滑动双椎体(28)的左右对称面上,径向通孔的直径等于弹性体(25)上部分轴段的直径,滑动双锥体(28)的总长度为两个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的最左侧母线与最右侧母线之间的距离即定速转盘(29)上端十字形的叉形件其中一个长方体的长。
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工业领域的汽车检测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性能测试仪定速校准环节的机械式控速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受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汽车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行驶安全,而只有合格的制动性能测试仪才能准确的检测出车辆的制动性能,所以对制动性能测试仪的校准才是最为重要的,而制动性能测试仪在定速条件下进行校准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校准方法,目前控速装置有电子控速和机械控速两种,电子控速装置容易产生累计误差,非常不稳定,经常需要人工进行调整,而机械控速装置相对来说要稳定一些。\n[0003]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487150U”,公告日为2010.05.26,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机械式无极变速装置,申请号为“200920209193.6”,该案中公开了一种机械传动领域的无极变速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但该装置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n[0004] 无法实现自动调速,需要外加控制力进行约束,输出转速不稳定,转速调节的范围有限。\n[0005]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4633095A”,公告日为2015.05.20,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脉动式无极变速器的调速机构,申请号为“201510081437.7”,该案中公开了一种脉动式无极变速器的调速机构,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可在静态或者动态中调速,但该装置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n[0006] 通过手轮来带动蜗杆进行转动,无法实现转动的平稳性,而且转速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也无法实现转速自动调节。\n发明内容\n[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转速范围的局限性、转速不稳定和转速无法自动调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n[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包括下支撑部分、下转动部分和上转动部分。\n[0009] 所述的下支撑部分包括4套结构相同的支撑腿机构、支柱底板、竖直支柱、支柱顶板与2块结构相同的侧支撑板。\n[0010] 所述的下转动部分包括电机固定板、转轴与一号轴承组。\n[0011] 所述的上转动部分包括二号轴套、二号轴承组与三号轴套。\n[0012] 竖直支柱的底端与顶端依次和支柱底板与支柱顶板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竖直支柱和支柱底板与支柱顶板之间为垂直连接,4套结构相同的支撑腿机构安装在支柱底板的四角处为螺纹连接,2块结构相同的侧支撑板)采用螺栓垂直地固定在支柱顶板的左、右端处;\n下转动部分通过其中的电机固定板固定安装在2块结构相同的侧支撑板的顶端上,转轴的底端轴段采用过盈配合装入电机固定板中心位置的一号通孔中,一号轴承组套装在转轴上;上转动部分通过二号轴套、二号轴承组与三号轴套套装在转轴上为转动连接,二号轴套的底端面与一号轴承组中轴承内环的顶端面接触连接。\n[0013] 所述的上转动部分还包括制动盘摩擦片、主动盘摩擦片、调速弹性元件、8套结构相同的动态摩擦驱动元件、弹性体、4个结构相同的顶丝、4个结构相同的锁紧螺栓、4个结构相同的滑动双椎体、定速转盘、四号轴套、二号轴承端盖、紧固螺母、固定板与固定螺栓;制动盘摩擦片与主动盘摩擦片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在调速弹性元件底端面上,制动盘摩擦片、主动盘摩擦片与调速弹性元件的中心共线,制动盘摩擦片在外,主动盘摩擦片在内,螺栓头在调速弹性元件上方,8套结构相同的动态摩擦驱动元件放置到螺栓头上,动态摩擦驱动元件有锥面的一端在上,将4个结构相同的弹性体从调速弹性元件中间位置的圆环形薄片上的小直径孔装入,弹性体轴头的顶端面与调速弹性元件底端面相接触并焊接连接,四套结构相同的滑动双锥体装入速转盘上的十字形结构的通孔中,弹性体装入滑动双锥体上的中间通孔中,调速弹性元件的顶端面与定速转盘的底端面接触连接,通过螺栓将调速弹性元件的内外圈分别与主动盘摩擦片和制动盘摩擦片固定在一起,4套结构相同的顶丝和锁紧螺栓依次从定速转盘上的4个螺纹孔中拧入,二号轴套套装在转轴上,二号轴套的底端面与一号轴承组中轴承的顶端面接触连接,定速转盘套装在转轴上,二号轴承组和三号轴套套装在转轴上,其中三号轴套套装在二号轴承组中的两个轴承之间,三者之间依次接触连接,二号轴承组中最下端轴承的底端面与二号轴套的顶端面接触连接,四号轴套套装在转轴上,四号轴套的底端面与二号轴承组中最上端轴承的顶端面接触连接,紧固螺母套装在转轴上,两者之间为螺纹连接,紧固螺母法兰盘端的底端面与二号轴承组中最上端轴承的顶端面接触连接,二号轴承端盖套装在转轴上,二号轴承端盖有凸缘的一端采用螺栓与定速转盘固定连接,二号轴承端盖的底端面与四号轴套的顶端面接触连接,采用固定板和固定螺栓将被测的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固定在定速转盘的顶端上。\n[0014]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转动部分还包括直流伺服电机、一号齿轮、主动盘、一号轴承端盖、制动盘和一号轴套;所述的一号齿轮安装在直流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并采用键连接,采用螺栓将直流伺服电机上的法兰盘固定在电机固定板的底面上,安装有一号齿轮的直流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从电机固定板上的二号通孔中向上伸出,转轴的底端装入电机固定板的一号通孔中,转轴的底端与一号通孔之间为过盈配合,一号轴承组套装在转轴上,一号轴承组中最下端的轴承的底端面与转轴的底端轴段上的轴肩的顶端面相接触,一号轴套安装在一号轴承组中的两轴承之间,主动盘与一号轴承端盖依次套装在转轴上,一号轴承端盖的底端面与一号轴承组中轴承的顶端面相接触,一号轴承端盖与主动盘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主动盘上的齿轮与一号齿轮相啮合,制动盘安装在一号齿轮与主动盘周围的电机固定板上,制动盘的底端与电机固定板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n[0015]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主动盘为一个由上端为圆形的法兰盘与下端为齿轮所组成的结构件,法兰盘与齿轮之间留有一段间隙,主动盘的中心处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阶梯通孔,阶梯孔的直径自上至下由大变小,顶端孔的直径与一号轴承端盖凸缘部分的直径相同,与顶端孔相连接的中间孔的直径与一号轴承组的外径相同;在连接顶端孔与中间孔的圆环面上设置有四个沿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的用于安装一号轴承端盖的螺纹孔,阶梯通孔中的底端孔的直径最小,底端孔的直径大于转轴底端的轴肩的直径,底端孔的直径小于中间孔的直径。\n[0016]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号轴承端盖的固定端为一个凸缘,凸缘的直径与主动盘上的顶端孔的直径相同,凸缘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4个通孔,4个通孔的直径与主动盘中连接顶端孔与中间孔的圆环面上设置的螺纹孔的外径相同,凸缘的中间为一个通孔,一号轴承端盖的装配端为一个圆环体形结构件,凸缘的中间的通孔与圆环体形结构件相互贯通,圆环体形结构件的外径与一号轴承组中轴承的外径相同,圆环体形结构件的壁厚大于轴承外圈的壁厚。\n[0017]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机固定板是一个左右端面为对称的圆弧面、前后端面为平行的相同的矩形平面的平板结构件,其宽度与两个结构相同的侧支撑板的宽度相同,其长度大于支柱顶板的长度,电机固定板的四角处各设置有一号沉头孔,沉头孔的直径与侧支撑板顶端螺纹孔的外径相同,沉头孔之间的距离与侧支撑板顶端螺纹孔之间的距离相同,在一号沉头孔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二号沉头孔,这四个二号沉头孔的沉头部分在底面上,前后侧两个二号沉头孔的中心线分别与前后侧两个一号沉头孔的中心线共面,四个二号沉头孔相互之间的间距与下转动部分中的制动盘底端面上的四个螺纹孔之间的间距相同,四个二号沉头孔的直径与制动盘底端面上的四个螺纹孔的外径相同,在电机固定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一号通孔,一号通孔的直径与转轴下端轴径相同,在左侧两个一号沉头孔与一号通孔中间的位置设置有一个二号通孔,二号通孔的直径大于下转动部分中的一号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在这个二号通孔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两个螺纹孔,前后侧的螺纹孔分别关于二号通孔的横纵对面平面对称,螺纹孔的外径与下转动部分中的直流伺服电机的法兰盘上的四个通孔的直径相同,螺纹孔相互之间的距离也与直流伺服电机的法兰盘上的四个通孔之间的距离相同。\n[0018]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调速弹性元件是由三个直径大小不一的横截面为矩形的等间距布置的圆环形薄片与八个即两组在三个圆环形薄片之间且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的结构相同的矩形薄片相连接的圆盘式结构件,最外端的圆环形薄片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四个通孔,通孔的直径与制动盘摩擦片上均匀布置的螺纹孔的外径相同,最外端的圆环形薄片的直径与定速转盘的下端圆盘结构件的直径相同,中间位置的圆环形薄片在圆周上均匀布置八个通孔,有两种孔径,大直径孔和小直径孔,大直径孔和小直径孔相间布置,大直径孔的直径与主动盘摩擦片上均匀布置的螺纹孔的外径相同,小直径孔的直径与弹性体上部分轴段的直径相同,最内端圆环形薄片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四个通孔,通孔的直径与主动盘摩擦片上均匀布置的螺纹孔的外径相同,最内端圆环形薄片的直径大于二号轴承端盖上凸缘的外径。\n[0019]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动态摩擦驱动元件为一个圆柱体与一个圆锥体所组成的结构件,确切地说,上端为一个锥角为174°的圆锥体,下端为圆柱体,圆锥体的顶点在圆柱体的回转轴线上,圆锥体的底部圆直径与圆柱体直径相同,在圆柱体下端处设置有一个径向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顶丝和锁紧螺栓的外径,在圆柱体的底端面的中心位置沿轴向设置有一个盲孔,盲孔由下至上并与径向通孔相互贯通,盲孔的直径比调速弹性元件最外端的圆环薄片上通孔的直径大,等于拧入调速弹性元件最外端的圆环薄片中螺栓的螺栓头的直径。\n[0020]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定速转盘是由下端圆盘与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组成,在下端圆盘周边的圆柱端面上沿径向均匀地设置有4个螺纹孔,4个螺纹孔的回转轴线和下端圆盘的回转轴线垂直相交,4个螺纹孔的回转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螺纹孔的长度为下端圆盘半径的1/3,螺纹孔的外径和顶丝与锁紧螺栓上的螺纹外径相同,下端圆盘上沿轴向设置有8个螺纹孔,这8个螺纹孔分布在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将下端圆盘分割成的4个扇形区域内,每个区域内两个,左侧四个螺纹孔与右侧四个螺纹孔关于定速转盘的纵向中心平面对称布置,且左侧四个螺纹孔的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右侧四个螺纹孔的中心也位于一条直线上,左侧四个螺纹孔中相互间隔的两个螺纹孔之间距离为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长度的一半,右侧四个螺纹孔中相互间隔的两个螺纹孔之间距离也为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长度的一半,左右两侧螺纹孔之间的间距为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的宽度;\n[0021] 定速转盘上的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是由两个长方体横纵相交在一起组成,两个长方体的长度为下端圆盘的直径,两个长方体的宽度大于滑动双锥体的最大直径,高度为滑动双锥体最大直径的两倍,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的中心处为一圆柱体,圆柱体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三段式阶梯孔,即三段式阶梯孔是由大段孔、中段孔与小段孔依次连接组成,阶梯孔的直径从上至下由大到小,在大段孔与中段孔连接的圆环面上均匀地设置有四个螺纹孔,螺纹孔的外径与二号轴承端盖中凸缘上的通孔直径相同,阶梯孔中的大段孔的孔径与二号轴承端盖中的凸缘直径相同,阶梯孔中的大段孔的长度大于二号轴承端盖中凸缘的厚度,阶梯孔中的中段孔的孔径与二号轴承组中轴承的外径相同,阶梯孔中的小段孔的直径小于二号轴承组中轴承外环的内径;在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中每个长方体的纵向对称中心线方向上各设置一个贯通的长通孔,长通孔的直径与滑动双椎体的最大直径相同,长通孔与定速转盘底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滑动双椎体和动态摩擦驱动元件上的锥面配合之后的总高度,长通孔位于下端圆盘周边圆柱端面上的4个螺纹孔的正上方,在下端圆盘的底面上设置有四组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的孔,每组三个结构相同的孔,孔的直径与动态摩擦驱动元件中的圆柱体的直径相同,这四组孔的回转轴线分布在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的对称面上,这四组孔与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横向通孔之间相互贯通,这四组孔的中心分别与调速弹性元件最外端和最内端圆环薄片的中心一一对正。\n[0022]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滑动双锥体为一个左右两端为圆锥体而中间为圆柱体的结构件,圆锥体的纵向截面为一个等腰梯形,圆锥体的锥度为3°,圆锥体的长度小于动态摩擦驱动元件最左侧母线与弹性体最左侧母线之间的距离,圆锥体的最大直径等于定速转盘中横向通孔的直径,中间圆柱体上设置有一个径向通孔,径向通孔的中心线位于滑动双锥体的左右对称面上,径向通孔的直径等于弹性体上部分轴段的直径,滑动双锥体的总长度为两个动态摩擦驱动元件的最左侧母线与最右侧母线之间的距离即定速转盘上端十字形的叉形件其中一个长方体的长。\n[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n[0024] 1.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转动时,扭矩比较小,只传递运动,通过滑动双椎体、动态摩擦驱动元件、调速弹性元件、主动盘摩擦片、弹性体和主动盘构成一个机械式速度反馈环节,可以实现转速的恒定输出,而且不需要人工经常进行维修。\n[0025] 2.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通过顶丝压紧弹性体产生弹力,通过控制弹力的大小来确定转速的大小,可以实现对转速大小的调节。\n[0026] 3.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通过滑动双椎体、动态摩擦驱动元件、调速弹性元件,制动盘摩擦片和制动盘构成一个限制转速过高的环节,可以实现对装置的保护作用。\n附图说明\n[002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n[0028]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结构组成的主视图;\n[0029]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图;\n[0030]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中下支撑部分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图;\n[0031]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中下转动部分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图;\n[0032]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中下转动部分结构组成的俯视图;\n[0033] 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中下转动部分结构组成主视图上的全剖视图;\n[0034] 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下转动部分中的电机固定板结构组成的主视图;\n[0035] 图8是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中上转动部分结构组成的主视图;\n[0036] 图9是图8中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中上转动部分B-B处结构组成的剖视图;\n[0037] 图10是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中上转动部分中控速部分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图;\n[0038] 图11是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中上转动部分中控速部分中的动态摩擦驱动元件的结构组成主视图;\n[0039] 图12是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中上转动部分中控速部分中的调速弹性元件的结构组成轴测投影图;\n[0040] 图13是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中上转动部分中定速转盘结构组成的主视图;\n[0041] 图14是图13中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中上转动部分中定速转盘C-C处结构组成的剖视图;\n[0042] 图15是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中上转动部分中定速转盘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图;\n[0043] 图16是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中上转动部分和下转动部分的结构组成的主视图;\n[0044] 图17是图16中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中上转动部分和下转动部分D-D处结构组成主视图上的全剖视图;\n[004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n[0046] 图中:1.下支撑部分,2.下转动部分,3.上转动部分,4.支撑腿底座,5.支撑腿调节螺杆,6.支撑腿调节螺母,7.支柱底板,8.固定螺母,9.竖直支柱,10.支柱顶板,11.侧支撑板,12.直流伺服电机,13.一号齿轮,14.电机固定板,15.转轴,16.主动盘,17.一号轴承组,\n18.一号轴承端盖,19.制动盘,20.一号轴套,21.制动盘摩擦片,22.主动盘摩擦片,23.调速弹性元件,24.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5.弹性体,26顶丝,27.锁紧螺栓,28.滑动双椎体,29.定速转盘,30.二号轴套,31.二号轴承组,32.三号轴套,33.四号轴套,34.二号轴承端盖,35.紧固螺母,36.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37.固定板,38.固定螺栓。\n具体实施方式\n[004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n[0048] 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主要由下支撑部分1、下转动部分2和上转动部分3组成,图中规定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36有凸出结构的一端为右,与之相对的另一端为左,可以看到下转动部分2中的直流伺服电机12在左侧的一方为后,与之相对的另一端为前。\n[0049] 参阅图3,所述的下支撑部分1包括4套结构相同的支撑腿机构、支柱底板7、竖直支柱9、支柱顶板10与2块结构相同的侧支撑板11。\n[0050] 所述的支撑腿机构由支撑腿底座4、支撑腿调节螺杆5、支撑腿调节螺母6与固定螺母8组成。\n[0051] 所述的支撑腿底座4为一个竖直截面为梯形的尼龙结构件,其顶端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球面盲孔,底端面上均匀地布置一些凸出的半球形体;\n[0052] 所述的支撑腿调节螺杆5的底端为一个球头,刚好可以和支撑腿底座4顶端的球面盲孔进行铰接,构成一个万向调节副,支撑腿调节螺杆5的另一端为一段加工有螺纹的圆柱体,螺纹的外径和与其配装的支撑腿调节螺母6及固定螺母8的内径相同。\n[0053] 所述的支柱底板7为一个方形平板类结构件,支柱底板7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螺纹通孔,螺纹通孔的外径与支撑腿调节螺杆5的外径相同,通过旋动支撑腿调节螺母6来调整支柱底板7的水平高度,支柱底板7的长宽分别为竖直支柱9外径的三倍。\n[0054] 所述的竖直支柱9为一个中空的圆筒形结构件,其底端与支柱底板7的中心位置焊接在一起,竖直支柱9与支柱底板7之间为垂直连接,竖直支柱9的高度为支柱底板7与地面之间最大距离的六倍。\n[0055] 所述的支柱顶板10为一个方形平板类结构件,其长宽分别为竖直支柱9外径的两倍,支柱顶板10顶端的中心部分设置有一个圆形中心通孔,圆形中心通孔的直径与竖直支柱9的内径相同,采用焊接的方式将支柱顶板10与竖直支柱9焊接在一起,且支柱顶板10与竖直支柱9上的两通孔对正,即支柱顶板10上的中心通孔的回转轴线与竖直支柱9的回转轴线共线,支柱顶板10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通孔。\n[0056] 所述的侧支撑板11为一个方形平板类结构件,其高度大于直流伺服电机12的长度,在侧支撑板11的顶端面和底端面的前端和后端处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孔,螺纹孔的外径分别与支柱顶板10四角处设置的螺纹孔外径相同,相互之间的间距也分别相同。\n[0057] 将支撑腿底座4与支撑腿调节螺杆5有球头的一端铰接在一起,构成一个万向调节底座,将支撑腿调节螺母6旋入支撑腿调节螺杆5的非铰接端,再将4套由支撑腿底座4、支撑腿调节螺杆5和支撑腿调节螺母6构成的万向调节底座分别拧入支柱底板7四角处的螺纹通孔中,且支撑腿调节螺杆5的顶端高出支柱底板7顶端一端距离,再将4个结构相同的固定螺母8拧入支撑腿调节螺杆5的顶端,进行固定,再将竖直支柱9分别焊接在支柱底板7和支柱顶板10的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方式将两个结构相同的侧支撑板11依次与支柱顶板\n10的左、右端固定在一起,两个结构相同的侧支撑板11的放置方向为前后方向,两个结构相同的侧支撑板11与柱顶板10之间为垂直连接,两个结构相同的侧支撑板11在柱顶板10上左、右相互对正,通过拧动支撑腿调节螺母6来调整支柱底板7的水平。\n[0058] 参阅图3,所述的下支撑部分1主要完成对整个装置的支撑作用以及调整整个装置的水平位置。\n[0059] 参阅图4至图7,所述的下转动部分2主要由直流伺服电机12、一号齿轮13、电机固定板14、转轴15、主动盘16、一号轴承组17、一号轴承端盖18、制动盘19和一号轴套20组成。\n[0060] 所述的直流伺服电机12的型号为40HBM00330CAT,额定功率为100w,额度转速\n3000rpm,其固定端为一个方形的法兰盘,法兰盘的四角处各设置有一个通孔,电机的壳体为一个圆柱形结构。\n[0061] 所述的一号齿轮1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通孔,通孔的直径与直流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的直径相同,一号齿轮13与直流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之间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n[0062] 所述的电机固定板14为一个左右端面为对称的圆弧面、前后端面为平行的矩形平面的平板类结构件,其宽度与下支撑部分1中的两个结构相同的侧支撑板11的宽度相同,其长度大于下支撑部分1中的支柱顶板10的长度,电机固定板14的四角处各设置有一个一号沉头孔,孔的直径与侧支撑板11顶端螺纹孔的外径相同,各个孔之间的间距也分别相同,在一号沉头孔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四个二号沉头孔,这四个二号沉头孔的沉头部分在底面上,四个二号沉头孔相互之间的间距与制动盘19底端面上的四个螺纹孔之间的间距相同,四个二号沉头孔的直径与制动盘19底端面上的四个螺纹孔的外径相同,在电机固定板1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一号通孔,一号通孔的直径与转轴15下端轴径相同,在左侧两个一号沉头孔与一号通孔中间的位置设置有一个二号通孔,二号通孔的直径大于一号齿轮13的齿顶圆直径,在这个二号通孔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两个螺纹孔,前后侧的螺纹孔分别关于二号通孔的中心横纵平面对称,螺纹孔的外径与直流伺服电机12法兰盘上四个通孔的直径相同,螺纹孔相互之间的距离也与直流伺服电机12法兰盘上四个通孔之间的距离相同。\n[0063] 所述的转轴15为一个直杆状结构件,在转轴15的下端设置有一个轴肩,轴肩的底端面与转轴15的底端面之间的底端轴段的长度与电机固定板14的厚度相同,转轴15的底端轴段采用过盈配合装入电机固定板14中心位置的一号通孔中,转轴15的中间轴段的直径与一号轴承组17的轴承内径相同,转轴15的顶端为一段加工有螺纹的顶端轴段,螺纹的外径比中间轴段的直径小。\n[0064] 所述的主动盘16为一个由上端为圆形的法兰盘与下端为齿轮所组成的结构件,法兰盘与齿轮之间留有一段间隙,主动盘16的中心处设置为上下贯通的阶梯通孔,阶梯孔的直径自上至下由大变小,顶端孔即轴承端盖孔的直径与一号轴承端盖18凸缘部分的直径相同,与顶端孔即轴承端盖孔相连接的中间孔即一号轴承组孔的直径与一号轴承组17的外径相同;在连接顶端孔与中间孔的圆环面上设置有四个沿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的用于安装一号轴承端盖18的螺纹孔,阶梯通孔中的底端孔的直径最小,底端孔的直径大于转轴15上的轴肩的直径,主动盘16的下端齿轮与一号齿轮13啮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减速机构。\n[0065] 所述的一号轴承组17选用2个或几个型号为628002Z的深沟球轴承。\n[0066] 所述的一号轴承端盖18的固定端为一个凸缘,凸缘的直径与主动盘16上的顶端孔即轴承端盖孔的直径相同,凸缘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4个通孔,4个通孔的直径与主动盘\n16中连接顶端孔与中间孔的圆环面上设置的螺纹孔的外径相同,凸缘的中间为一个通孔,一号轴承端盖18的装配端为一个中空的圆环体形结构件,凸缘的中间的通孔与圆环体形结构件相互贯通,圆环体形结构件的外径与一号轴承组17中轴承的外径相同,圆环体形结构件的壁厚大于轴承外圈的壁厚。\n[0067] 所述的制动盘19为一个中空的圆环体形结构件,在制动盘19的前、后端的中间位置各设置一个开口向下的大小相同的前后贯通的圆弧形凹槽,圆弧形凹槽的深度为制动盘\n19高度的一半,圆弧形凹槽沿圆周方向的长度为制动盘19直径与电机固定板14宽度之差的一半,前、后端的圆弧形凹槽的左右两圆弧形体为固定端,在左右两个圆弧形体的底端面上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四个螺纹孔,螺纹孔的外径与电机固定板14上四个二号沉头孔直径相同,四个螺纹孔之间的间距也和四个二号沉头孔相互之间的间距相同,制动盘19的高度大于主动盘16的宽度,制动盘19的内半径大于一号齿轮13和主动盘16中心距,制动盘19起一个减速和限速的作用。\n[0068] 所述的一号轴套20为一个圆筒状结构件,圆筒状结构件的内径与转轴15中间部分轴段的直径相同,一号轴套20的厚度大于一号轴承组17的轴承内圈的厚度。\n[0069] 通过键连接将一号齿轮13固定在直流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上,然后再将一号齿轮\n13从电机固定板14的二号通孔中穿过,直至直流伺服电机12上的法兰盘顶端面与电机固定板14的底面接触重合,且直流伺服电机12的法兰盘上均匀布置的通孔与电机固定板14上的螺纹孔分别对正,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方式将直流伺服电机12与电机固定板14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过盈配合将转轴15的底端装入电机固定板14中心部分的一号通孔中,再将一号轴承组17从转轴15的上端装入,直至一号轴承组17中最下端的轴承底端面与转轴15的底端轴段上端的轴肩的顶端面接触重合,在一号轴承组17的轴承之间装入一号轴套20,将主动盘\n16从转轴15的顶端装入,齿轮部分在下,主动盘16上的齿轮与一号齿轮13相啮合,再将一号轴承端盖18从转轴15的顶端装入,有凸缘的一端在上,直至一号轴承端盖18的下端面与一号轴承组17中轴承的顶端接触重合,然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方式将一号轴承端盖18与主动盘16固定连接在一起,制动盘19套装在一号齿轮13与主动盘16周围的电机固定板14上,采用螺栓将制动盘19的底端与电机固定板14固定连接在一起。\n[0070] 本发明所述的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中的下转动部分2作为转速的发出部分,主要起一个减速和限速作用。\n[0071] 参阅图8至图15,所述的上转动部分3主要由制动盘摩擦片21、主动盘摩擦片22、调速弹性元件23、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弹性体25、顶丝26、锁紧螺栓27、滑动双椎体28、定速转盘29、二号轴套30、二号轴承组31,三号轴套32、四号轴套33、二号轴承端盖34、紧固螺母\n35、固定板37和固定螺栓38组成。\n[0072] 参阅图9和图10,所述的制动盘摩擦片21为一个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圆环形结构件,其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有四个螺纹通孔,制动盘摩擦片21的外径比制动盘19的外径小,内径比制动盘19的内径大,制动盘摩擦片21的厚度为制动盘19宽度的一半。\n[0073] 所述的主动盘摩擦片22为一个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圆环形结构件,其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有四个螺纹通孔,主动盘摩擦片22的外径比主动盘16上端的法兰盘直径小,内径比主动盘16上端的法兰盘中间通孔的直径大,主动盘摩擦片22的宽度与制动盘摩擦片21的宽度相同。\n[0074] 参阅图12,所述的调速弹性元件23由三个直径大小不一的横截面为矩形的等间距布置的圆环形薄片与八个即两组在三个圆环形薄片之间且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的结构相同的矩形薄片相连接的圆盘式结构件,其上表面受到力时会发生变形,最外端的圆环形薄片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四个通孔,通孔的直径与制动盘摩擦片21上均匀布置的螺纹孔的外径相同,最外端的圆环形薄片的直径与定速转盘29的下端圆盘结构件的直径相同,中间位置的圆环形薄片在圆周上均匀布置八个通孔,有两种孔径,大直径孔和小直径孔,大直径孔和小直径孔相间布置,大直径孔的直径与主动盘摩擦片22上均匀布置的螺纹孔的外径相同,小直径孔的直径与弹性体25上部分轴段的直径相同,最内端圆环形薄片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四个通孔,通孔的直径与主动盘摩擦片22上均匀布置的螺纹孔的外径相同,最内端圆环形薄片的直径大于二号轴承端盖34上凸缘的直径。\n[0075] 参阅图9和图11,所述的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为一个圆柱体与一个圆锥体所组成的结构件,确切地说,上端为一个锥角为174°的圆锥体,下端为圆柱体,圆锥体的顶点在圆柱体的回转轴线上,圆锥体的底部圆直径与圆柱体直径相同,在圆柱体下端处设置有一个径向通孔,径向通孔的直径大于顶丝26和锁紧螺栓27的外径,在圆柱体的底端面的中心位置沿轴向设置有一个盲孔,盲孔由下至上并与径向通孔相互贯通,盲孔的直径比调速弹性元件23最外端的圆环薄片上通孔的直径大,刚好等于拧入调速弹性元件23最外端的圆环薄片中螺栓的螺栓头的直径。\n[0076] 参阅图9,所述的弹性体25为一个形状类似螺栓的杆状结构件,其表面受力时弹性体25会发生变形,其上部分轴段的直径为调速弹性元件23中间位置的圆环形结构件上的小直径孔的直径相同,其长度稍小于定速转盘29中横向通孔顶端到定速转盘29底端之间的距离,弹性体25从调速弹性元件23中间位置的圆环形结构件上的小直径孔装入,直至弹性体\n25轴头的顶端与调速弹性元件23底端面重合,然后焊接在一起。\n[0077] 参阅图9,图中定速转盘29的右侧安装有的顶丝26和锁紧螺栓27,所述的顶丝26和锁紧螺栓27上带有螺纹部分的外径与定速转盘29的右侧面上设置的螺纹孔的外径相同,顶丝26的右端面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截面为六边形的盲孔,盲孔的深度为锁紧螺栓27左端凸出的六面体长度相同,锁紧螺栓27的左端为一个凸出的六面体,右端为一段带有螺纹的圆柱体式螺杆,圆柱体式螺杆的右端面上设置有一个与顶丝26右侧面上的相同的孔,通过拧动右端的锁紧螺栓27可以带动左端的顶丝26随之转动,顶丝26和锁紧螺栓27配合在一起后的总长度小于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的左侧面与弹性体25的右侧面之间的距离。\n[0078] 参阅图9和图10,所述的滑动双椎体28为一个左右两端为圆锥体而中间为圆柱体的结构件,圆锥体的纵向截面为一个等腰梯形,圆锥体的锥度为3°,圆锥体的长度小于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最左侧母线与弹性体25最左侧母线之间的距离,圆锥体的最大直径等于定速转盘29中横向通孔的直径,中间圆柱体上设置有一个径向通孔,径向通孔的中心线位于滑动双椎体28的左右对称面上,径向通孔的直径等于弹性体25上部分轴段的直径,滑动双锥体28的总长度为两个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的最左侧母线和最右侧母线之间的距离即定速转盘29上端十字形叉形件其中一个长方体的长度,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与滑动双锥体28的锥体斜面之间进行配合,当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向上运动时会与滑动双锥体28的锥体斜面之间发生自锁,而滑动双锥体28则可以在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的斜面上左右移动。\n[0079] 参阅图13至图15,所述的定速转盘29是由下端圆盘与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组成,在下端圆盘周边的圆柱端面上沿径向均匀地设置有4个螺纹孔,4个螺纹孔的回转轴线和下端圆盘的回转轴线垂直相交,4个螺纹孔的回转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螺纹孔的长度为下端圆盘半径的1/3,螺纹孔的外径与顶丝26和锁紧螺栓27上的螺纹外径相同,下端圆盘上沿轴向设置有8个螺纹孔,这8个螺纹孔分布在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将下端圆盘分割成的4个扇形区域内,每个区域内两个,左侧四个螺纹孔与右侧四个螺纹孔关于定速转盘29的纵向中心平面对称布置,且左侧四个螺纹孔的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右侧四个螺纹孔的中心也位于一条直线上,左侧四个螺纹孔中相互间隔的两个螺纹孔之间距离为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36长度的一半,右侧四个螺纹孔中相互间隔的两个螺纹孔之间距离也为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36长度的一半,左右两侧螺纹孔之间的间距为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36的宽度。\n[0080] 参阅图15,定速转盘29上的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是由两个长方体横纵相交在一起组成,两个长方体的长度为下端圆盘的直径,两个长方体的宽度大于滑动双椎体28的最大直径,高度为滑动双椎体28最大直径的两倍,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的中心处为一圆柱体,圆柱体将两个相交的长方体圆滑连接,圆柱体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三段式阶梯孔,即三段式阶梯孔由大段孔、中段孔与小段孔依次连接组成,阶梯孔的直径从上至下由大到小,在大段孔与中段孔连接的圆环面上设置有四个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的螺纹孔,螺纹孔的外径与二号轴承端盖34中凸缘上的通孔直径相同,阶梯孔中的大段孔的孔径与二号轴承端盖34中的凸缘直径相同,阶梯孔中的大段孔的长度大于二号轴承端盖34中凸缘的厚度,阶梯孔中的中段孔的孔径与二号轴承组31中轴承的外径相同,阶梯孔中的小段孔的直径小于二号轴承组31中轴承外环的内径,阶梯孔中的中段孔与小段孔之间形成一个圆环面,圆环面与二号轴承组31中轴承外环的底面接触连接,阶梯孔从上至下贯穿定速转盘29;在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中每个长方体的纵向对称中心线方向上各设置一个贯通的通孔,通孔的直径与滑动双椎体28的最大直径相同,通孔与定速转盘29底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滑动双椎体28和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上的锥面配合之后的总高度,长通孔位于下端圆盘周边的圆柱端面上沿径向均匀设置的4个螺纹孔的正上方,即长通孔与螺纹孔回转轴线平行并同处于垂直平面内,在下端圆盘的底面上设置有四组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的孔,每组三个结构相同的孔,孔的直径与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中的圆柱体的直径相同,这四组孔的回转轴线分布在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的对称面上,这四组孔从下至上直至与十字形的上端叉形件横向通孔之间相互贯通,这四组孔的高度大于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的高度,这些孔的中心分别与调速弹性元件23最外端和最内端圆环薄片的中心一一对正。\n[0081] 参阅图9,所述的二号轴套30为一个圆筒状结构件,二号轴套30的内径与转轴15中间部分轴段的直径相同,二号轴套30的厚度大于一号轴承组17的轴承内圈的厚度。\n[0082] 所述的二号轴承组31选用2个或几个型号为628002Z的深沟球轴承。\n[0083] 所述的三号轴套32为一个圆筒状结构件,三号轴套32的内径与转轴15中间部分轴段的直径相同,三号轴套32的厚度稍大于二号轴承组31的轴承内圈的厚度。\n[0084] 所述的四号轴套33一个圆筒状结构件,四号轴套33的外径与二号轴承组31的轴承外圈的直径相同,四号轴套33的厚度大于二号轴承组31的轴承外圈的厚度。\n[0085] 所述的二号轴承端盖34的固定端为一个凸缘,凸缘的直径等于定速转盘29中心处阶梯孔中的大段孔的孔径,凸缘的厚度小于定速转盘29上的大段孔的孔的长度,凸缘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4个通孔,通孔的直径与定速转盘29中的大段孔与中段孔连接的圆环面上设置的4个螺纹孔外径相同,凸缘的中心处为一个通孔,二号轴承端盖34的装配端为一个圆环体,凸缘的中心处的通孔与圆环体的内孔相互贯通,二号轴承端盖34的圆环体的外径与四号轴套33的外径相同,其壁厚小于四号轴套33的壁厚。\n[0086] 所述的紧固螺母35为全金属六角法兰盘紧固螺母,螺母的下端为一个凸出的法兰盘,法兰盘的外径大于二号轴承组31中轴承内圈的直径,法兰盘用于顶紧二号轴承组31中的轴承。\n[0087] 参阅图2,所述的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36型号为JL-ZD2,中间为方形的按键区,按键区的右侧为显示屏,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36的右端设置有俯视呈一个凸出的结构。\n[0088] 参阅图2和图9,所述的固定板37为一个方形的板状结构件,其顶端面上靠近前后两侧面的地方各设置有一个通孔,通孔的直径与固定螺栓38的外径相同,两通孔之间的距离为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36的宽度。\n[0089] 参阅图2,所述的固定螺栓38的外径与定速转盘29下端圆盘上的螺纹孔的外径相同,固定螺栓38的长度大于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36的厚度。\n[0090] 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方式将制动盘摩擦片21和主动盘摩擦片22固定在调速弹性元件23上,且制动盘摩擦片21、主动盘摩擦片22和调速弹性元件23的中心共线,制动盘摩擦片\n21在外,主动盘摩擦片22在内,制动盘摩擦片21和主动盘摩擦片22都在调速弹性元件23下侧,螺栓头在调速弹性元件23上侧,所用的螺栓头刚好可以让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放入,再将八套结构相同的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放置到螺栓头上,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有锥面的一端在上,将4个结构相同的弹性体25从调速弹性元件23中间位置的圆环形结构件上的小直径孔装入,直至弹性体25轴头的顶端面与调速弹性元件23底端面相接触,然后焊接在一起,将四套结构相同的滑动双椎体28从定速转盘29上的十字形结构侧面上横向贯穿的通孔中装入,直至滑动双椎体28中间的通孔位于定速转盘29半径1/2的位置,然后再将弹性体25从滑动双椎体28的中间通孔中装入,直至调速弹性元件23的顶端面与定速转盘29的底端面接触连接,再将四套结构相同的顶丝26和锁紧螺栓27依次从定速转盘29侧面上的小螺纹孔中拧入,锁紧螺栓27在顶丝26之后,直至顶丝26碰到弹性体25为止,将二号轴套30从转轴15的顶端装入,直至二号轴套30的底端面与一号轴承组17中轴承内环的顶端面接触连接,将定速转盘29从转轴15的顶端装入,直至定速转盘29的底端位于二号轴套30中间位置,再将二号轴承组31和三号轴套32分别从转轴15的顶端装入,其中三号轴套32装在二号轴承组31中的轴承之间,三者之间依次接触连接,二号轴承组31中最下端轴承的底端面与二号轴套30的顶端面接触连接,将四号轴套33从转轴15的顶端装入,直至四号轴套33的底端面与二号轴承组31中最上端轴承的顶端面接触连接,紧固螺母35套装在转轴(15)上,紧固螺母35有法兰盘的一端在下,将二号轴承端盖34从转轴15的顶端装入,二号轴承端盖34有凸缘的一端在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将二号轴承端盖34与定速转盘29固定在一起,二号轴承端盖34的底端面与四号轴套33的顶端面接触连接,然后采用固定板37和固定螺栓38将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36固定在定速转盘29的顶端。\n[0091] 参阅图8至图15,所述的上转动部分3作为整个装置的核心部分,主要完成对速度的调节和控制。\n[0092] 将下支撑部分1中的四个结构相同的支撑腿调节螺杆5拧入支柱底板7中,且都拧出支柱底板7的顶端面一段相同的距离,再在支撑腿调节螺杆5顶端拧入固定螺母8,直至固定螺母8的底端面与支柱底板7的顶端面接触连接,通过旋动支撑腿调节螺母6可以调节支柱底板7的水平,再将竖直支柱9顶端和底端分别焊接在支柱顶板10和支柱底板7的中心位置,再将两个结构相同的侧支撑板11分别固定在支柱顶板10的左右两侧,将下转动部分2中直流伺服电机12装有一号齿轮13的一端从电机固定板14左端的二号通孔中装入,直流伺服电机12在下,通过过盈配合将转轴15非螺纹端装入电机固定板14的中间一号通孔中,从转轴15上端分别装入主动盘16,一号轴承组17,一号轴承端盖18和一号轴套20,其中一号轴套\n20装在一号轴承组17的轴承之间,然后再将一号轴承端盖18和主动盘16进行固定,并对一号轴承端盖18、一号轴承组17和一号轴套20之间进行压紧,一号齿轮13和主动盘16下端的齿轮刚好可以啮合,构成一个减速机构,将制动盘19与电机固定板14进行固定,将电机固定板14安装在两个侧支撑板11上,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直流伺服电机12在下。\n[0093] 上转动部分3中的将制动盘摩擦片21和主动盘摩擦片22分别固定在调速弹性元件\n23上,且制动盘摩擦片21,主动盘摩擦片22和调速弹性元件23的中心共线,制动盘摩擦片21在外,主动盘摩擦片22在内,制动盘摩擦片21和主动盘摩擦片22都在调速弹性元件23下面,螺栓头在调速弹性元件23上方,所用的螺栓头刚好可以让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放入,再将八套结构相同的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放置到螺栓头上,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有锥面的一侧在上,将4个结构相同的弹性体25从调速弹性元件23中间位置的圆环形结构件上的小直径孔装入,直至轴头的顶端与调速弹性元件23底端面重合,然后焊接在一起,将四套结构相同的滑动双椎体28从定速转盘29上的十字形结构侧面上横向贯穿的通孔中装入,直至滑动双椎体28中间的通孔位于定速转盘29半径1/2的位置,然后再将弹性体25从滑动双椎体28的中间通孔中装入,直至调速弹性元件23的顶端面与定速转盘29的底端面重合,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将调速弹性元件23的内外圈分别与主动盘摩擦片22和制动盘摩擦片21固定在一起,再将四套结构相同的顶丝26和锁紧螺栓27依次从定速转盘29侧面上的小螺纹孔中拧入,锁紧螺栓27在顶丝26之后,直至顶丝26碰到弹性体25为止,将二号轴套30从转轴15的顶端装入,直至二号轴套30的底端面与一号轴承组17中轴承的内环的顶端面接触连接,将定速转盘29从转轴15的顶端装入,直至定速转盘29的中心位于二号轴套30中间位置,再将二号轴承组31和三号轴套32分别从转轴15的顶端装入,其中三号轴套32装在二号轴承组31中的轴承之间,且相互之间分别压紧,二号轴承组31中轴承的底端面与二号轴套30的顶端面接触连接,将四号轴套33从转轴15的顶端装入,直至四号轴套33的底端与二号轴承组31中最上方轴承的顶端面接触连接,用紧固螺母35将一号轴承组17和二号轴承组31进行轴向固定,紧固螺母35有法兰盘的一端在下,将二号轴承端盖34从转轴15的顶端装入,二号轴承端盖\n34有凸缘的一端在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将二号轴承端盖34与定速转盘29固定在一起,二号轴承端盖34的底端与四号轴套33的顶端面接触连接,然后通过固定板37和固定螺栓38将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36固定在定速转盘29的顶端上,装配好之后主动盘16的顶端面与主动盘摩擦片22的底端面留有2~3mm的间隙。\n[0094] 制动仪定转速校准的机械式控速装置的控速原理:\n[0095] 按照如上方法安装好机械式控速装置后,先用力矩扳手分别拧松四个顶丝26,直至顶丝26刚好接触弹性体25的表面为止,此时主动盘摩擦片22和主动盘16之间以及制动盘\n19和制动盘摩擦片21之间有2~3mm的间隙,然后再用力矩扳手分别拧紧四个顶丝26,拧紧的程度相同,即加相同的预紧力,弹性体25会发生变形,从而使滑动双锥体28向左移动(以图10右侧的滑动双锥体为例),此时滑动双锥体28会向下压着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会迫使调速弹性元件23与其相接处的部分向下变形,从而使弹性元件23发生变形的部分压紧主动盘摩擦片22,主动盘摩擦片22会向下倾斜,主动盘摩擦片22向下倾斜的部分和主动盘16之间相接触,此为初始状态,相当于设定一个目标速度,目标转速比直流伺服电机12转速低,然后启动直流伺服电机12,让其以一定的转速转动,再通过一号齿轮13和主动盘16将转速传递到转轴15上,转轴15会带动定速转盘29进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由于直流伺服电机12的转速高于目标转速,则滑动双椎体28就不会维持平衡状态,由于离心力大于预紧力,滑动双椎体28会向外侧移动,从而迫使外侧的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向下移动,外侧的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会压迫弹性元件23与之相接触的部分向下发生变形,从而使制动盘摩擦片21向下移动,且与制动盘19上表面发生摩擦,使定速转盘29的转速降低,由于离心力的减小,弹性体25由于弹力的作用使滑动双椎体28就会向内侧移动,直至恢复至初始状态,即速度到达目标转速,即使电机转速有波动,此装置也通过滑动双椎体28、动态摩擦驱动元件24、调速弹性元件23、主动盘摩擦片22、弹性体25和主动盘16构成的一个机械式速度反馈环节,自己不断的进行速度的调节,从而实现转速的恒定输出。
法律信息
- 2020-03-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G01M 17/007
专利号: ZL 201610178848.2
申请日: 2016.03.26
授权公告日: 2018.04.17
- 2018-04-17
- 2016-06-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G01M 17/007
专利申请号: 201610178848.2
申请日: 2016.03.26
- 2016-06-01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2-10-10
|
2012-06-18
| | |
2
| | 暂无 |
1991-09-13
| | |
3
| |
2015-06-03
|
2015-03-11
| | |
4
| | 暂无 |
2009-12-25
| | |
5
| |
2012-08-08
|
2012-04-26
| | |
6
| | 暂无 |
2002-10-30
| | |
7
| | 暂无 |
2016-03-26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