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用于桃适度密植的高光效双株细V字形栽培方法 |
申请号 | CN201510402760.X | 申请日期 | 2015-07-10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暂无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5770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IPC分类号 | A;0;1;G;1;7;/;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申请人地址 | 山东省泰安市龙潭路64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当前权利人 |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发明人 | 孙洪雁;孙清荣;苏胜茂 |
代理机构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 代理人 | 李茜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桃适度密植的高光效双株细V字形栽培方法,涉及果树栽培方法领域,采用将2株以上桃苗沿行向间隔一定距离定植成小夹角透视V字形,以达到方便配置枝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尽快形成产量的目的,在密度上可以看做将单株Y字形的一条主干沿行向平移株距的一半,拓展了枝组分布空间、增加了枝组种类,缩短了桃树达到经济产量的时间,使水、肥、光、空气和土地能够得到最充分和最合理的使用。
1.一种用于桃适度密植的高光效双株细V字形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调整土壤的pH值至桃树适合的范围,尔后普耕并平整土地;
2)确定行向与株行距最佳范围,行向为南北行向,株距为80cm 120cm,行距为350cm~ ~
400cm;
3)以开沟机沿行向开沟,其宽为40cm 50cm,深为40cm 50cm,施肥后覆熟土,尔后以白~ ~
灰标记定植点,行间定植点呈“井”字形分布;
4)定植时每行的第奇数株向行向的同一侧倾斜,使通过行中两定植点的直线与通过树干与地面垂直的平面垂直,第偶数株向相反方向倾斜,倾角为15 20度,灌透水,于主干的~
30cm 40cm处,留一北侧饱满芽剪断,插3米长细杆于树干南侧,与树干距离5cm 10cm,倾角~ ~
与树干一致,相邻的奇、偶数株即组成了行向透视夹角为30 40度的双株细V字形,株距为单~
株Y字的一半;
5)除留下树干北侧靠近顶端剪口的两个饱满芽外,树干上的其他新芽要及时抹除,于6月10日前后将所留树干北侧的饱满芽所萌发的新枝留一壮枝沿杆绑扶,另一新枝在着生部位贴树干剪除;
6)定植的第二年剪除树干上距地面60cm以下着生的一年生枝,促使侧枝的着生部位快速上移,根据树势和盲节的长短决定本年度采用主干单轴延伸还是短截重新培养新头,不管哪种方式,主干新生的延长头均应绑扶在细杆上,第三年新头的操作依次进行;
7)对主干上着生的1年生枝,按东西南北4个方向选留,沿主干延伸方向每隔15 20cm留~
1个,其余的密生或方向不佳的新枝自着生处剪除,所留的1年生枝甩放结果,于8月底至9月上旬剪去新枝幼嫩部分;
8)在树干上配置三种类型的枝组,即大型、中型、小型球形枝组,西侧或东侧的主干的背下,在树干1/2高度以下配中型枝组,以上逐渐变小并过渡到小型枝组,南北两侧配大型枝组,东侧或西侧主干的背上,配小型枝组,从定植后开始连续整形3 4年,当主头长至3.5~
米高后,去除绑扶杆,轻剪去除顶端生长点或甩至一弱枝,保持树高在3.5米左右,对已结过果的当年生枝,于当年冬剪或翌年早春修剪时,根据大型、中型、小型球形枝组技术要求,重回缩至适当部位逐年培养上述3种类型的球形枝组,相邻奇数株或偶数株,其大型枝组的延伸以不交叉为度;中型枝组的延伸度为大型枝组的1/2 3/5;小型枝组的延伸度为大型枝组~
的1/3 1/2,尽量不以扭枝改变方向的方式培养不同方向的枝组和改变结果枝的延伸方向。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桃适度密植的高光效双株细V字形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在整形培养枝组的过程中,对主干背上背下或枝组骨干枝背上背下无保留价值的一年生枝直接疏除,有保留价值的则采用剪截以改变二次枝延伸方向的办法代替扭枝,主干上配置大、中、小三种类型球形枝组以提高光效。
一种用于桃适度密植的高光效双株细V字形栽培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桃适度密植的高光效双株细V字形栽培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桃是不耐储存的时令水果,是人们特别喜爱且营养丰富的大宗水果之一,由于桃苗于定植后的第二年就可以结果,因此在栽培时要求快速成形以便尽早形成产量,这就对定植模式和单株整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桃传统的生产树形主要有两种,即自然开心形和主干疏层延迟开心形,均不适合密植,因此不能早期形成产量。作为比较先进的密株宽行栽培模式,目前普遍推广并得到广泛认可的是单株Y字形(也称倒“人”字形或双主枝开心形,国内主枝间夹角65度 75度,在国外这个角度减小了一半,以便于机械化操作,为了便于本~\n发明的对比描述,以下将该树形的“双主枝”称为“双主干”)和主干形,以单株Y字形认可度最高,但其相对于单干类树形来说成形较慢,枝组配置部位少,仅限于主枝两侧,枝组大小受限于株距而比较刻板,两主枝及其所属枝组光效相互影响,枝组背下光效低,难以形成较为完美的球形枝组,且大、中、小型枝组混配困难,主枝间呈大夹角的单株Y字形与地面夹角小,浪费土地,不利于机械化操作,若提高机械化可操作性,必须缩小两主枝间的夹角,但这又会造成两主枝对应枝组间光效的相互影响,且必须调整枝组的类型与布置方式从而蜕变成了另外的一种树形。目前,民间也有人在推广一种向中线两侧大角度倾斜的树形(称“两边倒”),株距密至0.5 0.6米,与地面夹角可达近30°,其背上虽然可以配置结果枝,但需要~\n扭向一侧,实际上是挤占了树干两侧的枝组的配置空间。因此,除同样存在单株Y字形的诸缺陷外,还存在由于密度过高,枝组可持续更新和可持续结果的能力差等其他严重缺陷。特别是与地面夹角过小,干必然过长,结果部位外延,不仅特别不适合机械化操作,而且土地利用率变得更低。此外,国外也有一种类似分布的密株宽行栽培模式,株距可达到1米,奇、偶株也分别向行的两侧倾斜了一个较小的角度,但其确切的讲,是一种旋转了90度使两主枝沿行向两侧倾斜的单株细Y字形(此处我们称之为“单株旋转细Y字形”),其双主枝之间难以有效配置枝组,在南北行向的定植模式下,这个部位的枝组正是方位最好、光效最高的枝组,可见其缺陷更加明显。因此,设计合理的定植模式和适当的树形及枝组结构是桃树常规栽培研究的关键和难点。\n发明内容\n[0003]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桃适度密植的高光效双株细V字形栽培方法,采用将2株以上桃苗沿行向间隔一定距离定植成小夹角透视V字形,以达到方便配置枝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尽快形成产量的目的,在密度上可以看做将单株Y字形的一条主干沿行向平移株距的一半,拓展了枝组分布空间、增加了枝组种类,缩短了桃树达到经济产量的时间,使水、肥、光、空气和土地能够得到最充分和最合理的使用。\n[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n[0005] 一种用于桃适度密植的高光效双株细V字形栽培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n[0006] 1)调整土壤的pH值至桃树适合的范围,尔后普耕并平整土地;\n[0007] 2)确定行向与株行距最佳范围,行向为南北行向,株距为80cm 120cm,行距为~\n350cm 400cm;\n~\n[0008] 3)以开沟机沿行向开沟,其宽为40cm 50cm,深为40cm 50cm,施肥后覆熟土,尔后~ ~\n以白灰标记定植点,行间定植点呈“井”字形分布;\n[0009] 4)定植时每行的第奇数株向行向的同一侧倾斜,使通过行中两定植点的直线与通过树干与地面垂直的平面垂直,第偶数株向相反方向倾斜,倾角为15 20度,灌透水,于主干~\n的30cm 40cm处,留一北侧饱满芽剪断,插3米长细杆于树干南侧,与树干距离5cm 10cm,倾~ ~\n角与树干一致,相邻的奇、偶数株即组成了行向透视夹角为30 40度的双株细V字形,株距为~\n单株Y字的一半;\n[0010] 5)除留下树干北侧靠近顶端剪口的两个饱满芽外,树干上的其他新芽要及时抹除,于6月10日前后将所留树干北侧的饱满芽所萌发的新枝留一壮枝沿杆绑扶,另一新枝在着生部位贴树干剪除;\n[0011] 6)定植的第二年剪除树干上距地面60cm以下着生的一年生枝,促使侧枝的着生部位快速上移,根据树势和盲节的长短决定本年度采用主干单轴延伸还是短截重新培养新头,不管哪种方式,主干新生的延长头均应绑扶在细杆上,第三年新头的操作依次进行;\n[0012] 7)对主干上着生的1年生枝,按东西南北4个方向选留,沿主干延伸方向每隔15~\n20cm留1个,其余的密生或方向不佳的新枝自着生处剪除,所留的1年生枝甩放结果,于8月底至9月上旬剪去新枝幼嫩部分;\n[0013] 8)在树干上配置三种类型的枝组,即大型、中型、小型球形枝组,西侧或东侧的主干的背下,在树干1/2高度以下配中型枝组,以上逐渐变小并过渡到小型枝组,南北两侧配大型枝组,东侧或西侧主干的背上,配小型枝组,从定植后开始连续整形3 4年,当主头长至~\n3.5米高后,去除绑扶杆,轻剪去除顶端生长点或甩至一弱枝,保持树高在3.5米左右,对已结过果的当年生枝,于当年冬剪或翌年早春修剪时,根据大型、中型、小型球形枝组技术要求,重回缩至适当部位逐年培养上述3种类型的球形枝组,相邻奇数株或偶数株,其大型枝组的延伸以不交叉为度;中型枝组的延伸度为大型枝组的1/2 3/5;小型枝组的延伸度为大~\n型枝组的1/3 1/2,尽量不以扭枝改变方向的方式培养不同方向的枝组和改变结果枝的延~\n伸方向。\n[0014] 步骤8)中,在整形培养枝组的过程中,对主干背上背下或枝组骨干枝背上背下无保留价值的一年生枝直接疏除,有保留价值的则采用剪截以改变二次枝延伸方向的办法代替扭枝,主干上配置大、中、小三种类型球形枝组以提高光效。\n[0015] 本发明所提供的定植模式及树形容易理解,易于操作,具体体现在采用“井”字形定植点便于布局,成形容易,树形美观、园相整齐、便于管理,易于实现机械化,且一旦成形,可以不需要支撑物,从而节约了投资,不仅有其全新的树形与生产特点,而且继承性地保留了其他老树形的诸多优点;本发明可以看做是将最大株距为2米的单株Y字形的一条主干(主枝)沿行向移位至株距的1/2处,变单株定植,以单干延伸、与地面呈大夹角的方法培养树形,使树干的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均可配置结果枝组,且南北两侧仍然可以配置大型球形枝组,该类枝组上所着生的结果枝其伸展方向比单株Y字形上的结果枝更加自由,光效更高;沿行向布置的大型球形枝组没有因为定植密度比单株Y字形增加了一倍而减小,反而枝组配置空间增加了一倍,东西两侧分别配置了小型和中型2种类型的球形结果枝组,可以尽量少地占用行间的空间,既有利于提高光效,又有利于节约土地,同时,因结果枝组类型及数量的增加,枝组及结果枝的更新余地更大,从而可大大延长了桃树的生产寿命;因留枝量较大,主干或枝组骨干枝的背上或背下直立生长或受光不好的当年生枝,若无进一步的使用价值,应直接疏除以代替扭枝;有保留价值的,则通过剪截来改这变二次枝的延伸方向,从而提高工效,这样枝组类型不会改变,树体得以快速成形;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桃树栽培的过程中,水、肥、光、空气和土地能够得到最充分和最合理的利用,提高了光效,节约了土地,单位面积的初始产量大幅提高,并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大幅度降低了人力成本。\n附图说明\n[0016] 图1为本发明定植整形整体效果图;\n[0017] 图2 为本发明定植幼树整形帮扶示意图;\n[0018] 图3 为本发明幼树定植当年的留枝示意图;\n[0019] 图4为本发明幼树定植第2年培养第1批球形枝组示意图;\n[0020] 图5为本发明每行第奇数株成形示意图;\n[0021] 图6为本发明每行第偶数株成形示意图;\n[0022] 图7 为本发明用于对比的单株Y字形东西方向透视图;\n[0023] 图8为本发明双株细V字形东西方向透视示意图;\n[0024] 图9为本发明双株细V字形沿行向正面透视图及高台机使用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25] 该用于桃适度密植的高光效双株细V字形栽培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n[0026] 1)调整土壤的pH值至桃树适合的范围,尔后普耕并平整土地;\n[0027] 2)确定行向与株行距最佳范围,行向为南北行向,株距为80cm 120cm,行距为~\n350cm 400cm;\n~\n[0028] 3)以开沟机沿行向开沟,其宽为40cm 50cm,深为40cm 50cm,施肥后覆熟土,尔后~ ~\n以白灰标记定植点,行间定植点呈“井”字形分布;\n[0029] 4)定植时每行的第奇数株向行向的同一侧倾斜,使通过行中两定植点的直线与通过树干与地面垂直的平面垂直,第偶数株向相反方向倾斜,倾角为15 20度,灌透水,于主干~\n的30cm 40cm处,留一北侧饱满芽剪断,插3米长细杆于树干南侧,与树干距离5cm 10cm,倾~ ~\n角与树干一致,相邻的奇、偶数株即组成了行向透视夹角为30 40度的双株细V字形,株距为~\n单株Y字的一半;\n[0030] 5)除留下树干北侧靠近顶端剪口的两个饱满芽外,树干上的其他新芽要及时抹除,于6月10日前后将所留树干北侧的饱满芽所萌发的新枝留一壮枝沿杆绑扶,另一新枝在着生部位贴树干剪除;\n[0031] 6)定植的第二年剪除树干上距地面60cm以下着生的一年生枝,促使侧枝的着生部位快速上移,根据树势和盲节的长短决定本年度采用主干单轴延伸还是短截重新培养新头,不管哪种方式,主干新生的延长头均应绑扶在细杆上,第三年新头的操作依次进行;\n[0032] 7)对主干上着生的1年生枝,按东西南北4个方向选留,沿主干延伸方向每隔15~\n20cm左右留1个,其余的密生或方向不佳的新枝自着生处剪除,所留的1年生枝甩放结果,于\n8月底至9月上旬剪去新枝幼嫩部分;\n[0033] 8)在树干上配置三种类型的枝组,即大型、中型、小型球形枝组,西侧或东侧的主干的背下,在树干1/2高度以下配中型枝组,以上逐渐变小并过渡到小型枝组,南北两侧配大型枝组,东侧或西侧主干的背上,配小型枝组,从定植后开始连续整形3 4年,当主头长至~\n3.5米高后,去除绑扶杆,轻剪去除顶端生长点或甩至一弱枝,保持树高在3.5米左右,对已结过果的当年生枝,于当年冬剪或翌年早春修剪时,根据大型、中型、小型球形枝组技术要求,重回缩至适当部位逐年培养上述3种类型的球形枝组,相邻奇数株或偶数株,其大型枝组的延伸以不交叉为度;中型枝组的延伸度为大型枝组的1/2 3/5;小型枝组的延伸度为大~\n型枝组的1/3 1/2,尽量不以扭枝改变方向的方式培养不同方向的枝组和改变结果枝的延~\n伸方向。\n[0034] 作为优选的方式,步骤8)中,在整形培养枝组的过程中,对主干背上背下或枝组骨干枝背上背下无保留价值的一年生枝直接疏除,有保留价值的则采用剪截以改变二次枝延伸方向的办法代替扭枝,主干上配置大、中、小三种类型球形枝组以提高光效。\n[0035]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n[0036] 首先要平整土地,调节土壤的pH值到适当范围,确定行距为350cm 400cm,开沟宽~\n为40cm 50cm,深为40cm 50cm,施入20cm厚的厩肥后覆熟土15cm,尔后以白灰标记定植点呈~ ~\n“井”字形。\n[0037] 如图2所示,苗木按确定的倾角定植,倾角为15 20度,定植后在嫁接口以上留北~\n侧的一个芽将苗木剪断,该芽所发的新枝为主头,即作为主干进行培养。剪口与嫁接口的距离为5 7cm,若是秋季定植,要在剪口上涂漆并培土堆至嫁接口以上以利越冬保湿,春季近~\n发芽前去除土堆。秋季定植则于次年6月中下旬按倾角为15 20度在苗木南侧贴近主干插~\n细杆3,以绑绳4沿杆系大活扣开始对主头绑扶。下一株向相反方向倾斜,并依此进行相同的操作;若春季定植,则于当年6月中下旬开始上述绑扶工作。\n[0038] 如图3所示,秋季定植后于次年6月中下旬开始定枝;春季定植则于当年6月中下旬开始定枝。定枝要在插入细杆3绑扶后随即进行。视单株长势情况,剪除高度在40cm以下的侧枝,随树干的加长,于1个月后,再剪除60cm以下的侧枝,这个高度以上的部分为整形带,每隔15 20cm旋转向上按4个方向留枝,或每隔3个芽留一个芽所抽生的新枝甩放,如图3的~\n东侧枝5、北侧枝6、南侧枝7、西侧枝8,东侧枝5为所留第1枝,实际操作中并不限方向,其余各枝依次按不同方向旋转向上分开分布即可。对于已剪除的当年生侧枝且不希望留枝的剪口部位或其他类似部位所发的新芽要及时抹除。\n[0039] 如图4所示,定植后第2周年,于最近的冬春之交或春季萌芽前对整形带下部占全树1/3的保留侧枝进行短截,培养诸如东侧小型球形枝组9、西侧中型球形枝组10、南侧大型球形枝组11及北侧大型球形枝组12这样的分类枝组,侧枝短截后从短截口到着生部位的保留部分为各类枝组的骨干枝,其上留1 2果或不留果,所保留骨干枝的长度分别为:大型枝~\n组和中型枝组20cm,小型枝组15cm;整形带中部的1/3保留侧枝继续甩放结果,留果时视枝的强弱每枝留1 4果,于结果后第1个冬春培养枝组,所留骨干枝的长度比上次缩短20%,整~\n形带上部1/3保留侧枝选择与培养枝组方向一致的1至2个芽行极重短截,发芽后留1枝作为骨干枝培养并甩放结果,以为来年继续培养各类枝组准备好骨干枝。第3次培养枝组其骨干枝的截留长度仍然是在上年的基础上缩短20%。此外,球形枝组9之所以选用小型枝组,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光效外,另一方面则兼顾了高台剪枝的方便性,如图9所示。\n[0040] 如图5、图6所示,已完成整形,以主干16上着生的各骨干枝14以及在其上培养的球形结果枝组15已全部就位并结构清晰,获得了既能充分利用空间又能通风透光的高光效树体结构。\n[0041] 如图7、图8所示,图7的单株Y字形模式中被浪费的空间有3处共6个方向,而其奇数株17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则等于图8中双株细V字形奇数株20与偶数株21所占用土地面积之和。图7的缺陷主要是由西主干18和东主干19沿东西方向径向重叠所致,图8的双株细V字形则克服了这样的缺陷。\n[0042] 如图1所示,经过3年3次整形与修剪,当主头长至3.5米高后,去除绑扶细杆3,轻剪去除顶端生长点,保持树高在3.5米左右,对已结过果的当年生枝,于当年冬剪或翌年早春修剪时,根据大型、中型、小型球形枝组技术要求,重回缩至适当部位逐年培养上述3种类型的球形枝组。这种树形及定植模式不仅树形美观、园相整齐,易于理解,而且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土地,定植密度高却能够提高光效,达到了成形快、见效快的目的。另外,这种整形与建园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机械化操作,以节省劳动力成本,适合高台机进行高空剪枝、套袋等作业、大型喷雾机及疏花机等机械化作业。\n[0043]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法律信息
- 2017-04-26
- 2015-1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01G 17/00
专利申请号: 201510402760.X
申请日: 2015.07.10
- 2015-11-25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4-01-29
|
2013-10-25
| | |
2
| |
2014-03-19
|
2013-10-28
| | |
3
| |
2015-02-18
|
2014-11-27
| | |
4
| | 暂无 |
1996-12-10
| | |
5
| | 暂无 |
2006-07-24
| | |
6
| |
2014-04-23
|
2014-01-24
| | |
7
| |
2014-07-23
|
2014-04-14
| | |
8
| | 暂无 |
2005-07-05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