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中控轮组 |
申请号 | CN201320193091.6 | 申请日期 | 2013-04-17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0B33/00 | IPC分类号 | B;6;0;B;3;3;/;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商尼制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安定区安加村安定258-15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商尼制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商尼制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杨丰禧 |
代理机构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刚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中控轮组,其包括有一轮座组、方向组、刹车组与制动组,该轮座组为车轮的主要壳体,用于组装方向组与刹车组,该方向组则至少具有一齿板,齿板上设有啮合于一固定转向块的环齿上的卡齿,该固定转向块的底部则凹设有卡合槽并位于刹车组的容槽内,刹车组至少设一刹车块,该刹车块的顶面向下凹设有一容槽,透过制动组的控制,可使该刹车块上下位移并在位移路径上设置有至少三段控制,其中一段的控制让车轮仅可作180度固定转向的直线行走,其中另一段的控制让车轮可自由行走与转动,最后一段则达到兼具刹车与固定转向的功能,以致车轮无法行走与转动。
1.一种中控轮组,其至少包括:
一轮座组,由壳座、外壳与车轮所组成,在该壳座上具有一壳颈部,在壳颈部的侧边延伸有壳身部,对应于壳颈部与壳身部下方则设有壳支架,外壳套置于壳座上方,车轮组装在对应于壳身部下方的壳支架上,另对应在壳颈部下方的壳支架上组装有刹车组; 刹车组由刹车块与刹车面所组成,该刹车块组装于壳颈部下方的壳支架上,在刹车块的其中二侧面各形成有一靠近于车轮外围处的刹车面;其特征在于:
该轮座组对应在壳颈部下方的壳支架上组装有一方向组;
方向组由齿板、回复弹簧、卡齿、固定转向块、环齿、卡合槽与穿孔所组成,该齿板套置于壳颈部下方的壳支架上,齿板的末端处枢设于壳颈部下方壳支架的两侧上,靠近该齿板与壳支架两侧相枢接处各设有一回复弹簧,该回复弹簧下端抵顶于齿板上,上端则抵顶于壳身部下方,而在该齿板的中段处向外凸设有若干能啮合于固定转向块的环齿的卡齿,所述固定转向块位于壳颈部下方,在该固定转向块的外壁周围环设有环齿,固定转向块的底部则凹设有卡合槽,又该固定转向块中心贯穿有穿孔;
该刹车组的刹车块顶面抵顶于齿板的底部,刹车块顶面则向下凹设有一容槽,该容槽底部向上凸设有卡合块,方向组的固定转向块则容置于该容槽内且该卡合块能与卡合槽相互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控轮组,其特征在于,该轮座组的壳支架内壁上设有一壳嵌槽以及一与壳嵌槽相对应的壳凸块,在刹车组的刹车块的其中一外侧面上向外凸设有一能嵌置于壳嵌槽中的嵌块,对应于嵌块的另一面处则凹设有该壳凸块能嵌置于其内的凹槽以令该刹车块利于组装在壳颈部下方并于其中上下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控轮组,其特征在于,该轮座组的壳身部两侧的底面处各凹设有凹部,方向组的回复弹簧上端抵顶于凹部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控轮组,其特征在于,该轮座组的壳身部末端凹设有一沟槽,而外壳的末端延伸有一钩扣于沟槽上的钩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控轮组,其特征在于,该方向组的齿板为一ㄇ形金属板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控轮组,其特征在于,该刹车组的容槽中设置有一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顶撑于容槽与固定转向块底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控轮组,其特征在于,该刹车组的刹车块的顶面上一侧边向上凸设有一能抵顶于齿板底部的顶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控轮组,其特征在于,该制动组包含有内轴、卡掣块、制动弹簧、外轴、制动块、制动孔、包覆壳与外罩,该内轴由壳颈部上方依序穿过外轴、壳颈部、穿孔以及刹车块并锁固于刹车块底部,该内轴顶部凸设有卡掣块,并该制动弹簧由下而上穿置于内轴上从而令该内轴穿置于外轴内时制动弹簧能抵顶于外轴内而外轴则能穿过壳颈部并使底部置于穿孔中,在该卡掣块上设有制动块,所述制动块下方沿着外缘形成有若干个供卡掣块嵌入的卡掣孔,在制动块上方则形成有一具有预定长度的限位槽,并在制动块中开设有一制动孔,以及至少二个相对称的包覆壳,该包覆壳包覆外轴上方与制动块,且包覆壳之间并夹固有一能位在限位槽之中的限位块,外罩罩盖于包覆壳外部,在该制动孔中穿置一转动后能驱使制动块带动内轴上下移动的制动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控轮组,其特征在于,制动组的外轴底部设有贴合面,另该方向组的穿孔内壁形成有外轴与穿孔相接合时与该贴合面贴合的平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控轮组,其特征在于,制动组的内轴与外轴为圆杆状。
中控轮组 \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中控轮组,系一可适于结合在婴幼儿座椅、病床或轮椅等医疗设备,或者是物架、柜子底物的车轮,尤指一具有刹车与固定转向的车轮结构。 背景技术\n[0002] 现有的车轮结构中,许多具有刹车、固定转向等功能,且其多数利用齿的啮合来达成其功效,现有的技术中,如习用的「脚轮结构改良」如中国TW专利申请案号第100204112号,一种脚轮结构改良,包括有:一轮架组;一刹车组;一转动组;一枢接组;其改良在于:\n一轮架组的轮座,该轮座一侧上端开设的组合孔,其组合孔内形成有一固定转向块,而固定转向块可与刹车组的上齿盘相嵌合,且该固定转向块顶面设有若干锁固孔,又于该固定转向块底面中间处由下向上形成一固定转向凹槽,该固定转向凹槽可与刹车组的上齿盘的凸块相嵌合;一刹车组的刹车块,该刹车块内部开口端形成有一下齿盘,其下齿盘可与上齿盘相咬合,且于该上齿盘顶面形成一呈方型的凸块,而该刹车组设置在轮架组的轮座内部,以使上齿盘的凸块可嵌合在固定转向块的固定转向凹槽。 \n[0003] 其上述所述的「脚轮结构改良」,该上、下齿盘之间,因利用齿盘的方式啮合,故各齿之间易有脱离的疑虑,另外,上、下齿盘的各齿之间若在未对准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结构卡住,以致使用不便,甚者造成毁损。 \n[0004] 有鉴于上述缺失弊端,本实用新型创作人认为其有急待改正的必要,遂以其从事相关产品设计制造的多年经验,及其一贯秉持具有的优良设计理念,针对以上不良处加以研究创作,在经过不断的努力后,终乃推出本实用新型创作中控轮组,其以更正优良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的功效。 \n实用新型内容\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控轮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车轮结构可具有固定转向、刹车功效,并且同时改良该作为固定转向用途的齿轮,使其啮合的结构更紧密,而不易有脱离或卡住的疑虑,达到较佳的使用效益。 \n[0006]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控轮组,其至少包括: [0007] 一轮座组,由壳座、外壳与车轮所组成,在该壳座上具有一壳颈部,在壳颈部 的侧边延伸有壳身部,对应于壳颈部与壳身部下方则设有壳支架,外壳套置于壳座上方,车轮组装在对应于壳身部下方的壳支架上,另对应在壳颈部下方的壳支架上组装有刹车组; [0008] 刹车组由刹车块与刹车面所组成,该刹车块组装于壳颈部下方的壳支架上,在刹车块的其中二侧面各形成有一靠近于车轮外围处的刹车面;其特征在于: [0009] 该轮座组对应在壳颈部下方的壳支架上组装有一方向组; \n[0010] 方向组由齿板、回复弹簧、卡齿、固定转向块、环齿、卡合槽与穿孔所组成,该齿板套置于壳颈部下方的壳支架上,齿板的末端处枢设于壳颈部下方壳支架的两侧上,靠近该齿板与壳支架两侧相枢接处各设有一回复弹簧,该回复弹簧下端抵顶于齿板上,上端则抵顶于壳身部下方,而在该齿板的中段处向外凸设有若干能啮合于固定转向块的环齿的卡齿,所述固定转向块位于壳颈部下方,在该固定转向块的外壁周围环设有环齿,固定转向块的底部则凹设有卡合槽,又该固定转向块中心贯穿有穿孔; \n[0011] 该刹车组的刹车块顶面抵顶于齿板的底部,刹车块顶面则向下凹设有一容槽,该容槽底部向上凸设有卡合块,方向组的固定转向块则容置于该容槽内且该卡合块能与卡合槽相互卡合。 \n[0012] 其中,该轮座组的壳支架内壁上设有一壳嵌槽以及一与壳嵌槽相对应的壳凸块,在刹车组的刹车块的其中一外侧面上向外凸设有一能嵌置于壳嵌槽中的嵌块,对应于嵌块的另一面处则凹设有该壳凸块能嵌置于其内的凹槽从而令该刹车块利于组装在壳颈部下方并于其中上下移动。 \n[0013] 其中,该轮座组的壳身部两侧的底面处各凹设有凹部,方向组的回复弹簧上端抵顶于凹部内。 \n[0014] 其中,该轮座组的壳身部末端凹设有一沟槽,而外壳的末端延伸有一钩扣于沟槽上的钩部。 \n[0015] 其中,该方向组的齿板为一ㄇ形金属板体。 \n[0016] 其中,该刹车组的容槽中设置有一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顶撑于容槽与固定转向块底部之间。 \n[0017] 其中,该刹车组的刹车块的顶面上一侧边向上凸设有一能抵顶于齿板底部的顶块。 \n[0018] 其中,该制动组包含有内轴、卡掣块、制动弹簧、外轴、制动块、制动孔、包覆壳与外罩,该内轴由壳颈部上方依序穿过外轴、壳颈部、穿孔以及刹车块并锁固于刹车块底部,该内轴顶部凸设有卡掣块,并该制动弹簧由下而上穿置于内轴上从而令该内轴穿置于外轴内时制动弹簧能抵顶于外轴内而外轴则能穿过壳颈部并使底部置于穿孔中,在该卡掣块上设有制动块,所述制动块下方沿着外缘形成有若干 个供卡掣块嵌入的卡掣孔,在制动块上方则形成有一具有预定长度的限位槽,并在制动块中开设有一制动孔,以及至少二个相对称的包覆壳,该包覆壳包覆外轴上方与制动块,且包覆壳之间并夹固有一能位在限位槽之中的限位块,外罩罩盖于包覆壳外部,在该制动孔中穿置一转动后能驱使制动块带动内轴上下移动的制动杆。 \n[0019] 其中,制动组的外轴底部设有贴合面,另该方向组的穿孔内壁形成有外轴与穿孔相接合时与该贴合面贴合的平面。 \n[0020] 其中,制动组的内轴与外轴为圆杆状。 \n[0021]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中控轮组,透过一制动组的控制,可使刹车块作上下位移,并可在位移路径上设置有至少三段的控制,其中一段的控制令刹车块向上,可将齿板向上顶,使卡齿脱离环齿,而卡合槽可与卡合块相互卡合,让车轮仅可作180度固定转向的直线行走,其中另一段的控制令刹车块稍下降,此仍将齿板向上顶,而卡合槽则脱离卡合块,让车轮可自由行走与转动,最后一段则令该刹车块下降,可贴附于车轮上作刹车,并使卡齿能与该环齿啮合,以达到兼具刹车与固定转向的功能,以致车轮无法行走与转动,然而,在卡齿与环齿啮合时,藉由回复弹簧的弹力来致使卡齿得以与环齿紧密啮合,而且,倘若卡齿与环齿未能对准而无法啮合,回复弹簧的弹力亦提供一缓冲作用,因此,可使得卡齿与环齿之间的啮合更为顺畅,此相较于习知技术「双扳刹车组」,该固定齿与锁固弹片之间的啮合容易造成结构卡住,以致使用不便等弊端,本实用新型实能有效改善该弊端,以达到更佳的实用校益。 \n附图说明\n[0022] 图1:本实用新型创作中控轮组的整体组装立体示意图; \n[0023] 图2:本实用新型创作中控轮组的轮座组、方向组与刹车组组装立体示意图; [0024] 图3:本实用新型创作中控轮组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n[0025] 图4:本实用新型创作中控轮组为可自由行走及转动并未固定转向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n[0026] 图5:本实用新型创作中控轮组为可自由行走及转动并未固定转向状态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n[0027] 图6:本实用新型创作中控轮组为可转动并为固定转向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0028] 图7:本实用新型创作中控轮组为可转动并为固定转向状态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0029] 图8:本实用新型创作中控轮组为刹车状态同时固定转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n[0030]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中控轮组,[请参阅图1]其包括有: \n[0031] 一轮座组1,主要由壳座11、外壳12与车轮13所组成,该壳座11为轮 座组1的主体,在该壳座11上具有一壳颈部111,壳颈部111用于组装制动组4,在壳颈部111的侧边则延伸有壳身部112,该壳身部112为一圆弧板体,在壳身部112的末端凹设有一沟槽113,[请一并参阅图2]又壳身部112两侧的底面处各凹设有凹部114,对应于壳颈部111与壳身部112下方则设有壳支架115,且位在壳颈部111下方的壳支架115内壁上则设有一壳嵌槽116以及一与壳嵌槽116相对应的壳凸块117,继设有一外壳12可套置于壳座11上方,该外壳12的末端延伸有一钩部121,该钩部121并钩扣于沟槽113上,而车轮13则组装在对应于壳身部112下方的壳支架115上,另对应在壳颈部111下方的壳支架115上则组装有方向组2与刹车组3; \n[0032] 一方向组2,主要由齿板21、回复弹簧22、卡齿23、固定转向块24、环齿25、卡合槽\n26与穿孔27所组成,该齿板21为一ㄇ形金属板体,令该齿板21可由壳颈部111下方套置于壳支架115上,并使得齿板21的两末端处可枢设于壳支架115的两侧上,继靠近该齿板\n21与壳支架115两侧相枢接处各设有一回复弹簧22,该回复弹簧22下端抵顶于齿板21上,上端则抵顶于凹部114内,而在该齿板21的中段处向外凸设有若干卡齿23,该卡齿23则可啮合于固定转向块24的环齿25上,所述的固定转向块24位于壳颈部111下方并容置于刹车组3的容槽32内,在该固定转向块24的外壁周围环设有环齿25,固定转向块24的底部则凹设有卡合槽26可与容槽32内的卡合块33相互卡合,又该固定转向块24中心贯穿有穿孔27,且穿孔27内壁形成有平面271,可利于与制动组4的外轴44相接合; [0033] 一刹车组3,主要由刹车块31、容槽32、卡合块33、嵌块34、凹槽35与刹车面36所组成,该刹车块31组装于壳颈部111下方的壳支架115上,该位于刹车块31的顶面311上一侧边向上凸设有一顶块312,顶面311的中心处则向下凹设有容槽32,容槽32中设置有一压缩弹簧321,该压缩弹簧321顶撑于容槽32与固定转向块24底部之间,该容槽32底部并向上凸设有卡合块33,藉以令固定转向块24得以设置于容槽32内,且固定转向块24底部的卡合槽26可卡合于卡合块33上,继在刹车块31的其中一外侧面上向外凸设有一嵌块\n34,对应于嵌块34的另一面处则凹设有凹槽35,又另外二侧面则各形成有一刹车面36,该嵌块34可嵌置于壳座11内的壳嵌槽116中,壳座11内的壳凸块117则可嵌置于凹槽35内,令该刹车块31可组装在壳颈部111下方,并可于其中上下位移作动,且该顶块312并能抵顶于齿板21的底部,刹车面36则能靠近于车轮13外围处; \n[0034] 一制动组4,主要由内轴41、卡掣块42、制动弹簧43、外轴44、制动块45、制动孔\n46、包覆壳47与外罩48所组成,圆杆状的内轴41能由壳 颈部111上方依序穿过一圆杆状的外轴44、壳颈部111、穿孔27以及刹车块31,并锁固于刹车块31底部,该内轴41顶部凸设有一卡掣块42,并又设一制动弹簧43由下而上穿置于内轴41上,令该内轴41穿置于外轴44内时,制动弹簧43可抵顶于外轴44内,所述的外轴44底部则具有贴合面441,外轴44则能穿过壳颈部111并使底部置于穿孔27中,且该贴合面441能对应与穿孔27内的平面\n271贴合,在该卡掣块42上又设有制动块45,所述的制动块45下方沿着外缘形成有若干个卡掣孔451,卡掣孔451可供卡掣块42嵌入,在制动块45上方则形成有一具有预定长度的限位槽452,并在制动块45中开设有一多角形制动孔46,继设有至少二个相对称的包覆壳\n47,该包覆壳47可一并包覆外轴44上方与制动块45,且包覆壳47之间并夹固有一限位块\n471,该限位块471并可位在限位槽452之中,继设有一外罩48可罩盖于包覆壳47外部。 [0035] 本实用新型为一中控轮组,以下配合图式说明其组设的实施,[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首先,将制动组4的制动弹簧43由下而上穿置于内轴41上,内轴41在由上而下置入外轴44内,使内轴41可于外轴44内配合制动弹簧43作上下的伸缩动作,继内轴41与外轴\n44底部一并穿过轮座组1的壳座11上的壳颈部111至壳支架115内,另外,将方向组2的齿板21套置于壳支架115上,并使该齿板21的两末端与壳支架115相互枢接,且该靠近齿板21两末端的回复弹簧22各一端并能分别置于壳身部112的凹部114内,另一端则各抵顶于齿板21上,且该齿板21上的卡齿23并能对应在壳颈部111下方,继将固定转向块24的穿孔27上的平面271对准于外轴44下端的贴合面441,并令外轴44下端嵌置入穿孔27中,以致固定转向块24上的环齿25能对应于卡齿23下方,而后将刹车组3的刹车块31上的嵌块34嵌入壳嵌槽116,以及凹槽35套于壳凸块117上,继由下而上地将刹车块31组装于壳支架115上,且同时令固定转向块24与一压缩弹簧321容置于刹车块31内的容槽32之中,并该卡合块33则可嵌入于卡合槽26内,而压缩弹簧321则顶撑于容槽32与固定转向块24底部之间,又内轴41的下端则经穿孔27再穿至刹车块31下端以进行锁固,继之,将车轮13组装于壳支架115上,在本实施例中,该车轮13为二个,分别组装在壳支架115的二侧,再将外壳12套置在壳座11外,且令钩部121得以与沟槽113相互扣合,而内轴41与外轴44的上端则置放制动块45,并藉二包覆壳47一并包覆内轴41与外轴44的上端以及一制动块45与一限位块471,最后再以外罩48罩盖于包覆壳47外部,[请参阅图3]以完成本实用新型创作的车轮组,而在该制动孔46中可穿置一制动杆5,在本实施例中,制动孔46与制动杆5为相对应的多角造形,因此,可利藉由制动杆5来 控制制动块45转动以带动整组车轮。 \n[0036] 本实用新型中控轮组,该具有固定转向与刹车等作用,[请参阅图4]其各作用的作动利用制动组4的制动块45上的卡掣孔451来作控制,在本实施例中,该卡掣孔451设为二个,其中一个深度较深,另一则较浅,以下则配合图式说明该车轮组的各种使用状态: [0037] [请一并参阅图4与图5]该为车轮13可自由行走与转动并为未固定转向的状态,其由于方向组2的固定转向块24容置于刹车组3的容槽32中,令该刹车块31得以将齿板\n21上的卡齿23向上顶,进以避免卡齿23与环齿25相互啮合,而在本实施例中,该刹车块\n31的顶面311设有一顶块312,故藉该顶块312得以更有效的将卡齿23向上顶,而该刹车块31则藉由制动组4的制动弹簧43于外轴44内向上顶推的弹力来顶撑内轴41,使其具有一向上撑拉的作用力,并在该状态下卡掣块42嵌卡于制动块45上深度较浅的卡掣孔451中; \n[0038] [请一并参阅图6与图7]该令该卡掣块42嵌卡于制动块45上深度较深的卡掣孔451中,刹车块31则藉由制动组4的制动弹簧43于外轴44内向上顶推的弹力来顶撑内轴41,使其具有一向上撑拉的作用力,以俾刹车块31在该状态下卡合块33可卡合于卡合槽\n26之中,并压缩位于容槽32中的压缩弹簧321,使得固定转向块24、刹车块31、内轴41与外轴44无法转动,以达到固定转向的功能,让车轮13仅可作180度固定转向的直线行走; [0039] [请参阅图8]该令该卡掣块42脱离卡掣孔451中,藉制动块45外缘推压内轴41,制动弹簧43则被压缩,以俾该刹车块31在该状态下向下移动,以致刹车面36得以贴附于车轮13上,亦即,由于刹车块31向下移动,亦使得固定转向块24以及环齿25露出至容槽\n32外,同时该齿板21上的卡齿23则能与该环齿25啮合,藉之,以达到兼具刹车与固定转向的功能,以致车轮13无法行走与转动,然而,在该卡齿23与环齿25啮合时,藉由回复弹簧22的弹力来致使卡齿23得以与环齿25紧密啮合,而且,倘若卡齿23与环齿25未能对准而无法啮合,回复弹簧22的弹力亦提供一缓冲作用,因此,可使得卡齿23与环齿25之间的啮合更为顺畅。 \n[0040] 本实用新型创作中控轮组,其优点在于: \n[0041] 1、具有固定转向与刹车的功效。 \n[0042] 2、齿板藉由回复弹簧的弹力,一方面可令卡齿与环齿之间的啮合更为紧密,一方面该弹力也可作为一缓冲力,以使得卡齿与环齿之间的啮合更为顺场。 \n[0043] 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创作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创作的范围。即大凡依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6-06-27 | 2016-06-27 | | |
2 | | 2016-06-27 | 2016-06-27 | | |
3 | | 2016-04-13 | 2016-04-13 | | |
4 | | 2014-05-27 | 2014-05-2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