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 |
申请号 | CN202221230354.1 | 申请日期 | 2022-05-23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F24C7/06 | IPC分类号 | F;2;4;C;7;/;0;6;;;F;2;4;C;7;/;0;8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广东顺德意菱电器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龙涌口村委会龙校路8号首层之三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广东顺德意菱电器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广东顺德意菱电器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凌云 |
代理机构 | 暂无 | 代理人 | 暂无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发热腔和第二发热腔,所述第一发热腔和第二发热腔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线盘和绝缘盘,所述线盘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线圈,所述线盘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磁条,所述线盘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热敏头。该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能够很好的实现电磁炉以及电陶炉的功能,使得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在使用时能够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很好的提高了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的使用效果和实用性。
1.一种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包括底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4),所述第一分隔板(4)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分隔板(9)和第三分隔板(23),所述第一分隔板(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发热腔(5)和第二发热腔(7),所述第一发热腔(5)和第二发热腔(7)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线盘(6)和绝缘盘(15),所述线盘(6)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线圈(18),所述线盘(6)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磁条(17),所述线盘(6)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热敏头(19),所述绝缘盘(15)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铁铬发热片(21),所述铁铬发热片(2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热敏头(22),所述第二热敏头(22)安装在第二发热腔(7)内部,所述第二分隔板(9)和第三分隔板(23)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控腔(10)和第二电控腔(13),所述第一电控腔(10)和第二电控腔(13)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电路主板(11)和第二电路主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6)和绝缘盘(15)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扇(8)和第二散热扇(14),所述第一散热扇(8)和第二散热扇(14)分别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发热腔(5)和第二发热腔(7)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6)和绝缘盘(15)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16)和第二固定座(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四组防滑脚(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上端面固可拆卸连接有面板(2)。
一种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n背景技术\n[0002] 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n[0003] 现有的电磁炉只具备电磁炉的功能,不能够同时具备电磁炉以及电陶炉的功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n发明内容\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电磁炉只具备电磁炉的功能,不能够同时具备电磁炉以及电陶炉的功能的问题。\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发热腔和第二发热腔,所述第一发热腔和第二发热腔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线盘和绝缘盘,所述线盘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线圈,所述线盘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磁条,所述线盘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热敏头,所述绝缘盘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铁铬发热片,所述铁铬发热片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热敏头,所述第二热敏头安装在第二发热腔内部,所述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控腔和第二电控腔,所述第一电控腔和第二电控腔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电路主板和第二电路主板。\n[0006] 优选的,所述线盘和绝缘盘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所述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分别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发热腔和第二发热腔内部,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能够对第一发热腔和第二发热腔进行散热。\n[0007] 优选的,所述线盘和绝缘盘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方便了对线盘和绝缘盘的固定。\n[0008] 优选的,所述底壳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四组防滑脚,使得底壳具备很好的防滑效果。\n[0009] 优选的,所述底壳的上端面固可拆卸连接有面板,面板使得锅具放置在上端面进行使用,而且还能对电磁炉进行控制。\n[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能够很好的实现电磁炉以及电陶炉的功能,使得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在使用时能够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很好的提高了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的使用效果和实用性。\n附图说明\n[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n[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壳内部结构示意图。\n[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盘结构示意图。\n[0014]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盘结构示意图。\n[0015] 图中:1、底壳;2、面板;3、防滑脚;4、第一分隔板;5、第一发热腔;6、线盘;7、第二发热腔;8、第一散热扇;9、第二分隔板;10、第一电控腔;11、第一电路主板;12、第二电路主板;\n13、第二电控腔;14、第二散热扇;15、绝缘盘;16、第一固定座;17、磁条;18、线圈;19、第一热敏头;20、第二固定座;21、铁铬发热片;22、第二热敏头;23、第三分隔板。\n具体实施方式\n[0016]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n[001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n[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n[0019]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包括底壳1,底壳1的上端面固可拆卸连接有面板2,面板使得锅具放置在上端面进行使用,而且还能对电磁炉进行控制,底壳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四组防滑脚3,使得底壳1具备很好的防滑效果,底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4,第一分隔板4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分隔板9和第三分隔板23,第一分隔板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发热腔5和第二发热腔7,第一发热腔5和第二发热腔7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线盘6和绝缘盘15,线盘6和绝缘盘15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扇8和第二散热扇14,第一散热扇8和第二散热扇14分别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发热腔5和第二发热腔7内部,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14能够对第一发热腔5和第二发热腔7进行散热,线盘6和绝缘盘15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16和第二固定座\n20,方便了对线盘6和绝缘盘15的固定,线盘6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线圈18,线盘6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磁条17,线盘6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热敏头19,绝缘盘15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铁铬发热片21,铁铬发热片2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热敏头22,第二热敏头22安装在第二发热腔7内部,第二分隔板9和第三分隔板23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控腔10和第二电控腔13,第一电控腔10和第二电控腔13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电路主板11和第二电路主板12。\n[0020] 工作原理:该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能够很好的实现电磁炉以及电陶炉的功能,使得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在使用时能够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很好的提高了嵌入式一电一陶双灶电磁炉的使用效果和实用性。\n[002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