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申请号 | CN201110419496.2 | 申请日期 | 2011-12-08 |
法律状态 | 暂无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4775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5B61/00 | IPC分类号 | B;6;5;B;6;1;/;0;0;;;B;6;5;B;4;3;/;1;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大道(坪地段)1001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陈寿;陈文涛;何庆锋 |
代理机构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健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该设备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转盘、设置在转盘上的印刷芯棒、上管机构、封口机构、贴标机构、上盖机构、紧盖机构、吹气下管机构、下管传送带、切管机构、排废机构以及电路控制系统。上管机构、封口机构、贴标机构、上盖机构/切管机构、紧盖机构、吹气下管机构、下管传送带及排废机构沿着转盘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并被电路控制系统控制。上述设备集上管、封口、贴标、上盖、切管、紧盖、下管、排废等操作于一体的多功能要求,避免了各繁琐的工序间周转,有利于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1.一种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转盘、设置在所述转盘上的印刷芯棒、上管机构、封口机构、贴标机构、上盖机构、紧盖机构、吹气下管机构、下管传送带、切管机构、排废机构以及电路控制系统;所述上管机构、封口机构、贴标机构、上盖机构/切管机构、紧盖机构、吹气下管机构、下管传送带及排废机构沿着所述转盘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电路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上管机构、封口机构、贴标机构、上盖机构/切管机构、紧盖机构、吹气下管机构、下管传送带及排废机构的工作;所述上管机构包括本体、上管槽和打管器,所述本体被设置为相对所述机架转动,所述上管槽沿着所述本体的圆周分布,所述打管器被设置为沿着垂直于所述转盘的方向朝向所述转盘运动,所述转盘竖直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印刷芯棒垂直地安装在所述转盘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进一步包括上管传送装置;所述上管机构位于所述上管传送装置的末端,并与所述排废机构相邻。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
选取工作模式,所选取工作模式为下列工作模式中的一种:(1)上管→封口→贴标→上盖/切管→紧盖→下管→排废的一系列的后加工操作;(2)上管→封口→上盖→紧盖→下管的后加工操作;(3)上管→贴标→下管的后加工操作;(4)上管→切管→排废的后加工操作;
驱动所述转盘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所述印刷芯棒上的包装软管依次经过所述上管机构、封口机构、贴标机构、上盖机构/切管机构、紧盖机构、吹气下管机构、下管传送带及排废机构;其中,所述上管加工操作包括:将从所述上管传送装置运送过来的包装软管有序地卧于所述上管槽中,并随所述本体转动;以及当位于所述上管槽中的包装软管转动到达与所述印刷芯棒相对时,所述打管器将位于所述上管槽中的包装软管推送到所述印刷芯棒上;及
所述电路控制系统根据所选取工作模式控制所述上管机构、封口机构、贴标机构、上盖机构/切管机构、紧盖机构、吹气下管机构、下管传送带及排废机构的操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进一步包括上管传送装置;所述上管机构位于所述上管传送装置的末端,并与所述排废机构相邻。
一种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属于包装技术机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在包装软管生产过程中,封口、贴标、上盖、切管、紧盖等操作现多通过单独实现各功能的专用设备或组合了其中两三种功能操作的设备而完成,显然这些专用设备功能单一、生产时既占场地又低效率,而组合了其中两三种功能的设备其效率虽有提高,但仍不能满足软管在后加工过程中对机器集多种功能于一体从而减少工序周转的要求。\n发明内容\n[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功能较多的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n[0004] 针对上述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本发明是这样加以实现的,该设备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转盘、设置在所述转盘上的印刷芯棒、上管机构、封口机构、贴标机构、上盖机构、紧盖机构、吹气下管机构、下管传送带、切管机构、排废机构以及电路控制系统;\n所述上管机构、封口机构、贴标机构、上盖机构/切管机构、紧盖机构、吹气下管机构、下管传送带及排废机构沿着所述转盘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电路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上管机构、封口机构、贴标机构、上盖机构/切管机构、紧盖机构、吹气下管机构、下管传送带及排废机构的工作;所述上管机构包括本体、上管槽和打管器;所述本体被设置为相对所述机架转动;所述上管槽沿着所述本体的圆周分布;所述打管器被设置为可朝向所述转盘运动。\n[0005]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进一步包括上管传送装置;所述上管机构位于所述上管传送装置的末端,并与所述排废机构相邻。\n[0006] 进一步地,所述打管器被设置为沿着垂直于所述转盘的方向朝向所述转盘运动。\n[0007]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竖直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n[0008] 进一步地,所述印刷芯棒垂直地安装在所述转盘上。\n[0009] 针对上述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的使用方法,本发明是这样加以实现的,该使用方法包括:\n[0010] 选取工作模式,所选取工作模式为下列工作模式中的一种:(1)上管→封口→贴标→上盖/切管→紧盖→下管→排废的一系列的后加工操作;(2)上管→封口→上盖→紧盖→下管的后加工操作;(3)上管→贴标→下管的后加工操作;(4)上管→切管→排废的后加工操作;\n[0011] 驱动所述转盘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所述印刷芯棒上的包装软管依次经过所述上管机构、封口机构、贴标机构、上盖机构/切管机构、紧盖机构、吹气下管机构、下管传送带及排废机构;其中,所述上管加工操作包括:将从所述上管传送装置运送过来的包装软管有序地卧于所述上管槽中,并随所述本体转动;以及当位于所述上管槽中的包装软管转动到达与所述印刷芯棒相对时,所述打管器将位于所述上管槽中的包装软管推送到所述印刷芯棒上;及\n[0012] 所述电路控制系统根据所选取工作模式控制所述上管机构、封口机构、贴标机构、上盖机构/切管机构、紧盖机构、吹气下管机构、下管传送带及排废机构的操作。\n[0013]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进一步包括上管传送装置;所述上管机构位于所述上管传送装置的末端,并与所述排废机构相邻。\n[0014]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管加工操作中,所述打管器沿着垂直于所述转盘的方向朝向所述转盘运动。\n[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中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中,上管机构、封口机构、贴标机构、上盖机构/切管机构、紧盖机构、吹气下管机构、下管传送带及排废机构沿着转盘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使得本发明中的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集上管、封口、贴标、上盖、切管、紧盖、下管、排废等操作于一体的多功能要求,避免了各繁琐的工序间周转,有利于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因此,本发明中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可以很好的满足使用者的多样性需求。\n附图说明\n[0016]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n[0017] 图2为可用于图1中设备生产加工的包装软管的结构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18]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n[0019]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其包括上管箱1、上管传送装置2、机架4、转盘6、印刷芯棒7、上管机构8、封口机构9、贴标机构10、上盖机构12、紧盖机构13、吹气下管机构14、下管传送带15、切管机构16、排废机构17以及电路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n[0020] 具体地,上管箱1包括支架102和料斗104。支架102可安装在地面或其他基础上,主要用以承载其他部件。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02的一部分安装在地面上,另一部分安装在设备的机架4上。料斗104设置在支架102上并位于上管传送装置2上方,主要用于填装包装软管19。\n[0021] 上管传送装置2安装在支架102上,可以与驱动机构(图未示)如电机等连接,并在驱动机构作用下运动从而将包装软管19运送到转盘6处。上管传送装置2可以为传送带等结构。\n[0022] 转盘6可大致竖直地设置在机架4上,并可在驱动结构(图中未示)如电机等驱动下相对机架4转动。如图1中箭头方向所示,转盘6可在竖直面内沿着箭头方向即顺时针方向相对于机架4转动。\n[0023] 印刷芯棒7安装在转盘6上。在本实施例中,印刷芯棒7大致垂直地安装在转盘\n6上,即印刷芯棒7水平设置。多个印刷芯棒7沿着转盘6的周向均匀设置,以便于批量生产。印刷芯棒7主要用于安装包装软管19并带动包装软管19转动。\n[0024] 上管机构8位于上管传送装置2的末端,并设置在上管传送装置2与转盘6之间。\n上管机构8用于将上管传送装置2输送的包装软管19安装到转盘6上的印刷芯棒7上。具体地,上管机构8包括本体800、上管槽801和打管器802。本体800可大致水平地设置在机架4上,并可在驱动结构(图中未示)如电机等驱动下相对机架4转动。本体800大致呈盘状,于本体800上设有一个或多个上管槽801。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上管槽801沿着本体800的圆周均匀分布。上管槽801的形状与包装软管19的外形相匹配,用以收容包装软管19。打管器802设置在机架4上,其与驱动结构(图中未示)相连并可在驱动结构作用下沿着大致垂直于转盘6的方向朝向转盘6运动,从而将包装软管19推送到环布于转盘6上的印刷芯棒7上。\n[0025] 在使用过程中,本体800相对于机架4转动,使得上管槽801依次转动至与从上管传送装置2运送过来的包装软管19接触的位置,从而将从上管传送装置2运送过来的包装软管19有序地卧于上管槽801中,并随本体800转动。当上管槽801中包装软管19转动到达上管工位即上管槽801与印刷芯棒7相对时,上管机构8中的打管器802将该包装软管19推送到环布于转盘6上的印刷芯棒7上。然后,套设于印刷芯棒7上的包装软管19随着转盘6转动,进行后续的加工。\n[0026] 在本实施例中,上管机构8、封口机构9、贴标机构10、上盖机构12/切管机构16、紧盖机构13、吹气下管机构14、下管传送带15及排废机构17沿着转盘6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上管机构8位于上管传送装置2的末端,并与排废机构17相邻。在转盘6上,与上管机构8、封口机构9、贴标机构10、上盖机构12/切管机构16、紧盖机构13以及吹气下管机构14分别对应的工位即为上管工位、封口工位、贴标工位、上盖工位/切管工位、紧盖工位以及下管工位。\n[0027] 电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整个操作程序,如上管工位、封口工位、贴标工位、上盖工位/切管工位、紧盖工位以及下管工位的开始或停止操作等。通过电路控制系统可以设定上管工位、封口工位、贴标工位、上盖工位/切管工位、紧盖工位以及下管工位的工作状态,从而可以使本发明的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具有多种工作模式。部分工作模式如下:\n[0028] 1、上管→封口→贴标→上盖/切管(包含切头、切尾)→紧盖→下管→排废的一系列的后加工操作。\n[0029] 2、上管→封口→上盖→紧盖→下管的后加工操作。\n[0030] 3、上管→贴标→下管的后加工操作。\n[0031] 4、上管→切管(切头或切尾、切头与切尾)→排废(即刮尾料,包含切尾操作时才用到此工序)的后加工操作。\n[0032] 对应于工作模式1,各个工作环节所对应的机构为:\n[0033] 上管机构8→封口机构9→贴标机构10→上盖机构12/切管机构16→紧盖机构\n13→吹气下管机构14→下管传送带15→排废机构17。\n[0034] 对应于工作模式2,各个工作环节所对应的机构为:\n[0035] 上管机构8→封口机构9→上盖机构12→紧盖机构13→吹气下管机构14。\n[0036] 对应于工作模式3,各个工作环节所对应的机构为:\n[0037] 上管机构8→贴标机构10→吹气下管机构14。\n[0038] 对应于工作模式4,各个工作环节所对应的机构为:\n[0039] 上管机构8→切管机构16→排废机构17。\n[0040] 以上选取了本发明的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的若干种功能组合以说明其工作模式,对于不同的产品,根据其制作要求可选取上述列举工作模式中的其中一种或上述各工序的所有排列组合中的任一种。\n[0041]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上述设备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n[0042] 首先,选取工作模式;\n[0043] 然后,驱动转盘6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印刷芯棒7上的包装软管19依次经过上管机构8、封口机构9、贴标机构10、上盖机构12/切管机构16、紧盖机构13、吹气下管机构\n14、下管传送带15及排废机构17;\n[0044] 最后,电路控制系统根据所选取工作模式,控制上管机构8、封口机构9、贴标机构\n10、上盖机构12/切管机构16、紧盖机构13、吹气下管机构14、下管传送带15及排废机构\n17的操作。\n[0045] 在本发明中的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中,上管机构8、封口机构9、贴标机构10、上盖机构12/切管机构16、紧盖机构13、吹气下管机构14、下管传送带15及排废机构17沿着转盘6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使得本发明中的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集上管、封口、贴标、上盖、切管、紧盖、下管、排废等操作于一体的多功能要求,避免了各繁琐的工序间周转,有利于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因此,本发明中的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可以很好的满足使用者的多样性需求。\n[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法律信息
- 2021-05-2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专利权人由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由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五和南路49号变更为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大道(坪地段)1001号
- 2014-10-15
- 2012-09-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5B 61/00
专利申请号: 201110419496.2
申请日: 2011.12.08
- 2012-06-27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1-04-27
|
2010-09-26
| | |
2
| | 暂无 |
2007-04-04
| | |
3
| |
1991-05-08
|
1990-10-24
| | |
4
| | 暂无 |
2010-07-16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