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移动式起重机 |
申请号 | CN201110036146.8 | 申请日期 | 2011-02-09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7262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6C23/74 | IPC分类号 | B;6;6;C;2;3;/;7;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神钢起重机株式会社 | 申请人地址 | 日本东京都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神钢起重机株式会社 | 当前权利人 | 神钢起重机株式会社 |
发明人 | 黑津仁史 |
代理机构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幼平;杨楷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起重机。该移动式起重机具有:下部行走体;上部回转体;动臂,以能够起伏的方式安装于上部回转体;桅杆,在所述动臂的后方通过起伏来使动臂起伏;配重,在所述上部回转体的后方,由拉索从所述桅杆吊垂;以及配重升降缸,安装于所述配重,该配重升降缸以使所述配重相对于地面垂直地往上升的方式伸长。配重升降缸具有:缸主体;活塞,将该缸主体内划分成上侧的头侧缸室和下侧的杆侧缸室;以及杆,从所述活塞超越所述缸主体的下端而向下方延伸,并且,所述配重升降缸在流体压力被供应给所述头侧缸室内的情况下伸长,而在流体压力被供应给所述杆侧缸室内的情况下收缩。由此,不使用高价的流体压力缸也能够调整配重高度。
1.一种移动式起重机,包括:
下部行走体;
上部回转体,能回转地搭载于所述下部行走体;
动臂,以能够相对于所述上部回转体起伏的方式安装于该上部回转体;
桅杆,配置于所述动臂的后方,该桅杆通过起伏来使所述动臂起伏;
配重,配置于所述上部回转体的后方,并且由拉索从所述桅杆吊垂;
其特征在于,
包括配重升降缸,安装于所述配重,该配重升降缸在从地面接受反力的情况下,以使所述配重相对于地面垂直地往上升的方式伸长,
所述配重升降缸具有:缸主体,具备内部空间;活塞,以将所述内部空间划分成上侧的头侧缸室和下侧的杆侧缸室的方式装填在所述缸主体内;以及杆,从所述活塞超越所述缸主体的下端而向下方延伸,并且,所述配重升降缸在流体压力被供应给所述头侧缸室内的情况下伸长,而在流体压力被供应给所述杆侧缸室内的情况下收缩,
所述移动式起重机还包括:压力检测传感器,该压力检测传感器输出对于所述配重升降缸的头侧缸室内的压力的检测信号;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该检测信号来把握所述配重的质量并设定与所述质量相对应的移动式起重机的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器,该显示器用于显示与所述检测信号有关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重具有第一缸支撑部,该第一缸支撑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支撑所述配重升降缸,
所述下部行走体具有第二缸支撑部,该第二缸支撑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支撑所述配重升降缸,其中该配重升降缸以在组装和分解所述下部行走体时通过伸缩来使所述下部行走体升降的姿势支撑在所述第二缸支撑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具有与所述拉索连接的基重、以及叠放于该基重上的多个重量部件,其中所述基重具有侧面,并在该侧面上的多个位置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缸支撑部。
移动式起重机\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起重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配重的移动式起重机。\n背景技术\n[0002] 以往,已知有具备用于增大吊起能力的配重的大型移动式起重机。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297112号中记载有具备以下部分的移动式起重机:下部行走体(base carrier);在该下部行走体上回转的上部回转体(slewing upper structure);安装在该上部回转体上的格子状结构(lattice structure)的桅杆(mast);以及利用拉索(guy line)从所诉桅杆的上端向上部回转体的后方吊垂的配重。该类型的移动式起重机,通过改变从桅杆基端的支撑点(以下称为桅杆脚,mast foot)到配重重心的水平方向距离(以下称为“配重的悬吊半径”)或配重的质量,来调整起重机的吊起能力。例如,在悬吊有吊载的状态下使动臂(boom)向前方运动(增大作业半径)时,使配重向上部回转体的后方运动以增大配重的悬吊半径。\n[0003] 配重的悬吊半径例如通过改变桅杆的起伏角度来调整。具体而言,以所述桅杆脚为中心使桅杆在垂直方向转动。但是,由于桅杆上端的桅杆吊点(mast point)伴随该桅杆的转动而上下移位,所以有时会产生以下问题。首先,当桅杆向后侧倾倒以使配重的悬吊半径增大时,配重向下方移位而接触地面,该配重的触地妨碍配重作为重砣发挥功能,并且也妨碍上部回转体的回转和移动式起重机的行走。另一方面,当桅杆立起以使配重的悬吊半径减小时,配重升离地面,而如果在该状态下卸下吊载,则移动式起重机有可能向后侧倾斜。\n[0004]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配重的质量、配重的悬吊半径以及用于悬吊配重的拉索(以下称为配重拉索)的长度始终需要提前计算、计划。然而,配重拉索的长度的调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力。\n[0005] 对此,以往已知有具备用于改变配重拉索的实际长度的缸(cylinder)的移动式起重机。图7和图8中表示该移动式起重机的例子。\n[0006] 图7所示的移动式起重机101具有:下部行走体10及上部回转体20;动臂25;在上端设置有桅杆吊点30p的桅杆30;配重50;以及用于从所述桅杆吊点30p悬吊所述配重\n50的配重拉索54,并且,在所述配重拉索54的上部的中途设置有流体压力缸(hydraulic cylinder)160。\n[0007] 该流体压力缸160具有:缸主体162,具备内部空间;活塞164,以将所述内部空间划分成上侧的头侧缸室160h和下侧的杆侧缸室160r的方式装填在所述缸主体162内;以及杆166,从所述活塞164超越所述缸主体162的下端而向下方延伸。根据桅杆30的角度,对于所述各缸室160h、160r供给或排放工作流,从而使所述流体压力缸160伸缩,由此调整配重50距离地面G的高度(以下称为“配重高度”)H。\n[0008] 此外,图8所示的移动式起重机201具有连接上部回转体20与配重拉索54的配重支承部件241、以及设置于配重拉索54与配重50之间的流体压力缸260,以代替所述移动式起重机101的流体压力缸160。配重支承部件241沿接近水平方向的方向伸缩,从而即便不使桅杆30动作也能够改变配重50的悬吊半径R。该情况下,由于桅杆吊点30p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配重高度H不会如上所述那样地产生大幅的变化,但如果配重拉索54的长度恒定,则伴随配重支承部件241的伸缩还是产生配重高度H的变化。流体压力缸260具有与所述流体压力缸160相同的结构,并能够沿上下方向伸缩来进行所述配重高度H的调整。\n[0009] 然而,在所述技术中,由于利用流体压力缸160或流体压力缸260的收缩来拉起配重50,所以该流体压力缸160、260的驱动效率差。例如,为了利用图7所示的流体压力缸\n160来拉起配重50,需要给靠向该配重50的杆侧缸室160r供应工作流体,然而在该杆侧缸室160r中,活塞164的受压面积比头侧缸室160h要小与杆166的剖面面积相当的量,因此为了在该小的受压面积下仍能够产生大的拉起力,需要提高液压或者增大流体压力缸160的直径。不管哪种情况都需要高价的流体压力缸。\n发明内容\n[0010]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高价的液压缸也能够调整配重高度的移动式起重机。\n[0011] 本发明所提供的移动式起重机包括:下部行走体;上部回转体,能回转地搭载于所述下部行走体;动臂,以能够相对于所述上部回转体起伏的方式安装于该上部回转体;\n桅杆,配置于所述动臂的后方,该桅杆通过起伏来使所述动臂起伏;配重,配置于所述上部回转体的后方,并且由拉索从所述桅杆吊垂;以及配重升降缸,安装于所述配重,该配重升降缸在从地面接受反力的情况下,以使所述配重相对于地面垂直地往上升的方式伸长,其中,所述配重升降缸具有:缸主体,具备内部空间;活塞,以将所述内部空间划分成上侧的头侧缸室和下侧的杆侧缸室的方式装填在所述缸主体内;以及杆,从所述活塞超越所述缸主体的下端而向下方延伸,并且,所述配重升降缸在流体压力被供应给所述头侧缸室内的情况下伸长,而在流体压力被供应给所述杆侧缸室内的情况下收缩。\n[0012] 所述移动式起重机,通过向配重升降缸的两个缸室中受压面积大的头侧缸室内供应流体压力,使得所述配重升降缸能够克服作用于配重的重力来将该配重相对于地面垂直地往上升。因此,与为了拉起配重而向受压面积小的杆侧缸室内供应流体压力的缸(即,像图7和图8所示的流体压力缸160、260那样,以克服作用于配重的重力来拉起配重的方式收缩的缸)相比,本发明的移动式起重机中的配重升降缸的驱动效率高。由此,能够在抑制流体压力和流体压力缸的直径的状态下使配重上升,甚至能够利用廉价的流体压力缸来使配重升降。\n[0013] 较为理想的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移动式起重机还具有压力检测传感器,该压力检测传感器输出对于所述配重升降缸的头侧缸室内的压力的检测信号。该压力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有助于提供与配重的着地状态有关的信息。当利用动臂吊起吊载时,配重升降缸的头侧缸室内的压力伴随着配重升离地面而降低,因此,所述检测信号例如能够用于判别处于以下哪种情况,即:配重完全着地;虽然配重升降缸与地面接触,但是配重开始升起;或者配重和配重升降缸完全升离地面。\n[0014] 再说,以往的移动式起重机为了提供与所述着地有关的信息而具备用于检测配重是否着地的限位开关,但由于本发明的移动式起重机所具备的所述压力检测传感器能够利用配重升降缸的头侧缸室内的压力来把握配重的着地状态,因此本发明的移动式起重机无需具备用于检测是否着地的专用的限位开关,从而能够降低移动式起重机的成本。\n[0015] 此外,所述移动式起重机还可以包括用于显示与所述检测信号有关的信息的显示器,从而例如能够向移动式起重机的操作者通知该信息。\n[0016]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移动式起重机还具有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所述压力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设定与配重的质量相对应的移动式起重机的能力。以往的移动式起重机根据手动输入的配重质量来设定移动式起重机的能力,但本发明的移动式起重机组合使用所述压力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从而能够根据配重质量与配重升降缸的头侧缸室内压力之间的相关关系来自动设定与配重质量相对应的能力,而不需要手动输入配重质量。因此,能够防止配重质量的误输入,移动式起重机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n[0017] 在本发明的移动式起重机中,可以将所述配重升降缸兼用作安装于下部行走体的转移升降器缸,以便在组装和分解所述下部行走体时使该下部行走体升降。具体而言,较为理想的是:所述配重具有第一缸支撑部(即配重侧的缸支撑部),该第一缸支撑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支撑所述配重升降缸;所述下部行走体具有第二缸支撑部(即下部行走体侧的缸支撑部),该第二缸支撑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支撑所述配重升降缸,其中该配重升降缸以在组装和分解所述下部行走体时通过伸缩来使所述下部行走体升降的姿势支撑在所述第二缸支撑部。\n[0018] 所述结构中由于将所述配重升降缸兼用作所述转移升降器缸,因此与分别采用专用的缸来作为所述配重升降缸和所述转移升降器缸的结构相比,够实现移动式起重机的低廉化。而且,所述配重升降缸安装于原本即位于较低位置的配重上,所以与例如配置在配重与桅杆之间的缸相比更容易安装。由此能够容易地组装移动式起重机。在要将配重升降缸设置于桅杆或其附近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使桅杆倒伏的大型作业,但本发明所涉及的配重升降缸无需使桅杆倒伏就能够容易地安装于配重。\n[0019] 更具体而言,较为理想的是所述配重具有与所述拉索连接的基重、以及叠放于该基重上的多个重量部件,其中所述基重具有侧面,并在该侧面上的多个位置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缸支撑部。采用这种结构,分别支撑于这些第一缸支撑部的配重升降缸能够使包含所述基重的整个配重相对于地面往上升。\n附图说明\n[0020]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式起重机的整体图。\n[0021] 图2是所述移动式起重机的下部行走体的俯视图,是沿图3所示的箭头F2的方向观察下部行走体的图。\n[0022] 图3是从后方观察所述下部行走体主体的图,是沿图2所示的箭头F3的方向观察下部行走体的图。\n[0023] 图4A是图1所示的配重的周围的放大图,是沿图5和图6所示的箭头F4的方向观察配重周围的图。\n[0024] 图4B是表示安装于所述配重的配重升降缸以及与该配重升降缸连接的配管等的图。\n[0025] 图5是图1所示的箭头F5向视图,至于配重周围,是沿图4A和图6所示的箭头F5的方向观察的图。\n[0026] 图6是沿图1、图4A以及图5所示的箭头F6的方向观察配重周围的图。\n[0027] 图7是以往的移动式起重机的正视图。\n[0028] 图8是以往的移动式起重机的正视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29] 以下,参照图1~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式起重机进行说明。\n[0030] 图1表示移动式起重机1。该移动式起重机1是配重平衡型的起重机。即,该移动式起重机1是除了上部回转体后端侧配重22之外,在上部回转体20的后方也具有配重\n50(附加配重)的起重机。具体而言,该移动式起重机1具有:下部行走体10;上部回转体\n20,可回转地搭载于所述下部行走体10;动臂25,可起伏地安装于所述上部回转体20;桅杆\n30,在动臂25的后方可起伏地安装于所述上部回转体20;以及左右一对配重支承部件41,安装于上部回转体20的后端,并且,所述配重50从所述桅杆30的上端吊垂。另外,如图4A所示,在配重50上安装作为配重升降缸的多个流体压力缸(hydraulic cylinder)60。\n[0031] 所述下部行走体10具有图2所示的行走体主体11和安装于该行走体主体11的左右两侧的一对履带17(图1),所述下部行走体10用于使移动式起重机1行走。\n[0032] 如图2所示,下部行走体主体11具有车体12、左右一对履带架13、以及转移升降器15。所述车体12构成下部行走体主体11的中心部,从上方观察呈矩形形状。所述各履带架13分别配置于车体12的左右两侧,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在这些履带架13上分别安装所述各履带17。所述转移升降器15安装于所述车体12的四个角,用于在组装和分解下部行走体10时使下部行走体10升降。\n[0033] 所述转移升降器15具有:四个臂16,分别具有安装于车体12的基端部,并且以该基端部为中心在水平方向转动;以及四个转移升降器缸,分别安装于臂16的先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所述流体压力缸60兼用作所述转移升降器缸。\n[0034] 所述臂16的先端部构成下部行走体侧的缸支撑部,该下部行走体侧的缸支撑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支撑用作为所述转移升降器缸的所述流体压力缸60。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臂16具有臂侧支架16b,(兼用作转移升降器缸的)流体压力缸60具有安装于所述臂侧支架16b的缸侧支架60b。臂侧支架16b和缸侧支架60b具有销孔,通过对这些销孔中插入销,可将转移升降器缸6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臂16的先端。\n[0035] 在组装和分解下部行走体10时,转移升降器15如图2中实线所示,首先从车体12向前后方向外侧伸出,接着如图3所示,通过运转来使下部行走体主体11升离地面G(在图\n3中表示地面G的位置从G2移动至G1)。在此状态下,对于车体12装卸安装有履带17(参照图1)的履带架13。另一方面,在除组装和分解下部行走体10以外的时候(例如,在输送下部行走体10时),如图2和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转移升降器15以沿着车体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面的方式被收纳。\n[0036] 如图1所示,所述上部回转体20由回转轴承19支承在下部行走体10上,并相对于该下部行走体10回转。该上部回转体20具有:用于安装所述上部回转体后端侧配重22的后端部;用于安装所述动臂25的前端部;以及在所述动臂25的后方安装所述桅杆30的部位。另外,在上部回转体20上,以位于所述桅杆30的下方且后方的方式安装起重桅杆27。\n此外,操纵室21、未图示的发动机、液压泵、液压配管等也搭载于上部回转体20。\n[0037] 所述上部回转体后端侧配重22是在利用吊钩26悬吊吊载时抑制移动式起重机1向前方倾斜,以提高移动式起重机1的吊起能力的重砣。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部回转体后端侧配重22固定于上部回转体20的后端部的左右方向两外侧的部位。另外,如后面所述,该上部回转体后端侧配重22是与设置于上部回转体20的后方的配重50不同的配重。\n[0038] 所述动臂25具有格子状结构,并且,如图1所示,该动臂25以能够相对于上部回转体20起伏的方式安装于上部回转体20的前端部。该动臂25的先端部构成动臂顶25t,用于悬吊吊载的吊钩26由钢索从该动臂顶25t吊垂。\n[0039] 所述起重桅杆27是用于使所述桅杆30起伏的部件,其具有中空矩形的剖面。该起重桅杆27具有安装于上部回转体20的基端、以及与该基端相反侧的先端,该先端由起伏钢索28连接于上部回转体20的后端部附近所搭载的桅杆起伏用绞车(图中省略)的卷筒上。\n[0040] 所述桅杆30是用于使动臂25起伏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格子状结构。该桅杆30设置在动臂25的后方且起重桅杆27的前方和上方的位置,即设置在动臂25与起重桅杆27之间的位置。\n[0041] 该桅杆30具有:基端部,构成以能够在垂直方向转动的方式安装于上部回转体20的前端部附近的桅杆脚30f;以及先端部,是与所述基端部相反侧的端部,构成桅杆顶30t,该桅杆顶30t与所述动臂顶25t由动臂起伏钢索32及动臂拉索33相连接。所述动臂起伏钢索32从安装于所述桅杆30的背面的动臂起伏绞车34放出,并且被卷绕在多个桅杆侧滑轮35与多个拉索侧滑轮36之间,所述多个桅杆侧滑轮35在桅杆顶30t的附近沿左右方向排列,所述多个拉索侧滑轮36与拉索33的后端连接且沿左右方向排列。所述动臂起伏绞车34在桅杆30被固定的状态下通过卷取或放出动臂起伏钢索32来使动臂25起伏。\n[0042] 所述桅杆30通过以所述桅杆脚30f为中心在垂直方向转动而起伏。具体而言,所述桅杆顶30t与所述起重桅杆27的先端由桅杆拉索31相连接,并且所述桅杆起伏绞车通过卷取或放出所述起伏钢索28来使起重桅杆27起伏。与此相伴,桅杆30起伏。\n[0043] 所述各配重支承部件41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相互左右排列(参照图5),所述各配重支承部件41伸缩,从而强制性地改变配重50的悬吊半径R(即从所述桅杆脚30f到所述配重50的重心的水平方向距离)。各配重支承部件41具有:安装于上部回转体20的后端部的前端;以及与配重50连接的后端。\n[0044] 如图1所示,所述配重50是配置于上部回转体20的后方,并且从桅杆30由拉索(配重拉索54)吊垂的重砣。该配重50是为了在利用吊钩26悬吊吊载时抑制移动式起重机1向前方倾倒,提高移动式起重机1的吊起能力而设置的。配重50是与所述上部回转体后端侧配重22不同的配重,即所谓的附加配重。因此,若上部回转体20在配重50升离地面G的状态下回转,则该配重50也以回转轴承19为中心回转。另外,图4A、图5和图6所示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以上部回转体20为基准。\n[0045] 如图4A所示,所述配重50具有:配置于最下层的基重(base weight)51;叠放于该基重51上的多个重量部件53;以及用于连接配重拉索54与所述基重51的连接机构52。\n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重量部件53在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叠放位置(在图5和图6所示的例子中为中央位置及其左右两侧位置这三个位置)分别叠放于所述基重51上,并且,所述连接机构52的下端部在相互邻接的叠放位置之间的多个位置(在图5和图6所示的例子中为左右两个位置)分别与基重51连接。\n[0046] 如图1所示,所述配重50从桅杆30吊垂。具体而言,配重拉索54从桅杆30先端的桅杆顶30t的桅杆吊点30p吊垂,并且,如图4A所示,在该配重拉索54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机构52相连接。配重50由这些连接机构52及配重拉索54从桅杆30吊垂。\n[0047]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配重50的悬吊半径R通过所述配重支承部件41的伸缩而改变,而且,该半径R也通过桅杆30的起伏而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由于配重拉索54的长度恒定,所以配重高度H随着所述悬吊半径R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当悬吊半径R如图1所示那样地从R1增大至R2时,配重高度H随之如图1所示那样地从H1变化至H2。\n[0048] 如图4A所示,所述各流体压力缸60安装于配重50,该各流体压力缸60也被用作配重升降缸,以使配重50相对于地面G垂直地往上升(地面G从G2变为G1)的方式伸长。\n[0049] 所述各流体压力缸60由液压缸构成,如图4B所示具有缸主体62、活塞64和杆66。\n所述缸主体62是具备内部空间的中空的圆筒容器。所述活塞64以将所述内部空间划分成上侧的头侧缸室63h和下侧的杆侧缸室63r的方式装填在所述缸主体62内。所述杆66从所述活塞64超越所述缸主体62的下端向下方延伸,该杆66的下端部构成着地部68。\n[0050] 所述流体压力缸60与例如搭载于上部回转体20的流体压力回路70连接。流体压力回路70具有:与所述头侧缸室63h连接的头侧配管72H;与所述杆侧缸室63r连接的杆侧配管72R;以及通过头侧配管72H和杆侧配管72R连接于所述头侧缸室63h和杆侧缸室63r的缸驱动部。缸驱动部向所述头侧缸室63h供应工作流体并使工作流体从所述杆侧缸室63r排出,从而使所述流体压力缸60伸长,此外,向所述杆侧缸室63r供应工作流体并使工作流体从所述头侧缸室63h排出,从而使所述流体压力缸60收缩。\n[0051] 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式起重机1具有:用于检测所述头侧配管72H内的流体压力的压力检测传感器74;与该压力检测传感器74连接的控制器76;以及显示器78。\n控制器76在由所述压力检测传感器74检测到的压力达到预先设定的值时向显示器78输出指令信号,从而使显示器78显示告知着地部68已着地的信息。此外,由于在该着地状态下所述检测压力与所述配重50的质量对应,所以控制器76还能够根据该检测压力来进行与配重质量有关的信息的显示、与该质量对应的额定总载荷的自动设定、以及与该额定总载荷有关的信息的显示。\n[0052] 各流体压力缸60在被用作为配重升降缸时安装于基重51的侧面。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从上方观察在基重51的四个角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分别安装一个流体压力缸60。\n换言之,配重50在其基重51的侧面的多个部位(在图中为四个角)具有配重侧的缸支撑部,该配重侧的缸支撑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支撑作为所述配重升降缸的各流体压力缸60。\n具体而言,如图4A所示,在基重51的四个角,与所述流体压力缸60的各缸侧支架60b对应地设置具有销孔的基重侧支架51b,该基重侧支架51b以从基重51的侧面向侧方凸出的方式设置。并且,对所述各基重侧支架51b的销孔和与该基重侧支架51b对应的缸侧支架60b的销孔中插入共同的销60p,从而将流体压力缸60固定于基重51。\n[0053] 通过所述流体压力缸60的伸缩,能够在不使桅杆30转动的情况下使配重50在着地状态和悬吊状态之间切换。例如,当配重50的悬吊半径R如图1所示那样地变化时,配重高度H也要发生变化,但不管该高度H如何变化,都能够通过流体压力缸60的伸缩来选择着地状态和悬吊状态。具体而言,在未利用动臂25来悬吊吊载时,向收缩方向驱动流体压力缸60以使流体压力缸60的着地部68接触地面G(G1),从而能够防止因配重50的质量而引起移动式起重机1向后方倾斜。相反,在利用动臂25(参照图1)来悬吊吊载时,向伸长方向驱动流体压力缸60以使流体压力缸60和基重51升离地面G(G1),从而能够使配重\n50发挥重砣的功能,防止移动式起重机1向前方倾斜。\n[0054]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流体压力缸60还能够作为图2和图3所示的转移升降器缸发挥功能。具体而言,在组装和分解图1所示的下部行走体10时,如图2和图3所示,将所述流体压力缸60作为转移升降器缸来安装于下部行走体主体11的转移升降器15的臂16的先端。在起重作业时,将所述流体压力缸60从下部行走体主体11的转移升降器\n15的臂16上卸下,并作为配重升降缸来安装于图4A所示的配重50的基重51。\n[0055] 在以上所示的移动式起重机1中,由于流体压力缸60安装于配重50,并以使配重\n50相对于地面垂直地往上升的方式伸长,所以与例如图7和图8所示的流体压力缸160、\n260相比驱动效率高。这些流体压力缸160、260必须以克服作用于配重50的重力来拉起该配重50的方式收缩,为了实现该收缩,需要向受压面积比头侧缸室160h小的杆侧缸室\n160r(参照图7)供应液压。而在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式起重机1中,流体压力缸60以克服作用于配重50的重力来使该配重50往上升的方式伸长,该伸长能够通过向受压面积大的头侧缸室63h供应液压来进行。因此,与以往那样拉起配重50的流体压力缸160、\n260相比,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体压力缸60能够以更低的液压或者更小的缸径使配重\n50上升。由此能够使用廉价的流体压力缸60。\n[0056] 此外,所述移动式起重机1,根据所述压力检测传感器74的检测信号,能够准确地提供配重50是否着地的信息。例如,若在配重50着地的状态下利用图1所示的动臂25来吊起吊载,则配重50升离地面,与此相伴,压力检测传感器74检测到的压力(即流体压力缸60的头侧缸室63h内的压力)降低。因此,该压力检测传感器74所输出的检测信号是能够判别处于以下哪种情况的信号,即:i)配重50完全与地面G接触;ii)虽然流体压力缸\n60的着地部68与地面G接触,但是已开始吊起配重50;或者iii)配重50和流体压力缸60完全升离地面G。然后,控制器74能够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来向移动式起重机1的操作者发送准确的信息。\n[0057] 以往的移动式起重机例如所述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297112号的图4~图\n8所示,需要用于检测配重50是否着地的专用限位开关,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式起重机1能够根据所述头侧缸室63h的压力变化来检测是否着地,因此不需要限位开关等专用的检测单元。\n[0058] 此外,在以往的移动式起重机中,手动输入配重50的质量来进行移动式起重机的能力设定,然而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式起重机1中,控制器76能够根据压力检测传感器74检测到的压力来把握配重50的质量,并自动地设定与配重50的质量相对应的能力(例如额定总载荷),因此不需要手动输入。由此,能够防止误输入,起重机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具体而言,如图4A所示,在虽然配重50升离地面G但是各流体压力缸60的着地部\n68着地的状态(未利用配重拉索54吊起配重50的状态)下,压力检测传感器74检测到的压力与配重50的质量对应。\n[0059] 此外,在所述移动式起重机1中,流体压力缸60兼用作在组装和分解下部行走体\n10时使下部行走体10升降的转移升降器缸、以及在起重作业时安装于配重50(参照图4A)的配重升降缸,因此与分别采用专用的流体压力缸来作为所述转移升降器缸和所述配重升降缸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移动式起重机1的成本。\n[0060] 而且,在所述移动式起重机1中,由于流体压力缸60安装于位于较低位置的配重\n50,所以与如图7和图8所示那样地设置在配重50与桅杆30的桅杆吊点30p之间的流体压力缸160、260相比,容易进行流体压力缸60的安装。由此使得移动式起重机1的组装变得容易。具体而言,在欲将所述流体压力缸60安装于例如桅杆30的上端附近的情况下,需要使桅杆30倒伏,然而对于图1所示的移动式起重机1,无需使桅杆30倒伏就能够在地上进行流体压力缸60的安装作业。\n[0061] 以上,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具体结构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例如:也可以在图1所示的动臂25的先端侧增加未图示的悬臂(jib);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轮行走式的下部行走体;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省略图1所示的配重支承部件41;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配重升降缸(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为流体压力缸60)的具体的安装位置和个数。例如,也可以在配重上安装3个以下或5个以上的配重升降缸。配重升降缸的安装部位并不限定于所述基重51,例如也可以让配重具有用于叠放所述基重的叠放台,并将所述配重升降缸安装于该叠放台。或者也可以将配重和配重升降缸的缸主体形成为一体。
法律信息
- 2014-06-25
- 2011-10-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6C 23/74
专利申请号: 201110036146.8
申请日: 2011.02.09
- 2011-08-31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2008-12-09
| | |
2
| |
2008-11-19
|
2006-10-13
| | |
3
| |
2007-08-22
|
2006-09-15
| | |
4
| | 暂无 |
1989-09-29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