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二维核磁共振弛豫时间的测量方法 |
申请号 | CN201510627440.4 | 申请日期 | 2015-09-28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9198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IPC分类号 | G01N24/08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申请人地址 | 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当前权利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发明人 | 肖立志;邓峰;廖广志 |
代理机构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扬;黄健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维核磁共振弛豫时间的测量方法,包括:向被测样品发射DEFIR脉冲序列,根据DEFIR脉冲序列的回波信号,获得纵向弛豫时间T1分布谱的第一幅值ADEFIR(logT1);多次向被测样品发射FIR脉冲序列,根据FIR脉冲序列的回波信号,获得纵向弛豫时间T1分布谱的第二幅值AFIR(logT1);将ADEFIR(logT1)和AFIR(logT1)带入第一公式中,得到T1分布与T1/T2分布的函数关系,根据T1分布与T1/T2分布的函数关系,推导获得T1‑T2分布。本发明的测量方法,只需要两次一维扫描就可以得到二维弛豫时间分布,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对二维核磁共振弛豫时间的精确测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测量所需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在测量流动流体时,测量还未完成时探测区域内的流体就已经流出,导致测量结果不精确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