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具有误差补偿的共轭凸轮驱动机构 |
申请号 | CN201110211284.5 | 申请日期 | 2011-07-27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7584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5H35/10 | IPC分类号 | B;6;5;H;3;5;/;1;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上海耀科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上海市闵行区双柏路688号1幢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上海耀科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上海耀科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蔡梁 |
代理机构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 代理人 | 黄美英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误差补偿的共轭凸轮驱动机构,包括一主凸轮、一副凸轮、一第一下摆杆、一第二下摆杆、一调角螺钉及一蝶形弹簧。第二下摆杆设在第一下摆杆的前表面上,该第二下摆杆的上端固定在第一下摆杆的摆动轴上并与第一下摆杆构成一T形摆杆,第二下摆杆的相背于副凸轮的侧面上开设一导向盲孔;第一下摆杆的前表面上垂直连接一补偿块,该补偿块的下部相开设一与导向盲孔相对并同轴的限位盲孔,该补偿块的上部开设一与限位盲孔平行的螺纹通孔;调角螺钉旋插在第一下摆杆的螺纹通孔中并且端部抵靠在第二下摆杆的相背于副凸轮的侧面上;蝶形弹簧设置在第二下摆杆的导向盲孔与第一下摆杆的限位盲孔之间。
一种具有误差补偿的共轭凸轮驱动机构\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模切机上的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平压平卧式自动模切机上的清废品及清成品上框作往复运动的具有误差补偿的共轭凸轮驱动机构。\n背景技术\n[0002] 在现有技术中,清成品是应用在自动模切机中的一种印后产品模切加工方式。具有清成品功能的自动模切机是由输纸单元、模切单元、清废单元、清成品单元和排废边单元组成的。通过自动模切机的模切、清废单元加工以后的印品,再经过清成品机构,将模切、清废后的产品收集堆垛起来。这种加工方法采用的清废品及清成品上框架的驱动机构,目前都是采用共轭凸轮驱动机构(见图1)。这种机构采用带有滚子4、5的T形摆杆3从动杆3及可同步转动的主凸轮1和副凸轮2形成一组共轭凸轮,由共轭凸轮带动T形摆杆3摆动,并通过与T形摆杆3相连的下连杆6和上连杆7驱动清成品框架8实现上下往复运动。共轭凸轮在转动过程中T形摆杆3上的滚子4、5始终与共轭凸轮吻合,既防止两滚子4、5与共轭凸轮脱开,又使T形摆杆3的摆动脚平稳不会产生大的振动,从而防止清成品框架的振动,并能延长共轭凸轮的寿命。\n[0003] 理论上,共轭凸轮驱动机构在运转中主、副凸轮1、2表面应始终和T形摆杆3上的滚子4、5接触。但由于零件有制造误差,机构有装配误差,运行中凸轮副有磨损,还有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等等,所以在实际运转中,当主凸轮1表面和滚子4紧密接触时,副凸轮2表面和滚子5不一定接触,由此造成振动、噪声等现象,加剧凸轮副的磨损。现存解决的办法有改变滚子直径、采用偏心滚子、改变T形摆杆的夹角等。但上述方法都无法自适应凸轮机构整体产生的系统误差,因为在凸轮旋转一圈的过程中,系统误差导致副凸轮与滚子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不断的变化,固定式的调整方法不能确保副凸轮与滚子紧密贴合。\n发明内容\n[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误差补偿的共轭凸轮驱动机构,它可自适应共轭凸轮驱动机构的系统误差,使共轭凸轮驱动机构在运转过程中滚子与共轭凸轮表面始终紧密贴合。\n[0005]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误差补偿的共轭凸轮驱动机构,包括一主凸轮、一副凸轮、一第一下摆杆、一第二下摆杆、一下连杆、一对上摆杆及一对上连杆,所述副凸轮安装在所述主凸轮的传动轴上,使所述主凸轮与副凸轮形成一组共轭凸轮;所述第一下摆杆的一端安装一吻合在所述主凸轮的外周曲面上滚子;所述下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摆杆的一端及所述第一下摆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上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对上摆杆的一端固接,所述一对上摆杆的另一端连接模切机的清成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一调角螺钉及一蝶形弹簧,\n[0006] 所述第二下摆杆设在所述第一下摆杆的一表面上,该第二下摆杆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下摆杆的摆动轴上并与所述第一下摆杆构成一T形摆杆,所述第二下摆杆的下端安装一吻合在所述副凸轮的外周曲面上的滚子,所述第二下摆杆相背于所述副凸轮的下部侧面上开设一直径与所述蝶形弹簧的外径适配的导向盲孔;\n[0007] 所述第一下摆杆对应所述第二下摆杆的一表面上垂直连接一补偿块,该补偿块的下部开设一直径与所述蝶形弹簧的外径适配并与所述第二下摆杆上的导向盲孔相对且同轴的限位盲孔;该补偿块的上部开设一与所述限位盲孔平行的螺纹通孔;\n[0008] 所述调角螺钉旋插在所述补偿块的螺纹通孔中并且端部抵靠在所述第二下摆杆的相背于所述副凸轮的侧面上;\n[0009] 所述蝶形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下摆杆的导向盲孔与所述补偿块的限位盲孔之间;\n[0010]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一调压螺钉;\n[0011] 所述第二下摆杆的导向盲孔的内端还同轴开设一直径与所述调压螺钉的外径适配的小孔;\n[0012] 所述补偿块上开设一与所述限位盲孔同轴并且与所述调压螺钉旋合的螺纹穿孔;\n[0013] 所述调压螺钉旋接在所述补偿块的螺纹穿孔中并穿过所述蝶形弹簧伸入所述第二下摆杆的小孔中。\n[0014] 本发明的具有误差补偿的共轭凸轮驱动机构的技术方案,采用在原有的驱动机构上增加由蝶形弹簧和调压螺钉构成的弹性部件,并增加一可调节下摆杆之间的夹角的调角螺钉,可自适应共轭凸轮驱动机构的系统误差,使共轭凸轮驱动机构在运转过程中下摆杆上的滚子与共轭凸轮副的外周曲面始终紧密贴合,从而防止清成品框架的振动和噪声,并能延长共轭凸轮副的寿命。\n附图说明\n[0015] 图1为现有技术的共轭凸轮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n[0016] 图2为本发明的具有误差补偿的共轭凸轮驱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17] 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n[0018] 请参阅图2结合参阅图1,本发明的具有误差补偿的共轭凸轮驱动机构,包括一主凸轮1、一副凸轮2、一第一下摆杆3、一第二下摆杆4、一下连杆5、一对上摆杆6、一对上连杆7、清成品框架8、一调角螺钉9、一蝶形弹簧10、一调压螺钉11,其中:\n[0019] 副凸轮2安装在主凸轮1的传动轴上,副凸轮2与主凸轮1的外周曲线不同,使主凸轮1与副凸轮2形成一组共轭凸轮副;\n[0020] 第一下摆杆3的回转中心孔套在一摆动轴31上;第一下摆杆3的左端安装一吻合在主凸轮1的外周曲面上的滚子30;第一下摆杆3的前表面上并在其摆动轴的一旁垂直连接一补偿块32;\n[0021] 第二下摆杆4设在第一下摆杆3的前表面上,第二下摆杆4的上端也固定在该摆动轴31上,并与第一下摆杆3构成一T形摆杆;第二下摆杆4的下端安装一吻合在副凸轮\n2的外周曲面上的滚子40;第二下摆杆4相背于副凸轮2的侧面上开设一直径与蝶形弹簧\n10的外径适配的导向盲孔41;该导向盲孔41的内端还同轴开设一直径与调压螺钉11的外径适配的小孔42;\n[0022] 第一下摆杆3上的补偿块32的下部开设一直径与蝶形弹簧10的外径适配并与第二下摆杆4上的导向盲孔41相对且同轴的限位盲孔34;第一下摆杆3上还开设一与限位盲孔34同轴并且与调压螺钉11旋合的螺纹穿孔35;补偿块32的上部还开设一与限位盲孔34平行的螺纹通孔33;\n[0023] 调角螺钉9旋插在第一下摆杆3的螺纹通孔33中并且端部抵靠在第二下摆杆4的相背于副凸轮2的侧面上,用于保持第一下摆杆3与第二下摆杆4之间的夹角;\n[0024] 蝶形弹簧10设置在第二下摆杆4的导向盲孔41与补偿块32的限位盲孔34之间;\n[0025] 调压螺钉11旋接在补偿块32的螺纹穿孔35中并穿过蝶形弹簧10伸入第二下摆杆4的小孔42中。\n[0026] 下连杆5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上摆杆6的一端及第一下摆杆3的右端铰接;\n[0027] 上连杆7的两端分别与一对上摆杆6的一端固接;\n[0028] 一对上摆杆6的另一端连接模切机的清成品框8。\n[0029] 本发明的具有误差补偿的共轭凸轮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是:\n[0030] 通过调压螺钉11使蝶形弹簧10变形产生弹力把第二下摆杆4上的滚子40压紧在副凸轮2上。第一下摆杆3与第二下摆杆4的夹角跟随系统误差导致的副凸轮2与滚子\n40之间的间隙不停的变化,由于有蝶形弹簧10的弹力作用,可自适应共轭凸轮驱动机构的系统误差,使滚子30和滚子40始终分别压实在主、副凸轮1、2的外周曲面上,从而降低了机构的振动及噪声,并减小了共轭凸轮副的磨损。\n[0031]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法律信息
- 2015-04-22
- 2013-03-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5H 35/10
专利申请号: 201110211284.5
申请日: 2011.07.27
- 2013-01-30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2010-11-15
| | |
2
| | 暂无 |
2010-05-20
| | |
3
| | 暂无 |
2002-07-02
| | |
4
| | 暂无 |
1998-04-02
| | |
5
| | 暂无 |
2002-09-05
| | |
6
| | 暂无 |
2011-07-27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