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青鳉鱼高效繁殖及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亲鱼的配对:将性成熟的青鳉鱼按18雌16雄的比例放入缸中培育,缸中的水通过三合一水泵进行循环和净化;
(2)催产:每日早、晚向步骤(1)所述的缸中投喂孵化后的丰年虾幼虫,每次投放0.5g,缸中水温控制在24-27℃,控制光照照射时间为照射16小时,黑夜8小时;
(3)人工取卵:待青鳉鱼排卵并受精后,将雌鱼捞出水面,将鱼卵与亲鱼分离开并取下鱼卵放入清洁干净的培养皿中,将亲鱼重新放入水中,沉在缸底部的鱼卵吸出后也放入所述培养皿中;用25℃-27℃的曝气水对所述培养皿中的鱼卵清洗3-5次后,将鱼卵剥离开,每
50枚鱼卵放入一个干净的结晶皿中,向结晶皿中加入水,加水量为结晶皿容积的2/3,用胶头滴管往结晶皿中加入2-4滴亚甲基蓝染色剂,将结晶皿放置在温度25-27℃的恒温培养箱中;
(4)孵化:步骤(3)的结晶皿在恒温培养箱放置1天后,将死卵剔除,然后将剩余的鱼卵取50枚转移至青鳉幼鱼孵化箱中,所述青鳉幼鱼孵化箱包括水族箱,水族箱内设有水环境控制仓(1)和幼鱼仓(2);水环境控制仓(1)内设置有三合一过滤泵(3)和加热棒(4);所述幼鱼仓(2)的数量为四个,从左到右依次为第一幼鱼仓(2-1),第二幼鱼仓(2-2),第三幼鱼仓(2-3)和第四幼鱼仓(2-4),幼鱼仓(2)并列设置在水环境控制仓(1)的一侧,幼鱼仓(2)之间通过隔离玻璃板(5)隔开;每个幼鱼仓(2)和水环境控制仓(1)之间分别通过透水玻璃板(6)隔开,所述透水玻璃板(6)的中心处设置有通水孔(7),通水孔(7)外覆盖有滤网(8);将50枚鱼卵放置在青鳉幼鱼孵化箱中的第一幼鱼仓(2-1),打开三合一过滤泵(3)和加热棒(4),保持24小时不间断光照,恒温26℃,每天投放0.5g丰年虾卵喂食,鱼卵在第一幼鱼仓(2-1)内孵化一周后,将幼鱼轻轻捞出,转移至相邻的第二幼鱼仓(2-2)内,同时将下一批已孵化了一天的50枚青鳉鱼卵放置在第一幼鱼仓(2-1)内,幼鱼在第二幼鱼仓(2-2)内孵化一周后,将幼鱼轻轻捞出,转移至相邻的第三幼鱼仓(2-3)内,同时将第一幼鱼仓(2-1)内孵化了一周的幼鱼转移至第二幼鱼仓(2-2)内,依次类推;
(5)青鳉鱼苗的饲养:将在步骤(4)中的青鳉幼鱼孵化箱中完成4周孵化的幼鱼转移至水缸中培育,每个水缸内放50-60条,每天喂食0.5g-0.8g孵化后的丰年虾幼虫喂食,饲养过程中,配合使用水流循环系统和温度控制设备,使水缸内水温控制在25-28℃,光照照射时间为16小时,饲养至青鳉鱼苗达到性成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鳉鱼高效繁殖及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选择雌鱼的特征为腹部明显膨大、身体健壮,全长2-4厘米;选择雄鱼的特征为体色鲜艳、身体健壮,体长2.5-4.5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鳉鱼高效繁殖及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缸中水温控制在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鳉鱼高效繁殖及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水流循环系统包括三合一过滤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鳉鱼高效繁殖及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
18雌16雄性成熟的青鳉鱼放入30cmx20cmx25cm的玻璃缸中培育,水位高度为控制在2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青鳉鱼高效繁殖及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在步骤(4)中的青鳉幼鱼孵化箱中完成4周孵化的幼鱼转移至30cmx20cmx25cm的玻璃缸中培育,水位高度为控制在2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鳉鱼高效繁殖及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族箱为四方体玻璃水族箱,其长宽高分别为60cm,30cm和12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青鳉鱼高效繁殖及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环境控制仓(1)为一个四方体仓,其长宽高分别为60 cm,10cm和12cm;所述幼鱼仓(2)为一个四方体仓,其长宽高分别为20cm,15 cm和12 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鳉鱼高效繁殖及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孔(7)的面积为透水玻璃板(6)面积的4/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鳉鱼高效繁殖及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8)孔径为0.4毫米。
一种青鳉鱼高效繁殖及孵化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动植物繁养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青鳉鱼高效繁殖及孵化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我国环境监测中的生物测试方法发展起步较晚, 在近年来, 国内许多研究者认识到利用活体动物开展排水毒性测试对保护环境、改善水处理工艺的重要性, 相关的研究工作正在逐年增加。青鳉鱼是国际医学用鱼,对水质、环境变化特别敏感,近年来又被广泛应用作水生毒理学的实验材料, 还被国际标准组织(ISO)推荐为毒性实验的标准用鱼之一。现在,由于食蚊鱼与青鳉鱼占有相同的生态层次且具有相同的食性,因此在生存空间上就产生了剧烈的竞争,但是由于食蚊鱼胎生的繁殖方式优越于青鳉卵生的繁殖方式,这种在繁殖方式上的优胜劣汰,加上环境污染的加剧,使得青鳉鱼越来越少,野外已经频临灭绝,因此如何实现青鳉鱼的高效繁殖及孵化,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难题。\n发明内容\n[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养殖可控性强、养殖效率高可实现青鳉鱼高效繁殖及孵化方法,能为我国的水环境检测以及动物学实验提供大量的标准化青鳉鱼。\n[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n[0005] (1)亲鱼的配对:将性成熟的青鳉鱼按18雌16雄的比例放入缸中培育,缸中的水通过三合一水泵进行循环和净化;\n[0006] (2)催产:每日早、晚向步骤(1)所述的缸中投喂孵化后的丰年虾幼虫,每次投放\n0.5g,玻璃缸中水温控制在24-27℃,控制光照照射时间为照射16小时,黑夜8小时;\n[0007] (3)人工取卵:待青鳉鱼排卵并受精后,将雌鱼捞出水面,将鱼卵与亲鱼分离开并取下鱼卵放入清洁干净的培养皿中,将亲鱼重新放入水中,沉在鱼缸底部的鱼卵吸出后也放入所述培养皿中;用25℃-27℃的曝气水对所述培养皿中的鱼卵清洗3-5次后,将鱼卵剥离开,每50枚鱼卵放入一个干净的结晶皿中,向结晶皿中加入水,加水量为结晶皿容积的2/\n3,用胶头滴管往结晶皿中加入2-4滴亚甲基蓝染色剂,将结晶皿放置在温度25-27℃的恒温培养箱中;\n[0008] (4)孵化:步骤(3)的结晶皿在恒温培养箱放置1天后,将死卵剔除,然后将剩余的鱼卵取50枚转移至青鳉幼鱼孵化箱中,所述青鳉幼鱼孵化箱包括水族箱,水族箱内设有水环境控制仓和幼鱼仓;水环境控制仓内设置有三合一过滤泵和加热棒;所述幼鱼仓的数量为四个,从左到右依次为第一幼鱼仓,第二幼鱼仓,第三幼鱼仓和第四幼鱼仓,幼鱼仓并列设置在水环境控制仓的一侧,幼鱼仓之间通过隔离玻璃板隔开;所述每个幼鱼仓和水环境控制仓之间分别通过透水玻璃板隔开,所述透水玻璃板的中心处设置有通水孔,通水孔外覆盖有滤网;将所述50枚鱼卵放置青鳉幼鱼孵化箱中的第一幼鱼仓,打开三合一过滤泵和加热棒,保持24小时不间断光照,恒温26℃,每天投放0.5g丰年虾卵喂食,鱼卵在第一幼鱼仓内孵化一周后,将幼鱼轻轻捞出,转移至相邻的第二幼鱼仓内,同时将下一批已孵化了一天的50枚青鳉鱼卵放置在第一幼鱼仓内,幼鱼在第二幼鱼仓内孵化一周后,将幼鱼轻轻捞出,转移至相邻的第三幼鱼仓内,同时将第一幼鱼仓内孵化了一周的幼鱼转移至第二幼鱼仓内,依次类推;\n[0009] (5)青鳉鱼苗的饲养:将在步骤(4)中的青鳉幼鱼孵化箱中完成4周孵化的幼鱼转移至水缸中培育,每个水缸内放50-60条,每天喂食0.5g-0.8g孵化后的丰年虾幼虫喂食,饲养过程中,配合使用水流循环系统和温度控制设备,使玻璃缸内水温控制在25-28℃,光照照射时间为16小时,饲养至青鳉鱼苗达到性成熟。\n[0010] 较佳地,步骤(1)中选择雌鱼的特征为腹部明显膨大、身体健壮,全长约2-4厘米;\n选择雄鱼的特征为体色鲜艳、身体健壮,体长2.5-4.5厘米。\n[0011] 较佳地,步骤(2)中玻璃缸中水温控制在26℃。\n[0012] 较佳地,步骤(5)中水流循环系统包括三合一过滤泵。\n[0013] 较佳地,步骤(1)中将18雌16雄只性成熟的青鳉鱼放入30cmx20cmx25cm的玻璃缸中培育,水位高度为控制在20cm。\n[0014] 较佳地,将在步骤(4)中的青鳉幼鱼孵化箱中完成4周孵化的幼鱼转移至\n30cmx20cmx25cm的玻璃缸中培育,水位高度为控制在20cm。\n[0015] 较佳地,所述水族箱为四方体玻璃水族箱,其长宽高分别为60cm,30cm和12cm。\n[0016] 较佳地,所述水环境控制仓为一个四方体仓,其长宽高分别为60 cm,10cm和12cm;\n所述幼鱼仓为一个四方体仓,其长宽高分别为20cm,15 cm和12 cm。\n[0017] 较佳地,所述通水孔的面积为透水玻璃板面积的4/15。\n[0018] 较佳地,所述滤网孔径为0.4毫米。\n[0019]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n[0020] 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配比的亲鱼进行配对,控制光照和温度进行催产,增加产卵数量;采用合适的人工取卵方法可充分收集鱼卵,提高孵化率;通过在青鳉幼鱼孵化箱中进行孵化既能提高幼鱼的成活率又能满足科研的需要,可选择某个时间段的幼鱼进行研究,有利于区分和观察,便于管理;青鳉鱼苗通过科学饲养,生长到性成熟后,投入到下一轮的繁殖及孵化过程,由此本发明形成了青鳉鱼繁殖及孵化循环体系,能为我国的水环境检测以及动物学实验提供大量的标准化青鳉鱼。本发明养殖可控性强,养殖效率高,具有较高的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n附图说明\n[0021] 图1为本发明中青鳉幼鱼孵化箱的结构示意图;\n[0022] 附图中,1水环境控制仓、2幼鱼仓、2-1第一幼鱼仓、2-2第二幼鱼仓、2-3第三幼鱼仓、2-4第四幼鱼仓、3、三合一过滤泵、4加热棒、5隔离玻璃板、6透水玻璃板、7通水孔、8滤网。\n具体实施方式\n[0023]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叙述。\n[0024] 实施例1:\n[0025] (1)亲鱼的配对:青鳉鱼性成熟时, 雌雄鱼有明显的外形差异: 雌鱼体较肥胖, 腹部膨大;产卵季节, 腹鳍与臀鳍之间常附着若干粒受精卵;雄鱼体较细长, 背鳍的后两鳍条之间有明显的凹陷,且臀鳍较长, 臀鳍和腹鳍上聚集着大量的小黑点, 比雌鱼相应部位的颜色深,由此,性成熟的青鳉雌雄鱼是非常容易区分的。将性成熟的青鳉鱼按18雌16雄的比例放入30cmx20cmx25cm的四方形玻璃缸中培育,较佳地,选择腹部明显膨大、身体健壮,全长约2-4厘米的雌鱼;选择体色鲜艳、身体健壮,体长2.5-4.5厘米的雄鱼。水位高度为控制在20cm,玻璃缸中的水通过三合一水泵进行循环和净化,所述三合一水泵集过滤、水循环和通氧功能为一体,使用后可保持水质健康;\n[0026] (2)催产:每日早、晚向步骤(1)所述的玻璃缸中投喂孵化后的丰年虾幼虫,每次投放0.5g,玻璃缸中水温控制在26℃,控制光照照射时间为照射16小时,黑夜8小时;在所设光照和温度的刺激下,可促使亲鱼产卵,增加产卵的数量,催产期间,要不间断地检查排卵情况。\n[0027] (3)人工取卵:待青鳉鱼排卵并受精后,用小网兜将雌鱼轻柔的捞出水面,用手或胶头滴管将鱼卵与亲鱼分离开并取下鱼卵放入清洁干净的培养皿中,将亲鱼重新放入水中,用虹吸法将沉在鱼缸底部的鱼卵吸出后也放入所述培养皿中;用26℃的曝气水对所述培养皿中的鱼卵清洗3-5次后,所述曝气水为曝气2~3天的自来水或者经过沙滤的河水,之后用胶头滴管或镊子将鱼卵剥离开,每50枚鱼卵放入一个干净的结晶皿中,向结晶皿中加入水,加水量为结晶皿容积的2/3,用胶头滴管往结晶皿中加入2-4滴亚甲基蓝染色剂,防止鱼卵被细菌感染,提高鱼卵的成活率,将结晶皿放置在温度26℃的恒温培养箱中;\n[0028] (4)孵化:步骤(3)的结晶皿在恒温培养箱放置1天后,将死卵剔除,防止死卵使健康卵受传染,增加卵的成活率,然后将剩余的鱼卵取50枚转移至青鳉幼鱼孵化箱中,所述青鳉幼鱼孵化箱如图1所示,其包括水族箱,其特征在于:水族箱内设有水环境控制仓1和幼鱼仓2;所述水族箱为四方体玻璃水族箱,其长宽高分别为60cm,30cm和12cm;所述水环境控制仓1为一个四方体仓,其长宽高分别为60 cm,10 cm和12cm,水环境控制仓1内设置有三合一过滤泵3和加热棒4,分别控制水循环和温度;所述幼鱼仓2的数量为四个,从左到右依次命名为第一幼鱼仓2-1,第二幼鱼仓2-2,第三幼鱼仓2-3和第四幼鱼仓2-3,幼鱼仓2并列设置在水环境控制仓1的一侧,幼鱼仓2为一个四方体仓,其长宽高分别为20cm,15 cm和12 cm;\n幼鱼仓2之间通过隔离玻璃板5隔开;所述每个幼鱼仓2和水环境控制仓1之间分别通过透水玻璃板6隔开,所述透水玻璃板6的中心处设置有通水孔7,通水孔7的面积为透水玻璃板6面积的4/15,通水孔7外覆盖有滤网8,所述滤网8孔径为0.4毫米;将所述50枚鱼卵放置青鳉幼鱼孵化箱中的第一幼鱼仓2-1,打开三合一过滤泵3和加热棒4,保持24小时不间断光照,恒温26℃,每天投放0.5g丰年虾卵喂食,鱼卵在第一幼鱼仓2-1内孵化一周后,将幼鱼轻轻捞出,转移至相邻的第二幼鱼仓2-2内,同时将下一批已孵化了一天的50枚青鳉鱼卵放置在第一幼鱼仓2-1内,幼鱼在第二幼鱼仓2-2内孵化一周后,将幼鱼轻轻捞出,转移至相邻的第三幼鱼仓2-3内,同时将第一幼鱼仓2-1内孵化了一周的幼鱼转移至第二幼鱼仓2-2内,依次类推。在三合一过滤泵3的作用下,箱体内的水流透过滤网8实现流通和净化,改良了水质,且四个幼鱼仓内的水质情况基本相似,由此,幼鱼在孵化过程中可以不用每天更换水,降低劳动量。由于科研的需要,经常要选择某个时间段的幼鱼进行研究对象,这样有利于区分和观察,便于管理,且四个幼鱼仓内的水质情况基本相似,使得幼鱼在转移后能够迅速适应,保证成活率。\n[0029] (5)青鳉鱼苗的饲养:将在步骤(4)中的青鳉幼鱼孵化箱中完成4周孵化的幼鱼转移至30cmx20cmx25cm的玻璃缸中培育,水位高度为控制在20cm,每个玻璃缸内放50-60条,每天喂食0.5g-0.8g孵化后的丰年虾幼虫,饲养过程中,配合使用水流循环系统和温度控制设备,较佳地,水流循环系统包括三合一过滤泵,使玻璃缸内水温控制在25-28℃,光照照射时间为16小时,饲养至青鳉鱼苗达到性成熟。将达到性成熟的青鳉鱼再次按照步骤(1)-(5)的过程进行繁殖及孵化,周而复始,形成一个青鳉鱼繁殖及孵化循环系统,能为我国的水环境检测以及动物学实验提供大量的标准化青鳉鱼。\n[0030] 对比例1:\n[0031] 仅将实施例1的步骤(4)更换为步骤(3)的结晶皿在恒温培养箱放置1天后,将死卵剔除,然后将剩余的鱼卵取50枚转移培养皿中,保持24小时不间断光照,恒温26℃,每天投放0.5g孵化后的丰年虾幼虫喂食,每天在投放虾幼虫之前更换水,孵化一周。\n[0032] 发明人通过将来源、健康状况相同的68尾性成熟的青鳉鱼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按照实施例1和对比例1进行繁殖及孵化,实验结果如下:\n[0033] (1)实施例1组的鱼苗成活率为93.5%,比对比例1组高出23.2%;\n[0034] (2)实施例1组的鱼卵孵化率为90.7%,比对比例1组高出10.2%;\n[0035]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n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法律信息
- 2020-04-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A01K 61/00
专利号: ZL 201610259750.X
申请日: 2016.04.25
授权公告日: 2018.08.21
- 2018-08-21
- 2016-09-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01K 61/00
专利申请号: 201610259750.X
申请日: 2016.04.25
- 2016-08-31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1-08-31
|
2011-06-02
| | |
2
| | 暂无 |
2009-10-12
| | |
3
| | 暂无 |
2014-06-30
| | |
4
| |
2011-04-13
|
2009-09-07
| | |
5
| |
2014-11-26
|
2014-06-11
| | |
6
| |
2006-03-15
|
2004-09-10
| | |
7
| |
2014-06-25
|
2014-03-21
| | |
8
| |
2011-12-21
|
2011-07-13
| | |
9
| | 暂无 |
2011-07-13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