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治疗胃肠疾病的中成药及制作工艺 |
申请号 | CN93105627.6 | 申请日期 | 1993-05-13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86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暂无 | IPC分类号 | 暂无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贺先楼 | 申请人地址 |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贺先楼 | 当前权利人 | 贺先楼 |
发明人 | 贺先楼 |
代理机构 | 太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东东 |
摘要
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中成药及其制作工艺,现有治疗胃肠疾病的中成药有的成本高,有的有副作用,有的疗效不够理想,本发明以中医的君、臣、佐、使为配伍原则,选用炒椒目、炒白勺、焦山楂、汉防已、灸甘草等成份制成中成药,其成本低,无毒副作用,临床有效率达95以上,对目前较难治疗的慢性结肠炎有效率最高可达99%,本中成药疗效明显高于目前其它同类中成药的治愈率和有效率。
本发明属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中成药及其制作工艺。\n现有治疗胃肠疾病的中成药有些副作用大,有的成本高,有的疗 效不理想,例如结肠炎就是一种常见的炎性肠病,西方国家发病率较 高,近年来我国发病率也有增高的趋势,但由于其病因不明,国内外 均无理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该病在临床上存在腹泄长期不愈、反复 发作、病程迁延、易于癌变、药物难以控制等问题。\n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对胃肠疾病,包括对慢性结肠炎有较好疗 效,价格低、无副作用的纯中药制剂。\n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配方及重量配比为:\n炒椒目10-1份 汉防己8-12份 炒香附10-15份\n良 姜10-15份 浙贝母10-15份 刘寄奴12-16份\n炒白芍15-30份 焦山楂15-30份 元 胡10-12份\n炒白术15-20份 灸甘草5-10份\n上述中成药的制作工艺为:\n1、根据前述配方选料。\n2、将椒目、香附、白芍、白术、山楂、甘草按配方要求分别进 行炒、焦、灸的炮制加工。\n3、将药物按前述配方比例配好,粉碎如黄豆大。\n4、将粉碎药物加入蒸锅(或熏蒸),尽量密封,蒸40分钟以 上。\n5、将蒸过的诸药加水煮三次,将三次药水滤出液合并加热浓 缩,并使水蒸发烘干。\n6、将烘干物粉碎制成片剂、胶囊或丸剂。\n本发明整个配方以中医理论的君、臣、佐、使配伍为原则,其中 的炒椒目为“主”,起和肠胃、健脾去湿的作用,炒白芍、焦山楂为 “臣”,起助消化、促肠胃蠕动、收涩、运化的作用,汉防己为 “佐”,协助焦山楂、炒白芍,兼去痰湿,灸甘草、刘寄奴为“使” ,起和中、兼去久滞的作用,再加其它一些辅助成分,药物之间起到 了互相加强的协同作用。\n本药有健脾益肠胃、理气和胃肠的功能,可治胃痛、胃炎、胃溃 疡、结肠炎、痢疾、急慢性肠胃炎、食少食滞、消化不良、胃肠虚 弱、肠鸣腹痛等病。\n上述成药经2000例患者临床使用,均无毒性反应,有效率达 98%,其中对103例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以本药 为主,再根据患者不同症状加以其它辅助治疗,治愈率为54%,显 效率45%,无效率1%,总有效率达99%。\n采用本发明配方和工艺制成的中成药成本低,无毒性副作用,临 床有效率达95%以上,对慢性结肠炎治疗有效率最高可达99%, 因此明显高于目前其它同类中成药的治愈率和有效率。\n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n实施例1:本实施例配方配比为:\n炒椒目12份 汉防己10份 炒香附12份\n良 姜12份 浙贝母12份 刘寄奴14份\n炒白芍22份 焦山楂22份 元 胡11份\n炒白术18份 灸甘草8份\n上述中成药的制作工艺为:\n1、根据上述配方选料。\n2、将椒目、香附、白芍、白术先按中医传统方法作“炒”的加 工,将山楂作“焦”的加工,对甘草作“灸”的加工。\n3、将各种成分按前述比例配好,粉碎如黄豆大小。\n4、将粉碎的药物加入蒸锅,尽量密封,蒸50分钟。\n5、将蒸过的诸药加水煮40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煮30分 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煮20分钟,滤出药液,每次加水以刚盖住药 物为准,再将三次药水滤出液加热浓缩,并使水蒸发烘干。\n6、将烘干的药物粉碎为米粒大小,装入1号胶囊,每粒装 0.3克。\n本药每日服用3次,成人每次5粒,孕妇忌服。\n实施例2:本实施例配方配比为:\n炒椒目10份 汉防己8份 炒香附10份\n良 姜10份 浙贝母10份 刘寄奴12份\n炒白芍15份 焦山楂15份 元 胡10份\n炒白术15份 灸甘草5份 珍珠粉13份\n苦 参15份 乌贼骨18份\n本配方是偏重治疗胃肠溃疡的,其中珍珠粉可在10-15份、苦参 可在10-20份、乌贼骨可在15-30份范围内变化。\n实施例3:本实施例配方配比为:\n炒椒目14份 汉防己9份 炒香附14份\n良 姜11份 浙贝母14份 刘寄奴13份\n炒白芍27份 焦山楂16份 元 胡11份\n炒白术18份 灸甘草9份 炒薏仁20份\n炒莱菔子13份 焦槟榔8份\n本配方是偏重治疗消化不好、胀气肠鸣的,其中炒薏仁可在10- 30份、炒莱菔子可在10-15份、焦槟榔可在6-10份范围内变化。\n实施例4:本实施例配方配比为:\n炒椒目15份 汉防己12份 炒香附15份\n良 姜15份 浙贝母15份 刘寄奴16份\n炒白芍30份 焦山楂30份 元 胡12份\n炒白术20份 灸甘草10份 丹 参20份\n炒山药24份 茯 苓15份\n本配方是偏重治疗面黄肌瘦,体弱疾患的,其中丹参可在15-20 份、炒山药可在15-30份、茯苓可在10-20份范围内变化。
法律信息
- 1999-07-28
- 1994-04-27
- 1994-02-02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