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吸顶式探测装置 |
申请号 | CN201610865438.5 | 申请日期 | 2016-09-29 |
法律状态 | 暂无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68121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IPC分类号 | E;0;1;D;1;9;/;1;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南京祖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香港路588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南通国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南通国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王启宁;杨思强;汪俊;王波;蔺靓;于传稳 |
代理机构 | 北京君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夏志杰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顶式探测装置包括主体,主体设有升降装置、探测仪、移动装置和起落架,起落架和移动装置分布在主体的两个对面,升降装置为螺旋桨结构,移动装置为轮子驱动或履带驱动,移动装置设有减震机构。本发明的吸顶式探测装置实现了登入作业面探测的功能,在探测过程中更加平稳,扩大了探测的工作范围,提高了探测精度,提高了探测效率,有着应用范围广、探测精度高、探测效率高、操作简单的优点。
1.一种吸顶式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设有升降装置(2)、探测仪(3)、移动装置和起落架(4),所述起落架(4)和移动装置分布在主体(1)的两个对面,所述升降装置为螺旋桨结构,所述移动装置为轮子驱动或履带驱动,所述移动装置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升降装置(2)在安装移动装置的主体(1)一侧设有半密封的围挡圈(7),所述围挡圈(7)围挡在所述升降装置(2)的周围以使得所述吸顶式探测装置接近作业面高度时,所述升降装置(2)与所述围挡圈(7)配合形成负压从而使得所述吸顶式探测装置作业面形成负压从而使得移动装置紧贴作业面;
所述移动装置为轮子驱动,包括基座(510)、轮架(511)和轮子(512),所述基座(510)固定在主体(1)上,所述轮架(511)与基座(510)转动连接,所述轮子(512)设置在轮架(511)上,所述轮架(511)与主体(1)间设有减震弹簧(6);
或所述移动装置为履带驱动,所述主体(1)两侧设有履带,所述履带包括驱动轮(521)、从动轮(522)、张紧轮(523)和导向轮(524),所述导向轮(524)通过轮架设置在主体(1)上,所述导向轮(524)与主体(1)间设有减震弹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式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511)设有转向机构(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式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仪(3)与主体(1)之间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式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仪(3)为摄像头、可见光相机或热成像仪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吸顶式探测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领域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顶式探测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随着科学技术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建筑业的发展速度也是突飞猛进。建筑建成投入使用后,必须定期做常规检测,用来保障交通安全,确保人民财产和公共利益。但是,有些检测需要在高建筑的底部进行检测,如桥梁、隧道灯,桥梁常规检测包含了对桥梁下部结构的检测。传统的检测设备主要有脚手架、作业吊篮和桥梁检测车等,这些设备体积大,携带不方便,而且准确性也不强。\n发明内容\n[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吸顶式探测装置,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n[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吸顶式探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设有升降装置、探测仪、移动装置和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和移动装置分布在主体的两个对面,所述升降装置为螺旋桨结构,所述移动装置为轮子驱动或履带驱动,所述移动装置设有减震机构。\n[0005]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在安装移动装置的主体一侧设有半密封的围挡圈。围挡圈的设计使得装置工作贴顶时更容易形成负压,效率更高。\n[0006]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为轮子驱动,包括基座、轮架和轮子,所述基座固定在主体上,所述轮架与基座转动连接,所述轮子设置在轮架上。轮架与基座转动连接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减震,使得探测装置在工作时更加平稳。\n[0007] 进一步的,所述轮架设有转向机构,可方便吸顶式探测装置在作业时的任意移动,提高吸顶式探测装置作业的效率。\n[0008] 进一步的,所述轮架与主体间设有减震弹簧,可在吸顶式探测装置在登入作业界面和作业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保证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平稳运行,保护吸顶式探测装置结构的稳定性。\n[0009] 进一步的,轮子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设有电机,通过电机来驱动吸顶式探测装置的移动。\n[0010]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为履带驱动,所述主体两侧设有履带,所述履带包括驱动轮、从动轮、张紧轮和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通过轮架设置在主体上。履带不仅能实现吸顶式探测装置的移动,还可以通过左右两条履带的差动来实现吸顶式探测装置的转向,可方便吸顶式探测装置在作业时的任意移动,提高吸顶式探测装置作业的效率。\n[0011]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轮与主体间设有减震弹簧,可在吸顶式探测装置在登入作业界面和作业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保证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平稳运行,保护吸顶式探测装置结构的稳定性。\n[0012]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仪与主体之间活动连接,可对探测仪进行更换,实现多用途,扩大了应用领域。\n[0013]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仪为摄像头、可见光相机或热成像仪中的至少一种。设置多种探测仪器不仅可实现该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多功能作业,扩大了应用领域,而且可以同时进行多种探测,提高了工作效率。\n[0014] 在本发明的吸顶式探测装置中,还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升降装置和移动装置,另外也设有遥控器接收模块,通过遥控器来实现对于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升降装置、探测仪、移动装置的控制,从而完成探测作业。\n[0015] 本发明的吸顶式探测装置工作原理:工作时,升降装置工作使得吸顶式探测装置到达一定高度,接近作业面高度,此时在螺旋桨的作用下,吸顶式探测装置与作业面形成负压使得移动装置紧贴作业面,移动装置的减震机构在吸顶式探测装置在登入作业界面和作业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保证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平稳运行。开启相应探测仪,通过移动装置使得吸顶式探测装置在作业面根据探测需求移动。完成探测作业后,通过升降装置离开作业面,在起落架的作用下平稳降落。\n[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传统的探测装置相比,本发明的吸顶式探测装置实现了登入作业面探测的功能,在探测过程中更加平稳,扩大了探测的工作范围,提高了探测精度,提高了探测效率,有着应用范围广、探测精度高、探测效率高、操作简单的优点。\n附图说明\n[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明。\n[0018] 图1为实施例1中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n[0019] 图2为实施例1中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的侧视图;\n[0020] 图3为实施例1中四螺旋桨结构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n[0021] 图4为实施例2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n[0022] 图5为实施例2中四螺旋桨结构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n[0023] 图6为实施例3中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n[0024] 图7为实施例3中四螺旋桨结构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n[0025] 图8为实施例4中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n[0026] 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n[0027] 图10实施例4中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的侧视图;\n[0028] 图11实施例4中六螺旋桨结构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n[0029] 图12实施例5中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n[0030] 图13实施例5中六螺旋桨结构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31] 实施例1\n[0032] 结合图1和图2,本发明的吸顶式探测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设有升降装置2、探测仪3、移动装置和起落架4,所述起落架4和移动装置分布在主体1的两个对面,所述升降装置2为螺旋桨结构,所述移动装置为轮子驱动或履带驱动,所述移动装置设有减震机构。\n[0033]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2在安装移动装置的主体1一侧设有半密封的围挡圈7。围挡圈7的设计使得装置工作贴顶时更容易形成负压,效率更高。\n[0034] 本实施例中,围挡圈7为整体式结构,整体包围升降装置2。\n[0035]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装置为轮子驱动,包括基座510、轮架511和轮子512,所述基座510固定在主体1上,所述轮架511与基座510转动连接,所述轮子512设置在轮架511上。\n[0036] 本实施例中,移动装置设有四组轮架511和轮子512,安装在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四个角上。其中,安装在探测仪3一端的两个轮子512为主动轮,两个轮子512为从动轮,主动轮设有电机驱动。本实施例中,主动轮的轮架511设有转向机构8,可方便吸顶式探测装置在作业时的任意移动,提高吸顶式探测装置作业的效率。\n[0037] 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2采用六螺旋桨结构的设置。\n[0038] 进一步的,所述轮架511与主体1间设有减震弹簧6,可在吸顶式探测装置在登入作业界面和作业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保证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平稳运行,保护吸顶式探测装置结构的稳定性。\n[0039]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仪3与主体1之间活动连接,可对探测仪3进行更换,实现多用途,扩大了应用领域。\n[0040]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仪3为摄像头、可见光相机或热成像仪中的至少一种。设置多种探测仪器不仅可实现该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多功能作业,扩大了应用领域,而且可以同时进行多种探测,提高了工作效率。\n[0041] 在本实施例的吸顶式探测装置中,还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升降装置2和移动装置,另外也设有遥控器接收模块,通过遥控器来实现对于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升降装置\n2、探测仪3、移动装置的控制,从而完成探测作业。\n[0042] 本实施例的吸顶式探测装置工作原理:工作时,升降装置2工作使得吸顶式探测装置到达一定高度,接近作业面高度,此时在螺旋桨的作用下,吸顶式探测装置与作业面形成负压使得移动装置紧贴作业面,移动装置的减震机构在吸顶式探测装置在登入作业界面和作业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保证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平稳运行。开启相应探测仪3,通过移动装置使得吸顶式探测装置在作业面根据探测需求移动,在实际探测作业过程中,轮子512在轮架511的转向机构的作用下可实现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多向移动。完成探测作业后,通过升降装置2离开作业面,在起落架4的作用下平稳降落。\n[0043] 本实施例的吸顶式探测装置与传统的探测装置相比,本实施例的吸顶式探测装置实现了登入作业面探测的功能,在探测过程中更加平稳,扩大了探测的工作范围,提高了探测精度,提高了探测效率,有着应用范围广、探测精度高、探测效率高、操作简单的优点。\n[0044]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升降装置2也可以采用四螺旋桨结构的设置,如图3所示。\n[0045] 实施例2\n[0046] 结合图4,本实施例的吸顶式探测装置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n[0047] 本实施例中,围挡圈7为独立结构,每一个螺旋桨处均设有独立的围挡圈7。\n[0048] 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中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n[0049] 当然,围挡圈7的设置也不仅仅限于此,比如根据螺旋桨的个数,每一列或者每一行设置一个围挡圈7等。\n[0050]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升降装置2也可以采用四螺旋桨结构的设置,如图5所示。\n[0051] 实施例3\n[0052] 结合图6,本实施例的吸顶式探测装置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在于:\n[0053] 本实施例中,移动装置设有三组轮架511和轮子512,其中两组轮架511和轮子512安装在吸顶式探测仪3一边的两个角上,另一组轮架511和轮子512安装在两组轮架511和轮子512安装边对边的中点处,如图3所示。\n[0054] 本实施例中,安装在探测仪3一端的两个角上的两个轮子512为主动轮,设有电机驱动,另一个轮子512为从动轮。本实施例中,主动轮的轮架511设有转向机构8,可方便吸顶式探测装置在作业时的任意移动,提高吸顶式探测装置作业的效率。\n[0055] 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2中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n[0056]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升降装置2也可以采用四螺旋桨结构的设置,如图7所示。\n[0057] 在本实施例的吸顶式探测装置中,升降装置2是实现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升降从而到达作业面,移动装置是实现在探测作业面的移动从而完成探测作业,仅仅改变升降装置2中螺旋桨的个数以及改变轮子驱动的移动装置中轮架511和轮子512数量的设计并未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n[0058] 实施例4\n[0059] 结合图8、图9和图10,本发明的吸顶式探测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设有升降装置2、探测仪3、移动装置和起落架4,所述起落架4和移动装置分布在主体1的两个对面,所述升降装置为螺旋桨结构,所述移动装置为轮子驱动或履带驱动,所述移动装置设有减震机构。\n[0060]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2在安装移动装置的主体1一侧设有半密封的围挡圈7。围挡圈7的设计使得装置工作贴顶时更容易形成负压,效率更高。\n[0061] 本实施例中,围挡圈7为整体式结构,整体包围升降装置2。\n[0062]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装置为履带驱动,所述主体1两侧设有履带,所述履带包括驱动轮521、从动轮522、张紧轮523和导向轮524,所述导向轮524通过轮架设置在主体1上。\n履带不仅能实现吸顶式探测装置的移动,还可以通过左右两条履带的差动来实现吸顶式探测装置的转向,可方便吸顶式探测装置在作业时的任意移动,提高吸顶式探测装置作业的效率。\n[0063] 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2采用四螺旋桨结构的设置。\n[0064]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轮524与主体1间设有减震弹簧6,可在吸顶式探测装置在登入作业界面和作业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保证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平稳运行,保护吸顶式探测装置结构的稳定性。\n[0065]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仪3与主体1之间活动连接,可对探测仪3进行更换,实现多用途,扩大了应用领域。\n[0066]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仪3为摄像头、可见光相机或热成像仪中的至少一种。设置多种探测仪器不仅可实现该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多功能作业,扩大了应用领域,而且可以同时进行多种探测,提高了工作效率。\n[0067] 在本实施例的吸顶式探测装置中,还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升降装置2和移动装置,另外也设有遥控器接收模块,通过遥控器来实现对于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升降装置\n2、探测仪3、移动装置的控制,从而完成探测作业。\n[0068] 本实施例的吸顶式探测装置工作原理:工作时,升降装置2工作使得吸顶式探测装置到达一定高度,接近作业面高度,此时在螺旋桨的作用下,吸顶式探测装置与作业面形成负压使得移动装置紧贴作业面,移动装置的减震机构在吸顶式探测装置在登入作业界面和作业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保证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平稳运行。开启相应探测仪3,通过移动装置使得吸顶式探测装置在作业面根据探测需求移动,在控制下,履带带动吸顶式探测装置的移动,同时可以通过左右两条履带的差动来实现吸顶式探测装置的转向,可方便吸顶式探测装置在作业时的任意移动,提高吸顶式探测装置作业的效率。完成探测作业后,通过升降装置2离开作业面,在起落架4的作用下平稳降落。\n[0069] 本实施例的吸顶式探测装置与传统的探测装置相比,本实施例的吸顶式探测装置实现了登入作业面探测的功能,在探测过程中更加平稳,扩大了探测的工作范围,提高了探测精度,提高了探测效率,有着应用范围广、探测精度高、探测效率高、操作简单的优点。\n[0070]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升降装置2也可以采用六螺旋桨结构的设置,如图11所示。\n[0071] 在本实施例的吸顶式探测装置中,升降装置2是实现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升降从而到达作业面,移动装置是实现在探测作业面的移动从而完成探测作业,仅仅改变升降装置2中螺旋桨的个数的设计并未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n[0072] 实施例5\n[0073] 结合图12,本实施例的吸顶式探测装置与实施例4相比,区别在于:\n[0074] 本实施例中,围挡圈7为独立结构,每一个螺旋桨处均设有独立的围挡圈7。\n[0075] 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4中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n[0076] 当然,围挡圈7的设置也不仅仅限于此,比如根据螺旋桨的个数,每一列或者每一行设置一个围挡圈7等。\n[0077]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升降装置2也可以采用六螺旋桨结构的设置,如图13所示。\n[0078] 在本发明的吸顶式探测装置中,升降装置2是实现吸顶式探测装置的升降从而到达作业面,移动装置是实现在探测作业面的移动从而完成探测作业,仅仅改变升降装置2中螺旋桨的个数的设计,未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n[0079] 当然,在本发明的吸顶式探测装置中,探测仪3根据需求可进行更换或者同时安装多个,还可以是钢筋探测器、激光探测仪、超声波探测仪等。仅仅改变探测仪3种类的设计,未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n[0080]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如改变升降装置中螺旋桨的个数以及改变轮子驱动的移动装置中轮架和轮子的数量。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法律信息
- 2022-01-07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专利权人由南京达索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南通国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由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大道37号变更为226100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香港路588号
- 2018-06-29
- 2018-04-06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8.03.20
申请人由南京祖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南京达索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由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静淮街137号亚都天元居6栋402变更为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大道37号
- 2018-04-06
著录事项变更
发明人由杨思强 汪俊 王波 蔺靓于传稳变更为王启宁 杨思强 汪俊 王波蔺靓 于传稳
- 2017-03-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E01D 19/10
专利申请号: 201610865438.5
申请日: 2016.09.29
- 2017-02-01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