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 |
申请号 | CN200810159275.4 | 申请日期 | 2008-11-27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5802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IPC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7;/;1;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朱新华 | 申请人地址 |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东区46号楼3单元301室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朱新华 | 当前权利人 | 朱新华 |
发明人 | 朱新华 |
代理机构 | 暂无 | 代理人 | 暂无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是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枇杷叶、生地、牡丹皮、苦参、白茅根、黄芩、土茯苓、山楂、薏苡仁、贝母、桑白皮、黄连、赤芍药、白芷、夏枯草、紫草、板蓝根、连翘、野菊花、荆芥、白花蛇舌草、苦地丁、大青叶。本发明药物使用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为原料,经过科学的组方,并通过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配制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本药物突出的积极效果是无毒副作用,能迅速改善患者患病症状,而且治愈率高、不易复发,因此,广泛推广将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1.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枇杷叶15-28份、生地12-25份、牡丹皮12-20份、苦参8-15份、
白茅根12-20份、黄芩10-18份、土茯苓18-30份、山楂20-32份、
薏苡仁15-25份、贝母12-20份、桑白皮25-38份、黄连22-35份、
赤芍药20-32份、白芷18-25份、夏枯草18-25份、紫草10-18份、
板蓝根15-22份、连翘15-28份、野菊花10-18份、荆芥12-18份、
白花蛇舌草10-20份、苦地丁15-22份、大青叶8-18份;
制备步骤如下:
按配方比例称取各味药物分别粉碎成细粉,按传统制药工艺加工制成药剂学中所说的片剂、散剂、丸剂、颗粒剂或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
枇杷叶18-25份、生地15-20份、牡丹皮15-18份、苦参10-14份、
白茅根14-18份、黄芩12-15份、土茯苓20-25份、山楂25-30份、
薏苡仁18-22份、贝母14-18份、桑白皮30-35份、黄连25-32份、
赤芍药25-30份、白芷20-22份、夏枯草20-22份、紫草12-16份、
板蓝根16-20份、连翘20-25份、野菊花12-15份、荆芥14-16份、
白花蛇舌草12-18份、苦地丁16-20份、大青叶10-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
枇杷叶22份、生地18份、牡丹皮16份、苦参12份、
白茅根16份、黄芩14份、土茯苓22份、山楂28份、
薏苡仁20份、贝母16份、桑白皮32份、黄连28份、
赤芍药28份、白芷21份、夏枯草21份、紫草14份、
板蓝根18份、连翘22份、野菊花13份、荆芥15份、
白花蛇舌草15份、苦地丁18份、大青叶12份。
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 \n1、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 \n2、背景技术\n[0002] 痤疮又叫“青春痘”、粉刺、酒刺、暗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年男女。其主要由内分泌改变引起皮脂腺功能旺盛,皮脂分泌增强,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毛囊壁脱落的上皮细胞与皮脂混合堵塞毛囊口,形成粉刺,并继发痤疮丙酸杆菌等感染,导致炎症性丘疹、脓庖等皮损的形成。目前用于痤疮临床治疗的方法较多,主要是采用药物涂抹消炎、杀菌的方法,其治疗效果都不很理想,还容易引起病人的皮肤感染,所以没有被病人广泛的应用。 \n3、发明内容\n[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没有副作用、具有杀菌消炎、祛痘生肌美容养肤的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 \n[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比现有技术制作工艺简单、疗效快速、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的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本发明药物是使用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为原料,经过科学的组方,并通过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配制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 [0005] 本发明由要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n[0006] 枇杷叶15-28份、生地12-25份、牡丹皮12-20份、苦参8-15份、 \n[0007] 白茅根12-20份、黄芩10-18份、土茯苓18-30份、山楂20-32份、 [0008] 薏苡仁15-25份、贝母12-20份、桑白皮25-38份、黄连22-35份、 [0009] 赤芍药20-32份、白芷18-25份、夏枯草18-25份、紫草10-18份、 [0010] 板蓝根15-22份、连翘15-28份、野菊花10-18份、荆芥12-18份、 [0011] 白花蛇舌草10-20份、苦地丁15-22份、大青叶8-18份; \n[0012] 制备步骤如下: \n[0013] 按配方比例称取各味药物分别粉碎成细粉,按传统制药工艺加工制成药剂学 中所说的片剂、散剂、丸剂、颗粒剂或胶囊。 \n[0014] 本药物突出的积极效果是无毒副作用,根治效率高。主要用于清除病人脸部的痤疮,同时可以有效的清除人体内的炎症,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使患者易于接受。 \n具体实施方式\n[0015] 实施例1配方如下: \n[0016] 枇杷叶15g、生地12g、牡丹皮12g、苦参8g、白茅根12g、 \n[0017] 黄芩10g、土茯苓18g、山楂20g、薏苡仁15g、贝母12g、 \n[0018] 桑白皮25g、黄连22g、赤芍药20g、白芷18g、夏枯草18g、 \n[0019] 紫草10g、板蓝根15g、连翘15g、野菊花10g、荆芥12g、 \n[0020] 白花蛇舌草10g、苦地丁15g、大青叶8g。 \n[0021] 实施例2配方如下: \n[0022] 枇杷叶28g、生地25g、牡丹皮20g、苦参15g、白茅根20g、 \n[0023] 黄芩18g、土茯苓30g、山楂32g、薏苡仁25g、贝母20g、 \n[0024] 桑白皮38g、黄连35g、赤芍药32g、白芷25g、夏枯草25g、 \n[0025] 紫草18g、板蓝根22g、连翘28g、野菊花18g、荆芥18g、 \n[0026] 白花蛇舌草20g、苦地丁22g、大青叶18g; \n[0027] 实施例3配方如下: \n[0028] 枇杷叶18g、生地15g、牡丹皮15g、苦参10g、白茅根14g、 \n[0029] 黄芩12g、土茯苓20g、山楂25g、薏苡仁18g、贝母14g、 \n[0030] 桑白皮30g、黄连25g、赤芍药25g、白芷20g、夏枯草20g、 \n[0031] 紫草12g、板蓝根16g、连翘20g、野菊花12g、荆芥14g、 \n[0032] 白花蛇舌草12g、苦地丁16g、大青叶10g。 \n[0033] 实施例4配方如下: \n[0034] 枇杷叶25g、生地20g、牡丹皮18g、苦参14g、白茅根18g、 \n[0035] 黄芩15g、土茯苓25g、山楂30g、薏苡仁22g、贝母18g、 \n[0036] 桑白皮35g、黄连32g、赤芍药30g、白芷22g、夏枯草22g、 \n[0037] 紫草16g、板蓝根20g、连翘25g、野菊花15g、荆芥16g、 \n[0038] 白花蛇舌草18g、苦地丁20g、大青叶15g。 \n[0039] 实施例5配方如下: \n[0040] 枇杷叶22g、生地18g、牡丹皮16g、苦参12g、白茅根16g、\n[0041] 黄芩14g、土茯苓22g、山楂28g、薏苡仁20g、贝母16g、 \n[0042] 桑白皮32g、黄连28g、赤芍药28g、白芷21g、夏枯草21g、 \n[0043] 紫草14g、板蓝根18g、连翘22g、野菊花13g、荆芥15g、 \n[0044] 白花蛇舌草15g、苦地丁18g、大青叶12g。 \n[0045] 实施例6配方如下: \n[0046] 枇杷叶20g、生地18g、牡丹皮15g、苦参12g、白茅根15g、 \n[0047] 黄芩15g、土茯苓25g、山楂26g、薏苡仁20g、贝母15g、 \n[0048] 桑白皮30g、黄连30g、赤芍药26g、白芷22g、夏枯草22g、 \n[0049] 紫草15g、板蓝根18g、连翘22g、野菊花15g、荆芥14g、 \n[0050] 白花蛇舌草15g、苦地丁18g、大青叶14g。 \n[0051] 制备步骤如下: \n[0052] 按上述配方比例称取各味药物分别粉碎成细粉,按传统制药工艺加工制成药剂学中所说的片剂、散剂、丸剂、颗粒剂或胶囊,或通过传统粗碎、浸泡、加热提取等制药工艺制成药剂学所说的口服液。 \n[0053] 入选病例:经用本药方医治的100例病人中,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最大26岁,最小14岁,平均年龄18岁,病程最短两周,最长两年。 \n[0054] 疗效判定:采用4级标准
法律信息
- 2013-01-2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A61K 36/8994
专利号: ZL 200810159275.4
申请日: 2008.11.27
授权公告日: 2011.05.11
- 2011-05-11
- 2009-08-12
- 2009-06-17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6-05-17
|
2005-10-27
| | |
2
| |
2007-11-21
|
2006-05-16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