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电子智能动脉压迫止血器 |
申请号 | CN201410373291.9 | 申请日期 | 2014-07-31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5663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IPC分类号 | A;6;1;B;1;7;/;1;3;5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吴宁 | 申请人地址 |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秀华路19号省医院留医部宿舍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吴宁 | 当前权利人 | 吴宁 |
发明人 | 吴宁 |
代理机构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莫臻 |
摘要
本发明属医疗器具领域,涉及一种电子智能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制动束带、压迫带、控制器,所述制动束带包括腰带和腿带,在腰带和腿带上都设置粘结扣和环扣;所述压迫带包括固定束带,固定束带的两端设置粘结扣,在固定束带上还设置压迫气囊;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压力传感器、微型气泵、控气阀,在单片机上设置输入键盘和显示屏,单片机还与微型气泵和控气阀连接,微型气泵通过通气管与压迫气囊。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制动束带、压迫带与控制器相结合,根据局部穿刺动脉实时血压设定压迫压力,解决了现有压迫方式存在的问题,使压迫压力及压力维持时间能够进行程序控制和调整,不需要患者自己或护理人员特意关注。
1.一种电子智能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束带、压迫带、控制器,所述制动束带包括腰带和腿带,在腰带和腿带上都设置粘结扣和环扣;所述压迫带包括固定束带,固定束带的两端设置粘结扣,在固定束带上还采用位置可调式连接方式设置压迫气囊;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压力传感器、微型气泵、控气阀,在单片机上设置输入键盘和显示屏,单片机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感应受压动脉搏动声波后将受压动脉搏动声波经过滤波和放大处理输入单片机进行分析,显示屏显示压迫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单片机还与微型气泵和控气阀连接,微型气泵通过通气管与压迫气囊连接,根据单片机上的显示数据,通过输入键盘设置压迫气囊压力和维持压力时间,单片机根据输入数据控制微型气泵和控气阀的工作状态,调整压迫气囊的压力和维持时间;另设有拉紧带,拉紧带的一端与腰带或腿带垂直向连接,另一端设置粘结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智能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带是弹性带。
电子智能动脉压迫止血器\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属医疗器具领域,涉及一种动脉压迫止血装置,具体是一种经动脉(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作穿刺插管血管造影或介入治疗,导管拔出后作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的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介入治疗后对动脉穿刺点需要压迫止血,其目的是通过对穿刺血管的压迫,控制穿刺血管局部血流速度,控制穿刺动脉局部血压达到穿刺点止血目的的同时,最大限度维持血流通过,不影响肢体远端供血。\n[0003] 目前,常规止血是使用纱布、弹力胶布或绷带加压包扎,也有使用旋钮式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由于压迫止血通常根据经验控制包扎加压的压力,也通过触摸压迫点远端脉搏搏动进行调整(如股动脉压迫止血观察足背动脉搏动),这些压迫止血的方法存在如下问题:⑴压迫力度不够,穿刺点易出血、渗血,甚至局部形成血肿;⑵压迫力度过大,肢体远端会出现缺血症状,甚至诱发穿刺血管远端血栓栓塞、压迫局部皮肤坏死;⑶患者身体状况及穿刺局部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肢体远端脉搏搏动触摸不清,不能合理调整加压压力;⑷包扎后肢体需要制动,特别是股动脉穿刺,需要穿刺肢体伸直平卧6~8小时,部分患者不能配合而导致穿刺点出血;⑸现有局部穿刺点压迫止血方式没有依据穿刺血管血压及血液动力学而设定和操作。\n发明内容\n[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子智能动脉压迫止血器,在血流动力学的基础上通过局部穿刺动脉实时血压的测量设定局部压力,使压迫压力及压力维持时间能够进行程序控制和调整,主动控制肢体活动,不需要患者自己或护理人员特意关注。\n[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n[0006] 一种电子智能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制动束带、压迫带、控制器,所述制动束带包括腰带和腿带,在腰带和腿带上都设置粘结扣和环扣,将腰带和腿带捆绑在腰部和腿部后利用粘结扣可进行固定;所述压迫带包括固定束带,固定束带的两端设置粘结扣,当腰带和腿带固定后,将固定束带的两端分别穿过腰带和腿带上的环扣并利用粘结扣固定(分别将两端的端部翻折),使固定束带固定于腰带和腿带之间(即固定于人体腰部与腿部之间),在固定束带上还设置压迫气囊,用压迫气囊对血管穿刺点进行压迫,通过调整压迫球囊的压力,在对血管穿刺点进行压迫的同时使肢体血流维持较合适的流通;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压力传感器、微型气泵、控气阀,在单片机上设置输入键盘和显示屏,单片机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利用压力传感器感应受压动脉搏动声波后将受压动脉搏动声波经过滤波和放大处理输入单片机进行分析,显示屏显示压迫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电子血压计的工作原理类似),单片机还与微型气泵和控气阀连接,微型气泵通过通气管与压迫气囊,根据单片机上的显示数据,通过输入键盘设置(输入)压迫气囊压力和维持压力时间,单片机根据输入数据控制微型气泵和控气阀的工作状态,调整压迫气囊的压力和维持时间。\n[0007] 由于介入治疗的动脉穿刺点在大腿根部,且压迫止血时大腿不能弯曲,另设有拉紧带,拉紧带的一端与腰带或腿带垂直向连接,另一端设置粘结扣。使用时,如拉紧带的一端与腰带垂直向连接,另一端是粘结扣,将腿带放置于拉紧带的粘结扣端,翻折粘结扣端使腿带与拉紧带固联,把腰带和腿带捆绑在腰部和腿部后拉紧带处于人体后部,从而从后面拉紧大腿,避免大腿前曲,反之亦然。所述拉紧带是弹性带。\n[0008] 由于压迫气囊对血管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需要较高的精准度,所述压迫气囊采用位置可调式连接方式设置在固定束带上。\n[0009]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制动束带、压迫带与控制器相结合,在血流动力学的基础上根据局部穿刺动脉实时血压设定压迫压力,解决了现有压迫方式存在的问题,使压迫压力及压力维持时间能够进行程序控制和调整,主动控制肢体活动,不需要患者自己或护理人员特意关注。\n附图说明\n[0010] 图1是本发明的腰带结构示意图。\n[0011] 图2是本发明的腿带结构示意图。\n[0012] 图3是本发明腰带和腿带的连接示意图。\n[0013] 图4是本发明的压迫带结构示意图。\n[0014] 图5是本发明的控制器结构示意图。\n[0015] 图6是本发明使用状态效果图。\n[0016] 图中:1、腰带;2、环扣;3、粘结扣;4、拉紧带;5、腿带;6、固定束带;7、压迫气囊;8、通气管;9、控制器。\n具体实施方式\n[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n[0018]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子智能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制动束带、压迫带、控制器。\n[0019] 在图1、2所示的结构中,本发明所设计的制动束带包括腰带1和腿带5,在腰带和腿带上都设置粘结扣3和环扣2,利用粘结扣3可将腰带和腿带捆绑在腰部和腿部并固定,拉紧带4的一端与腰带1垂直向连接,另一端设置粘结扣3,将腿带5放置于拉紧带4的粘结扣端,翻折拉紧带4的粘结扣端使腿带固联在拉紧带4的粘结扣端(如图3所示),从而将腰带1、拉紧带4和腿带5连接为一体。\n[0020] 在图4所示的结构中,本发明所设计的压迫带包括固定束带6,固定束带的两端设置粘结扣3,在固定束带上采用位置可调式连接方式设置压迫气囊7,压迫气囊7上设置通气管8。\n[0021] 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本发明所设计的控制器9包括单片机、压力传感器、微型气泵、控气阀,在单片机上设置输入键盘和显示屏,单片机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感应受压动脉搏动声波后将受压动脉搏动声波经过滤波和放大处理输入单片机进行分析并显示压迫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电子血压计的工作原理类似),单片机还与微型气泵和控气阀连接,微型气泵通过通气管8与压迫气囊7,根据单片机上的显示数据,通过输入键盘设置(输入)压迫气囊压力和维持压力时间,单片机根据输入数据控制微型气泵和控气阀的工作状态,调整压迫气囊的压力和维持时间。\n[0022] 使用步骤:\n[0023] 1、血管穿刺前先将腰带1和腿带5进行预放置,调整腿带与拉紧带4的连接,使拉紧带4处于人体后侧,腰带1和腿带5上的环扣2位于前侧,用控制器9进行穿刺血管的预测压;\n[0024] 2、进行血管穿刺及介入治疗,完成介入诊治过程后保留血管鞘;将固定束带的两端分别穿过腰带1和腿带5上的环扣2并将两端的端部翻折,使固定束带6固定于腰带和腿带之间(即固定于人体腰部与腿部之间)(如图6所示),调整压迫气囊8的位置,使压迫气囊中心正对血管穿刺点上方1~2cm,连接压迫气囊8与控制器9,通过输入键盘输入初始压力为所测收缩压或偏高压力,然后拔鞘,观察穿刺点是否有出血;\n[0025] 3、预设程序压力:在控制器9上通过输入键盘分别选择不同的预设压力及维持时间(如预设压力Ⅰ及维持时间、预设压力Ⅱ及维持时间),然后确定。控制器9将按照所设压力和时间控制微型气泵和控气阀的工作状态,调整压迫气囊的压力和维持时间,从而实现既能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又可保持肢体血流维持较合适的流通的效果。\n[002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法律信息
- 2017-06-30
- 2014-11-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61B 17/135
专利申请号: 201410373291.9
申请日: 2014.07.31
- 2014-10-15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