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转录设备和转录方法 |
申请号 | CN00126792.2 | 申请日期 | 2000-11-30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308329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暂无 | IPC分类号 | 暂无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索尼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日本***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索尼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索尼公司 |
发明人 | 小泽博之 |
代理机构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小临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有选择性地允许节目以标准或者更高的速度转录,还有禁止以更高速度全部被录制的节目在预定时段连续的高速转录的转录设备。一个没有被目标存储介质完全容纳的节目被允许以更高的速度连续转录。
1.一种用于转录的转录设备,在一个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预定速度下, 节目从作为转录源的第一存储介质被复制到作为转录目标的第二存储介质, 所述第一存储介质包括一个节目区域和一个管理区域,所述节目区域中记录 有多个节目,所述管理区域具有用于管理存储在节目区域中的节目的管理信 息,所述转录设备包括:
比较装置,用于把在转录源第一存储介质上的多个节目中构成要被以比 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转录的节目的数据总量,与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 质的可记录容量进行比较;
记录控制装置,如果所述比较装置断定构成要从转录源上述第一存储介 质转录的节目的数据总量大于所述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的可记录容量,则 在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的可记录容量之内,以所述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 高速度至少把每个可记录的节目转录到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上;
一个用于存储禁止标志和使能标志的存储装置,所述禁止标志禁止在一 个预定时段内,对每一个以所述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被完全记录到 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上的节目再次以所述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 进行新的一次转录,所述使能标志使得没有完全容纳在所述转录目标第二存 储介质中的节目可以以所述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连续地转录。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转录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计时的计时装置,其中, 如果上述计时装置的计时处在所述预定时段内,那么所述记录控制装置根据 保存在上述存储装置中的禁止标志,禁止每一个被全部录制在所述转录目标 第二存储介质中的节目以所述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转录。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转录设备,进一步包括:
用于计时的计时装置;和
控制装置,如果所述计时装置的计时已达到所述预定时段,那么重置禁 止标志,该标志用于在一个预定时段内禁止每一个被全部录制在上述转录目 标第二存储介质中的节目以上述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转录。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转录设备,其中上述记录控制装置允许被设置在所 述存储装置中的禁止标志禁止的节目以标准速度转录。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转录设备,其中所述管理区域存储了用于识别记录 在所述转录源第一存储介质的所述节目区域中的所述多个节目的标识符,其 中每一个从所述管理区域再现的标识符,被存储在与所述禁止、使能标志对 应的上述存储装置中。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转录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二比较装置,用于把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中且识别所述多个记录在所 述转录源第一存储介质的所述节目区域中的节目的标识符,与识别被指定以 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转录且存储在所述转录源第一存储介质的所 述节目区域中的节目的标识符进行比较;
控制装置,如果所述第二比较装置断定:任何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识 别所述记录在所述转录源第一存储介质的所述节目区域中的节目的标识符, 与任何识别被指定以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转录且存储在所述转录 源第一存储介质的所述节目区域中的节目的标识符相匹配的话,则根据与匹 配的标识符设置的使能标志或者禁止标志,使能或者禁止使该识别的节目以 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转录。
7.一种用于转录的转录方法,在一个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预定速度下, 节目被从作为转录源的第一存储介质转录到作为转录目标的第二存储介质 上,所述第一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一个节目区域和一个管理区域,所述节目区 域中记录有多个节目,所述管理区域有用于管理存储在节目区域中的节目的 管理信息,所述转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把在转录源第一存储介质上的所述多个节目中构成要被以比标准转录 速度高的更高速度转录的节目的数据总量与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的可记 录容量进行比较;
如果构成要从所述转录源第一存储介质转录的节目的数据总量被判断 为大于所述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的可记录容量,则在所述转录目标第二存 储介质的可记录容量之内,以所述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至少把所述 每个可记录的节目转录到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上;
存储禁止标志和使能标志,所述禁止标志禁止在一个预定时段内对每一 个在所述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下被完全记录到转录目标第二存储 介质的节目再次以所述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进行新的一次转录,所 述使能标志使得没有完全容纳在上述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中的节目可以 在所述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下连续地转录。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转录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计时;和
如果所计时间落在所述预定时段内,则根据在上述存储步骤存储的禁止 标志,禁止以所述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全部录制到所述转录目标第 二存储介质上的节目以所述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进行转录。
9.根据权利要求7的转录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计时;和
如果所计时间达到上述预定时段,那么重置所述禁止标志,该标志在一 个预定时段内,禁止每一个被全部录制在所述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中的节 目以上述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转录。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转录设备,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允许被设置在所 述存储步骤中的禁止标志禁止的节目以标准速度转录。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转录方法,其中所述管理区域存储了用于识别记 录在所述转录源第一存储介质的所述节目区域中的所述多个节目的标识符, 其中每一个从所述管理区域再生的在存储步骤存储的标识符被存储在与所 述禁止、使能标志对应的所述存储装置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转录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把在所述存储步骤中存储的、识别所述多个记录在所述转录源第一存储 介质的所述节目区域中的节目的标识符,与识别被指定以比标准转录速度高 的更高速度转录且存储在所述转录源第一存储介质的所述节目区域中的节 目的标识符进行比较;
如果任何在上述存储步骤中存储的、识别所述记录在所述转录源第一存 储介质的所述节目区域中的节目的标识符,被判断为与任何识别被指定用于 以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转录且存储在所述转录源第一存储介质的 所述节目区域中的节目的标识符相匹配的话,则根据与匹配的标识符对应设 置的使能标志或禁止标志,使能或者禁止该识别的节目以比标准转录速度高 的更高速度转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转录(dubbing)设备和一种转录方法。更具体地说,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为保护版权而设计的,其功能是来管理要被转录的节目数 据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最近几年,用于播放CD(压缩光盘;注册商标)的CD播放器已经得到广 泛运用。同时,盘片介质比如迷你盘(MD;注册商标)已被广泛地接受,音频 数据被记录到它上面并从它上面得到重放,而且用于处理这样的盘片介质的 记录和重放设备也被广泛地接受。现在,组合一个寻址MD的MD记录器/播放 器和一个CD播放器的音频系统,已经得到广泛使用。
MD记录器/播放器、CD播放器、和组合有这些设备的系统以所说的节目 为单元来管理音频数据。在本说明书中,一个节目指在盘上作为数据单元而 被记录和管理的一组数据。例示地,一段音乐(通常所说的一个轨道)代表一 个音频数据节目。在随后的说明中,“节目”和“轨道”这两个词将可交换 地使用。
上述类型的音频系统通常能够进行转录记录,即一个用于把CD播放器重 放的音频数据记录到MD记录器/播放器中的MD的过程。一些系统被设计或提 供所谓的高速转录,从而缩短转录记录的时间。
在高速转录模式下,CD播放器用这样的方式控制其盘片驱动控制部分和 其重放信号处理部分,以一个预定多倍速即标准速度乘以一个预定值的速 度,从一张CD重放数据。在MD记录器/播放器这一侧,控制其记录电路部分, 以使所说CD保持多倍重放速度来进行操作,从CD播放器接收用于记录到MD的 音频数据。
例示地,对于整体组合有一个CD播放器(重放设备)和一个MD记录器/播 放器(记录设备)的装备,在用于高速转录的预定多倍速下,同时控制这两个 设备是很容易的。如果记录设备被物理地与记录设备分离,这两个设备仍然 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或类似的东西进行连接,以在它们之间进行交互式通信, 因此这两个设备的操作可以容易地被同步控制以进行高速转录。
转录的行为包括复制版权所有的素材比如很多首音乐,因此涉及到版权 所有者的利益,并受到他们的关心。从版权所有者的观点来看,转录是一种 不受鼓励的,可能的话应该被禁止的行为。
事实是广泛存在用比标准速度更高的速度进行转录的做法。意思是,在 比标准速度更高的速度下,每单位时间内音乐(轨道)被转录的数目有向更大 数目发展的趋势。
假定一个用户把整个CD或者CD上的一个音乐(轨道)复制到MD上,此MD 数量众多以至于超过了个人使用的适度范围,那么这个用户就会把包含相同 内容的多个MD卖给第三方。这就是侵犯版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个用户使用了一个高速转录功能,在更高的速度 重放很多首音乐(轨道)到MD上,MD制备的效率就会比在标准速度进行复制的 效率更高。就是说,高速转录功能可以鼓励违反版权的做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叫做HCMS(高速重放管理系统)的标准被提出了。 HCMS规定:当数字声源比如一张CD在高速度下被记录到介质比如MD时,任何 一个曾经在高速度下被转录的轨道(音乐段),在被高速度转录后的74分钟内 再次被高速转录是禁止的。高速转录禁止时间被设置为74分钟是因为,一张 CD的最大重放时间通常上是74分钟。换言之,在需要正常地播放一张完整的 CD的这段时间内,禁止高速转录。设计这样的措施是为了保持基本上以标准 速度来转录的效率。
构造HCMS兼容设备以确保:任何一首曾经在高速度下被转录的轨道,在 从它开始被转录的时间点算起的74分钟内将不能被再次转录。由本中请人提 出的这样一个HCMS兼容设备请参见2000年3月6日申请的美国专利中请序列 号No.09/520,116。
图1A、1B和1C是显示数据怎样被从一张CD重放,并高速记录到MD的解释 图。图1A显示MD的剩余可记录时间,即把MD的可记录的容量用时间术语来表 示。图1B描述了一张记录源盘CD的典型记录内容。在此例中,显示了记录在 CD上的至少七个轨道Tr1到Tr7,等等。
假设图1B中的CD是按照从轨道Tr1开始的轨道号升序来重放的,重放数 据被高速记录到MD上,如图1A所示。
如图1A所示,MD剩余可记录时间对应于轨道Tr1到Tr5的总重放时间,加 上这张CD上的下一轨道Tr6中途重放数据的时间。
在MD可记录时间用光之前,允许进行记录,在图1B中每一个轨道Tr1到 Tr5从开始位置到结束位置被完全地记录下来,然而轨道Tr6只被记录到一个 中途的位置。
结果,在HCMS条款下,轨道Tr1到Tr6附属于HCMS管理,如图1B的下方所 示。就是说,被MD完全容纳的每个轨道Tr1到Tr5,从它们被记录的时间开始, 至少74分钟内,禁止再次在高速度下被转录。轨道Tr6,它的一部分已经被 记录了,同样受HCMS管理。图1C显示了,适用于HCMS管理的轨道Tr6,在接 下来的74分钟里,禁止被记录到新装入的MD中。
依据HCMS要求,当部分记录的轨道Tr6也受HCMS管理时,如图1B所示, 必定会出现一些不便,下面将参考图2A至2C和3A至3C来描述。
图2A显示了CD中与图1B所显示的相同记录的部分。图2B示意性地描述了 MD-1,即与图1A显示的相同MD的部分。
假定从CD重放的数据如在图1A的情况下,被高速记录到MD-1上。在这种 情况下,MD-1的可记录容量用光了,并且当轨道Tr6被部分记录的时候,记 录就结束了。
现在假设在记录操作刚刚结束之后,用户想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把图2A 显示的CD的未记录部分记录到另一个MD上。象这样CD的内容需要记录到多个 MD上的可能发生的事,时常会出现。
在图2A和2B描述的情形下,部分地记录的轨道Tr6是MD-1上的额外物, 即以用户的观点看来是在该特定的MD上无必要有的部分。通常,用户想把轨 道Tr6从开始位置高速地完全记录到新的MD上。
然而,由于轨道Tr6已经被部分记录到MD-1上,在HCMS管理下,现在立 刻再次以高速把它记录下来是禁止的。那就意味着,在记录到MD-1之后,在 预定时段(74分钟)内,以高速度把轨道Tr6从其开始位置记录到MD-2(新的MD) 上是被禁止的,如图2C所示。
MD记录器/播放器被设计成在写入数据到MD之前,把可记录的数据临时 积聚在其缓冲存储器中。那样的设计允许所说的无缝记录,因此一组可记录 的数据以不间断的方式,无缝地记录到多个MD。由本申请人提出的这样无缝 记录的方案,请参见1999年5月5日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No. 09/315,235。执行无缝记录,需要使用一个能够兼容多个MD并一个接一个地 装载它们进行记录的转换器类型的MD记录器。
图3A到3C显示了无缝记录的一个例子。图3A和3B显示了在和图2A和2B 相同的方式下,高速转录是怎样被执行的。就是说,MD-1的可记录容量由于 CD上Tr6被部分记录,已经用光了。
例示地,假定到MD-1的数据记录,象如图3B所示的方式结束。在实施中 使用无缝记录,到下一个盘片MD-2的数据记录开始于紧跟在MD-1上的轨道 Tr6的结尾位置,如图3C描述的那样。
依据HCMS条款,如果从MD-1到MD-2的转移被认为是当前记录操作的再开 始,那么轨道Tr6要得到高速转录是有障碍的,因为当轨道Tr6开始记录到 MD-1上时,它已经受HCMS管理。在此情况下,不可能以高速度从一张MD到另 一张MD,继续进行中断内容记录的无缝记录。
作为上述情况的概要,在HCMS条款下的高速转录可能导致某些不便,特 别是当一张CD要记录的内容被记录到多个MD上时。就是说,任何一个在高速 模式下,已经被部分地记录在MD上的轨道,受到HCMS管理。不可能立刻把所 述的轨道,以高速度转录到一个新的MD上。
从用户的观点来看,这种情况是不合理的。这种转录功能的好处被过份 地限制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和现有技术的其它不足,提供带有适当考虑 版权保护的一种转录设备和一种转录方法,以避免当一个可记录源被记录到 两个存储介质,任何被较早地部分记录在一个存储介质上的节目(轨道)。在 随后立刻转录到下一个存储介质时会遇到的障碍。
执行本发明并且依据它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个用于转录的转录设备, 在一个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预定速度下,节目从用作为转录源的第一存储介 质被转录到作为转录目标的第二存储介质上,第一存储介质包括一个节目区 域和一个管理区域,节目区域中记录有多个节目,管理区域有用于管理存储 在节目区域里的节目的管理信息,该转录设备包括:一个比较单元,用于把 在转录源第一存储介质上的多个节目中构成要以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 速度转录的节目的数据总量,与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的可记录容量进行比 较;一个记录控制单元,如果比较单元断定构成要被从转录源第一存储介质 转录的节目的数据总量大于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的可记录容量,那么在转 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的可记录容量之内,以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 至少把其中的每个可记录的节目整个转录到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上;一个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禁止标志和使能标志,禁止标志禁止在一个预定时段内, 对每一个已被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完全记录到转录目标第二存储 介质上的节目,再次以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进行新的一次转录,使 能标志使得没有完全容纳在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中的节目,可以在比标准 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下连续地转录。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转录的转录方法,以一个比标准 转录速度更高的预定速度,节目从用作为转录源的第一存储介质被重放到作 为转录目标的第二存储介质,第一存储介质包括一个节目区域和一个管理区 域,节目区域其中记录有多个节目,管理区域有用于管理的存储在节目区域 中的节目的管理信息,这种转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把在转录源第一存储介 质上的多个节目中,构成要被以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转录的节目的 数据总量,与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的可记录容量进行比较;如果构成要被 从转录源第一存储介质转录的节目的数据总量被判断为大于转录目标第二 存储介质的可记录容量,那么在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的可记录容量之内, 在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下,至少把其中的每个可记录的节目整个转 录到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上;存储禁止标志和使能标志,禁止标志禁止在 一个预定时段内,对每一个已被以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完全记录到 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上的节目再次以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进行 新的一次转录,使能标志使得没有完全容纳在转录目标第二存储介质中的节 目,可以在比标准转录速度高的更高速度下连续地转录。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目标、功能和优点将在阅读下面的说明和附图后更加明 显:
图1A是一个用作为可记录介质的MD的可记录区域示意图;
图1B是在一个用作为只读介质的CD上的存储区域示意图,该区域包括要 被转录的目标轨道;
图1C是在一个预定时段内,禁止高速转录的轨道示意图;
图2A是在一个用作为只读介质的CD上的存储区域示意图,该区域包括要 被转录的目标轨道;
图2B是记录到作为可记录介质的第一个MD上的轨道示意图;
图2C是跟在第一个MD后,连续地把轨道记录到用作另一个可记录介质第 二个MD上的开始记录位置示意图;
图3A是在一个用作为只读介质的CD上的存储区域示意图,该区域包括要 被记录的目标轨道;
图3B是记录到作为可记录介质的第一个MD上的轨道示意图;
图3C是显示跟在第一个MD后,连续地把轨道记录到用作另一个可记录介 质第二个MD上所示开始记录位置的示意图;
图4是一个包括存储在用作只读介质的CD上数据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个包括存储在用作只读介质的CD上数据的数据块结构示意图;
图6A是在作为只读介质的CD上的,在模式1下的Q通道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6B是在CD上的,在模式2下的Q通道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6C是在CD上的,在模式3下的Q通道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6D是在用作只读介质MD上的Q通道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7是列出用于表示字母数字字符代码的代码表;
图8A是在数字音频接口形式下,一个帧循环的数据串示意图;
图8B是一个子帧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个以U位表示的子码信息表;
图10是一个以C位表示的通道状态信息表;
图11是适用于本发明的转换器类型盘记录和重放设备的方框图;
图12是显示本发明转换器类型盘记录和重放设备的典型构造的示意图;
图13是一种记录数据到用作可记录介质的MD上的记录格式示意图;
图14是一个在用作可记录介质的MD上,U-TOC扇区0里的数据结构示意 图,该扇区包含MD管理信息;
图15是描述在用作记录介质的MD上,离散的可记录区域是怎样被彼此链 接起来的示意图;
图16是一个适用于本发明的转录系统方框图,该系统包括一个作为重放 设备的CD播放器和作为记录设备的MD记录器;
图17是适用于本发明的HCMS管理表;
图18A是在一个用作为只读介质的CD上的存储区域示意图,该区域包括 要被转录的目标轨道;
图18B是记录到作为可记录介质的第一个MD上的轨道示意图;
图18C是显示跟在第一个MD后,连续地把轨道记录在作为另一个可记录 介质的第二个MD上的开始记录位置的示意图,该轨道已经被部分地记录到第 一个MD;
图19A是在一个用作为只读介质的CD上的存储区域示意图,该区域包括 要被转录的目标轨道;
图19B是记录到作为可记录介质的第一个MD上的轨道示意图;
图19C是一个轨道被首先记录到第一个MD然后连续地记录到第二个MD的 第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0A是在一个用作为只读介质的CD上的存储区域示意图,该区域包括 要被转录的目标轨道;
图20B是记录到作为可记录介质的第一个MD上的轨道示意图;
图20C是一个轨道被首先记录到第一个MD然后连续地记录到第二个MD的 第二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1是构成在一个轨道单元记录模式中使用的控制例程的步骤流程图;
图22是把一张作为只读介质的CD的播放时间与作为可记录介质的MD的 可记录时间进行比较的例程的步骤流程图;
图23是在一个无缝记录模式中使用的例程的控制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实现本发明的一个典 型记录设备是能够转录的MD(迷你盘)记录器/播放器。CD(压缩光盘)播放器 是在转录的时候,作为记录源提供音频数据的典型重放设备。下面描述的MD 记录器/播放器和CD播放器可以是整体地形成,也可以分别地提供并在转录 时进行连接。
在下述标题下,将说明本发明是怎样实现的:
1.子码
2.数字音频接口
3.CD-MD转录系统
3-1.MD记录器/播放器的构造
3-2.MD轨道格式
3-3.U-T0C
3-4.CD播放器的构造
4.在HCMS管理下的典型操作
5.通过实施例进行高速转录
5-1.通过实施例说明转录的基本概念
5-2.轨道单元记录模式和无缝记录模式
5-3.在轨道单元记录模式下的处理
5-4.在无缝记录模式下的处理
1.子码
下面通过参考图4、5、6A到6D、7,描述了记录在CD(压缩光盘)和MD(迷 你盘)上的子码。
在熟知的CD系统,记录数据的单个单元组成一个帧,98个帧组成一个 数据块。图4显示了帧的典型构造。作为说明,一个帧由588个位构成:开 头24个位构成同步数据,接下来的14个位构成子码数据区域,其后是数据 和奇偶检验位。
每个数据块由具有上述构造的98个帧组成。从98个帧提取的子码数据 被设置成图5描述的单块子码数据。
这98个帧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帧(帧98n+1和98n+2)产生形成同步模式 (pattern)(S0、S1)的子码数据。第三到第九十八帧(帧98n+3到98n+98),每一 个构成96位的通道数据,即子码数据P、Q、R、S、T、U、V、W。
在CD-DA(数字音频)盘的情况下,P和Q通道的数据被用于存取管理。 具体而言,P通道代表在轨道之间的暂停,然而Q通道(位Q1到Q96)允许更 灵巧的控制。96位Q通道数据按如图6A、6B和6C的说明构成。
作为熟知的,用于CD的Q通道数据分成三个模式:模式1、模式2和模 式3。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数据内容互不相同。
下面是在图6A中作为模式1的Q通道数据的说明。
如图6A所示,Q通道数据的开头四个位Q1到Q4构成控制数据CTL,CTL 是用来代表音频声道的数目、有没有加重、和CD-ROM识别。
四个位的控制数据被如下定义:
“O***”...两声道音频
“1***”...四声道音频
“*0**”...CD-DA(CD数字音频)
“*1**”...CD-ROM
“**0*”...禁止数字复制
“**1*”...允许数字复制
“***0”...没有提供预加重
“***1”...提供预加重
控制数据CTL有它们的设置为每一个具体的CD所需要的位。这对于随 后描述的在Q通道之中被分为模式2和3的控制数据CTL(位41到44)也是这 样。
接下来的四个位Q5到Q8是地址位ADR。它们被用作为数据位Q9到Q80 的控制位。
当四个地址位是“0001”(相当于十进制数“1”)时,它们表示接下来 的位Q9到Q80组成在模式1下用于音频CD的子Q数据。72个位Q9到Q80被用 作为子Q数据,同时剩余的位Q81到Q96被用于CRC(循环冗余校验码)。
作为子码内容的72个位Q9到Q80承载分在八位的单元里的信息,如图 6A所示。记录在顶端的是从轨道“01”到“99”的其中一个轨道号(TNO)。 在导出区域,轨道号是“AA”。
轨道号后面跟着一个索引(INDEX),这个索引把刚才说的音频分成较 小的部分。
索引后面跟着在轨道内部运行时间的MIN(分钟)、SEC(秒)和FRAME(帧 数)。
运行时间后面跟着一个记录在分钟(AMIN)、秒(ASEC)和帧号(AFRAME) 里的绝对时间地址。绝对时间地址是表示在第一个轨道最初点的零分钟、 零秒和零帧的时间信息,并且它被不间断地提供到导出区域。这是用于管 理盘片上的每一个轨道的绝对地址信息。
图6B描述了被分类为式2的Q通道数据的结构。在此例中,模式2的Q通 道数据的地址ADR(位Q5到Q8)被指定为“0010”(相当于十进制数“2”)。 这显示了跟着发生的子Q数据(位Q9到Q80)是在模式2中音频CD的数据内 容。
模式2的子Q数据(Q9到Q80)容纳13个字节N1到N13(4×13=52位)。数据 N1到N13后面跟着一个零位部分,它后面又跟着一个绝对时间帧号 (AFRAME)和一个CRC(循环冗余校验码)。
数据N1到N13构成识别所关心的CD的产品号码的信息。该数据典型地 用于条形码。
图6C显示了被分为模式3的Q通道数据的结构。在与CD有关联的规格 中,在模式3中的Q通道数据在至多每100个子编码块被允许插入一次。
模式3的Q通道数据的地址ADR(位Q5到Q8)被指定为“0010”(相当于 十进制数“3”)。该地址表示跟着发生的子Q数据(Q9到Q80)构成模式3下音 频CD的Q数据内容。
一个在模式3下由位Q9到Q80组成的子Q数据区域容纳一个由数据I1到 I12的60位数据构成的ISRC(国际标准记录码)。
该ISRC把有特定号码(标识符)的信息提供给记录有一首乐曲的轨道。 示例性地,ISRC作为一个版权管理的国际标准码,用于识别记录在一张CD 上的每一首音乐(轨道)。
ISRC后面跟着一个零位部分,零位部分后面依次跟着一个绝对时间帧 号(AFRAME)和一个CRC。
在构成ISRC的数据I1到I12中,数据I1到I5每一个由六个位组成。如图7 所示,由六个位代表的值对应于在一个预定格式中的字符。数据I6到I12每 一个由以BCD(二进制编码十进制码)格式表示的字符的4个位构成。双零位 部分一方面被间插入数据I1到15,另一方面被间插入数据I6到I12之间。
数据I1和I2由构成一个国家代码的12个位组成。这是一种利用任何在 图7中的两个字符来识别国家名的代码。
数据I3到I5由构成一个拥有者代码的18位构成。该代码能够利用依据 图7中所定义的,两个字母字符和两个数字字符识别24,480个拥有者。
八位数据I6和I7每一个数据项由四个位组成,用两个BCD格式的数字 代表一个记录年。
20位数据I8到I12,每一个数据项由四个位构成,用四个BCD格式的数 字,表示所涉及的轨道的记录序列号。
由上述数据构成的ISRC,被作为一个对于每个轨道都有具体值的子码 插入。CD上的轨道就是这样被标识的。
有两种MD:一种是包含有凹坑的只读光盘,另一种MD是包括凹槽的、 可以从它写入和读取数据的磁光盘。图6D显示了用于只读MD的Q通道数据 的结构。该MD上除了没有时间信息之外,提供了轨道号(TNO)、索引信息 (INDEX)和一个CRC代码。对应于控制数据CTL(Q5位到Q8位)和地址 ADR(Q5位到Q8位)的每个区域,每个都用“0000”填充。
2.数字音频接口
下面描述的是用来在多个数字音频装置之间,通过一个数字音频接口 传输数据的格式。图8A和8B显示了一个符合IEC958规格的数字音频接口格 式(以下叫做I/O格式)。
在I/O格式中,如图8A所示,一个取样周期(1/FS)被认为是一个形成基 本单元的帧。在单个帧中,一个从LSB(最低有效位)到MSB(最高有效位)排 列的数字输出信号,首先通过左(L)通道然后通过右(R)通道进行传输。
对应于每个通道的数据叫做一个子帧。图8B描述了一个子帧的结构。 一个子帧由32位组成。两个子帧,即一个在左通道一个在右通道构成一个 单帧。
子帧的开头四位叫做一个前序码(preamble),用于同步和子帧识别。
接下来的四位是辅助位(AUX),跟着是20位音频数据DA构成的主数 据。
音频数据DA后面跟着四个控制数据位数据位V、U、C和P。
V位是一个有效性标志。当被设置为“0”时,该标志表示所关心的子 帧有有效(可靠)数据;当设置为“1”时,信号表示子帧数据的无效(不可靠) 性。有效性标志允许接收侧设备传送有关于其数据处理操作的判断。
U位代表用户数据。从每个携带这个U位的子帧,平均提取1,176位以 形成控制数据,即作为说明显示在图9中的一个子码。
对应于零帧和第一帧,提供如图5所示的子码同步模式。如图9所示, 每个携带U位的帧由12位组成。在此例中,每个帧的最后四位是哑(dummy) 位。
随后的第2到第97帧,每一个都以跟随着如图5所示的子码数据Q到W 的“1”为开始,并且后面跟着四位哑数据。
就是说,在重放侧,用从CD或MD未修改直接取得的子码数据Q到W 填充V位。尽管图9的例子显示两个开始位是分开12位,但是通过改变哑位 的数目,其距离可以在8到16之间变化。
如图8B所示的C位代表通道状态数据。通道状态是通过一种包括每一 个子帧的192个C位(即一个字)的数据格式来定义的。图10描述了一种通道 状态格式。
一个字的第一位(O位)显示了传输设备是用户模型还是商用模型。接下 来的五位(1位到5位)包含控制信息。说明一下,位2是一个版权保护识另位, 位3是一个加重提供识别位。
位8到位15组成类别码CC。位15叫做代表数字音频数据产生的L位。通 常,位15被设置为“1”以表示商用记录软件。根据传输设备,8到14位用 具体的代码设置填充。
例示地,如果传输设备是MD系统,该类代码CC被设置为“1001001L”。 如果传输设备是CD系统,该类代码被设置为“1000000L”。
位16到19构成一个源号。相同类型的多重设备被互相连接,每一个设 备通过其源号进行识别。
位20到23形成一个通道号。就是说,这些位标识数字音频接口里的通 道类型。
位24到27被分配为取样频率标识码,位28和29定义取样频率精确的程 度。
位32和后面的位没有被使用。
如图8B所示的P位是一个奇偶检验位。说明一下,当一个偶校验方案 被接受后,从而在辅助位上进行检查,音频数据位DA和V、U、C位用于错 误检测。
3.CD-MD转录系统
3-1.MD记录器/播放器的结构
在实施本发明的CD-MD转录系统中,通过参考图11和12,将在下面描 述作为该系统一个记录设备的MD的典型结构。
如图12所示,MD记录器/播放器1由一个储盘器装置101和一个记录重 放单元102构成。记录器/播放器1使用的MD(迷你盘)是已知的磁光盘,并且 每一张盘片都装在盘盒中。
储盘器装置101能够存放预定数目的盘盒DK,如图12所示。说明一下, 提供的五个盘片存放位置MD1到MD5,可以容纳最多五个盘盒。
任何一个存放的盘盒DK,被从储盘器装置101传送到在记录和重放单 元102内部的一个记录和重放位置,或者从该记录和重放位置移回储盘器装 置101。说明一下,传送可以在系统控制器11控制之下自动实现,这将在稍 后描述。
为了能够使任何一个盘盒从储盘器装置101弹出,用户首先在位置DM1 到DM5之中选定需要的盘片位置,并执行一个弹出操作。作为响应,盖子104 打开,通过一个盘片装卸单元103的开口,允许盘盒DK从选中的盘片储盘 器位置弹出。在图12中,显示了盘盒从盘片位置MD4弹出。
为了从MD记录器/播放器1外部装载一个盘盒DK到储盘器装置101中, 用户选定存放位置MD1到MD5中的一个,通过打开的盖子104,把需要的盘 盒插入到盘片装卸单元103。就是说,该实施例的MD记录器/播放器有一种 所谓的自动换盘功能。
例示地,提供了一个垂直传送设备101a以使储盘器装置101在垂直方向 移动。如上所述,为了达到盘片装载和卸下的目标,设备101把储盘器装置 101传送到一个对应于记录和重放位置的高度,或者传送到盘片装卸单元 103,从而一个盘盒在储盘器装置101和记录重放位置之间移动,或者在外 部和该储盘器装置101之间移动。
储盘器装置101的操作也可以通过系统控制器11来控制。
图11是显示记录和重放单元102内在结构的方框图,即实现本发明的MD 记录器/播放器1。MD记录器/播放器1能够从一张磁光盘(MD)90读取音频数 据,并且把音频数据写入磁光盘(MD)90。
在图11中的MD90是指在从图12中的储盘器装置101传送到记录重放位 置的盘盒中的一张盘。
为了进行记录或者重放操作,用一个把盘盒从其关闭位置打开的用于 曝光快门机构使在盘盒中的MD90暴露给从光头3发射的光束和磁头产生的 磁场。
通过一个主轴电机2,MD90以一个恒线速度(CLV)旋转。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记录重放位置表示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可通过主 轴电机2使MD90保持旋转。
横跨装入的磁光盘90,光头3和磁头6a处在对称的位置。光盘包括一个 物镜3a、一个双轴结构4、一个半导体激光器单元(图中未示)、和一个接收 在半导体激光器发射下从磁光盘表面反射光的光接收单元。
双轴结构4有一个聚焦线圈和一个跟踪线圈。聚焦线圈使物镜3a使物镜 接近或者离开磁光盘90。跟踪线圈使物镜3a在磁光盘之上径向移动。
同样提供了一个滑轨(sled)机构5。该设备可在磁光盘90径向以大的移 动量移动整个光头3。
光头3里的光接收单元获得反射光所产生的信息,该信息被提供给进行 电流到电压转换的RF放大器7。转换后面跟着矩阵运算处理,从而生成一个 聚焦误差信号FE、一个跟踪误差信号TE和一个RF信号。
依下列各项,RF(射频)信号即一个重放信号被生成。当磁光盘90暴露 给比记录时要低的功率大小的一个激光束时,通过使用反射光磁克尔(Kerr) 效应,检测到一个磁场矢量。该检测到的磁场矢量被用作为生成RF信号的 基础。
通过RF放大器7生成聚焦误差信号FE和跟踪误差信号TE被提供给一个 伺服线路9,进行相位补偿和增益调整。经过伺服线路9,通过一个驱动放 大器(图中未示),信号被发给双轴结构4的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
以该跟踪误差信号TE为基础,伺服线路9通过一个LPF(低通滤波器)生 成一个滑动误差信号。该滑动误差信号通过一个滑动驱动放大器(图中未 示),被提供给滑轨机构5。
通过RF放大器7生成的RF信号,同样被提供给一个EFM/CIRC编码解码 器8在二进制格式下进行EFM(8-14调制)解调和CIRC(交叉交织里德-所罗门 (Reed-Solomon)编码)误差校正。结果信号被发给存储控制器12。
在磁光盘90上,在预定频率(在此例中是22.05kHz)以摆动(wobbling)方 式预先提供凹槽。通过调频(FM),地址数据在沟槽被记录下来。
地址数据由地址解码器10取出,使BPF(带通滤波器)只让限定频率经 过。依据一个二值EFM信号或者以地址解码器10取出的地址数据为基础, EFM/CIRC编码解码器8生成一个用于转动盘的主轴误差信号。主轴误差信 号被通过伺服电路9提供给主轴电机2。
根据二值EFM信号,EFM/CIRC编码解码器8相应地控制一个PLL(锁相 环)设置操作。EFM/CIRC编码解码器8也生成一个用于解码的重放时钟信 号。
通过存储控制器12校正了误差的二进制数据被以每秒1.4兆位的数据传 输率写入到缓中存储器13。
当至少数据的一个预定量被累积在缓中存储器13中时,存储控制器12 以每秒0.3兆的数据传输率即一个相对写入操作为足够低的速率,从缓冲存 储器13读取数据。所取出数据被作为音频数据输出。
因此音频数据在被输出之前暂时累积在缓冲存储器13中。外部影响比 如振动可能触发一个不规则的轨道跳跃,导致连续从光头3读取数据的中 断。在此情况下,用来使光头3复位到出现非正常轨道跳跃的地址所需的时 间由缓冲存储器13中保持的数据来覆盖。因此,该设备确保一个不间断的 音频输出。
如果在本实施例中缓中存储器13是四兆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一个 完全装满的缓冲存储器13包含持续大约10秒的累积音频数据。
通过系统控制器11来控制存储控制器12。
从磁光盘90读取的数据在被写入之前,通过预定方法(比如,该实施例 使用的叫做ATRAC的自适应声学变换编码方法)进行压缩。通过存储控制器 12从缓中存储器13取出的数据,经过音频压缩编码器-解压缩解码器后, 变成解压缩数字数据。该数字数据被发给D/A转换器15。
D/A转换器15把从音频压缩编码器-解压缩解码器14传来的解压缩后 的数字数据,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通过输出端16,模拟音频信号被提供 给重放输出部分(由放大器、扬声器、耳机等等构成),图中未示。重放的音 频输出按此方式提供。
在上述的重放操作中,系统控制器11执行多种控制:它依据一个操作 单元19的操作传输伺服命令到伺服电路9;告诉存储控制器12如何控制缓冲 存储器13;产生一个显示单元20来显示文本信息,比如已经历的播放时间 和被播放节目的标题;产生EFM/CIRC编码解码器8来执行轴伺服控制和解 码控制。
除了操作单元19,为用户提供一个遥控器50来执行各种操作。说明一 下,遥控器50发出作为反映用户操作的命令的一种红外线调制信号。通过 红外线接收单元23,该命令(即操作信息)被转换成电信号。从转换产生的电 信号被提供给系统控制器11。响应来自红外线接收单元23的操作信息,系 统控制器11执行必要的控制处理。
当记录音频信号比如几首乐曲到盘片90时,MD记录器1通过它的输入 终端17或者21接收信号。
例示地,重放设备比如CD播放器的模拟输出终端的模拟音频信号通过 输入终端171输入。通过A/D转换器18,模拟音频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被从那里发送给音频压缩编码器解压缩解码器14。
带有重放设备比如CD播放器数字输出端的数字数据的数字音频信号通 过输入终端21被输入。在这种情况下,数字接口25执行一个解码操作并提 取关于数字通讯格式的控制数据。通过解码操作提取的数字音频信号,被 提供给音频压缩编码器-解压缩解码器14。
在该实施例中,数字接口25符合IEEE1394接口规程。换句话说,可以 使用一个遵守上述IEC958规格的数字接口。作为熟知的,IEEE1394接口是 为了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和远距离控制目标,作为允许命令的传输与接收 和响应的串行数据接口。
在该实施例中,IEEE1394接口把MD记录器/播放器1和CD播放器(稍后 将描述的重放设备)连接起来用于通信。这种连接(hookup)允许数字转录, 从而为了进行无搀杂的记录,CD播放器的重放音频信号被以数字信号格式 输入。该接口同样提供了,何时开始重放和在此转录步骤中记录行为的同 步,以及用于高速转录的同步。
输入给音频压缩编码器-解压缩解码器14的数字音频信号,是经过 ATRAC(自适应声学变换编码)压缩编码的。存储控制器12以每秒0.3兆的数 据传输率,把被压缩的数字音频信号发送给用于在其中暂时存储的缓冲存 储器13。
一旦判断一个被压缩数据的预定量已在缓冲存储器13中累积,存储控 制器12发出从内存13读取数据的许可。
从缓冲存储器13取出的压缩数据被提供到EFM/CIRC编码器-解码器8, 进行诸如按照CIRC方案和EFM处理的添加纠错码等处理。在该处理之后, 数据被提供给一个磁头驱动电路6。有了该数据,磁头驱动电路6相应地驱 动磁头6a通过N极或者S极磁场应用。
在包括磁场应用的记录步骤中,系统控制器11使光头3把半导体激光器 单元(图中未示)的发射功率提高到比重放步骤更高的水平,从而使磁光盘表 面热到居里温度。加热使磁头6a的磁场信息固定的到盘片的记录表面上。 就是说,数据被作为磁场信息记录下来。
在上述的记录操作中,系统控制器11执行多种控制:它传输伺服命令 给伺服电路9;告诉存储控制器12怎样控制缓冲存储器13;使显示单元20显 示信息,比如已经历记录时间和被记录节目的标题;使EFM/CIRC编码编码 器8来执行轴伺服控制和编码控制。
在一个包括数字数据输入的步骤中,取出的控制数据通过数字接口25 被接纳。在一个包括模拟信号输入的步骤中,通过输入终端17输入的模拟 音频信号也被发送到一个静音检测单元22。静音检测单元22,监测输入音 频信号带来的音乐乐曲之间的静音间隙。监测信息被提供给系统控制器11。
RAM24是暂时保存系统控制器11在执行其处理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的 存储器。
ROM27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该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内容在系统 控制器11控制之下可以得到更新。当电源切断时,ROM27保持它的内容。 ROM27包含系统控制器11在实施各种处理过程中需要的不同种类的节目和 数据。
本实施例包括一个计时器单元28和一张用于HCMS管理的HCMS管理 表29。这些有关于HCMS管理运转的组件的结构将稍后描述。HCMS管理是 用于依据HCMS规格实现转录约束的、一种代表各种类型的信息管理和操 作控制的一般指示。
换句话说,可以通过使用ROM27里的一些区域来实现计时器单元28和 HCMS管理表29的功能。
通过提供操作单元19,允许用户根据需要来操作MD记录器/播放器1。 例示地,操作单元19有切换器、控制器等等,以产生象重放、暂停、快进、 回倒、记录和停止的基本操作;编辑操作,比如轨道的擦除、连接和分区; 和用于输入文本信息比如轨道和盘片名的输入操作。反映操作单元19操作 的命令信号被传输到系统控制器11。系统控制器11相应于命令信号依次执 行控制步骤。
在本实施例里,MD记录器/播放器1的操作单元19可以是稍后将描述的 结构,从而控制从CD播放器到MD记录器/播放器1的数据的转录。
本实施例有两个模式,在这两个模式中以上述的转录步骤,复制一张 CD的内容到多个MD90上。两个模式中的一个叫做轨道单元记录模式,在 这种模式下,随着轨道的增加,一张MD的内容与接下来的MD的内容不同。 另一种模式叫做无缝记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目标内容被以连续的无缝 方式从一张MD记录到另一张上。用户操作操作单元19时,可以选择两个模 式的任一一种。
在实践中,可以提供带有相当于操作单元19的功能的遥控器。然后, 为了促使进行相关的处理,可以操作遥控器输出可以被接收的命令信号。
例示地,如果从一个CD播放器输出的一个模拟重放音频信号将要被MD 记录器/播放器1转录,并且IEEE1396数字接口未使用的话,则端子26被用 于在CD播放器和MD记录器/播放器1之间交换控制信号。通过端子26的通 信,允许在模拟转录步骤中,对何时开始和何时结束一个CD播放器(稍后描 述)进行同步,对何时开始MD记录器/播放器记录处理进行同步,以及对高 速转录进行同步。
3-2MD轨道格式
下面是在磁光盘(MD)90上的记录数据轨道的一簇格式的说明。数据被 通过迷你盘系统记录在称为簇的单元里。如图13显示了簇的典型的格式。
如图13所示,在MD上簇CL作为记录轨道被连续地形成。一个簇是要 被记录数据的最小增量。每一个簇通常对应于二或三个轨道。
一个簇CL由扇区SFC-SFF组成的一个四扇区子数据区域,和由扇区 S00-S1F构成的一个32扇区主数据区域构成。作为有关音频的用途,主数据 是指被压缩的从上述ATRAC处理产生的音频数据。一个扇区是一个2,352字 节构成的数据单元。
四扇区子数据区域被用于容纳子数据,并作为一个链接区域。TOC(目 录)数据和音频数据被记录到32扇区主数据区域。在链接区域的扇区是哑扇 区,用于把基于CIRC(本实施例采用)的交织长度的过长部分与CD和其它系 统使用的扇区长度(13.3毫秒)相比较进行对齐,用于纠错。这样,链接区域 基本上是一个保留区域,尽管构成该区域的扇区也可以被用于一些处理或 者用于某些控制数据的记录。地址被记录到每一个扇区。
每一个扇区进一步被分解为更小的单元,叫做声音组。具体而言,两 个扇区被分成11个声音组。
如图13所示,一对相邻的两个偶数编号和奇数编号扇区(比如扇区S00 和S01)包含声音组SG00到SG0A。每一个声音组由424字节构成,并提供对 应子11.61毫秒的时间周期的音频数据。
在每一个声音组SG内部,数据被记录在两个分离的声道上:左(L)声道 和右(R)声道。例示地,声音组SGOO由L通道数据L0和R通道数据R0构成; 声音组SG01由L通道数据L1和R通道数据R1构成。
一个容纳左或者右声道数据的数据区域有212字节,就是说叫做一个声 音帧。
3-3U-TOC
磁光盘(MD)90的表面被如图13所示格式的簇覆盖。在径向最里面的部 分,留出了一个作为管理区域的径向划分的区域。位于管理区域外部的是 节目区域。
管理区域由一个只读区域和磁光区域最内侧部分组成。在径向最内侧 部分的只读区域容纳有以相位形式的位记录的只读数据。位于只读区域外 部的磁光区域允许数据数据写入到其中,和从中读取数据。
在磁光区域的管理区域外部的是节目区域。在节目区域中,音频数据 被记录到构成如图13所示的主数据区域的每一个扇区。
在管理区域中,只读区域有一个用于把盘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区域管 理的PTOC(预制母模目录)。在只读区域外部的磁光区域中,内容信息(U-TOC 或者用户目录)被记录下来,以用于记录在节目区域中的节目的管理。
准备写入到MD90或者从MD90读取的数据,有必要从MD读取管理信 息(P-TOC,U-TOC)。利用取出的管理信息,系统控制器11识别一个指定的、 在盘片90上的写入数据或者读取数据的地址。取出的管理信息保存在缓冲 存储器13中。缓冲存储器I3的空间被分成两个部分:一个用于容纳数据读 取或者写入的缓冲区域,和一个用于保存管理信息的区域。
当MD90被装入时,系统控制器11通过在存储有管理信息的盘片的径 向最内侧部分执行读取操作,来提取管理信息。取出的管理信息保存在缓 冲存储器13中。之后在对盘片90进行写入和读取操作时,引用该信息。
当数据被记录或者删除时,或者在编辑工作比如执行文本信息输入之 后,U-TOC被更新了。每当一个写入、删除或者编辑操作被执行,系统控 制器11更新在缓冲存储器13中的U-TOC信息。任何这样的更新操作都与以 一个合适的定时方式对盘片90上U-TOC区域进行的相应的修改相并行。
在下面描述的是容纳用于把轨道数据写入盘片90或者从盘片90读取轨 道数据的管理信息的扇区。图14显示了U-TOC0扇区的格式。0到31扇区可 以象U-TOC扇区一样来分配。就是说,在管理区域的一个簇中的每一个扇 区(S00到S1F)都可以被使用。1和4扇区保存文本信息,2扇区容纳有日期时 间信息。
U-TOC0扇区是一个包含这个用户和有关可记录(即,空白)区域记录的 多首音乐相关管理信息的数据区域。更具体而言,0扇区容纳有记录在节目 区域的每一个节目的一个开始地址和一个结束地址,作为每一个节目属性 (轨道模式)的复制保护信息,和加重信息。
例示地,当一首音乐要被记录到一张盘片90上时,系统控制器11搜索 U-TOC0扇区,寻找盘片上的一个空白区域,并把音频数据写入找出的区域。 一旦从盘片读取一首音乐,系统控制器搜索U-TOC0扇区,寻找目标音乐曲 目被存储的区域,访问该区域,并从该访问区域提取数据。
如图14所示,U-TOC0扇区有一个其中形成12位同步模式的头部,其 后跟着代表有关扇区地址的三字节数据(“簇H”,“簇L”,“扇区”); 一个识别有关盘片生产商的制造者代码;一个显示盘片型号的型号代码; 第一节目号(第一TNO);最后的节目号(最后TNO);扇区使用状态(“已用扇 区”);一个盘片序列号;和一个盘片ID。
同样记录在0扇区的还有一张指定数据部分相应的表,包括:一个指定 存储有关盘片上损坏区域的信息的槽的开始位置的指针P-DFA(用于损坏区 域的指针);一个指示槽(slot)使用状态的指针P-EMPTY(用于空槽的指针); 一个显示可记录区域开始位置的指针P-FRA(用于空闲区域的指针);还有指 示对应于节目编号的每一个槽开始位置的指针,P-TN01、P-TN02...、P- TN0255。
指定数据部分相应的表后面跟着一个每个为八字节的255个槽的管理 表。每个槽被用于管理起始地址、结束地址,轨道模式和链接信息。
在本实施例,数据没有必要以连续的方式记录到磁光盘90上;当记录 的时候,一个连续的数据字串可以被分成多个离散的片段。一个数据片段 代表记录在物理地相邻簇中的数据的一个临时连续集。
在用于盘90的以图11中的MD记录器/播放器1的形式的重放设备中,数 据被临时累积在缓冲存储器13中,以吸收数据被写入到缓冲存储器13和从 缓冲存储器13读取的不同速率。利用累积在缓冲存储器13里的提取数据, 驱动光头3相继地存取以一种分布方式记录在盘片90上的数据。在缓冲存储 器13中,数据被恢复到原始的顺序的数据字串用于重放。
在上述结构中,写入数据到缓中存储器13用于重放的速率,比从中读 取数据的速率更高。这确保了连续的音频数据重放将不会被破坏。
如果一个节目被覆盖写入在一个已经记录节目之上,如果新写的节目 比存在的节目短,后者的额外部分被留下不删,而是被指定为一个可记录 的区域(通过指针P-FRA管理)。这样安排允许可记录的容量的有效利用。
下面参考图15描述了:通过使用用于管理可记录区域的指针P-FRA, 散布的区域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
假定03h(十六进制)的值被记录到指示用于管理一个可记录区域的槽开 始位置的指针P-FRA。在这种情况下,对应于值“03h”的槽就被存取,并 且数据被从管理表中的03h槽读取。
保存在03h槽中的开始和结束地址指示记录在盘片上的一个数据片段的 开始和结束点。
保存在03h槽中的链接信息显示了跟在03h槽之后的槽的地址。在此例 中,链接信息保存了18h的值。
包含在18h槽中的链接信息指向下一槽2Bh。2Bh槽被存取,以找到指 示记录在该盘片上另一数据片段的开始和结束点的开始和结束地址。
链接信息被追踪,一直到00h的一个值被遇见。此过程使获得借助于指 针P-FRA管理的全部数据片段的地址成为可能。
按照所描述的方式,槽被从通过指针P-FRA指示的第一槽开始进行追 踪,直到链接信息变成零(=00h)才结束。这就在存储器空间内部链接了分开 记录在盘片上的数据片段。因此,有可能控制作为此盘片90上的可记录区 域的全部数据片段。
鉴于上述作为一个例子说明的指针P-FRA,其它指针P-DFA、P- EMPTY、P-TN01、P-TN02...P-TN0255在链接散布数据部分的管理过程中, 也可以被同样地使用。
3-4.CD播放器的结构
下面参考图16描述的是,在实施本发明的转录系统中作为再现设备的 CD播放器30的典型结构。图16显示了MD记录器/播放器1的一个部分方框, 以便阐明它和在CD-MD转录系统中的M3记录器/播放器1的连接。在图16 中,象在图11中它们的对应物的相同的或者相应的功能的组件,用相同的 标号表示,并且它们的说明被省略以避免不需要的重复。
在此转录系统中,CD播放器30重放的音频数据被记录在MD记录器/播 放器1中的MD90上的轨道单元中。
在用作为再现设备的CD播放器上,一张光盘(CD或者压缩光盘)91通过 一个主轴电机32以一个恒线速度(CLV)旋转。
光盘包括一个物镜33a、一个双轴机构34、一个半导体激光器单元(图 中未示)、和一个接收在半导体激光器发射下从磁光盘表面反射光的光接收 单元。
双轴机构34包括一个聚焦线圈和一个跟踪线圈。聚焦线圈使物镜33a使 物镜接近或者离开磁光盘91。跟踪线圈驱动物镜33a径向在磁光盘之上移 动。
提供了一个滑轨机构35以在光盘91径向以大的移动量来移动整个光头 33。
光头33里的光接收单元获得反射光所产生的信息,该信息提供给进行 电流到电压转换的RF放大器36。转换后面跟着矩阵运算处理,从而生成一 个聚焦误差信号FE、一个跟踪误差信号TE和一个RF信号。
RF信号即重放信号,作为发射到光盘91上的激光束量的指示信息被提 取出来。
通过RF放大器36生成的聚焦误差信号FE和跟踪误差信号TE被提供给一 个伺服电路37,进行相位补偿和增益调整。经过伺服电路37,通过一个驱 动放大器,图中未示,该信号被发给双轴机构34的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
以跟踪误差信号TE为基础,伺服线路37通过一个LPF(低通滤波器)生成 一个滑动误差信号。该滑动误差信号通过一个滑轨驱动放大器(图中未示), 被提供给滑轨机构35。
通过RF放大器36生成的RF信号被提供到信号处理电路38进行二值化 (binarization)、EFM解调和CIRC误差校正的。该处理产生一个作为重放数 据的数字音频信号。
对应于二进制(binary)EFM信号,信号处理电路38生成一个用于控制盘 片旋转的主轴误差信号。因此生成的主轴误差信号被提供给主轴电机32。
根据二进制EFM言号,信号处理电路38操作一个PLL(锁相环)电路以生 成一个重放时钟信号。伺服电路37和信号处理电路38在它们的操作中,被 一个系统控制器41控制。
来自信号处理电路38的数字音频信号被发送给数字接口40。得到该信 号,数字接口40把它转变成遵从由控制和纠错码提供的预定传输格式的数 字传输数据。如此准备好的数字传输数据通过输出端子42被输出。传输数 据通过输入端子21输入到MD记录器/播放器1,并被提供给数字接口25。
对于这一实施例,CD播放器30和MD记录器/播放器1的数字接口40和25 服从的数字传输格式遵从上述IEEE1394规格,但并不限于此。
IEEE1394兼容接口结构,允许相互间的设备控制信号在CD播放器30 的数字接口40和MD记录器/播放器1的数字接口25之间交换。这消除了包括 端子44(在CD播放器方面)和端子26(在MD记录器/播放器方面)在内的控制信 号通信设施的必要。
另一方面,如果光信号被用在一根按照每一数字音频接口规格的通信 光缆之上载送数字数据,那么建立一个通过端子44和26的相互通信结构来 进行控制信号通信是很有必要的。
来自信号处理电路38的数字音频信号被分流,并提供给D/A转换器39。 D/A转换器39把输入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一种模拟音频信号,该模拟声频信 号从输出端43发送到MD记录器1的输入端子17。
一个操作单元47有至少在该CD播放器30上,用户用来控制各种重放- 相关操作的各种键(控制)。操作单元47提供带有反映这些键的操作命令信号 的系统控制器11。
根据系统配置,操作单元47可以包含用于控制MD记录器/播放器1的特 定键。如果任何这样的键被操作,相应的命令信号在系统控制器41控制之 下,被转移到MD记录器/播放器1的系统控制器11。
CD播放器30的系统控制器11执行播放器30内部不同功能电路的控制处 理,从而得到由CD播放器30执行的各种和重放相关的操作。控制处理包含 与来自操作单元47的命令有关的处理。
如同虚线部分所示,CD播放器30可以用一个计时器单元46和一张 HCMS管理表45装备它的系统控制器11。计时器单元46和HCMS管理表45被 用于HCMS管理目的,并且被认为是在功能上与附属于图11中的MD记录器/ 播放器1的计时器单元28和HCMS管理表29相周。
如下文所述,如果MD记录器/播放器1的计时器单元28和HCMS管理表 29被用于HCMS管理,那么没有必要把计时器单元46和HCMS管理表45配置 到CD播放器30上。
如果HCMS管理要在CD播放器30一侧进行,那么计时器单元46和HCMS 管理表45就是需要的。
在这种情况下,计时器单元28和HCMS管理表29可以从MD记录器/播 放器1省略掉。
在一个转录操作中,MD记录器1作为记录设备把来自CD播放器30的数 字音频信号或者模拟音频信号写入到MD90。
通过输入端子17输入的模拟音频信号被如下记录到盘片90:模拟音频 信号首先由如上所述的参考图11的A/D转换器18转换成一种数字音频信号。 然后,对于上面参考图11说明的记录过程,数字音频信号被输入到音频压 缩/解压缩编码器-解码器14。
在上述的情况下,通过输入终端17输入的模拟音频信号同样被提供给 静音检测单元22。单元22检测在持续一个预定时间段(比如2秒)或者更长时 间段检测到音频电平的静音状态。来自静音检测单元22的检测信号,被作 为表示提供的模拟音频信号载送的节目变化(在多首乐曲之间的间断)的信 息,发送给系统控制器11。
普通的CD包含区分一首乐曲和另一首音乐的三到五秒的静音间隙。这 样的静音部分被静音检测单元22检测到,并且作为节目号变化来解释。
如果数字传输数据被提供给输入端子21,那么数字接口25处理该数据。 例示地,符合IEEE1394接口需求的数字接口25包括IEEE编码/解码数据块 25d,时间码提取单元25a,U位提取单元25b和逻辑电路25c,如图16所示。
依据每一条IEEE1394接口规范,重放数字音频数据在被这个CD播放 器30的数字接口40编码之后,被传输出去。传输数据被MD记录器/播放器1 的数字接口25接收。一旦到达接口25,该数据被接收进IEEE编码器/解码 器数据块25d进行解码处理,从而包括子码的数字音频数据DAU被提取出 来。因此而获得的数字音频数据被提供给U位提取单元25b和时间码提取单 元25a。
如果接收的数据包含比如不同于数字音频数据的遥控命令数据,那么 IEEE编码器/解码器数据块25d把命令等转发到系统控制器11。
从接收到的数字音频信号,U位提取单元25b提取U位数据,即代表节 目变化(多首音乐的变化)的标志。从输入数字音频信号,时间码提取单元25a 提取指示已用播放时间的时间码数据。
逻辑电路25c在U位提取单元25b和时间码提取单元25a的输出上进行一 个逻辑操作。依据从U位提取单元25b和时间码提取单元25a的输出,逻辑电 路25c生成一个显示在来自重放方面的数字音频信号中节目变化的信号。生 成的信号被发给系统控制器11。
时间码提取单元25a从传输的数字数据中提取每一节目的已用播放时 间。在生成一个节目变化检测信号中,逻辑线路25c在下述两个参数上执行 逻辑操作:已经达到00分01秒的已用播放时间,和U位变化信息。
或者,节目变化检测信号可以根据被U位提取单元25b提取的内容,独 自地生成。作为另一替换方案,逻辑电路可以在U位变化信息和一个检测到 的静音间断上执行逻辑操作,如同在模拟记录情况下。
传输数字音频信号被从数字接口25发送到音频压缩/解压缩编码器-解码 器14。编码器解码器14执行图11所述的记录过程。
如图3所示并且符合IEEE1394接口规格的数字接口25的结构只是一个 例子,并且可以在许多方面进行修改。比如,一个IEEE1394接口不一定采 用参考图8A、8B、9和10描述的数字音频接口格式。相反地,在传送侧解 码的子码信息可以被转换成按照IEEE1394接口规范的命令,用于发送。一 旦到达接收侧,该命令可以被转译为适当的处理过程。
为了解释的目的,这里假定数字音频数据通过图8A、8B、9和10显示 的数字音频接口格式的IEEE1394接口传输。
迄今为止描述的本发明的CD-MD转录系统,允许已知为标准速度的转 录,它是由CD播放器30以标准速度重放的音频数据被转移到MD记录器/播 放器1进行标准速度记录的过程。
该CD-MD转录系统同样提供高速转录,它是由CD播放器30重放的音 频数据以标准速度乘以一个预定值的速度,被发送给MD记录器/播放器1进 行高速记录的过程。
在标准速度转录中,CD播放器30以CLV(标准速度)旋转地驱动CD91 以从中读取数据。所取出数据在一个对应于标准速度的处理速度(时钟脉中 频率)下,对其进行一个重放信号处理过程。例示地,如此处理的数据被通 过一个数字接口输出到MD记录器/播放器1。如果取出数据以一个模拟音频 信号的形式要被输出,以对应于标准速度的处理速度,数字音频数据在被 输出之前被转换成模拟格式。
MD记录器/播放器1使该输入信号经历以下信号处理,比如以一个对应 于标准速度的处理速度(时钟频率)进行的压缩(如果该数据被作为一个模拟 信号输入的话,包括A/D转换)。处理后的数据以一个每秒0.3兆位的数据传 输率写入到缓冲存储器13。根据在缓冲存储器13中累积的数据量,数据从 中以每秒1.4兆位的数据传输率被读取。例示地,读取的数据一次写入到MD 90的一个簇。
在高速转录的情况下,CD播放器30上设置了一个比标准速度更高的多 倍速。CD播放器30旋转地驱动CD91以从中读取数据。取出数据以对应于 建立的多倍速的处理速度,经历重放信号处理。例示地,因此而处理的数 据被通过一个数字接口输出到MD记录器/播放器1。
MD记录器/播放器1使该输入信号经历以下信号处理,比如以一个对应 于多倍速的处理速度(时钟脉冲频率)进行的压缩(如果该数据被作为一个模 拟信号输入的话,包括A/D转换)。如果给标准速度乘以N的一个因数,那么 数据以一个每秒0.3xN兆位的数据传输率被写入到缓中存储器13。根据缓冲 存储器13中累积的数据量,例示地,数据被从那里读取并且一次写入到MD 90的一个簇。
在高速转录时,数据被从缓中存储器13读取的速率随已建立的多倍速 而变化。就是说,如果多倍速相对地比较低,即如果每秒1.4兆位的数据传 输率比起每秒0.3xN兆的数据传输率是足够高的话,那么数据就以每秒1.4 兆位的速率在MD90上进行读取和写入。另一方面,如果多倍速度相对地 高,从而每秒1.4兆位的数据传输率不是足够高,或者比起每秒0.3xN兆位的 数据传输率相对地低的话,那么就会设置一个更高的读取速率从缓冲存储 器13取出数据,并且建立一个对应于新的读取速率的MD的转速。
如上所述,该实施例允许两种转录:标准速度转录,和以预定的多倍 速的高速转录。
在转录过程中的控制由系统控制器41和11的进行。CD播放器30的系统 控制器41可变地控制CD播放器30的盘片转速,以及为重放信号处理部分设 置的时钟脉冲频率。MD记录器/播放器1的系统控制器11可变地控制为记录 器/播放器1重放信号处理部分设置的时钟脉冲频率(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包 括盘片转速)。如果系统控制器11和41被定义为允许指定转录速度的命令和 其响应通过一个数字接口相互交换,那么,在标准速度和高速转录之间提 供切换是很容易的,并且实现同步重放和记录也是容易的。
该实施例同样允许已知为无缝的记录,即,使用缓中存储器13和自动 换盘设备的MD记录器/播放器1,数据以一种不间断的无缝方式,从一张源 盘记录到多张盘片(MD)的过程。
更具体而言,当一个指定MD90上的转录操作结束时,来自缓冲存储 器13的数据的读取临时停止。同时,压缩从CD播放器30传来的音频数据信 号的处理仍然在继续,同样,把数据存储进缓冲存储器13的处理过程也在 继续。其转录已完成的MD90被放进储盘器装置101,一张新的MD90被选 择并从储盘器装置101输送到记录和重放位置。一旦新的MD90进入记录和 重放位置的设置完成,来自缓冲存储器13的数据的读取就重新开始。只要 在缓中存储器13中没有出现溢出,该节目确保在两张连续装入的MD之间音 频数据不间断的记录。
上述设置提供了一种自动换盘操作,从而一张记录完成的MD90被不 知不觉地放进储盘器装置101,并且一张新的记录其后的数据的MD被自动 地从中输送到记录和重放位置。一旦有多张MD放在储盘器装置101中准备 进行无缝记录,那么记录操作就会自动地继续。对于用户,在无缝记录进 行中,没有必要手动换盘。
在一种用于提供无缝记录的替换方案中,储盘器装置可以被如图11所 示的在记录和重放单元102中的多个盘片驱动器替换。在这种情况下,记录 数据信号的传输被从一个盘片驱动器切换到另一个,从而当到一个在一个 盘片驱动器中的盘片的数据记录结束时,在另一个盘片驱动器中的另一张 盘片被选择来继续接着记录。尽管被本发明包含,由于部件数目的增加, 和用来实现记录信号处理的部分重复引起更高的费用,这样替换方案不是 十分有利的。通过对比,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储盘器装置101、单个盘片驱 动器和一个记录信号处理部分的使用,允许无缝记录。部件数目的减少和 很大程度地降低费用是一个明显的优点。通过一个盘片切换器的控制,处 理过程是很简单的:只需要停止从缓冲存储器13的数据读取就行了。
4.在HCMS管理下的典型操作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允许以预定多倍速进行高速转录。然而,正 如与常规设备连接提到的那样,如果相同的CD或者相同的轨道的高速转录 允许比合理的认为是正常的个人使用更为频繁来进行转录的话,那么就存 在用户破坏版权的可能性。
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实现本发明的CD-MD转录系统被设计成通过对轨 道单元的高速转录强加约束,使之符合HCMS规范,来实现版权保护。就 是说,本实施例实现了HCMS管理。
例示地,HCMS规范规定以一首音乐的形式存在的任何一个轨道,一 旦以高速转录,至少从该轨道开始被转录的时间点起的74分钟内不能以高 速度再次被转录。尽管前面已经提到该约定,但是这里重复是为了强调。
下面描述的是在HCMS管理下,本实施例的典型操作。通过参考如图6C 所示的模式3的ISRC结构,描述了在HCMS下,本实施例是如何典型地工作 的。可以认为,这样的HCMS管理操作是通过附加在MD记录器/播放器1上 的计时器单元28和HCMS管理表29来执行的。
从CD重放的音频数据与图6A到6C的Q通道数据进行子编码。依据本实 施例的CD-MD转录系统的高速数字转录,Q通道数据被随着音频数据传输 到MD记录器/播放器1。该MD记录器/播放器1能够识别Q通道数据的内容。
当一首音乐(轨道)的高速转录开始时,MD记录器/播放器1从在该点获 得的Q通道数据,检测到如图6C所示的模式的3ISRC。
如果ISRC被检测到,并且如果该ISRC与当前保存在HCMS管理表29中 的任何一个ISRC都不匹配时,该检测到的ISRC就被作为一个轨道ID写入到 表29。在图17中,说明了HCMS管理表29的一种典型结构。
假设计时器单元28包括多个计时器。如前所述,当一个新的轨道ID被 设置到HCMS管理表29时,计时器单元28里的未使用的计时器对于新容纳 的轨道ID被选择地激活了。计时器单元28中所有的计时器,每个都被设置 为74分钟的最大计数。一旦开始,一个计时器执行从第74分钟到零的一个 向下计数。选择性地,该计时器也可以从零到第74分钟的一个向上计数。
如图17所示,HCMS管理表29,在每个重新写入的轨道标识和一个识 别相对于新的轨道ID开始的计时器的计时器标识之间,保持了一种一对一 的对应关系。
HCMS管理表29有和在计时器单元28中配置的计时器数目一样多的存 储区域(no.1到No.n),每个存储区域保持在一个轨道ID和一个计时器ID之间 的一种对应关系。
当在对应于写入到HCMS管理表29的计时器上的74分钟计时已经完成 时,轨道ID和相应的计时器ID被从HCMS管理表29擦掉。就是说,相关的 轨道和计时器信息被清除了。这就是用于本实施例的HCMS管理表29是如 何构成的。
假定一旦一个轨道进行高速转录,HCMS管理表29就被找到以包含相 同的轨道ID,即ISRC被MD记录器/播放器1检测到。在这种情况下,MD记 录器/播放器1停止相关轨道的高速转录。就是说,和保存在HCMS管理表29 中的轨道ID有相同ISRC的轨道的记录被禁止了。
当CD播放器开始一个轨道的重放以进行高速转录时,MD记录器/播放 器用很短的时间检测ISRC。如果假定每隔100个子编码数据块,就肯定出现 至少一个ISRC(模式3中的Q通道数据),其75个子编码数据块大约对应于标 准速度的一秒,那么所说ISRC大体上在高速度下一秒内就被检测到了。其 实,在实际的高速设置下,用于代码检测的这样一个时间周期只是偶然有 较小的变化。
当一个计时器上的全部计数结束时,相应的轨道ID被从HCMS管理表29 清除出去。一旦计时器计数已经结束,和所说轨道ID具有相同ISRC的轨道 的记录,可以重新开始进行高速转录。
正如描述的那样,本实施例使在高速度下已转录的任何轨道不会在相 应的计时器上设置的时期(比如74分钟)内在另一个高速转录期间被记录。MD 记录器/播放器1进行的轨道高速转录企图就在可应用的ISRC被检测的那时 刻被拒绝了。因为任何一个以高速先前记录的轨道在相应的计时器上设置 的时期内不能被再次以高速转录,相同的轨道在一个限定时段内不能被频 繁复制,从而避免了侵犯版权的可能。
如前所述,从CD重放的音频数据检测ISRC大约要一秒。那意味着,存 在一个可能:在MD记录器/播放器1通过识别防止高速转录的指令而停止记 录操作之前,轨道数据的小部分可以被记录下来。在此情况下,可以更新 U-TOC从而消除无意记录的数据。优选采用这种方式,因为从用户的观点 看来是不必要记录的数据被自动地删除了。
在上述HCMS管理的例子中,ISRC被作为轨道ID来使用。另外,为了 进行HCMS管理,可以使用不同于ISRC的信息。
这里是一个替换的例子:构成任何指定CD的TOC的信息对那张CD来 说是特定的。在这样的信息中,识别轨道和重放时间的轨道编号对该轨道 来说是唯一的。从这样的TOC信息,有可能生成用于在CD上识别轨道的轨 道ID。如此生成的轨道ID,在和上面描述差不多相同的方式下,也可以被 用于HCMS管理。
对于根据CD的TOC可选择地生成的轨道ID,例示地,可以提供一种设 备,使得一旦轨道变化就要被重放的下一个轨道的轨道ID被从CD播放器30 转移到MD记录器/播放器1。
与ISRC被用作为轨道ID的情况不同,上述的替换设置消除了CD记录 器/播放器1从CD重放的数据中检测用来作为轨道ID的必要。在下一轨道重 放开始之前,CD播放器30能因此决定是否禁止高速转录。
在上述的例子中,显示了HCMS管理以轨道为单位得到实现。在一个 较为不复杂的结构中,HCMS管理可以以一个承载复制源比如一张CD的整 个介质为单位得到实现。
例示地,如前所述,在一张CD上的TOC内容对那张CD来说可以被认 为是唯一的。以该TOC信息为基础,可以生成一个把CD作为一个整体识别 的盘片ID。代替上述的讨论的轨道ID,盘片标识可以被用于HCMS管理。
每次执行一个高速转录进程,HCMS管理表29容纳了一个代替轨道ID 来识别记录源的盘片ID。如图17中括号所示。同时,盘片ID和一个设置给 HCMS管理表29的计时器ID相匹配。从而启动被计时器ID指定的计时器单 元28中的计时器。
如果作出一个使CD进行高速转录的企图,那么,从CD的TOC生成的 盘片ID就与保存在HCMS管理表29中的盘片ID进行比较。如果在表中找到 一个匹配的盘片ID,该CD的高速转录就被禁止了。如果在HCMS管理表29 中没有找到匹配的盘片标识,那么就允许进行该CD的高速转录。
当HCMS管理如所述以盘片为单位实现时,可能有一些缺点。比如, 即使一张CD只有一个轨道Tr1已经以高速度记录了,整个从轨道Tr1到最后 一个轨道排列的CD也会在从轨道Tr1开始被高速记录的时间起的74分钟内, 被禁止进行高速转录。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CD-MD转录系统可以把一个计时器单元46和一张 HCMS管理表45附加到CD播放器30上。这样的附着允许HCMS管理在CD播 放器30一方得到实现。例示地,利用负责HCMS管理的CD播放器30,任何 重放高速转录禁止的轨道的请求被该CD播放器禁止。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版权保护,如果没有必要遵从HCMS要求的话,计 时器时间(即高速转录被禁止的时间段)可以不局限于74分钟。考虑到实际的 使用条件和版权保护的效力,计时器时间可以设置为一个比较长或者一个 比较短的时期。例如,假设一个轨道的播放时间平均大约是3分钟,计时器 时间可以为每一轨道设置为3分钟。
5.通过实施例进行高速转录
5-1.实施例转录的基本概念
本实施例的CD-MD转录系统具有包含在CD记录器/播放器1中的自动换 盘机功能。此功能允许一张CD的内容自动地转录到多个MD上。更具体而 言,当目前装入的MD在CD的重放数据记录中途用光了它的可记录容量时, 那张MD被自动地替换为另一张MD,并且剩余的CD数据开始记录到新的MD 上。这类记录操作可以被称为下面描述的盘间记录。
如果盘间记录简单地按照HCMS规范在高速度下执行,最后一个被部 分记录到第一张MD(MD-1)上的轨道,在要被连续地记录到接下来的 MD(MD-2)时,就会被禁止,如同参考图2A到2C和3A到3C,有关于现有技 术的讨论。
下面参考图18A到18C,采用以下示意性解释的设置的本实施例,就避 免了这样的不便。图18A和18B显示了类似于图2A和2B的一种转录操作。具 体而言,轨道Tr6的一部分在MD-1的容量用光之前,最后被记录到MD-1上。
在这种情况下,在图18A的上部,本实施例将部分记录的轨道Tr6排除 在HCMS管理之外。就是说,轨道Tr6被作为一个要被进行高速转录的轨道, 类似于轨道Tr7,来处理。这就使轨道Tr6从开始位置再次以高速度记录到 接下来的MD-2上成为可能,如图18C所示。
该特另构成的本实施例,根据上述原理允许高速度下的盘间记录,并 详细描述如下。
5-2.轨道单元记录模式和无缝记录模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有盘间记录的两种操作方式:轨道单元记录模式和无 缝记录模式。
轨道单元记录模式是这样的模式,在当前装入MD的可记录容量内,MD 被设置为按照以轨道为增量,把每个轨道整个地记录。下一张MD被同样地 设置为以每个轨道的整体为单位来记录数据,以次类推。
图19A到19C显示了在轨道单元记录模式下记录的一个例子。图19A显 示了经过重放的一张CD的一部分。图19B图示了在第一张MD(MD-1)上的一 个记录操作,图19C描述了在接下来的MD(MD-2)上的一个记录操作。
图19B显示了MD-1在其可记录容量用光之前,容纳了一直到轨道Tr5的 数据。换言之,MD-1的剩余可记录容量不够把下一轨道Tr6全部存储进去。
在此情况下,利用所用的轨道单元记录模式,在轨道Tr5被完全地存储 到MD-1上时,到MD-1的数据记录被临时中止了。然后,当前装入的盘片 MD-1被下一盘片MD-2即装入记录和重放位置的盘片替换。将轨道Tr6记录 到MD-2的记录随后开始,如图19C所示。
这样在轨道单元记录模式下的记录,是以上述参考图18A到18C解释的 概念为基础的。与图18A到18C的情况不同,图19A到19C的设备预先获得可 以被当前装入MD的可记录容量完全容纳的轨道的数目。任何超过MD容量 的轨道不会被记录,如图19B所示。当接下来的MD被装入并投入使用时, 先前不能记录的轨道被从头记录到新的MD上。
依据图18A到18C说明的概念,可以执行高速转录。然而,在这种情况 下,MD-1将被强制部分容纳已知超过当前装入MD的可记录容量的轨道 Tr6。轨道Tr6的部分记录是多余的和不必要的。
与之相比,图19A到19C显示的轨道单元记录模式中的转录过程,排除 了上述不必要的记录操作并且相应地缩短了转录时间。而且,轨道单元记 录模式消除了用户随后把多余的轨道比如轨道Tr6从MD-1上擦除的必要,如 图3B显示的情况。
在无缝记录模式中,盘间记录是在以如上所述的无缝方式来实现的。 图20A到20C显示了一个无缝记录模式中记录的例子。图20A显示了经历重 放的一张CD的一部分。图20B图示了在第一张MD(MD-1)上的一个记录操 作,图20C描述了在接下来的MD(MD-2)上的一个记录操作。
在无缝记录模式中,如图20B所示,MD-1容纳重放的CD数据,直到其 可记录容量完全用光。在这种情况下,假定直到轨道Tr6中间的一个分界的 数据位置Pdv的数据都被记录了。
当其记录完成时,MD-1被MD-2替换,并且紧跟在轨道Tr6中的分界的 数据位置之后的数据开始被记录到MD-2上。在MD-1和MD-2之间,轨道Tr6 以一种没有数据遗漏的“无缝”方式被记录下来。
正如参考图3A到3C有关于先前技术讨论的那样,如果高速转录按照 HCMS要求,以无缝记录模式执行的话,在MD-2上从轨道Tr6在MD-1上临 时中断的地方重新开始高速转录是不可能的,因为自从此轨道记录到MD-1 开始,它就受到HCMS管理。
当本实施例被设置为以无缝记录模式执行高速转录时,部分地被记录 到第一个MD上的最后一个轨道,被认为是不适用于HCMS管理的。即,图 18A到18C说明的基本概念适用于本实施例。
上述的安排使在一个MD的后部被部分记录的轨道的剩余部分被高速转 录到下一个MD上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在图20A到20C描述的无缝记 录模式中,进行高速转录是没有问题的。
应该再次说明,在图19A到19C和20A到20C显示的例子中,已经被以 高速记录包括轨道Tr5在内的轨道受到HCMS管理,并且从高速转录开始的 时间起至少74分钟内不能再次被转录。然而,如果需要的话,标准速度转 录是可以正常地执行的。
5-3在轨道单元记录模式中的处理过程
下面跟着描述了在每一个轨道单元记录模式和无缝记录模式下的高速 转录过程。如上所述,在轨道单元记录模式和无缝记录模式之间的转换, 可以通过用户事先手动调整来实现。
下面参考图21和22描述了在轨道单元记录模式下,高速转录是如何实 现的。显示在这些图中的步骤,通过MD记录器/播放器1的系统控制器11来 执行。
例示地,利用所用的轨道单元记录模式,系统控制器11转到图21的步 骤S101,以等待高速转录请求到来。该请求是响应于用户在高速转录操作 单元上的操作而发出的。当获得一个请求的高速转录时,到达步骤S102。
执行步骤S102以获得当前装入CD进行高速转录的总重放时间Tsum,和 当前在记录和重放位置的MD的剩余可记录时间Trem。
该CD的总重放时间Tsum是要被从CD转录的轨道的重放时间之和。比 如,如果所有的轨道从第一个轨道Tr1开始,以它们的轨道编号的升序来重 放进行转录,那意味着要被转录的目标轨道范围是从轨道Tr1到最后的轨 道。这些轨道的重放时间总计就是CD的总重放时间Tsum。如果轨道以它们 的轨道编号升序从第二个轨道Tr2开始重放的话,那意味着CD的总重放时间 Tsum是轨道Tr2到最后一个轨道的重放时间的总和。或者,用户可以选择一 个节目(program)模式,在该模式中,要被重放的轨道是按照重放这些被选 择轨道的顺序来选择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轨道的重放时间总计就是CD 的总重放时间Tsum。简而言之,步骤S102中的处理过程在时间方面对为转 录目的而被重放的目标轨道的总数据容量进行计算。
一张给定CD的总重放时间是如下获得的:例示地,CD播放器30的系 统控制器41以从该盘片读取的TOC信息为基础,计算和保持当前装入CD91 的总重放时间Tsum。通过与系统控制器41的通信,MD记录器/播放器1的系 统控制器11获得表示CD总重放时间Tsum的信息,并且把获得的信息写入 RAM24。
一张MD90的剩余可记录时间是MD可记录容量的一种时间表示。一张 指定MD的剩余可记录时间是如下计算出的:空闲区域数据的数量被首先从 相关MD上的UTOC0扇区记录的内容中获得。然后,因此而获得的数据量 被转译为一种可记录的时间。
为了获得一张MD的剩余可记录时间Trem,需要从MD读取TOC,并且 把取出的TOC存储在存储器中。在一个实际的盘间记录期间,每次把一张 MD90装入记录和重放位置,就可以取出一个TOC。或者,当开电源准备 盘片间记录时,可以从装入储盘器装置101的全部MD读取到TOC。
在步骤S103中,在CD的总重放时间Tsum和MD的剩余可记录时间Trem 之间进行比较。具体而言,执行一个检查看看是否保持着“Tsum>Trem” 的关系。
如果步骤S103检查的结果是否定的话,那意味着MD的剩余可记录时 间Trem比CD的总重放时间Tsum长。换言之,当前装入的MD 90为了转录目 的,能够容纳从CD91重放的全部目标轨道;没有必要执行盘片间记录。
在这种情况下,步骤S103之后跟着步骤S119,在步骤S119中开始不包 括盘片间记录的常规高速转录。执行步骤S119使高速转录在如上所述的 HCMS管理下进行。跟着步骤S119的高速转录过程继续着,直到在步骤S120 中CD轨道的重放被判断为已经结束时才停止。
在步骤S120中,当发现CD轨道重放终止时,就开始步骤S121。在步骤 S121中,执行一个转录结束过程。更具体而言,结束将目标数据写入缓中 存储器13,然后终止数据写入操作。如果有必要的话,在控制器从这个例 程退出之前,可以更新TOC。
如果步骤S103检查的结果是肯定的,那么就开始步骤S104。步骤S103 中检查到一个肯定的结果,表示着MD的剩余可记录时间Trem比CD的总重 放时间Tsum短。即,要容纳要被转录的全部目标轨道,需要采取盘间记录。 步骤S104和后面的步骤组成了在轨道单元记录模式下执行盘片间记录的处 理过程。
执行步骤S104以计算要被记录的目标轨道的数目(n),即,在轨道单元 记录模式下,进行盘片间记录所需要的信息。要被记录的目标轨道数目指 的是:用当前装入的MD90的可记录容量可以完全容纳的轨道数目。
组成步骤S104更详细的处理过程如图22所示。在图22中,首先执行步 骤S201以初始化代表CD总重放时间Tsum和要被记录的目标轨道数目(n)的 参数。具体而言,最初建立“Tsum=0”和“n=0”的设置。
紧跟在获得CD91重放轨道中重放顺序的第(n+1)个轨道的重放时间Ts之 后,执行步骤S202。例示地,如果步骤S202是第一次执行,就意味着n+1=1, 并且获得了要被重放的第一个轨道的重放时间Ts。
在步骤S203中,因此而获得重放时间Ts被加到CD的当前总重放时间 Tsum上。即,执行一个“Tsum=Tsum+Ts”操作以更新CD的总重放时间Tsum。 如果步骤S203是第一次执行,那么Tsum=Ts。
在步骤S204中,执行一种检查来看看是否保持着“Tsum>Trem”的关 系,其中Tsum代表在步骤S203中更新了的CD总重放时间,Trem表示在步骤 S102中获得的MD剩余可记录时间。
如果步骤S204中检查的结果是否定的,即如果更新了的CD总重放时间 被判断为不大于MD的剩余可记录时间Trem的话,就执行步骤S205。在步骤 S205中,要被记录的目标轨道的可变数目在再次执行步骤S202之前被增加 了1。
只要步骤S204中的检查产生一个否定的结果,就重复步骤S202到 S205,从而获得了CD总重放时间Tsum,作为要被转录的目标轨道的重放时 间Ts之和。
最后步骤S204中的检查产生一个肯定的结果。那意味着,一直到第(n+1) 个轨道的重放被判断为完全记录到当前装入的MD上。然后,系统控制器11 转到步骤S206。在步骤S206中,要被记录的目标轨道的可变数目(n),被明 确确定为要被记录的目标轨道数目(n)。因此而获得的数目作为步骤S104处 理过程的结果。
现在返回到图21,系统控制器11从目标轨道数目(n)被计算出来的步骤 S104转到步骤S105。在步骤S1O5中,执行一个检查来看看是否目标轨道(n) 的数目至少是1。
如果要被记录的目标轨道数目(n)没有被判断为至少是1,即如果目标 轨道数目被发现是0的话,那么就执行步骤S114(稍后描述)。目标轨道数目(n) 是0预示着:当前在记录和重放位置的MD90的可记录容量,没有能力把要 被从CD重放的任何另外一个轨道完全容纳进来。
另一方面,如果要被记录的目标轨道数目(n)被判断为至少是1的话, 就执行步骤S106。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其他轨道可以容纳在当前处于 记录和重放位置的MD90可记录容量中。
在步骤S106中,轨道单元记录模式下的高速转录开始了。当高速转录 在轨道单元记录模式中进行的时候,执行步骤S107来初始化系统控制器11 内部的一个通用计数器(带有一个计数值“m”=0)。计数值“m”代表从现 在起要被从CD重放的轨道数目。
在步骤S108中,执行一个检查来看看是否CD数据的重放已经结束。如 果步骤S108中的检查结果是肯定的,那么执行转录结束过程的步骤S121。 如果步骤S108的检查产生一个否定的结果,即如果CD的数据重放仍然在进 行中,那么执行步骤S109。
在步骤S109中,执行一个检查来看看是否在CD数据重放时,出现了轨 道变化。如果步骤S109是头一次执行,那么第一个轨道重放的开始被认为 是一个轨道变化。
轨道变化的有无,是通过在重放的CD数据中的如前所述的子码或者静 音间隙的检测来判断的。只要没有发生轨道变化,控制就返回到步骤S108。 一旦识别出一个轨道变化,就执行步骤S110。
执行步骤S110以把轨道的入口写入到HCMS管理表29,该轨道的数据 在轨道变化后,要被转录到MD90上。轨道入口处理以上文参考图17描述 的方式执行。在此例中,使轨道的入口与转录到MD90的轨道的开始有适 当定时关系地HCMS管理表29给到。
在步骤S111中,计数值“m”增加了1。在步骤S112中,执行一个检查 来看看是否保持一种“m>n”的关系,其中“m”表示在当前有效的计数值, “n”代表在步骤S104中计算出的要被记录的目标轨道数目。
如果步骤S112中的检查结果是否定的,那意味着仍然有一个轨道要被 完全容纳到MD中去。在这种情况下,象在步骤S113中指明的一样,允许继 续转录,并且再次执行步骤S108。
当步骤S108到S113被重复的话,从CD连续重放的轨道被记录在MD上。 每一个要被转录的轨道与其记录开始有适当的定时关系地受到HCMS管 理。
假定和要被记录的目标轨道数目(n)一样多的轨道被重放,并且要被记 录到下一个MD上的第一个轨道已经有轨道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110 中,预定记录到下一个MD的第一个轨道被设置为服从于HCMS管理。在步 骤S111中,计数值“m”增加了1。这带来步骤S112中检查的肯定的结果。
得到步骤S112中检查的肯定的结果,系统控制器11执行步骤S114以决 定是否另一张MD放在储盘器装置101中。系统控制器11被设计成具有识别 在储盘器装置101中MD存储状态的能力。如果判断出一张经过盘间记录的 空盘存在的话,那么执行步骤S115。
在步骤S115中,一旦在当前装入的MD上,直到最后一个轨道的结尾位 置的数据写入完成时,数据写入操作就停止了。在步骤S116中,当前MD被 下一个装入记录和重放位置的MD所替换。换言之,执行了换盘。
此时,数据的重放可能已经从CD的下一轨道开始了。由于重放数据临 时累积在缓冲存储器13中,只要缓冲存储器13没有溢出,下一轨道的重放 数据就不会丢失。
在步骤S117中,执行一个检查来看看盘片转换是否完成了。当判断换 盘结束时,就再次执行步骤S102。
跟着步骤S115到S117,当控制返回到步骤S102时,再次执行步骤S102 以获得CD的总重放时间Tsum和MD的剩余可记录时间Trem。即,获得了作 为全部剩余轨道的表示的CD总重放时间Tsum。剩余可记录时间Trem对应于 早先在步骤S116重新装入记录和重放位置的MD 90进行计算。
在控制从S114通过步骤S115到S117回到步骤S102之后,只要储盘器装 置101包含一张带有足够容纳完全至少一个轨道的可记录容量的MD90,步 骤S102和后面的步骤被再次执行,以轨道单元记录模式下的高速转录执行 盘间记录。
如果储盘器装置101中没有发现其他MD,即使还有一个要从CD重放的 轨道,步骤S114中的检查结果也是否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执行步骤S118。
在先前,与CD上的一个轨道变化有适当定时关系,执行了步骤S110以 使一个目标轨道服从HCMS管理。当步骤S114中的检查显示了后面的盘片 间记录的不能进行时,在最近执行的步骤S110中,一个把目标轨道从HCMS 管理排除的推定的失败,将使相关的轨道的高速转录在接下来的74分钟内 不能进行,而不管该轨道还没有任何部份被以高速录制到一张新的MD上的 事实。
因此,步骤S114中检查的一个否定结果,需要执行步骤S118来从最近 执行的步骤S110中,目标轨道被输入的HCMS管理表29中清除。步骤S118 后面跟着进行转录结束处理的步骤S121。
5-4无缝记录模式下的处理过程
下面参考图23描述了在无缝记录模式下高速转录是如何执行的。显示 在图中的步骤,通过MD记录器/播放器1的系统控制器11来执行。
系统控制器11首先转到步骤S301来等待一个高速转录请求的到来。当 获得一个高速转录请求时,就执行步骤S302。
象图21的步骤S102,执行步骤S302来获得当前装入CD的总重放时间 Tsum和当前MD的剩余可记录时间Trem。在步骤S303中,象图21的步骤S103 一样,在CD的总重放时间Tsum和MD的剩余可记录时间Trem之间进行一个 比较。即,执行一个检查看看是否保持着“Tsum>Trem”的关系。
如果步骤S303检查的结果是否定,那么就开始步骤S317。为了执行没 有盘间记录的常规高速转录,步骤S317和接下来的步骤S318功能上相同于 在图21中的步骤S119和S120,这里就不再给出该两个步骤的进一步描述。 如果在步骤S318中检测到CD数据重放的完成,就执行用于转录结束处理的 步骤S319,并且系统控制器11从例程中退出。在步骤S319中的转录结束处 理可以和步骤S121中的相同。
在步骤S303检查的结果是肯定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04,在步骤S304 中开始了无缝记录模式下的高速转录。换言之,为了后面的从一张MD到另 一张的盘间记录,要被转录的数据被安排为保持连续,不产生数据漏失。
在高速转录象描述的那样开始之后,在步骤S305中进行一个检查来看 看CD数据重放是否已经结束。如果在步骤S305中CD数据重放被判断为已 经结束,执行用于转录结束处理的步骤S319。如果步骤S305中检查的结果 是否定的,并且CD数据重放继续进行,那么执行步骤S306。
在步骤S306中,执行一个检查来看看是否在CD数据重放时,出现了轨 道变化。如果步骤S306是头一次执行,则象前面的例子一样,第一个轨道 重放的开始被认为是一个轨道变化。
如果在步骤S306中没有检测到轨道变化,就执行步骤S307。在无缝记 录模式下,重放数据的写入是连续的,直到MD的可记录容量变成0。步骤S307 中的检查来决定MD的剩余可记录时间Trem是否达到0。换言之,MD的可 记录容量是否完全用光得到了验证。
如果步骤S307中的检查显示了MD的剩余可记录时间不是0,即MD仍 然有可记录的容量,那么执行决定转录操作继续进行的步骤S309。步骤S309 后面跟着步骤S305。如果MD的剩余可记录时间被判断为0,同时没有另外 的数据允许写入到MD,那么执行步骤S310和后面的步骤。
如果在步骤S306中检测到轨道变化,就执行步骤S308。在步骤S308中, 随着轨道变化,从现在起要被转录到新的MD90的轨道进入到HCMS管理表 29。步骤S308后面跟着步骤S309,步骤S309后面跟着步骤S305。
在步骤S307中,如果判断MD的可记录容量用光了,系统控制器11就转 到步骤S310。
在步骤S310中,就象在图21的步骤S114中一样,执行一个检查来看看 是否有另外的MD放在储盘器装置101中。如果步骤S310中的检查结果是肯 定的,那么在步骤S302被再次执行之前,执行步骤S311到S313。
步骤S311到S313功能上相同于图21中步骤S115到S117。当步骤S302跟 随着步骤S311到S313被执行的时候,执行和图21中步骤S102相同的处理。 即再次执行步骤S302以获得CD的总重放时间Tsum和MD90的剩余可记录时 间Trem。CD的总重放时间Tsum是全部剩余轨道的代表,剩余可记录时间 Trem是考虑新装入记录和重放位置的MD90而计算出来的。
通过上述的处理,以高速度部分地录制到前一张MD90上的最后一个 轨道以一种无缝方式高速度记录到接下来的MD90上,即所说轨道不受 HCMS管理,直到它被全部录制进去。因此,在高速下,一个轨道就可以 连续地转录到多张MD上。
与CD上的轨道变化一致,即与相关轨道的高速转录的开始有适当时间 关系地执行步骤S308,其中要记录的轨道输入到HCMS管理表。那意味着 用于HCMS管理的计时器随着高速转录一开始,以适当定时方式开始其计 数。换言之,用于HCMS管理的计时器对任何一个以高速无缝转录到多张MD 的轨道进行其计数。
如果判断没有其它MD放在储盘器装置101中,即如果步骤S310中检查 的结果是否定的,那么执行步骤S314和后面的步骤。转录结束处理从步骤 S314开始,并且继续到步骤S315和S316上。
当步骤S310中的检查结果是否定的,并且转录被相应地终止时,最后 一个写入到当前装入MD的轨道,在一种未完全录制的状态下被终止了。没 有适当的安排,跟在最近执行的步骤S308处理之后,相关的轨道现在将受 HCMS管理的管制。然而,用户难以接受部分转录的轨道也受HCMS管理的 管制,在防止高速转录的74分钟限制期满之前,不完全录制的轨道应该允 许再次以高速度转录。通过步骤S315的执行,本实施例从HCMS管理表29 消除了最近并且部分转记录轨的入口(entry)。
当接下来执行步骤S316时,最近录制的轨道被从相关MD上删除。
在此,步骤S310中检查的结果是否定的,可能会出现最后一个轨道被 连续地录制到多张MD(假定它们的可记录容量足够小)上,但是不能全部容 纳进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全部MD的TOC被更新了使最后一个录制的 轨道被从MD上删除。这样的处理,免除了用户从MD上手动擦除不完全记 录的最后一个轨道的工作。
迄今为止的描述,是假设只对高速转录实行禁止无休止记录限制的。 然而,考虑到为了其他严格的版权保护的可能未来发展方向,或者不管当 前HCMS要求,只是进行更好的版权保护,限制以高质量标准速度转录的 手段是合法的并且甚至是所希望的。
比如,可以提供一种遵从如下规则的复制管理系统:“不管转录速度如 何,任何曾经转录过的一个轨道或者一首音乐,从相关轨道开始被转录起 的至少74分钟内,禁止在另一转录期间转录。”
上述讨论的本实施例的结构,可以轻易地被修改以包含可替换的复制 管理系统。示例性地,一个受标准速度转录限制管制的复制管理系统,通 过简单地改变参考图18A到23说明的本实施例的排列,可以被实现。
以上是结合特定的实施例和相关的例子对本发明进行描述,本发明并 不局限于这样的特例。比如,上述本发明的转录系统与一个MD记录器/播 放器和一个CD播放器相互连接,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一个包括多个MD记 录器/播放器的转录系统中,而且可以应用于一个处理DATs、记录带或者其 它用于记录和重放的磁带介质的转录系统中。
只要记录源通过一个复制管理系统被适当地管理,要被转录的记录源 就不局限于从介质重放音频数据。现在和将来可以用作源的东西可包含通 过地面的无线电调谐器和卫星数字广播调谐器接收的音频数据。
依据本发明和象本发明描述的一样,以高速或者标准速度录制到一个 转录目标存储介质(MD)的节目(轨道),在一个预定时段内禁止在另一个这 样的高速或者标准速度转录期间内转录。任何只是部分录制到转录目标存 储介质的节目,被排除在从一个禁止高速或者标准速度转录的限定指令的 范围之外。
本发明的方案允许用户把任何部分录制到预先装入的介质上的节目录 制到新装入的存储介质上,而在两个转录期间内没有强制的时间间隔。即, 利用用于适时满足版权保护的要求,本发明的转录设备允许用户以一种实 际上连续不断的方式,把一个需要的记录源录制到两个存储介质上。因此, 本发明提高了本转录设备使用的容易性和有效性。
法律信息
- 2011-02-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G11B 20/10
专利号: ZL 00126792.2
申请日: 2000.11.30
授权公告日: 2004.07.07
- 2004-07-07
- 2001-08-15
- 2001-07-18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