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光源组件及具备该光源组件的电子设备 |
申请号 | CN201080065092.1 | 申请日期 | 2010-08-04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2393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IPC分类号 | F;2;1;S;2;/;0;0;;;F;2;1;Y;1;0;1;/;0;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申请人地址 | 日本大阪府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当前权利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发明人 | 石坂卓也;生田和也;栗本英治;西冈澄人;酒井启至;的场宏次;高山武史 |
代理机构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鑫 |
摘要
本发明的光源组件在构成导光板的导光体(21)的长边方向的一个端部形成有通孔(23),该通孔(23)与用于对LED光源(12)和导光体(21)进行定位的定位销(24)进行嵌合。而且,在导光体(21)的另一个端部,设置有引导件(9),该引导件(9)在短边方向上对导光体(21)进行限制,而在长边方向上不对导光体(21)进行限制。由此,能够提供可减轻导光板因膨胀所引起的翘曲、裂缝的光源组件、以及具备该光源组件的电子设备。
光源组件及具备该光源组件的电子设备\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组件及具备该光源组件的电子设备,该光源组件用于具有利用导光板使来自光源的光呈面状射出的侧边(也称为边光)型导光板的背光源,以在例如液晶显示装置中力图实现薄型化。\n背景技术\n[0002] 近年来,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多使用具有利用导光板使来自光源的光呈面状射出的侧边(也称为边光)型导光板的背光源,以力图实现薄型化。\n[0003] 作为这种侧边型导光板,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照明装置。图11是表示专利文献1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如图11所示,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照明装置100包括:由排列成一列的多根导光体111构成的导光板110;以及对导光板110的每一根导光体111设置的、并对导光体111照射光的多个光源101。另外,在导光板110的下侧设有反射片材(未图示)。而且,在相邻的导光体111之间形成有由0.1μm以上的空气层所形成的间隙103。\n利用该结构,能进行伪脉冲型的显示。\n[0004] 但是,在使用这样的边光型导光板的情况下,难以将边光型导光板进行固定。\n[0005] 因此,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边光型导光板的固定方法,揭示有导光板的安装结构。图12是表示专利文献2的照明装置200中的导光板210的安装结构的俯视图。如图\n12所示,对于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导光板210的安装结构,是在使光从光源201射入1块导光板210的照明装置200中,采用了以下结构:即,在导光板210的光导入边缘202形成定位用小孔206,在安装导光板210的安装基体(未图示)形成套筒207,使该定位用小孔\n206与该套筒207进行嵌合。利用该结构,将导光板210的光导入边缘202侧相对于光源\n201进行定位,从而能减轻亮度不均匀。而且,将套筒207设置成光导入边缘202的垂直二等分线形,从而能利用从左右斜向传导来的光来消除亮度不均匀区域,能有效使用导光板\n201的较大范围来作为发光区域211。\n[0006]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8-34372号公报(2008年2月14日公开)”\n[0007]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7-36034号公报(1995年2月7日公开)”\n发明内容\n[0008] 然而,若采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导光板210的固定方法,则存在导光板产生翘曲或裂缝的问题。\n[0009] 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2中,在使套筒207与导光板210的定位用小孔206进行嵌合的状态下,对导光板210的光导入边缘202进行定位,使其紧贴光源201。而且,在该状态下,利用定位肋状物208对与光导入边缘202相对一侧的角部进行定位。这样,在专利文献\n2中,通过对导光板210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的移动进行限制,来将导光板210保持于规定位置。因而,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将导光板210固定于规定位置,需要定位用小孔206、套筒207、以及定位肋状物208。\n[0010] 这样,在固定导光板210的情况下,能使光源201与导光板210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导光板210的一个端部(光导入边缘202)紧贴光源201,其另一个端部的角部紧贴定位肋状物208。因此,在导光板210因温度变化、吸湿而膨胀的情况下,导光板210会产生翘曲、裂缝。\n[0011]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导光板110由多根导光体111构成。因此,导光体111的短边方向的宽度、比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单一的导光板210的短边方向的宽度要窄得多。\n因此,难以固定导光板110,即,难以固定各导光体111。\n[0012] 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有以下内容:即,在导光体111的长边方向两侧设置中空导光管(未图示)。但是,该中空导光管只能将从光源101射出的光引导至与该光源101相对应的导光体111。即,该中空导光管不能固定导光体111。这样,在专利文献1中,并未揭示任何固定导光体的方法。\n[0013] 因此,为了固定专利文献1的导光体111,设想采用专利文献2的导光板210的固定方法。但是,若采用专利文献2的方法,则如上所述,在导光体111因温度变化、吸湿而膨胀的情况下,导光体111会产生翘曲、裂缝。\n[0014]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轻导光板因膨胀所引起的翘曲、裂缝的光源组件、以及具备该光源组件的电子设备。\n[001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光源组件包括:具有光源的光源部;以及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线从端面射入并对其进行导光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导光板上,形成有对上述光源和导光板进行定位的定位部,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只沿短边方向对上述导光板进行限制的限制部。\n[0016]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导光板上形成有定位部,因此,能利用定位部来固定导光板。因而,能使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由此,能提高光源对导光板的光耦合效率。而且,限制部只对导光板在短边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而不对导光板在长边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由此,即使导光板因温度变化、吸湿而膨胀,也能抑制因膨胀而产生的影响。\n因而,能够提供可减轻导光板因膨胀所引起的翘曲、裂缝的光源组件。\n[0017]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所述任一种光源组件。\n[0018] 根据上述发明,能够提供具备可减轻导光板因膨胀所引起的翘曲、裂缝的光源组件的电子设备。\n[0019]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光源组件具有以下结构:即,在上述导光板上形成有对上述光源和导光板进行定位的定位部,在上述导光板的长边方向的一个端部,包括只对上述导光板在短边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另外,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光源组件。因此,起到以下效果:即,能够提供可减轻导光板因膨胀所引起的翘曲、裂缝的光源组件、以及具备该光源组件的电子设备。\n[0020]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根据如下所示的记载应该可以充分了解。另外,本发明的优点从参照附图的以下说明中应该可以明白。\n附图说明\n[002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光源组件中的导光体的端部附近的俯视图。\n[0022] 图2是表示具备上述光源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n[0023] 图3是表示具备上述光源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剖视图。\n[0024] 图4是表示上述光源组件的结构的俯视图。\n[0025] 图5(a)~(c)是表示上述光源组件中的导光体的端部和光源的俯视图。\n[0026] 图6是表示设置于上述光源组件的光源部的射出面的俯视图。\n[0027] 图7(a)是表示上述光源组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7(b)是表示图7(a)的导光体的中心亮度下降率与通孔的孔径之间的关系的曲线。\n[0028] 图8(a)是表示上述光源组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8(b)是表示图8(a)的导光体的中心亮度下降率与通孔的孔径之间的关系的曲线。\n[0029] 图9(a)是表示上述光源组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9(b)是表示图9(a)的导光体的未设置定位销一侧的导光体端面与LED光源之间的关系的曲线。\n[0030] 图10(a)是表示上述光源组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10(b)是表示图10(a)的导光体在长边方向上的中心亮度下降率、与LED光源和导光体间距离之间的关系的曲线。\n[0031] 图11是表示具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源组件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n[0032] 图12是表示具备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光源组件的照明装置中的导光体的安装结构的俯视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33] [实施方式1]\n[0034] 下面,基于图1~图10,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是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光源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1的分解立体图。\n[0035] 如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从下侧起依次包括底板(壳体)2、光源组件10、液晶面板3、以及外框架4。光源组件10包括作为反射板的反射片材11、作为光源的由多个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形成的LED光源12及电路基板13、反射镜14、导光板20、扩散板15、以及光学片材组16。\n[0036] 此外,LED光源12可以采用将RGB的三原色的LED进行排列而得的结构,或者也可以采用将多个白色的LED进行排列而得的结构。另外,LED光源12的配置具有相对于导光板20的端面的宽度方向(短边方向)进行排列而得的结构。只要能确保作为光源所需要的光通量即可,对构成LED光源12的LED的个数并没有特别限定。\n[0037] 导光板20具有使LED光源12的光线从长边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面射入、并使其从光射出面射出的光路变换结构。即,导光板20使来自LED光源12的光线从端面射入,并对其进行导光。\n[0038] 在LED光源12的周围形成反射镜14,以提高LED光源12的光对导光板20的光耦合效率。\n[0039] 另外,本发明中也可以不存在光学片材组16。\n[0040] 图3是表示装载有光源组件10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LED光源12、电路基板13、以及反射镜14设置于导光板20的端部。由此,将来自LED光源12的光射入导光板20的一个端面21a,并从导光板20的射出面(光射出面)21d通过扩散板15和光学片材组16对液晶面板3照射光。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光源组件10采用侧边(也称为边光)方式。此外,除了从导光板20的射出面21d射出光之外,从导光板\n20的其他面也射出光,但由于对导光板20的射出面21d、和配置LED光源12的面以外的面配置有反射片材11,从而使光再次射入导光板20,因此,几乎所有的光都从射出面21d射出。\n[0041] 另外,在导光板20的端部形成有通孔23,在底板2上设置有与该通孔23进行嵌合的定位销(突起部)24。由此,将导光板20固定于底板2。即,能将LED光源12与导光板\n20进行位置对准。此外,定位销24由光吸收体形成。\n[0042]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将设置于底板2上的定位销24与导光板20的通孔23进行嵌合,还将反射镜14固定于LED光源12,定位销24的底部与形成于反射镜14的通孔(槽)25进行嵌合。由此,能容易地实现LED光源12与导光板20的位置对准。\n[0043] 此外,将LED光源12配置成与导光板20的端面21a相对。另外,将LED光源12、装载有LED光源12的电路基板13、以及反射镜14固定于光源模块6。即,构成使LED光源\n12、电路基板13、反射镜14、以及光源模块6成为一体的光源部。由此,能提高LED的散热特性,并将LED光源12、电路基板13、以及反射镜14固定于底板2。\n[0044] 这里,基于图6,对光源组件10中的光源部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光源组件10中的光源部的射出面的俯视图。LED光源12由多个LED12a……构成。对于LED光源12,为了将LED光源12固定于底板2,将装载有LED12a……的电路基板13、以及为提高LED光源12与导光体21之间的耦合效率而设置的、包围LED光源12周围的反射镜14固定于光源模块6。此时,能按照反射镜14、电路基板13、光源模块6的顺序,用止动件26从反射镜14一侧将电路基板13和反射镜14固定于光源模块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一个光源模块6,设置有互相隔开的两个LED光源12。即,光源部被分割成两个光源组。而且,在LED光源12间设置用止动件26进行固定所需要的孔,从而能将LED光源12固定于光源模块6,而不对LED光源12、导光体21造成影响。将装载有LED12a……的电路基板13与光源模块6进行固定的部位越多,热传递越好。而且,在图6的结构中,不仅用止动件26将导光体21之间进行固定,还用止动件26将分割设置的LED光源12间进行固定。由此,能将从LED 12a发出的热量高效地传递至光源模块6,进而传递至底板2。因而,具有提高LED12a的光变换效率的效果。\n[0045] 在将光源模块6固定于底板2时,在将设置于反射镜14的通孔25与设置于底板2的定位销24进行嵌合之后,将光源模块6固定于底板2。其结果是,通过设置于反射镜14的通孔25与设置于底板2的定位销24之间的嵌合,能将LED光源12与定位销24进行位置对准。接着,若将定位销24与设置于导光板20的通孔23进行嵌合,则能将LED光源12与导光板20进行位置对准。\n[0046] 此外,例如为了将LED光源12固定于底板2,也可以在底板2上设置框架(未图示),并将框架与定位销24进行位置对准。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样能将LED光源12与导光板20进行位置对准。另外,由于需要在导光板20的上表面上配置扩散板15和光学片材组\n16,因此,通过将定位销24构成为不从导光板20表面突起,来增加定位销24在上表面上的自由度。\n[0047] 然而,与CRT(Cathode-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相比,在液晶显示装置1中,存在动态图像模糊的问题。即,在CRT显示装置中,由于在某一帧的像素发光期间、与下一帧的该像素发光期间之间,存在该像素不发光的非发光期间,因此,残像感较少。与此不同的是,由于液晶显示装置1的显示方式是没有上述这种非发光期间的“保持型”,因此,会产生残像感,该残像感会导致用户感到动态图像模糊。\n[0048] 因此,提出了以下背光源闪烁的技术:即,在背光型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通过将作为背光源的光源组件10进行分割,使其与向液晶面板3施加视频信号的定时同步地依次熄灭,从而在图像显示与图像显示之间插入黑显示。由此,能实现伪脉冲型的显示,抑制残像感,并能降低功耗。\n[0049] 图4是表示光源组件10的结构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为了进行上述背光源闪烁,本实施方式的光源组件10采用将导光板20分割成多根导光体21……的结构,将所述多根导光体21……相对于长边方向并排设置,且彼此具有间隙22。将各导光体21进行等间隔配置,在与各导光体21的两端面相对的位置上,配置有设置于光源模块6的LED光源12。\n在底板2内,收纳有导光板20、光源模块6、以及LED光源12。\n[0050]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LED光源12使光分别从各导光体21的长边方向的两个端面21a射入。由此,能提供亮度比使LED光源12的光只从一个端面21a射入要高的光源组件10。此外,并不一定限于使光从长边方向的两个端面21a射入,也可以使光从长边方向的一个端面21a射入。即,在本发明中,只要使光从至少一个端面21a射入即可。\n[0051] 此外,导光板20采用以下结构:即,根据底板2的尺寸、即画面的尺寸,在整个底板\n2上设置多根导光体21。导光体21由丙烯酸等材料构成。另外,导光体21可以是截面呈矩形的棒状的导光体,也可以是截面呈T形的棒状的导光体。\n[0052] 这里,假设在各种场合使用装载有光源组件10的液晶显示装置1等电子设备。因此,温度变化、吸湿等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可能会导致导光体21发生膨胀。特别是在光源组件10中,分别使光从各导光体21在长边方向上的两个端面21a射入。因此,导光体2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比短边方向的长度更容易发生较大变化。例如,在60型的大型TV中,若温度变化20℃,则导光体2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约变化2mm。其结果是,导光体21会产生翘曲、裂缝。\n[0053]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实施了针对导光板20(导光体21)的翘曲、裂缝的对策。下面,基于图1,对该对策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光源组件10中的导光体21的端部附近的俯视图。\n[0054]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光体21沿长边方向的一个端部,形成有通孔\n23,在导光体21的另一个端部,沿长边方向设置有引导件(限制部)9。\n[0055] 如上所述,在形成于导光体21的一个端部的通孔23内,嵌合有形成于底板2的定位销24。由此,将导光体21固定于底板2。即,能将LED光源12与导光板20进行位置对准。而且,由于定位销24与通孔23进行嵌合,因此,即使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温度变化),LED光源12与导光体21之间的距离也基本不变。因此,能使LED光源12与导光体\n21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由此,能减小LED光源12相对于导光体21的光耦合效率的偏差。\n[0056] 另一方面,形成于导光体21的另一个端部的引导件9将导光体21在短边方向上的侧面进行保持。另外,形成引导件9,使其从导光体21向LED光源12一侧露出。引导件\n9只沿短边方向对导光体21进行限制。另外,导光体21与LED光源12互相隔开来进行设置。由此,即使导光体21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膨胀,也能充分吸收(允许)导光体21的膨胀。特别是能应对在大型TV中成为问题的导光体21的热膨胀。因而,能防止导光体21因热膨胀等而发生损坏。即,能提高对温度上升等外部环境的变化的可靠性。\n[0057] 此外,光源组件10中的导光板20由分割成长方形的多根导光体21构成。但是,导光板20也可以由一块平板构成。其中,在导光体20由多根导光体21构成的情况下,与由一块平板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减小导光板20在短边方向上的热膨胀的影响。因而,能容易地在短边方向上进行限制。\n[0058] 这样,在光源组件10中,将定位销24与形成于导光体21的通孔23进行嵌合,从而能固定导光体21。因此,能使LED光源12与导光体21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由此,能提高LED光源12相对于导光体21的光耦合效率。而且,引导件9只对导光体21在短边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而不对导光体21在长边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由此,即使导光体\n21因温度变化、吸湿而膨胀,也能抑制因膨胀而产生的影响。因而,能够提供可减轻导光体\n21因膨胀所引起的翘曲、裂缝的光源组件10。因此,能提供兼具可靠性和高光利用效率的光源组件10。\n[0059] 此外,在光源组件10中,在导光体21的一个端部,形成有通孔23。但是,由于只要在导光体21上形成通孔23,就能对导光体21进行固定,因此,对通孔23的形成部位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在导光体21因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温度变化而发生热膨胀那样的环境下,优选为将通孔23形成于导光体21的一个端部,进一步优选为将通孔23形成于与设置有引导件9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即,如图1所示,进一步优选为通过将通孔23与定位销24进行嵌合来固定导光体21的端部、与设置引导件9而在短边方向上限制导光体21的端部不同。由此,能提供兼具可靠性和高光利用效率的光源组件10。\n[0060] 另外,对于引导件9的结构、设置部位,只要能在短边方向上限制导光体21、将其进行保持而不使其产生位置偏离、并且在长边方向上不对其进行限制即可,没有特别限定。\n例如可以将引导件9设置于底板2、固定与导光体21的另一个端部相对应的LED光源12的光源模块6、或反射镜14。例如,在图1中,用线性肋状物来表示引导件9,但也可以采用如销子那样的圆柱形的结构。\n[0061] 另外,也可以将引导件9设置于导光体21在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之中的、与形成有通孔23的端部不同的端部(另一个端部)。由此,能利用通孔23和定位销24来对一个端部进行限制(固定),并能在另一个端部利用引导件9来抑制导光体21在长边方向上的膨胀所造成的影响。因而,能维持良好的光耦合效率,抑制光耦合效率的偏差。\n[0062] 而且,引导件9也可以不位于导光体21的端部,而是位于射出面(光射出面)21d的区域内。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注意避免因引导件9的结构而在射出面21d上产生亮度不均匀。另外,引导件9也可以采用抑制光源组件10在光射出方向上的位移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沿光射出方向固定导光体21,因此,能限制导光体21在光射出方向和短边方向上的位移。由此,能进一步抑制导光体21的松动、弯曲、以及翘曲。另外,也可以沿导光体21的长边方向设置多个引导件9。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沿短边方向支撑导光体21的部位比单个引导件9时要增加,因此,能进一步减轻导光体21的弯曲、翘曲。\n[0063] 然而,在图1中,在导光体21的一个端部,形成有通孔23,在另一个端部,设置有引导件9。而且,导光体21在长边方向上的膨胀被设置有引导件9的一侧所吸收。因此,在导光体21的两端(左右),从导光体21的端部到LED光源12的距离可能会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两端部的光耦合效率会产生差异。因此,在图1中,在将导光体21相对于长边方向进行二等分时,优选为与设置有定位销24和通孔23的导光体21的一个端部(右半部分)一侧的光路变换结构的密度相比,要提高另一个端部(左半部分)一侧的光路变换结构的密度(参照后述的图10(b))。由此,能使射出面(光射出面)21d上的亮度分布左右对称。\n这里,对于光路变换结构,例如可以举出通过扩散材料的丝网印刷或喷墨印刷、激光加工、利用成形而获得的棱镜等而形成的光射出图案。\n[0064] 另外,对于因LED光源12与导光体21之间的距离在左右不同而产生的光耦合效率的差异,通过对来自LED光源12的光束数量进行调整,也能使与各自的端面耦合的光束数量保持一定。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光路变换结构相对于导光体21的长边方向左右对称,也能使光射出面(射出面)上的亮度分布左右对称。因而,具有容易进行光路变换结构(光射出图案)设计的优点。\n[0065] 然而,在像光源组件10那样将导光板20分割成多根导光体21并将它们相对于长边方向并排排列的情况下,将各LED光源12与导光体21进行位置对准变得非常重要。例如,若与导光体21的端面21a相对设置的LED光源12的位置相对于导光体21发生偏离,则LED光源12相对于导光体21的光耦合效率会下降。其结果是,存在以下问题:即,从导光体21的射出面21d射出的光通量会发生变化,从而作为整个光源组件10会产生亮度不均匀。\n[0066] 另外,若考虑导光体21的热膨胀和制造公差,则需要在相邻的导光体21之间设置间隙22。此外,LED光源12与导光体21之间的间隔会因导光体21在长边方向上的热膨胀而发生变化。其结果是,存在以下问题:即,来自LED光源12的光线射入导光体21的光耦合效率会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光源组件10的射出面21d上会产生亮度不均匀。\n[0067] 而且,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导光板110、210中,也会产生这样的亮度不均匀。\n[0068]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照明装置100中,导光板110由多根导光体111构成。但是,难以对各个导光体111进行固定。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利用保持各导光体111的两端的保持构件、即中空导光管(未图示)来对各导光体111进行固定。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对光源101与导光板110之间的间隔进行控制。因此,光源101与导光板110之间的间隔的偏移会导致光耦合效率发生较大变化。各导光体111中会发生这样的光耦合效率的变化。其结果是,在由多个导光体111所形成的平面状的导光板110中,会发生以下问题:即,在导光体111之间会产生较大的亮度不均匀。\n[0069] 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导光板210由单一(一块)平板所构成。因此,随着导光板210面积的增大,为固定导光板210而设置的定位用小孔206和套筒207也会变大。其结果是,来自光源201的光线会因定位用小孔206而发生散射,在定位用小孔206处形成亮点,或光线无法传导至其后的导光板210的区域内。\n由此,存在在导光板210中产生较大的亮度不均匀的问题。\n[0070] 然后,还考虑了对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各导光体111设置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的与套筒207进行嵌合的定位用小孔206的方案。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导光体111在短边方向上的宽度、比导光板210在短边方向上的宽度要窄得多。因此,不但会因定位用小孔\n206而产生亮度不均匀、亮点的问题,还会产生以下问题:即,定位用小孔206导致光发生散射,从而使来自导光板110的发光区域211的光通量下降。\n[0071] 这样,在专利文献1、2的导光板110、210中,存在以下问题:即,光源101与导光板\n110(导光体111)之间的间隔的偏差会导致产生亮度不均匀,或者设置于导光板210的定位用小孔206会导致产生亮度不均匀、亮点,或者产生导光板110、210的光通量不足。\n[0072]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导光体21还实施用于防止产生亮度不均匀的对策。下面,基于图5,对该对策进行说明。图5(a)~(c)是表示光源组件10中的导光体21的端部和LED光源12的俯视图。\n[0073] 如上所述,在光源组件10中,导光体21相对于底板2进行固定。具体而言,如图\n5(a)所示,使形成于底板2的定位销24嵌合在形成于导光体21的通孔23中,从而将导光体21固定于底板2。由此,能对LED光源12与导光体21进行定位,距离导光体21的端面\n21a一定间隔配置LED光源12。\n[0074]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销24的底部与固定于LED光源12的反射镜14的通孔(槽)25进行嵌合。即,反射镜14具有利用定位销24来进行定位的结构。因此,LED光源12具有能相对于设置在底板2上的定位销24进行定位的结构。因而,在将LED光源12和导光体21固定于底板2的同时,也能对LED光源12和导光体21进行定位。即,与分别将LED光源12和导光体21固定于底板2相比,能更高精度地将LED光源12和导光体21相对于底板2进行定位。因而,能减小LED光源12相对于导光体21的光耦合效率的偏差。\n因此,能抑制亮度不均匀的发生。\n[0075] 另一方面,在图5(a)中,与导光体21的端面相对地设置有一个LED光源12。在该结构中,如图中的虚线部分所示,主要在将形成于导光体21的通孔23沿导光体21的长边方向延长的延长线上,配置有LED光源12。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图中的箭头所示,来自LED光源12的虚线部分的光线容易受到由通孔23所引起的散射、以及由定位销24所引起的吸收的影响。因此,向导光体21传导的特定的光线会发生散射(被冲散)。其结果是,来自导光体21的光射出面、即射出面的射出光会产生亮度不均匀。另外,由于LED光源12的光线在通孔23处发生散射,因此,在通孔23附近会产生亮点。而且,会与由定位销24所引起的吸收相重合,从而会导致射出面上的光利用效率下降。\n[0076] 因此,在图5(b)中,设置有LED光源12,使其避开将通孔23沿导光体21的长边方向进行延长而得的延长线。即,设置有两个LED光源12,使得不将LED光源12配置于该延长线上(被该延长线所分割那样)。换而言之,相对于导光体21的端面配置有两个LED光源12。由此,能减少来自图5(a)的虚线部分的光线、即成为产生亮度不均匀和亮点的原因的光线。即,在图5(b)的结构中,不容易受到由通孔23所引起的散射、以及由定位销24所引起的吸收的影响。因此,能抑制通孔23(或定位销24)所引起的LED光源12的光线的散射。此外,能使光从射出面射出,而不使向导光体21传导的特定光线受通孔23的影响而发生散射。即,能抑制光利用效率的下降。因而,能够减少亮度不均匀的发生。\n[0077] 此外,优选为将两个LED光源12的间隔设定得比通孔23的直径要大。由此,即使将LED光源12进行分割,从而光通量比图5(a)的情况要减少,但只要通孔23较小,则发生散射的光线也较少,从而光利用效率得以提高。因而,优选为通孔23的大小是具有能实现支承导光体21并进行定位的功能的强度的、最小的大小。\n[0078] 另一方面,在图5(a)和图5(b)中,形成有将导光体21和定位销24进行嵌合的通孔23。但是,也可以在导光体21上形成与定位销24进行嵌合的部分。例如,如图5(c)所示,也可以在导光体21上形成长孔23a。长孔23a具有将上述通孔23沿端面方向进行延伸而形成的形状,定位销24嵌合于长孔23a的一端(内部)。即使是这样的长孔23a,也与通孔23相同,能在短边方向上将导光体21进行保持(限制),并在长边方向上不对其进行限制。另外,在图5(c)中,长孔23a达到导光体21在长边方向上的端面,但若是能应对导光体21的膨胀的长孔23a,则也可以无需达到导光体21在长边方向上的端面。\n[0079] 此外,除以上结构以外,也可以设置不贯穿至导光体21的上表面的圆筒形的槽或与之相类似的形状的定位结构,来代替通孔23。若是未贯穿的圆筒形的槽,则不会打穿导光体21的上表面。因此,与通孔23相比,在定位销24周围进行导光的区域会增加。因而,会抑制定位销24周围的亮度不均匀、提高光利用效率。\n[0080] 这样,在图5(b)和图5(c)中,在沿导光体21的长边方向进行延长而得的延长线上,未设置LED光源12。由此,能防止从LED光源12到导光体21的光耦合效率下降、或成为亮点,并能抑制由导光体21的通孔23所引起的亮度不均匀的影响。\n[0081] 此外,如图12所示,在专利文献2的照明装置200中,使用CCFL(冷阴极荧光灯)等荧光管作为光源,不对光源进行分割。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说明书中,未记载分割光源的内容。即,专利文献2的结构并不相当于在定位用小孔206的延长线上配置光源的结构。\n因而,与本实施方式的光源组件10相比,专利文献2的照明装置200的光利用效率大幅降低。\n[0082] 接着,利用图7和图8,对由形成于导光体21的通孔23(或设置于底板2的定位销\n24)所引起的亮度不均匀的影响进行说明。在图7和图8中,图7(a)、图8(a)是表示光源组件10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7(b)、图8(b)是表示图7(a)、图8(a)的导光体21的中心亮度下降率与通孔23的孔径(定位孔径)之间的关系的曲线。\n[0083] 如图7(a)所示,在距离导光体21的一个端面5mm的位置上形成有通孔23。此外,导光体21在长边方向上的长度为1050mm,在短边方向上的长度为95mm,在导光体21的两端部(两侧的短边端部)配置有LED光源12。对于LED光源12,在将通孔23沿导光体21的长边方向进行延长的位置上存在LED光源12。换而言之,LED光源12未被将通孔23沿导光体21的长边方向进行延长而形成的延长线所分割。另外,定位销24由吸收体形成。\n用光跟踪法来对这样的条件下的、导光体21的中央区域50内的亮点下降率进行仿真。图\n7(b)是表示该结果的曲线,是表示通孔23的孔径(直径:mm)和导光体21的中央区域50内的中心亮点下降率(%)的曲线。\n[0084] 如图7(b)所示,对于通孔23的孔径,当将2mm看作基准时,若孔径成为1.5倍(3mm),则中央区域50的亮点下降率约成为1.3倍以上,若孔径成为2.5倍(5mm),则亮点下降率约成为2倍。即,对于形成于导光体21的通孔23,孔径越大,因通孔23而发生散射的LED光源12的光线越是增大,导光体21的射出面21d上越容易产生亮度不均匀。\n[0085] 但是,若考虑定位销24的强度,则该直径最低必须为2mm。因而,希望通孔23的孔径也为2mm。\n[0086] 另一方面,在图8(a)中,虽然LED光源12的配置与图7(a)不同,但导光体21是相同的。即,在图8(a)中,在将通孔23沿导光体21的长边方向进行延长的位置上不存在LED光源12。换而言之,LED光源12被将通孔23沿导光体21的长边方向进行延长而形成的延长线所分割。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b)所示,能减少因通孔23而发生散射的LED光源\n12的光线。即,若将图7(b)与图8(b)相比较,则在图8(b)中,即使通孔23变大,中央区域\n50内的亮点下降也较为缓慢。而且,通孔23处的散射也会减少。即,通过抑制因通孔23而发生的散射,从而能获得抑制亮度不均匀的光源组件10。\n[0087] 接着,利用图9和图10,对因导光体21的两端部与LED光源12之间的距离不同而导致两端部的光耦合效率不同的情况下的亮度不均匀的影响进行说明。图9(a)是表示光源组件10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9(b)是表示图9(a)的导光体21的未设置定位销24一侧的导光体21端面与LED光源12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10(a)是表示光源组件10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10(b)是表示图10(a)的导光体21在长边方向上的中心亮度下降率、与LED光源12和导光体21间距离之间的关系的曲线。\n[0088] 如图9(a)所示,将靠近通孔23和定位销24的LED光源12(图中右侧)与导光体\n21的端面之间的距离D1固定为1.5mm,使另一个LED光源12与导光体21的另一个端面之间的距离D2可在1.5mm至7mm的范围内进行变动。此外,导光体21在长边方向上的长度为1050mm,在短边方向上的长度为95mm,在导光体21的两端部(两侧的短边端部)配置有LED光源12。另外,在将通孔23沿导光体21的长边方向进行延长的位置上不存在LED光源\n12。换而言之,LED光源12被将通孔23沿导光体21的长边方向进行延长而形成的延长线所分割。另外,将扩散材料进行丝网印刷,以形成用于将光线从射出面(光射出面)21d射出的光路变换结构,从而将所述光路变换结构设置成相对于导光体21的长边方向左右对称。\n用二维亮度计(CA-2000:日本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制)来对这样的条件下的、导光体21的中央区域50内的亮点下降率进行测定。图9(b)是表示该测定结果的曲线,是表示距离D2和导光体21的中央区域50内的中心亮点下降率(%)的曲线。\n[0089] 如图9(b)所示,若以将距离D2可动一侧的LED光源12与导光体21的端面之间的距离D2设为1.5mm时作为基准,则中央区域50内的亮度与距离成正比地下降,若距离D2成为2倍(3mm),则亮度下降率约成为3%,若距离D2成为4倍(6mm),则亮度下降率约成为\n8%。\n[0090] 另一方面,如图10(a)所示,对所述图9(a)的条件下的、导光体21在长边方向51上的亮度分布进行测定。图10(b)是表示该测定结果的曲线,是表示将导光体21在长边方向上的中心设为“0mm”的情况下的导光体21左右的相对亮度的曲线。此外,在图10(b)中,将LED光源12与导光体21的端面之间的距离D2为1.5mm时的中心亮度作为100%来进行标准化。\n[0091] 如图10(b)所示,若距离D2成为2倍(3mm),则虽然将光路变换结构设置成相对于导光体21的长边方向左右对称以使亮度分布均匀,但该亮度分布的左右对称性开始遭到破坏。可知,随着距离D2的进一步增大,亮度分布的左右对称性会遭到很大破坏。\n[0092] 即,通过将光路变换结构的密度提高相当于与LED光源12和导光体21的端面之间的距离D2相对应的亮度下降率的程度,能使射出面(光射出面)21d上的亮度分布在射出面(光射出面)21d上左右对称。例如,若光路变换结构是由扩散材料的丝网印刷或喷墨印刷、激光加工、成形而成的棱镜等所形成的光射出图案,则能对亮度分布进行精细的调节。\n[0093] 另外,若使来自LED光源12的光束增加相当于与LED光源12和导光体21的端面之间的距离D2相对应的亮度下降率的程度,则能使与导光体21进行耦合的光束左右相等。因而,即使光路变换结构相对于导光体21的长边方向左右对称,也能使射出面(光射出面)21d上的亮度分布维持左右对称。\n[0094] 此外,本发明也可表现为如下形式。\n[0095] [1]一种光源组件,该光源组件由光源和导光体构成,包括多个光源和导光体,所述光源组件收纳于壳体中,其中,所述导光体具有使光源的光线从短边端部射入、并使光线从光射出面射出的光路变换结构,所述光源组件的特征在于,在壳体和导光体的一个短边端部附近,设置有用于对导光体和光源进行定位、并在短边方向和长边方向上对导光体进行限制的定位结构,在另一个短边端部附近,只在短边方向上对导光体进行限制。\n[0096] [2]如[1]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使设置于导光体的短边端部附近的通孔、与设置于壳体的突起部进行嵌合的定位结构。\n[0097] [3]如[2]所述的光源组件,其中,设置在壳体上的突起部与形成在设置于光源周围的反射镜上的通孔进行嵌合,以对光源和导光体进行定位。\n[0098] [4]如[2]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被所述导光体的通孔在导光体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所分割。\n[0099] [5]如[4]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装载了光源的基板在所述导光体的通孔在长边方向上的延长线上被固定于壳体的一部分上。\n[0100] [6]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使光源的光线从导光体的两个短边端部射入。\n[0101] [7]如[6]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体中,与从具有定位结构的一个短边端部端面到其附近的光源为止的距离相比,从另一个短边端部端面到另一个光源为止的距离要长。\n[0102] [8]如[7]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导光体相对于长边方向进行二等分时,从短边端部端面到光源的距离较长的一侧的所述光路变换结构的密度、比另一侧的所述光路变换结构的密度要高。\n[0103] [9]如[7]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使来自从短边端部端面到光源的距离较长的一侧的光源的光束、比来自另一侧的光源的光束要多。\n[0104]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如[1]~[9]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源组件。\n[0105] 另外,也可以说,本发明的光源组件包括:导光板;以及具有使光射入上述导光板的光源的光源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光板具有使上述光源的光线从长边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面射入、并从光射出面射出的光路变换结构,在上述导光板上,形成有对上述光源和导光板进行定位的定位部,在上述导光板在长边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包括只在短边方向上对上述导光板进行限制的限制部。\n[0106] 另外,也可以说,本发明的光源组件的特征在于,包括:光源;以及在光导入边缘附近具有用于进行定位的定位孔(通孔)的导光体,利用该定位孔和定位构件,至少在相对于光导入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对该导光体进行定位,并且,用从定位孔到光导入边缘的垂线对光源进行分割。\n[0107] 在本发明的光源组件中,为了允许导光体因温度变化、吸湿而膨胀,需要从光源到导光体的光导入边缘设置间隔。此时,若未对导光体进行定位,则会发生松动,亮度分布、光耦合效率会发生变化,从而光源组件的光学特性会产生偏差。因此,为了对光源和导光体进行定位,需要用销子来支承导光体。但是,定位孔及销子会导致发生光吸收/散射,光利用效率会发生降低,并且在定位结构(定位孔及销子)周围会产生亮度不均匀。\n[0108]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在导光体的端部(例如距离一端几mm的位置上)设置定位孔,利用定位销来固定导光体。由此,能使从光源到导光体的光导入边缘为止的距离保持一定,从而能抑制光源组件的光学特性偏差。而且,将光源进行分割,从而不在定位用孔和销子的背后设置光源。由此,能抑制因定位用孔和销子而导致来自光源的光线发生散射的情况。因而,能防止光利用效率的下降。\n[0109] 这样,设置由钻出的定位孔和与定位孔进行嵌合的销子所形成的定位结构,将光源进行分割,从而能对导光体进行定位,而不会因销子而产生亮度不均匀。因此,能将定位结构对亮度分布所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n[0110] 此外,定位孔的直径越小,导光体的中心亮度下降率越小。但是,由于也需要确保定位销的强度,因此,定位孔的直径采用2mm。在仿真中直径为2mm的情况下,中心亮度下降率为2%以下,这种程度并不会对亮度分布造成较大的影响。\n[0111]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光源组件具有以下结构:即,在上述导光板上形成有对上述光源和导光板进行定位的定位部,在上述导光板的长边方向的一个端部,包括只对上述导光板在短边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另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光源组件。因此,起到以下效果:即,能够提供可减轻导光板因膨胀所引起的翘曲、裂缝的光源组件、以及具备该光源组件的电子设备。\n[0112] 在本发明的光源组件中,优选为上述定位部形成在上述导光板在长边方向上的一个端部。\n[0113] 根据上述结构,形成于导光板的定位部形成在导光板在长度方向上的端部。由此,将导光板在形成于定位部的端部进行固定。因此,在该端部,从光源到导光板的端面为止的距离保持一定。其结果是,能防止光源相对于导光板的光耦合效率发生下降。因而,能够减少亮度不均匀的发生。\n[0114] 在本发明的光源组件中,优选为上述限制部形成于上述导光板在长边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n[0115] 根据上述结构,在导光板在长边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形成有定位部,在另一个端部形成有限制部。由此,在形成有定位部的导光板的端部,从光源到导光板的端面为止的距离保持一定。另一方面,在形成有限制部的导光板的端部,导光板的膨胀充分得以吸收。因而,能维持良好的光耦合效率,抑制光耦合效率的偏差。\n[0116] 在本发明的光源组件中,优选为包括收纳上述导光板和光源的壳体,在上述壳体中,设置有与上述导光板的定位部和光源部都进行嵌合的突起部。\n[0117] 根据上述结构,形成于壳体的突起部与导光板的定位部和光源部都进行嵌合。因而,在将光源和导光板固定于壳体的同时,还能对光源和导光板进行定位。即,与分别将光源和导光板固定于壳体相比,能更高精度地进行定位。因而,能减小光源相对于导光板的光耦合效率的偏差。因此,能抑制亮度不均匀的发生。\n[0118] 在本发明的光源组件中,优选为设置上述光源,使其避开将形成于上述导光板的定位部沿导光板的长边方向延长而得的延长线。\n[0119] 根据上述结构,在将形成于导光板的定位部沿导光板的长边方向延长而得的延长线上,未配置有光源。由此,能抑制来自光源的光线因定位部而发生散射。因而,能够减少亮度不均匀的发生。\n[0120]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即,对于将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后的技术手段进行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n[0121] 工业上的实用性\n[0122] 本发明涉及具有利用导光板使来自光源的光呈面状射出的侧边型导光板的光源组件、以及具备该光源组件的电子设备,可适用于例如背光源等光源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等电子设备。\n[0123] 标号说明\n[0124] 1 液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n[0125] 2 底板(壳体)\n[0126] 9 引导件(限制部)\n[0127] 10 光源组件\n[0128] 12 LED光源(光源)\n[0129] 12a LED(光源)\n[0130] 20 导光板\n[0131] 21 导光体\n[0132] 21a 端面\n[0133] 21d 射出面(光射出面)\n[0134] 23 通孔(定位部)\n[0135] 24 定位销(突起部)
法律信息
- 2017-09-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F21S 2/00
专利号: ZL 201080065092.1
申请日: 2010.08.04
授权公告日: 2015.07.08
- 2015-07-08
- 2013-01-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21S 2/00
专利申请号: 201080065092.1
申请日: 2010.08.04
- 2012-11-14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2001-09-19
| | |
2
| | 暂无 |
1993-07-20
| | |
3
| |
2002-09-25
|
2001-02-20
| | |
4
| |
2004-01-28
|
2003-07-02
| | |
5
| |
2008-01-02
|
2007-07-02
| | |
6
| | 暂无 |
2008-04-03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