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抑制寄生晶体管开启的VDMOS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1410007458.X
  • IPC分类号:H01L29/78;H01L29/417;H01L29/06;H01L21/336;H01L21/28
  • 申请日期:
    2014-01-07
  • 申请人:
    北京中科新微特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抑制寄生晶体管开启的VDMOS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申请号CN201410007458.X申请日期2014-01-07
法律状态驳回申报国家暂无
公开/公告日2015-07-08公开/公告号CN104766884A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H01L29/78
?
IPC结构图谱:
IPC分类号H;0;1;L;2;9;/;7;8;;;H;0;1;L;2;9;/;4;1;7;;;H;0;1;L;2;9;/;0;6;;;H;0;1;L;2;1;/;3;3;6;;;H;0;1;L;2;1;/;2;8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北京中科新微特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人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1号微电子研究所综合楼4层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北京中科新微特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当前权利人北京中科新微特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邓海涛;王立新;王路璐;李洵;渠志光;高博
代理机构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李冬梅;应志超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寄生晶体管开启的VDMOS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该VDMOS结构包括:衬底;覆盖衬底的外延层;位于外延层内的源掺杂区;位于外延层内并环绕源掺杂区的阱区;覆盖在沟道区表面和阱区之间的栅介质层;覆盖栅介质层的多晶硅栅极;位于多晶硅栅极上方并在边缘处与栅介质层相连的绝缘介质层;位于衬底下方的金属漏极;以及位于外延层表面的金属源电极,其中,金属源电极穿透源掺杂区,以使源掺杂区的长度减小。本发明的VDMOS结构可以有效地抑制寄生晶体管的开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我浏览过的专利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