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多功能自动拼板机 |
申请号 | CN201510192127.2 | 申请日期 | 2015-04-22 |
法律状态 | 暂无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6302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27D3/00 | IPC分类号 | B;2;7;D;3;/;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常熟市力恒木业机械厂 | 申请人地址 |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西塘桥镇元通工业区盐嘉公路888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北京知投家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嘉兴美可泰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北京知投家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嘉兴美可泰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阮祎;阮?;李月勇 |
代理机构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静 |
摘要
一种多功能自动拼板机,属于木材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上、下加热机构;翻料机构;推料机构,其包括一对推料板作用缸、推料板和一对推料板同步装置;上加热机构包括一组上加热管、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引出总管;下加热机构包括一组下加热管、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引出总管;一组上、下加热管间构为板料行移通道;板料施压机构固定在上加热管上;左调整横梁的左、右侧的下部各设第一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在右调整横梁的左、右侧的下部各设第二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第一、第二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各包括一调节螺杆,其下端构成螺杆吊耳,在调节螺杆上还套设弹簧;一组上加热管上各构成螺杆吊耳连接座。
1.一种多功能自动拼板机,包括一机架(1),该机架(1)的左端以腾空于地坪的状态固定在一对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地坪上的机架左立柱(11)之间,而机架(1)的右端同样以腾空于地坪的状态固定在一对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同样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地坪上的机架右立柱(12)之间,在机架(1)的左端设置有一机架推料板平台(13),其中:在所述的一对机架左立柱(11)之间并且在对应于机架(1)的上方的位置上下移动地设置有一左调整横梁(14),而在所述的一对机架右立柱(12)之间并且同样在对应于机架(1)的上方的位置上下移动地设置有一右调整横梁(15);一上加热机构(2)和一下加热机构(3),上加热机构(2)在同时对应于所述左调整横梁(14)以及右调整横梁(15)的下方的位置与左调整横梁(14)以及右调整横梁(15)连接,下加热机构(3)在对应于上加热机构(2)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机架(1)上,上、下加热机构(2、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板料行移通道(10) ,该板料行移通道(10)的左端端口构成为板料引入口(101),并且该板料引入口(101)与构成于机架(1)的左端上部的板料腔(16)相通,而板料行移通道(10)的右端端口构成为拼接成型板引出口(102);一用于对以叠置状态位于所述板料腔(16)内的板料施压的板料施压机构(4),该板料施压机构(4)在对应于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上加热机构(2)背对所述下加热机构(3)的一侧;一用于将板料喂入所述板料腔(16)内的翻料机构(5),该翻料机构(5)在对应于板料腔(16)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一用于将板料腔(16)内的板料推入所述的板料引入口(101)的推料机构(6),该推料机构(6)对应于所述板料腔(16)的长度方向的左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机构(6)包括一对推料板作用缸(61)、一推料板(62)和一对推料板同步装置(63),一对推料板作用缸(61)以卧置状态固定在推料板作用缸座(612)上,并且该对推料板作用缸(61)的推料板作用缸柱(611)朝向所述推料板(62),推料板(62)与所述板料腔(16)的长度方向相对应并且与所述机架推料板平台(13)滑动配合,在该推料板(62)上并且在对应于推料板作用缸柱(611)的位置固定有推料板连接座(621),该推料板连接座(621)与推料板作用缸柱(611)连接,一对推料板同步装置(63)设置在推料板(62)与所述的机架推料板平台(13)之间,并且与推料板(62)朝向下的一侧配合,所述推料板作用缸座(612)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在机架推料板平台(13)的左侧面上,所述翻料机构(5)对应于推料板(62)的上方;所述的上加热机构(2)包括一组上加热管(21)、一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22)和一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23),一组上加热管(21)以彼此并行的状态间隔分布,并且该组上加热管(21)的左端在对应于所述左调整横梁(14)的下方的位置与左调整横梁(14)连接,而该组上加热管(21)的右端在对应于所述右调整横梁(15)的下方的位置与右调整横梁(15)连接,并且在该组上加热管(21)左端的上方各固定有一用于将加热介质引入上加热管管腔(211)内的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212),而在该组上加热管(21)的右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用于将加热介质引出上加热管腔(211)的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213),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22)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机架左立柱(11)之间,并且对应于所述左调整横梁(14)朝向所述右调整横梁(15)的一侧,在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2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212)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上加热管(21)的数量相等的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221),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221)通过第一上过渡连接管(2211)与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212)连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23)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机架右立柱(12)之间,并且对应于所述右调整横梁(15)背对所述左调整横梁(14)的一侧,在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2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213)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上加热管(21)的数量相等的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231),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231)通过第二上过渡连接管(2311)与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213)连接;所述的下加热机构(3)包括一组下加热管(31)、一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32)和一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33),一组下加热管(31)的数量与所述的一组上加热管(21)的数量相等,并且以彼此并行的状态间隔分布,该组下加热管(31)的左端在对应于所述上加热管(21)的下方的位置与所述机架(1)固定,而该组下加热管(31)的右端同样在对应于上加热管(21)的下方的位置与机架(1)固定,并且在该组下加热管(31)的左端的下方各固定有一用于将加热介质引入下加热管腔(311)内的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312),而在该组下加热管(31)的右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用于将加热介质引出下加热管腔(311)的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313),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32)在对应于所述下加热管(31)的左端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机架(1)上,在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3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312)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加热管(31)的数量相等的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321),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321)通过第一过渡管(3211)与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312)连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33)在对应于下加热管(31)的右端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机架右立柱(12)之间,并且对应于所述右调整横梁(15)背对所述左调整横梁(14)的一侧,在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3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313)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加热管(31)的数量相等的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331),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331)通过第二过渡管(3311)与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313)连接;所述的一组上、下加热管(21、31 )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所述板料行移通道(10);所述板料施压机构(4)在对应于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上加热管(21)上;在所述左调整横梁(14)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的下部各设置有一用于与所述上加热机构(2)的一组上加热管(21)的左端浮动连接的第一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143);在所述右调整横梁(15)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的下部各设置有一用于与一组上加热管(21)的右端浮动连接的第二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153);所述的第一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143)的结构是与所述第二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153)的结构相同的,该第二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153)包括一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的槽钢(1531)和数量与所述的一组上加热管(21)的数量相等的调节螺杆(1532),槽钢(1531)与所述右调整横梁(15)的长度方向的下侧部固定,在该槽钢(1531)上并且在对应于一组上加热管(21)的位置以间隔状态开设有调节螺杆孔(15311),调节螺杆(1532)在对应于调节螺杆孔(15311)的位置设置在槽钢(1531)上,并且在调节螺杆(1532)的下端构成有一螺杆吊耳(15321),螺杆吊耳(15321)在调节螺杆(1532)上的位置对应于槽钢(1531)的下方,并且螺杆吊耳(15321)与一组上加热管(21)铰接,在调节螺杆(1532)上还套设有一弹簧(15322),该弹簧(15322)的上端支承在槽钢(1531)上,而下端支承在螺杆吊耳(15321)上;在所述的一组上加热管(2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螺杆吊耳(15321)的位置各构成有一螺杆吊耳连接座(214),该螺杆吊耳连接座(214)通过吊耳连接座销轴(2141)与螺杆吊耳(15321)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动拼板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推料板(62)的长度方向的区域以间隔状态固定有推料板平台托条(131),在推料板平台托条(131)朝向推料板(62)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导滑片(1311),在推料板(62)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导滑片(1311)的位置构成有推料板导滑凸缘(622),推料板导滑凸缘(622)与导滑片(1311)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动拼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推料板同步装置(63)各包括齿条固定座(631)、齿条(632)、同步齿轮(633)和同步齿轮轴座(634),齿条固定座(631)固定在所述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齿条(632)固定在齿条固定座(631)朝向所述推料板(62)的一侧,同步齿轮轴座(634)固定在推料板(62)朝向齿条固定座(631)的一侧,同步齿轮(633)固定在同步齿轮轴(6331)上,并且与齿条(632)相啮合,同步齿轮轴(6331)转动地支承在同步齿轮轴座(63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动拼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推料板作用缸(61)为油缸或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动拼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介质为蒸汽或导热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动拼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料施压机构(4)包括一支承梁(41)、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一对栅板条靠梁(43)、一组栅板条(44)、一板料施压条(45)和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在支承梁(41)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垫块(411),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垫块(412),第一垫块(411)与所述的一组上加热管(21)中的首根上加热管朝向上的一侧固定,第二垫块(412)与一组上加热管(21)中的末尾一根上加热管朝向上的一侧固定,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其中一个施压作用缸固定架的底部与支承梁(41)的一端固定,而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另一个施压作用缸固定架的底部与支承梁(41)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的顶部各固定有一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座(421),一对栅板条靠梁(43)与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朝向所述板料腔(16)的一侧固定,并且该对栅板条靠梁(43)彼此横向并行,一组栅板条(44)以间隔状态纵向固定在一对栅板条靠梁(43)背对所述的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的一侧,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中的其中一个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在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其中一个施压作用缸固定架的所述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座(421)上,而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中的另一个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在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另一个施压作用缸固定架的所述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座(421)上,该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的板料施压条作用缸柱(461)朝向下,板料施压条(45)的一端与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中的其中一个板料施压条作用缸的板料施压条作用缸柱(461)的末端连接,而板料施压条(45)的另一端与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中的另一个板料施压条作用缸的板料施压条作用缸柱(461)的末端连接,并且该板料施压条(45)与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自动拼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为气缸或油缸;所述的一组栅板条(44)的横截面形状呈V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动拼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料机构(5)包括一翻转作用缸(51)、一翻转臂(52)、一翻料板轴(53)和一翻料板(54),翻转作用缸(51)以纵向状态连接在翻转作用缸座(512)上,而该翻转作用缸座(512)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左端的前侧,并且该翻转作用缸(51)的翻转作用缸柱(511)朝向上,在翻料板(54)朝向所述板料腔(16)的一侧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固定有一翻料板轴固定座(541),翻料板轴(5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与翻料板轴固定座(541)固定,而翻料板轴(53)的两端均探出翻料板(54)并且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翻转臂(52)的一端与翻料板轴(53)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翻转作用缸柱(511)铰接,所述的翻转作用缸为气缸或油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自动拼板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翻料板轴(53)的两端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翻料板牵引机构(7),该翻料板牵引机构(7)包括牵引板(71)和牵引板作用缸(72),牵引板(71)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并且与所述翻料板轴(53)的端部相对应,在该牵引板(71)上构成有一翻料板轴支承座(711)和一牵引板作用缸柱连接座(712),翻料板轴(53)的端部转动地支承在翻料板轴支承座(711)上,牵引板作用缸(72)以水平卧置状态设置在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并且在该牵引板作用缸(72)的尾部连接有一牵引板作用缸调整螺杆(721),该牵引板作用缸调整螺杆(721)连接在调整螺杆座(7211)上,并且由限定螺母(7212)限定,调整螺杆座(7211)固定在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牵引板作用缸(72)的牵引板作用缸柱(722)的末端与所述牵引板作用缸柱连接座(712)连接,其中:在牵引板(71)上还开设有牵引板滑动槽(713),在对应于该牵引板滑动槽(713)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机架推料板平台(13)固定的牵引板限位螺钉(7131);所述的牵引板作用缸(72)为油缸或气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动拼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机架左立柱(11)的相向一侧是敞口的,所述左调整横梁(14)的两端在对应于所述敞口的部位探入到一对机架左立柱(11)的机架左立柱腔(111)内;所述的一对机架右立柱(12)的相向一侧是敞口的,所述右调整横梁(15)的两端在对应于所述敞口的部位探入到一对机架右立柱(12)的机架右立柱腔(121)内,并且一对机架左立柱(11)的彼此相背的一侧的上部各构成有一用于使所述机架左立柱腔(111)与外界相通的机架左立柱开口(112),而一对机架右立柱(12)的彼此相背的一侧的上部各构成有一用于使所述机架右立柱腔(121)与外界相通的机架右立柱开口(122);所述左调整横梁(14)构成有一左调整横梁腔(141),该左调整横梁腔(141)自左调整横梁(14)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所述右调整横梁(15)构成有一右调整横梁腔(151),该右调整横梁腔(151)自右调整横梁(15)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在左调整横梁腔(141)内转动地设置有一左调整横梁齿轮轴(142),该左调整横梁齿轮轴(142)的两端均探出所述左调整横梁腔(141)的腔口并且伸展到所述机架左立柱腔(111)内,在右调整横梁腔(151)内转动地设置有一右调整横梁齿轮轴(152),该右调整横梁齿轮轴(152)的两端均探出所述右调整横梁腔(151)的腔口并且伸展到所述机架右立柱腔(121)内;在所述的一对机架左立柱(11)的机架左立柱腔(111)内各设置有一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8),该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8)与设置在所述左调整横梁(14)的左调整横梁腔(141)内的所述左调整横梁齿轮轴(142)连接;在所述的一对机架右立柱(12)的机架右立柱腔(121)内各设置有一右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20),该右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20)与设置在所述右调整横梁(15)的右调整横梁腔(151)内的所述右调整横梁齿轮轴(152)连接;所述的右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20)的结构是与所述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8)的结构相同的,而该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8)包括升降作用缸(81)、标尺螺杆调整板(82)、标尺螺杆(83)、标尺螺杆固定板(84)、同步调整齿条(85)和同步调整齿轮(86),升降作用缸(81)以纵向状态固定在升降作用缸座(812)上,该升降作用缸座(812)与所述机架左立柱腔(111)的腔壁固定,并且升降作用缸(81)的升降作用缸柱(811)朝向上,该升降作用缸柱(811)与所述左调整横梁(14)的底部连接,标尺螺杆调整板(82)固定在所述机架左立柱腔(111)内,标尺螺杆(83)设置在标尺螺杆调整板(82)上,在该标尺螺杆(83)上并且在对应标尺螺杆调整板(82)的上侧和下侧的位置各配设有一标尺螺杆锁定螺母(831),标尺螺杆(83)的上端与标尺螺杆固定板(84)固定,该标尺螺杆固定板(84)与左调整横梁(14)的底部固定,标尺螺杆(83)的下端向着标尺螺杆调整板(82)的下方伸展,同步调整齿条(85)以纵向状态固定在机架左立柱腔(111)的腔壁上,同步调整齿轮(86)固定在所述左调整横梁齿轮轴(142)探入到左立柱腔(111)内的端部,并且与同步调整齿条(85)相啮合;在所述的标尺螺杆(83)上设置有刻度标记(832);所述的升降作用缸(81)为油缸或气缸;在所述的左调整横梁(14)的左调整横梁腔(141)的左调整横梁腔壁的一侧并且沿着该左调整横梁腔壁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固定有左调整横梁齿轮轴支承座(1411),所述的左调整横梁齿轮轴(142)转动地支承在左调整横梁齿轮轴支承座(1411)上;在所述的右调整横梁(15)的右调整横梁腔(151)的右调整横梁腔壁的一侧并且沿着该右调整横梁腔壁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固定有右调整横梁齿轮轴支承座(1511),所述的右调整横梁齿轮轴(152)转动地支承在右调整横梁齿轮轴支承座(1511)上;在所述的一对机架左立柱(11)的机架左立柱腔(111)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调整横梁(14)左侧和右侧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左调整横梁限位夹板(113);在所述的一对机架右立柱(12)的机架右立柱腔(121)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右调整横梁(15)的左侧和右侧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右调整横梁限位夹板(123)。
多功能自动拼板机\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属于木材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自动拼板机。\n背景技术\n[0002] 上面提及的拼板机的功用是将由木制品生产企业在生产木制品的过程中产生的长短不一但厚度和宽度趋于相同的板条拼接成诸如规格为122(宽度)×244(长度)㎝的整幅板片,用作家俱橱柜和内装饰的板材,其积极意义在于节约宝贵的木材资源。\n[0003] 关于拼板机的技术信息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如授权公告号CN2265880Y推荐有“加热拼板机”,该专利由多个加热管(专利称热管)作为上压板,并且在加热管的两端各设置支杆,藉由支杆将加热管以悬吊状态设置于机架(专利称底座)的上部,在工作台的两端设置滚轮机构,滚轮机构的滚轮与导轨板的斜面接触,从而使工作台实现升降调整。此外该专利还示出了翻板机构(专利称翻板工作台)、气动压料机构、推料机构(专利称推料器)以及用于将板条的一端切齐整的圆盘锯。该专利方案虽然能够兑现其说明书第1页倒数第6行至倒数第3行的技术效果,但是由于推料机构仅由一对推料板作用缸(专利择用油缸)和一枚与推料板作用缸的推料板作用缸柱的末端连接的推料板构成,因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该推料机构不免会产生以下技术问题:其一,由于推料板较为冗长(通常大于等于122㎝),又由于推料板朝向推料板作用缸的一侧的长度方向的居中部位与推料板作用缸柱的末端连接,因而在推料板作用缸柱向缸体外伸出而带动推料板运动时,推料板表现为消极式即表现为被动式运动,推料板的整体运动效果难以保证,也就是说难以确保整枚推料板的两端及中部的整体同步运动效果,影响对进入到机架上的板料腔内的板料的均衡推动效果;其二,由于推料板直接搁置在机架的推料板平台上,因而摩擦阻力大,不利于节约推料板作用缸的能耗,并且因推料板与机架的推料板平台频繁摩擦而损及推料板;其三,由于仅能对板料的上表面加热,因而板料的下表面的受热效果差,影响拼接后的相邻板料的整体结合效果。除此之外,该CN2265880Y还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缺乏结构合理的侧向顶料机构,因而相邻板条(专利称坯料)的端部之间存在空隙之虞,最终影响整幅板的宽度方向的拼接效果;其二,由于对多个加热管的上下浮动连接(专利称悬吊)仅靠每根加热管两端的各一个支杆担当,因而对途经加热管下方的板条的整体压迫效果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其三,由于该专利是通过设置在机架底部的动力传动机构实现对下加热管(专利称热工作台)的高度进行调整的,具体是由电机经减速机带动丝杠,再由丝杠带动导轨滑板,进而由导轨滑板带动固定于下加热管上的滚轮机构,最终使下加热管(即专利所述的热工作台)下降或上升,藉以适应所要拼接的板条的厚度变化,但是该动力传动机构(业界习惯称升降机构)的结构较为复杂。\n[0004] 又如授权公告号CN2425206Y提供有“推板式拼板机”,该专利方案着重介绍了推料机构的具体结构,由于推料机构由电机、主动皮带轮即小皮带轮、大皮带轮、大齿轮、小齿轮和曲轴等组成,因而结构较为复杂并且体积大。\n[0005]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仍有改进的必要,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的试验中心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n发明内容\n[0006]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推料板体现良好的整体运动效果而藉以在均衡作用力下将板料腔内的板料逐枚推入板料行移通道的板料引入口、有利于显著减小推料板与机架的推料板平台之间的摩擦程度而藉以保护推料板以及推料板平台并且节省推料板作用缸的能耗、有益于对板料的上下表面同时加热而藉以显著改善相邻板料之间的整体结合效果和有便于使一组上加热管平稳地上下浮动而藉以保障与板料的贴触效果的多功能自动拼板机。\n[0007]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多功能自动拼板机,包括一机架,该机架的左端以腾空于地坪的状态固定在一对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地坪上的机架左立柱之间,而机架的右端同样以腾空于地坪的状态固定在一对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同样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地坪上的机架右立柱之间,在机架的左端设置有一机架推料板平台,其中:在所述的一对机架左立柱之间并且在对应于机架的上方的位置上下移动地设置有一左调整横梁,而在所述的一对机架右立柱之间并且同样在对应于机架的上方的位置上下移动地设置有一右调整横梁;一上加热机构和一下加热机构,上加热机构在同时对应于所述左调整横梁以及右调整横梁的下方的位置与左调整横梁以及右调整横梁连接,下加热机构在对应于上加热机构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上、下加热机构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板料行移通道 ,该板料行移通道的左端端口构成为板料引入口,并且该板料引入口与构成于机架的左端上部的板料腔相通,而板料行移通道的右端端口构成为拼接成型板引出口;一用于对以叠置状态位于所述板料腔内的板料施压的板料施压机构,该板料施压机构在对应于所述板料腔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上加热机构背对所述下加热机构的一侧;一用于将板料喂入所述板料腔内的翻料机构,该翻料机构在对应于板料腔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一用于将板料腔内的板料推入所述的板料引入口的推料机构,该推料机构对应于所述板料腔的长度方向的左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推料板平台上,所述的推料机构包括一对推料板作用缸、一推料板和一对推料板同步装置,一对推料板作用缸以卧置状态固定在推料板作用缸座上,并且该对推料板作用缸的推料板作用缸柱朝向所述推料板,推料板与所述板料腔的长度方向相对应并且与所述机架推料板平台滑动配合,在该推料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推料板作用缸柱的位置固定有推料板连接座,该推料板连接座与推料板作用缸柱连接,一对推料板同步装置设置在推料板与所述的机架推料板平台之间,并且与推料板朝向下的一侧配合,所述推料板作用缸座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在机架推料板平台的左侧面上,所述翻料机构对应于推料板的上方;所述的上加热机构包括一组上加热管、一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和一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一组上加热管以彼此并行的状态间隔分布,并且该组上加热管的左端在对应于所述左调整横梁的下方的位置与左调整横梁连接,而该组上加热管的右端在对应于所述右调整横梁的下方的位置与右调整横梁连接,并且在该组上加热管左端的上方各固定有一用于将加热介质引入上加热管管腔内的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而在该组上加热管的右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用于将加热介质引出上加热管腔的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机架左立柱之间,并且对应于所述左调整横梁朝向所述右调整横梁的一侧,在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上加热管的数量相等的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通过第一上过渡连接管与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连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机架右立柱之间,并且对应于所述右调整横梁背对所述左调整横梁的一侧,在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上加热管的数量相等的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通过第二上过渡连接管与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连接;所述的下加热机构包括一组下加热管、一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和一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一组下加热管的数量与所述的一组上加热管的数量相等,并且以彼此并行的状态间隔分布,该组下加热管的左端在对应于所述上加热管的下方的位置与所述机架固定,而该组下加热管的右端同样在对应于上加热管的下方的位置与机架固定,并且在该组下加热管的左端的下方各固定有一用于将加热介质引入下加热管腔内的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而在该组下加热管的右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用于将加热介质引出下加热管腔的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在对应于所述下加热管的左端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在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加热管的数量相等的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通过第一过渡管与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连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在对应于下加热管的右端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一对机架右立柱之间,并且对应于所述右调整横梁背对所述左调整横梁的一侧,在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加热管的数量相等的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通过第二过渡管与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连接;所述的一组上、下加热管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所述板料行移通道;所述板料施压机构在对应于所述板料腔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上加热管上;在所述左调整横梁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的下部各设置有一用于与所述上加热机构的一组上加热管的左端浮动连接的第一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在所述右调整横梁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的下部各设置有一用于与一组上加热管的右端浮动连接的第二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所述的第一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的结构是与所述第二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的结构相同的,该第二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包括一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的槽钢和数量与所述的一组上加热管的数量相等的调节螺杆,槽钢与所述右调整横梁的长度方向的下侧部固定,在该槽钢上并且在对应于一组上加热管的位置以间隔状态开设有调节螺杆孔,调节螺杆在对应于调节螺杆孔的位置设置在槽钢上,并且在调节螺杆的下端构成有一螺杆吊耳,螺杆吊耳在调节螺杆上的位置对应于槽钢的下方,并且螺杆吊耳与一组上加热管铰接,在调节螺杆上还套设有一弹簧,该弹簧的上端支承在槽钢上,而下端支承在螺杆吊耳上;在所述的一组上加热管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螺杆吊耳的位置各构成有一螺杆吊耳连接座,该螺杆吊耳连接座通过吊耳连接座销轴与螺杆吊耳铰接。\n[0008]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机架推料板平台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推料板的长度方向的区域以间隔状态固定有推料板平台托条,在推料板平台托条朝向推料板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导滑片,在推料板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导滑片的位置构成有推料板导滑凸缘,推料板导滑凸缘与导滑片滑动配合。\n[0009]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推料板同步装置各包括齿条固定座、齿条、同步齿轮和同步齿轮轴座,齿条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机架推料板平台上,齿条固定在齿条固定座朝向所述推料板的一侧,同步齿轮轴座固定在推料板朝向齿条固定座的一侧,同步齿轮固定在同步齿轮轴上,并且与齿条相啮合,同步齿轮轴转动地支承在同步齿轮轴座上。\n[0010]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推料板作用缸为油缸或气缸。\n[0011]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介质为蒸汽或导热油。\n[0012]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板料施压机构包括一支承梁、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一对栅板条靠梁、一组栅板条、一板料施压条和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在支承梁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垫块,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垫块,第一垫块与所述的一组上加热管中的首根上加热管朝向上的一侧固定,第二垫块与一组上加热管中的末尾一根上加热管朝向上的一侧固定,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中的其中一个施压作用缸固定架的底部与支承梁的一端固定,而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中的另一个施压作用缸固定架的底部与支承梁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的顶部各固定有一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座,一对栅板条靠梁与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朝向所述板料腔的一侧固定,并且该对栅板条靠梁彼此横向并行,一组栅板条以间隔状态纵向固定在一对栅板条靠梁背对所述的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的一侧,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中的其中一个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在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中的其中一个施压作用缸固定架的所述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座上,而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中的另一个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在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中的另一个施压作用缸固定架的所述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座上,该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的板料施压条作用缸柱朝向下,板料施压条的一端与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中的其中一个板料施压条作用缸的板料施压条作用缸柱的末端连接,而板料施压条的另一端与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中的另一个板料施压条作用缸的板料施压条作用缸柱的末端连接,并且该板料施压条与所述板料腔的上方相对应。\n[0013]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为气缸或油缸;所述的一组栅板条的横截面形状呈V字形。\n[0014]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翻料机构包括一翻转作用缸、一翻转臂、一翻料板轴和一翻料板,翻转作用缸以纵向状态连接在翻转作用缸座上,而该翻转作用缸座固定在所述机架的左端的前侧,并且该翻转作用缸的翻转作用缸柱朝向上,在翻料板朝向所述板料腔的一侧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固定有一翻料板轴固定座,翻料板轴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与翻料板轴固定座固定,而翻料板轴的两端均探出翻料板并且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机架推料板平台上,翻转臂的一端与翻料板轴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翻转作用缸柱铰接,所述的翻转作用缸为气缸或油缸。\n[0015]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机架推料板平台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翻料板轴的两端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翻料板牵引机构,该翻料板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板和牵引板作用缸,牵引板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推料板平台上,并且与所述翻料板轴的端部相对应,在该牵引板上构成有一翻料板轴支承座和一牵引板作用缸柱连接座,翻料板轴的端部转动地支承在翻料板轴支承座上,牵引板作用缸以水平卧置状态设置在机架推料板平台上,并且在该牵引板作用缸的尾部连接有一牵引板作用缸调整螺杆,该牵引板作用缸调整螺杆连接在调整螺杆座上,并且由限定螺母限定,调整螺杆座固定在机架推料板平台上,牵引板作用缸的牵引板作用缸柱的末端与所述牵引板作用缸柱连接座连接,其中:在牵引板上还开设有牵引板滑动槽,在对应于该牵引板滑动槽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机架推料板平台固定的牵引板限位螺钉;所述的牵引板作用缸为油缸或气缸。\n[0016]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机架左立柱的相向一侧是敞口的,所述左调整横梁的两端在对应于所述敞口的部位探入到一对机架左立柱的机架左立柱腔内;所述的一对机架右立柱的相向一侧是敞口的,所述右调整横梁的两端在对应于所述敞口的部位探入到一对机架右立柱的机架右立柱腔内,并且一对机架左立柱的彼此相背的一侧的上部各构成有一用于使所述机架左立柱腔与外界相通的机架左立柱开口,而一对机架右立柱的彼此相背的一侧的上部各构成有一用于使所述机架右立柱腔与外界相通的机架右立柱开口;所述左调整横梁构成有一左调整横梁腔,该左调整横梁腔自左调整横梁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所述右调整横梁构成有一右调整横梁腔,该右调整横梁腔自右调整横梁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在左调整横梁腔内转动地设置有一左调整横梁齿轮轴,该左调整横梁齿轮轴的两端均探出所述左调整横梁腔的腔口并且伸展到所述机架左立柱腔内,在右调整横梁腔内转动地设置有一右调整横梁齿轮轴,该右调整横梁齿轮轴的两端均探出所述右调整横梁腔的腔口并且伸展到所述机架右立柱腔内;在所述的一对机架左立柱的机架左立柱腔内各设置有一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该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与设置在所述左调整横梁的左调整横梁腔内的所述左调整横梁齿轮轴连接;在所述的一对机架右立柱的机架右立柱腔内各设置有一右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该右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与设置在所述右调整横梁的右调整横梁腔内的所述右调整横梁齿轮轴连接;所述的右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的结构是与所述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的结构相同的,而该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包括升降作用缸、标尺螺杆调整板、标尺螺杆、标尺螺杆固定板、同步调整齿条和同步调整齿轮,升降作用缸以纵向状态固定在升降作用缸座上,该升降作用缸座与所述机架左立柱腔的腔壁固定,并且升降作用缸的升降作用缸柱朝向上,该升降作用缸柱与所述左调整横梁的底部连接,标尺螺杆调整板固定在所述机架左立柱腔内,标尺螺杆设置在标尺螺杆调整板上,在该标尺螺杆上并且在对应标尺螺杆调整板的上侧和下侧的位置各配设有一标尺螺杆锁定螺母,标尺螺杆的上端与标尺螺杆固定板固定,该标尺螺杆固定板与左调整横梁的底部固定,标尺螺杆的下端向着标尺螺杆调整板的下方伸展,同步调整齿条以纵向状态固定在机架左立柱腔的腔壁上,同步调整齿轮固定在所述左调整横梁齿轮轴探入到左立柱腔内的端部,并且与同步调整齿条相啮合;在所述的标尺螺杆上设置有刻度标记;所述的升降作用缸为油缸或气缸;在所述的左调整横梁的左调整横梁腔的左调整横梁腔壁的一侧并且沿着该左调整横梁腔壁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固定有左调整横梁齿轮轴支承座,所述的左调整横梁齿轮轴转动地支承在左调整横梁齿轮轴支承座上;在所述的右调整横梁的右调整横梁腔的右调整横梁腔壁的一侧并且沿着该右调整横梁腔壁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固定有右调整横梁齿轮轴支承座,所述的右调整横梁齿轮轴转动地支承在右调整横梁齿轮轴支承座上;在所述的一对机架左立柱的机架左立柱腔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调整横梁左侧和右侧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左调整横梁限位夹板;在所述的一对机架右立柱的机架右立柱腔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右调整横梁的左侧和右侧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右调整横梁限位夹板。\n[0017]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对推料机构增加了一对推料板同步装置,因而能使推料板体现良好的整体运动效果,保障在均衡的作用力下将板料腔内的板料逐枚推入板料行移通道的板料引入口;之二,由于在托架推料板平台上间隔固定有推料板平台托条,并且在推料板平台托条上设置有导滑片,以及在推料板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导滑片的位置构成有与导滑片滑动配合的推料板导滑凸缘,因而可以显著减小推料板的运动阻力,既可保护推料板,又能节省一对推料板作用缸的能耗;之三,由于由上、下加热机构分别对板料的上下两侧加热,因而能避免板料受热出现阴阳情形,保障拼接效果;之四,由于由第一、第二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与一组上加热管连接,因而能确保一组上加热管与板料的适度接触效果。\n附图说明\n[0018]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n[0019] 图2为图1所示的一对机架左立柱、左调整横梁、板料施压机构、翻料机构、推料机构、翻料板牵引机构以及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的详细结构图。\n[0020] 图3为图1所示的一对机架右立柱、右调整横梁、右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和第二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的详细结构图。\n[0021] 图4为图1所示的锯切机构的详细结构图。\n[0022] 图5为图1所示的第一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的详细结构图。\n[0023] 图6为图1所示的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的剖视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24]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n[0025]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概念除额外说明的外均是针对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的特别限定。\n[0026] 请参见图1,给出了一机架1,该机架1的左端以腾空于地坪的状态固定在一对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地坪上的机架左立柱11之间,而机架1的右端同样以腾空于地坪的状态固定在一对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同样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地坪上的机架右立柱12之间,在机架1的左端设置有一机架推料板平台13,由图1所示,在一对机架左立柱11之间并且在对应于机架1的上方的位置上下移动地(即,可上下调整)设置有一横截面形状呈矩形或正方形的左调整横梁14,而在一对机架右立柱12之间并且同样在对应于机架1的上方的位置上下移动地(即,可上下调整)设置有一横截面形状如同对左调整横梁\n14描述的右调整横梁15。\n[0027] 给出了一上加热机构2和一下加热机构3,上加热机构2在同时对应于所述左调整横梁14以及右调整横梁15的下方的位置与左调整横梁14以及右调整横梁15连接,下加热机构3在对应于上加热机构2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机架1上,上、下加热机构2、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板料行移通道10 ,该板料行移通道10的左端端口构成为板料引入口101,并且该板料引入口101与构成于机架1的左端上部的板料腔16相通,而板料行移通道10的右端端口构成为拼接成型板引出口102。为了便于公众的理解,申请人在图1中示出了条状的并且预先涂有胶粘剂的板料30,该板料30在下面即将提及的推料机构6的推动下自板料腔16经板料引入口101进入板料行移通道10,在板料行移通道10向拼接成型板引出口102的方向行移的过程中,经前述上、下加热机构2、3的加热并且在上加热机构2的压迫下使相邻板料30相互粘结在一起,当从拼接成型板引出引出口102行出时,便形成了整幅得以用于制作家俱、办公用品(如书柜等)以及内装饰板材,这里所称的整幅是指整块,例如宽度为122㎝而长度为244㎝的板块,厚度可以根据板料30的厚度变化确定。\n[0028] 给出了一用于以对叠置状态对位于前述板料腔16内的板料30施压的板料施压机构4,该板料施压机构4在对应于前述板料腔16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前述上加热机构2背对所述下加热机构3的一侧,即固定在上加热机构2朝向上的一侧。给出了一用于将板料30喂入即翻入前述板料腔16内的翻料机构5,该翻料机构5在对应于板料腔16的位置设置在前述机架1上。给出了一用于将板料腔16内的板料30逐枚逐枚(即逐块逐块)推入前述的板料引入口101的推料机构6,该推料机构6对应于前述板料腔16的长度方向的左侧的位置设置在前述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n[0029] 请参见图2并且仍结合图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一个技术要点:前述的推料机构6包括一对推料板作用缸61、一推料板62和一对推料板同步装置63,一对推料板作用缸61以卧置状态即以水平状态固定在推料板作用缸座612上,并且该对推料板作用缸61的推料板作用缸柱611朝向前述推料板62,推料板62与前述板料腔16的长度方向的左侧(该左侧是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的)相对应并且与前述机架推料板平台13滑动配合,在该推料板62上并且在对应于推料板作用缸柱611的位置采用推料板连接座固定螺钉6211固定有推料板连接座621,该推料板连接座621与推料板作用缸柱611连接,一对推料板同步装置63设置在推料板62与前述的机架推料板平台13之间,并且与推料板62朝向下的一侧配合。前述的推料板作用缸座612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在机架推料板平台13的左侧面(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上,前述的翻料机构5对应于推料板62的上方。\n[0030] 在前述的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推料板62的长度方向的区域以间隔状态固定有推料板平台托条131,在推料板平台托条131朝向推料板62的一侧的表面即朝向上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用于减小摩擦力的表面光滑的材质既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的导滑片1311,在推料板62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导滑片1311的位置构成有推料板导滑凸缘622,推料板导滑凸缘622与导滑片1311滑动配合。由图2所示,由于前述的推料板平台托条131是以并行于机架推料板平台13的短边的状态固定有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的,因而推料板平台托条131实质上也与推料板62的短边相并行。\n[0031]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推料板平台托条131上的导滑片1311改成导轨的结构形式,并且将推料板导滑凸缘622改成与导轨相配合的导轨滑块的结构形式,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替代而依然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容范畴。又如果将导滑片1311改成滚道,并且将推料板导滑凸缘622改成滚子的结构形式,那么同样应当视为形式而非实质的等同替换而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涵范围。\n[0032] 前述的一对推料板同步装置63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各包括齿条固定座631、齿条632、同步齿轮633和同步齿轮轴座634,齿条固定座631固定在前述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齿条632固定在齿条固定座631朝向前述推料板62的一侧,即固定在齿条固定座\n631朝向上的一侧,同步齿轮轴座634采用螺钉固定在推料板62朝向齿条固定座631的一侧,同步齿轮633固定在同步齿轮轴6331上,并且与齿条632相啮合,同步齿轮轴6331转动地支承在同步齿轮轴座634上。\n[0033]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一对推料板作用缸61采用油缸,然而如果改用气缸,则应当视为等同替换。\n[0034] 当一对推料板作用缸61工作时,例如推料板作用缸61的推料板作用缸柱611向缸体外伸展时,那么由推料板作用缸柱611带动推料板62,使推料板62向前述板料腔16的方向位移,将位于由图1所示的储板腔40内的位于底部的一枚板料30推向板料引入口101,反之同例,推料板62回复,由推料板作用缸柱611的交替动作而使推料板62将板料30逐枚逐枚地向板料引入口101推送。这里提及的并且由图1示意的储板腔40是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板料施压机构4与翻料机构5之间形成的空间(俗称“弄堂”,即狭窄通道)。\n[0035] 重点见图1,前述的上加热机构2包括一组上加热管21、一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22和一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23,一组上加热管21以彼此并行的状态间隔分布,并且该组上加热管21的左端在对应于前述左调整横梁14的下方的位置与左调整横梁14连接,而该组上加热管21的右端在对应于前述右调整横梁15的下方的位置与右调整横梁15连接,并且在该组上加热管21左端的上(即朝向上的一侧)各固定有一用于将加热介质引入上加热管腔211(图3标示)内的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212,而在该组上加热管21的右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用于将加热介质引出上加热管腔211的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213,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22采用第一上固定座222固定在前述的一对机架左立柱11之间,并且对应于左调整横梁14朝向前述右调整横梁15的一侧,即位于一对机架左立柱11朝向一对机架右立柱12的一侧,在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22上并且在对应于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212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上加热管21的数量相等的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221,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221通过第一上过渡连接管2211(采用软管)与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212连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23采用第一上固定座232固定在前述的一对机架右立柱12之间,并且对应于右调整横梁15背对前述左调整横梁14的一侧即位于一对机架右立柱12背对一对机架左立柱11的一侧,在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23上并且在对应于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213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上加热管21的数量相等的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231,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231通过第二上过渡连接管2311(采用软管)与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213连接。\n[0036] 仍重点见图1,前述的下加热机构3包括一组下加热管31、一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32和一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33,一组下加热管31的数量与前述的一组上加热管21的数量相等,并且以彼此并行的状态间隔分布,该组下加热管31的左端在对应于前述上加热管21的下方(左端下方)的位置与前述机架1固定,而该组下加热管31的右端同样在对应于上加热管21的下方(右端下方)的位置与机架1固定,并且在该组下加热管31的左端的下方(下表面)各固定有一用于将加热介质引入下加热管腔3(图3标注)内的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312,而在该组下加热管31的右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用于将加热介质引出下加热管腔311的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313,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32在对应于所述下加热管31的左端下方的位置采用第一下固定座322固定在机架1上,在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3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312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加热管31的数量相等的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321,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321通过第一过渡管3211(采用软管)与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312连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33在对应于下加热管31的右端下方的位置采用第二下固定座332固定在一对机架右立柱12之间,并且对应于前述右调整横梁15背对所述左调整横梁14的一侧,即对应于一对机架右立柱12背对一对机架左立柱11的一侧,在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3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313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加热管31的数量相等的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331,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331通过第二过渡管3311(采用软管)与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313连接。\n[0037] 前述的一组上、下加热管21、31 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前述板料行移通道10。前述板料施压机构4在对应于前述板料腔16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前述上加热管21上。\n[0038] 在本实施例中,上面提及的加热介质为蒸汽,然而也可使用导热油或其它等效的物质作为加热介质。\n[0039] 依据上述的上、下加热机构2、3的说明可知,由一组上、下加热管21、31的协同作用而可对途经板料行移通道10的板料30加热,使涂覆在板料30上的胶粘剂中的溶剂挥发,同时使板料30相互可靠地粘接在一起。以上加热机构2的加热原理为例:高温的加热介质(本实施例为蒸汽)由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22的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221经第一上过渡连接管2211引至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212,由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212引入上加热管腔211,再由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213经第二上过渡连接管2311以及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231进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23,从而形成加热介质的循环回流过程。在该过程中,一组上加热管21对途经其下方的即对途经板料行移通道10的板料30加热。由于下加热机构3的加热原理与上加热机构2雷同,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n[0040] 请重点见图2并且结合图1,上面提及的板料施压机构4包括一支承梁41、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一对栅板条靠梁43、一组栅板条44、一板料施压条45和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在支承梁41的一端(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后端)固定有一第一垫块411,另一端(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前端)固定有一第二垫块412,第一垫块411与前述的一组上加热管21中的首根即处于最左侧的一根上加热管朝向上的一侧固定,第二垫块412与一组上加热管21中的末尾一根即处于最右侧的一根上加热管朝向上的一侧固定,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其中一个施压作用缸固定架的底部与支承梁41的一端焊接固定,而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另一个施压作用缸固定架的底部与支承梁41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的顶部各以水平状态固定(通过焊接)有一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座421,一对栅板条靠梁43与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朝向所述板料腔16的一侧焊接固定,并且该对栅板条靠梁43彼此横向并行(以上下对应的状态横向并行),一组栅板条44以间隔状态纵向固定在一对栅板条靠梁43背对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的一侧,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中的其中一个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在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其中一个施压作用缸固定架的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座421上,而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中的另一个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在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另一个施压作用缸固定架的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座421上,该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的板料施压条作用缸柱461朝向下,板料施压条45的一端通过压条连接座451并且采用连接座销轴4511与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中的其中一个板料施压条作用缸的板料施压条作用缸柱461的末端连接,而板料施压条45的另一端同样通过压条连接座451并且采用连接座销轴4511与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中的另一个板料施压条作用缸的板料施压条作用缸柱461的末端连接,并且该板料施压条45与前述板料腔16的上方相对应。\n[0041]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为气缸,但是并不排斥使用油缸。\n前述的一组栅板条44的横截面形状呈V字形。\n[0042] 申请人简述板料施压机构4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当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工作时,例如当板料施压条作用缸柱461自缸体外逐渐伸出时,那么由板料施压条作用缸柱\n461带动板料施压条45下行,由板料施压条45对由图1示意的板料30的上部(最上面的板料)压迫。此时,在前述推料机构6的工作下,当最下部的板料30自板料引入口101进入板料行移通道10后,板料30在前述储板腔40内的料位便降低了一枚板料30的厚度的程度,于是板料施压作用缸柱461向缸体外相应伸出一枚板料30的厚度的程度,也就是说该板料施压条45始终处于对板料30的压迫状态,直至储板腔40内的板料30被推料机构6的推料板62推尽后,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才反向动作,使板料施压条作用缸柱461向上回复。由此可知,板料施压机构4对板料30产生压紧力,以保证推料机构6的推料板62对板料30推送。\n[0043] 前述储板腔40内的板料30是由翻料机构5翻入的,即由翻料机构5喂入的。\n[0044] 由图1和图2所示,前述的翻料机构5包括一翻转作用缸51、一翻转臂52、一翻料板轴53和一翻料板54,翻转作用缸51以纵向状态并且通过连接销513连接在翻转作用缸座512上,而该翻转作用缸座512固定在前述机架1的左端的前侧(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并且该翻转作用缸51的翻转作用缸柱511朝向上,在翻料板54朝向前述板料腔16的一侧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固定有一翻料板轴固定座541,翻料板轴5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与翻料板轴固定座541固定(以嵌置方式嵌固在翻料板轴固定座541上),而翻料板轴53的两端均探出翻料板\n54并且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翻转臂52的一端与翻料板轴53固定,另一端通过翻转臂销轴521与所述翻转作用缸柱511铰接。由图1和图2所示,翻转臂52的整体形状呈圆弧状,更形象地讲呈腰形(也可称香蕉形)。\n[0045]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在前述的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设置至少一个翻料板搁脚\n132,当翻料板54由图1所示垂直状态变为由图2所示的趋向于水平状态时,便搁置在翻料板搁脚132上。\n[0046] 在前述的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翻料板轴53的两端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翻料板牵引机构7,前述翻料板轴53的两端转动地支承在翻料板牵引机构7上。\n[0047]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翻转作用缸51为气缸,但是也可使用油缸代替气缸。\n[0048] 前述的翻料板牵引机构7包括牵引板71和牵引板作用缸72,牵引板71移动地设置在前述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并且与前述的翻料板轴53的端部相对应,在该牵引板71上构成有一翻料板轴支承座711和一牵引板作用缸柱连接座712,翻料板轴53的端部转动地支承在翻料板轴支承座711上,牵引板作用缸72以水平卧置状态设置在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并且在该牵引板作用缸72的尾部连接有一牵引板作用缸调整螺杆721,该牵引板作用缸调整螺杆721连接在调整螺杆座7211上,并且由限定螺母7212限定,调整螺杆座7211固定在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牵引板作用缸72的牵引板作用缸柱722的末端与所述牵引板作用缸柱连接座712连接。在牵引板71上还开设有牵引板滑动槽713,在对应于该牵引板滑动槽713的位置设置有与前述机架推料板平台13固定的牵引板限位螺钉7131。\n[0049] 当要使翻料板54由图2所示的状态演变为由图1所示的状态时,也就是说当要使位于翻料板54上的板料30翻至由图1所示的程度时,那么,翻转作用缸51工作,翻转作用缸柱\n511向缸体外伸出,即向上伸出,由翻转作用缸柱511带动翻转臂52,由翻转臂52带动翻料板轴53,由翻料板轴53带动翻料板54向前述的板料施压机构4的方向运动,直至运动到呈图1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先前位于翻料板54上的板料30被管制在由图1所示的储板腔40内。在翻料板54翻料后,也就是说在翻料板54处于图1所示的趋于与机架推料板平台131垂直的状态时,前述的牵引板作用缸72工作,牵引板作用缸柱722向缸体外位移,并且同时带动牵引板作用缸柱连接座712,由牵引板作用缸柱连接座712带动牵引板71,由牵引板71上的翻料板轴支承座711带动翻料板轴53,迫使翻料板54保持在前述的趋于与机架推料板平台131垂直的状态。由于翻料板54由图1状态变为图2状态时的翻转作用缸51以及牵引板作用缸72的运动过程与前述相反,并且能够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因而申请人不再复述。\n[0050]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牵引板作用缸72优选使用油缸,但是如果择用气缸,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替代。\n[0051] 请参见图2和图3并且依然结合图1,前述的一对机架左立柱11的相向一侧是敞口的,前述左调整横梁14的两端在对应于所述敞口的部位探入到一对机架左立柱11的机架左立柱腔111内(图1和图2示);前述的一对机架右立柱12的相向一侧是敞口的,前述右调整横梁15的两端在对应于所述敞口的部位探入到一对机架右立柱12的机架右立柱腔121内,并且一对机架左立柱11的彼此相背的一侧的上部各构成有一用于使机架左立柱腔111与外界相通的机架左立柱开口112,而一对机架右立柱12的彼此相背的一侧的上部各构成有一用于使机架右立柱腔121与外界相通的机架右立柱开口122(图1和图3标示);前述左调整横梁\n14构成有一左调整横梁腔141,该左调整横梁腔141自左调整横梁14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前述右调整横梁15构成有一右调整横梁腔151,该右调整横梁腔151自右调整横梁15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在左调整横梁腔141内转动地设置有一左调整横梁齿轮轴142,该左调整横梁齿轮轴142的两端均探出左调整横梁腔141的腔口并且伸展到机架左立柱腔111内,在右调整横梁腔151内转动地设置有一右调整横梁齿轮轴152,该右调整横梁齿轮轴152的两端均探出右调整横梁腔151的腔口并且伸展到所述机架右立柱腔121内。\n[0052] 在前述的一对机架左立柱11的机架左立柱腔111内各设置有一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8,该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8与设置在前述左调整横梁14的左调整横梁腔141内的前述左调整横梁齿轮轴142连接,具体可参见图1和图2;在前述的一对机架右立柱12的机架右立柱腔121内各设置有一右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20,该右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20与设置在前述右调整横梁15的右调整横梁腔151内的所述右调整横梁齿轮轴152连接,具体可参见图1和图3。优选的方案,可将自动拼板机的电气控制箱设置在一对机架左立柱11的前侧的一根机架左立柱的顶部。\n[0053] 由于前述的右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20的结构是与前述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8的结构完全相同的,因此申请人在下面仅对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8详细描述。\n[0054] 见图2以及图6并且结合图1,前述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8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升降作用缸81、标尺螺杆调整板82、标尺螺杆83、标尺螺杆固定板84、同步调整齿条85和同步调整齿轮86,升降作用缸81以纵向状态固定在升降作用缸座812上,该升降作用缸座812与前述机架左立柱腔111的腔壁固定,并且升降作用缸81的升降作用缸柱\n811朝向上,该升降作用缸柱811与前述左调整横梁14的底部连接,具体是:在左调整横梁14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升降作用缸柱811的位置固定有一升降作用缸柱连接座144,升降作用缸柱811通过销轴与该升降作用缸柱连接座144连接。标尺螺杆调整板82固定在机架左立柱腔111内,标尺螺杆83设置在标尺螺杆调整板82上,在该标尺螺杆83上并且在对应标尺螺杆调整板82的上侧和下侧的位置各配设有一标尺螺杆锁定螺母831,标尺螺杆83的上端与标尺螺杆固定板84固定,该标尺螺杆固定板84与左调整横梁14的底部固定,标尺螺杆83的下端向着标尺螺杆调整板82的下方伸展,同步调整齿条85以纵向状态固定在机架左立柱腔\n111的腔壁上,同步调整齿轮86以平键固定方式固定在前述左调整横梁齿轮轴142探入到左立柱腔111内的端部,并且与同步调整齿条85相啮合。\n[0055] 在前述的标尺螺杆83上设置有刻度标记832(图6示);前述的升降作用缸81为油缸,但是也可择用气缸。\n[0056] 当板料30的厚度发生改变时,那么需要对板料行移通道10的高度作适应性改变,而改变板料行移通道10的高度即改变一组上、下加热管21、31之间的间距通过对左、右调整横梁14、15的同时调节而实现。由于右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20对右调整横梁15的调节是与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8对左调整横梁14的调节完全相同的,因此申请人在下面仅就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8对左调整横梁14的调节过程作说明。\n[0057] 当要增大一组上、下加热管21、31之间的间距即增大板料行移通道10的高度时,先松启用于对标尺螺杆83锁定(即限定)的标尺螺杆锁定螺母831,升降作用缸81工作,升降作用缸柱811向缸体外伸展,即向上伸展,由于升降作用缸柱811与固定在左调整横梁14的底部的升降作用缸柱连接座144连接,因而由升降作用缸柱811通过升降作用缸柱连接座144使左调整横梁14向上位移,在该过程中,固定在左调整横梁齿轮轴142上的同步调整齿轮86在与同步调整齿条85相啮合的状态下带动左调整横梁齿轮轴142转动,以保障左调整横梁\n14的水平程度。当左调整横梁14向上位移的程度达到标尺螺杆83上的刻度标记832的示值时,升降作用缸81停止工作,并且由操作人员将前述的标尺螺杆锁定螺母831锁定。当要将一组上、下加热管21、31之间的间距变小而藉以适应对厚度变小了的板料30的加工时,那么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8的调整过程与前述相反。在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8调整时需同时对右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20调整。\n[0058] 在前述的左调整横梁14的左调整横梁腔141的左调整横梁腔壁的一侧并且沿着该左调整横梁腔壁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固定有左调整横梁齿轮轴支承座1411(图2示),前述的左调整横梁齿轮轴142转动地支承在左调整横梁齿轮轴支承座1411上;在前述的右调整横梁15的右调整横梁腔151的右调整横梁腔壁的一侧并且沿着该右调整横梁腔壁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固定有右调整横梁齿轮轴支承座1511(图3示),前述的右调整横梁齿轮轴\n152转动地支承在右调整横梁齿轮轴支承座1511上。\n[0059] 在前述的一对机架左立柱11的机架左立柱腔111内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左调整横梁\n14左侧和右侧(这里所定义的左侧和右侧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的位置各通过一组左调整横梁限位夹板螺钉1131固定有一左调整横梁限位夹板113(图2示);在前述的一对机架右立柱12的机架右立柱腔121内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右调整横梁15的左侧和右侧的位置各通过一组右调整横梁限位夹板螺钉1231(图3示)固定有一右调整横梁限位夹板123。\n[0060] 请见图5并且结合图1和图2,在前述左调整横梁14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的下部各设置有一用于与所述上加热机构2的一组上加热管21的左端浮动连接的第一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143。请见图3并且结合图1,在前述右调整横梁15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的下部各设置有一用于与一组上加热管21的右端浮动连接的第二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n153。这里所定义的左侧以及右侧依然是依据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n[0061] 由于图1、图2和图5示意的第一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143的结构及其功用是与由图3详示的第二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153的结构及功用完全相同的,因而申请人在下面仅对第二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153作详细说明。\n[0062] 请重点见图3,前述的第二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153包括一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的槽钢1531和数量与前述的一组上加热管21的数量相等的调节螺杆1532,槽钢1531与前述右调整横梁15的长度方向的下侧部焊接固定,在该槽钢1531上并且在对应于一组上加热管\n21的位置以间隔状态开设有调节螺杆孔15311,调节螺杆1532在对应于调节螺杆孔15311的位置设置在槽钢1531上,并且在调节螺杆1532的下端构成有一螺杆吊耳15321,螺杆吊耳\n15321在调节螺杆1532上的位置对应于槽钢1531的下方,并且螺杆吊耳15321与一组上加热管21铰接,在调节螺杆1532上还套设有一弹簧15322,该弹簧15322的上端支承在槽钢1531上,而下端支承在螺杆吊耳15321上。\n[0063] 由图3所示,在前述的一组上加热管2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螺杆吊耳15321的位置各构成有一螺杆吊耳连接座214,该螺杆吊耳连接座214通过吊耳连接座销轴2141与螺杆吊耳15321铰接。\n[0064] 由上述对第一、第二上加热管浮动连接装置143、153的说明可知,在弹簧15322的作用下能使一组上加热管21始终处于对位于板料行移通道10内的板料30的良好接触状态。\n[0065] 由于在上、下加热机构2、3对板料30加热时,涂敷在板料30上的胶粘剂中的溶剂挥发,因而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环境,于是在前述的机架1上并且对应于前述的一对机架左、右立柱11、12之间的区域设置有一用于对上加热机构2蔽护的保温护罩17。上、下加热机构\n2、3加热时产生的前述溶剂进入保温护罩17,由与保温罩17连接的管路引出处理,以避免损及环境。图2中还示出了保温护罩17的护罩架171,该护罩架171携保温护罩17固定在一对机架左、右立柱11、12之间。\n[0066] 请继续见图2,在前述的一对机架左立柱11中,位于机架1的左端后侧(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的一个机架左立柱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板料腔16的长度方向的后端的位置设置有一板料端部顶料作用缸114,该板料端部顶料作用缸114的顶料作用缸柱1141朝向所述板料腔16;在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板料端部顶料作用缸114的位置设置有一用于将板料端部的冗余部分切除的锯切机构9。\n[0067] 前述的板料端部顶料作用缸114为气缸,但是也可使用油缸。\n[0068] 在前述的一对栅板条靠梁4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板料腔16的长度方向的前端的位置固定有一板料端部阻挡限位柱431,该板料端部阻挡限位柱431的横截面形状呈L字形 ,更确切地讲,采用L形角钢作为板料端阻挡限位柱431。\n[0069] 当板料30呈图1所示的状态位于储板腔40内时,由于相邻板料30的端部之间不免存在非接触的空隙,因此,在板料端部顶料作用缸114的工作下,例如顶料作用缸柱1141向缸体外伸展并且顶及板料30的端部时,迫使相邻板料30的端部可靠接触,因为在对应应板料腔16的长度方向的前端由板料端部阻挡限位柱431限定。\n[0070] 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1,上面已提及的锯切机构9的优选而非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电机91、主动轮92、传动带93、从动轮94和圆盘锯片95,电机91设置在即固定在前述机架1的左端后侧,主动轮92固定在电机9的电机轴911上,传动带93的一端套置在主动轮92上,另一端套置在从动轮94上,从动轮94固定在从动轮轴941上,而该从动轮轴941转动地支承在从动轮轴座9411上,圆盘锯片95固定在从动轮轴941上,并且与前述板料腔16的长度方向的后端端口的侧部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轮92和从动轮94为皮带轮,传动带93为传动皮带。\n[0071] 由图4的示意可知,板料30远离前述板料端部阻挡限位柱431的一端端部即朝向前述板料端部顶料作用缸114的一端端部通常是寸差不齐的,该寸差不齐的部分即为冗余部分,因而当要将该冗余部分切除时,那么由电机91工作,由电机91的电机轴911带动主动轮\n92,经传动带93带动从动轮94,由于圆盘锯片95与从动轮轴941同轴,因而由从动轮94经从动轮轴941带动圆盘锯片95,由圆盘锯片95将板料30的冗余部分锯除。\n[0072] 申请人结合图1至图6简述本发明的工作过程,由操作人员将有待于拼接的并且在拼接面的部位涂有胶粘剂的板料30(条状)排布于板料模框内(图中未示出)并且转移至翻料机构5的翻料板54上,接着翻料机构5的翻转作用缸51工作,按申请人在上面所述而使翻料板54处于呈图1所示的状态,即板料30有序地以叠置状态位于板料腔16内,并且由前述的板料端部顶料作用缸114的顶料作用缸柱1141将位于底部的板料30朝着板料端部阻挡限位柱431的方向顶推,再由锯切机构9对板料30的端部的冗余部分锯除。同时由前述的板料施压机构4的板料施压条45对板料30的上部施压,使位于板料腔16内的板料30处于受压状态。\n此时,推料机构6工作,按申请人在上面对该推料机构6的描述,由推料板62将板料30逐枚逐枚地推入板料行移通道10,每推入一枚板料30,前述的板料端部顶推作用缸114工作一次,以确保进入板料行移通道10内的板料30的两端平齐。\n[0073] 在上述过程中,上、下加热机构2、3处于工作状态,由一组上、下加热管21、31的协同作用而对板料30加热,使相邻板料30之间可靠粘接,直至板料30以整幅板面的形态从拼接成型板引出口102引出,按244㎝的长度(宽度为122㎝)裁切。\n[0074]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完成了发明任务,客观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不失为是一个极致的技术方案。
法律信息
- 2022-04-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B27D 3/00
专利号: ZL 201510192127.2
申请日: 2015.04.22
授权公告日: 2016.09.07
- 2019-12-27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9.12.09
专利权人由魏德英变更为嘉兴美可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由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翟山农贸市场综合楼3#-109变更为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西塘桥镇元通工业区盐嘉公路888号
- 2019-01-18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9.01.02
专利权人由北京知投家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变更为魏德英
地址由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乐园路4号院2号楼3层1单元317变更为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翟山农贸市场综合楼3#-109
- 2019-01-18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9.01.02
专利权人由李月勇变更为北京知投家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地址由300110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风荷园16号楼2门202号变更为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乐园路4号院2号楼3层1单元317
- 2017-09-22
- 2017-09-22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7.09.05
专利权人由宁波江东甬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变更为李月勇
地址由315046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悦盛路311号003幢(14-5)变更为300110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风荷园16号楼2门202号
- 2016-09-07
- 2016-08-24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6.08.04
申请人由常熟市力恒木业机械厂变更为宁波江东甬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由215517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海虞镇曹阁村变更为315046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悦盛路311号003幢(14-5)
- 2016-08-24
- 2015-08-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27D 3/00
专利申请号: 201510192127.2
申请日: 2015.04.22
- 2015-07-22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1996-03-06
| | |
2
| | 暂无 |
2011-08-19
| | |
3
| | 暂无 |
2011-12-09
| | |
4
| | 暂无 |
2014-05-25
| | |
5
| | 暂无 |
2000-08-08
| | |
6
| | 暂无 |
2002-02-08
| | |
7
| | 暂无 |
1992-05-06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