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解决现有技术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成分复杂、使用范围较窄,适用性有限,以及容易造成药害,危机植物生长的问题。本发明是由下列原料组成:寡糖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茉莉酸、复硝酸钠、芸薹素、激活蛋白、多效唑、微量元素、黄酮酸、脱落酸、吲哚乙酸、助剂、填充剂。本发明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无毒、无公害、无有害物质残留,可用于植物的拌种、浸种、浇根和叶面喷射。
1.一种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寡糖素
1~3份、赤霉素2~4份、细胞分裂素1~3份、茉莉酸1~3份、复硝酸钠10~15份、芸薹素1~5份、激活蛋白15~20份、多效唑5~10份、微量元素5~10份、黄酮酸3~5份、脱落酸3~5份、吲哚乙酸4~6份、助剂10~20份、填充剂5~4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寡糖素2份、赤霉素3份、细胞分裂素3份、茉莉酸2份、复硝酸钠15份、芸薹素3份、激活蛋白18份、多效唑8份、微量元素6份、黄酮酸4份、脱落酸4份、吲哚乙酸
4份、助剂20份、填充剂8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寡糖素2份、赤霉素3份、细胞分裂素1份、茉莉酸1份、复硝酸钠10份、芸薹素1份、激活蛋白15份、多效唑5份、微量元素5份、黄酮酸3份、脱落酸3份、吲哚乙酸
5份、助剂10份、填充剂36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寡糖素3份、赤霉素4份、细胞分裂素2份、茉莉酸3份、复硝酸钠15份、芸薹素5份、激活蛋白16份、多效唑10份、微量元素8份、黄酮酸5份、脱落酸5份、吲哚乙酸
6份、助剂10份、填充剂8份。
5. 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寡糖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茉莉酸、复硝酸钠、芸薹素、激活蛋白、多效唑、微量元素、黄酮酸、脱落酸、吲哚乙酸、助剂和填充剂添加到不锈钢储存器中,充分搅拌均匀,得混合物;
(2)将上述混合物输送至高压均质机均质,并加水调整浓度为36%,灌装为液体成品;
或将上述混合物经低温干燥制成可湿性粉剂成品。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混合物经低温干燥制成可湿性粉剂成品,且该粉剂的细度为1~100μm。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剂的细度为1~30μm。
一种新型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通常受到植物内源激素的调控,因世界自然灾害频繁,植物生存面临着各种逆境因子严重挑战;我国因历史的各种原因和自然环境、人为行为等多种因素致使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展,可利用土地资源锐减,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加深荒漠化地区贫困,严重影响了我国工农业生产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富裕。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些因素直接导致苗木成活率、保存率降低,植物生长速率和产量、品质下降。\n[0003] 通过改善农业环境、选育抗性强或开发转基因植物品种可以达到提高植物成活率、增产增收的目的,但是投资大、期限长、技术难度高、安全风险低,事倍功半。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并进而影响植物( 农作物) 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它对植物的巨大功效是目前任何单个基因或其他措施无法比拟的。因此寻找或发现具有高效生理活性的新型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达到作用效果较全面、使用方便快捷,适用性广泛、投入成本低,对发展农林业具有非常重要和迫切的现实意义。\n[0004] 尽管目前已有一些发明专利可用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改善作物的各种农艺现状,经田间试验和观察:植物生长调节剂虽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改善植物品质等功能,但其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植物生长周期等因素和目前出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单一、成分复杂、使用范围较窄,适用性有限、使用方法不易被生产者掌握,不具备平衡调理作用,失去综合植物所需元素的补充,容易造成药害,危及植物生长或带来次生环境影响、食品安全及破坏生态。\n发明内容\n[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成分复杂、使用范围较窄,适用性有限,以及容易造成药害,危机植物生长的问题。\n[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n[0007] 一种新型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下列原料组成:寡糖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茉莉酸、复硝酸钠、芸薹素、激活蛋白、多效唑、微量元素、黄酮酸、脱落酸、吲哚乙酸、助剂、填充剂。\n[0008] 进一步地,上述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寡糖素1~3份、赤霉素2~4份、细胞分裂素1~3份、茉莉酸1~3份、复硝酸钠10~15份、芸薹素1~5份、激活蛋白15~20份、多效唑5~10份、微量元素5~10份、黄酮酸3~5份、脱落酸\n3~5份、吲哚乙酸4~6份、助剂10~20份、填充剂5~40份。\n[0009] 具体的配比方案一: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寡糖素2份、赤霉素3份、细胞分裂素3份、茉莉酸2份、复硝酸钠15份、芸薹素3份、激活蛋白18份、多效唑8份、微量元素6份、黄酮酸4份、脱落酸4份、吲哚乙酸4份、助剂20份、填充剂8份。\n[0010] 具体的配比方案二: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寡糖素2份、赤霉素3份、细胞分裂素1份、茉莉酸1份、复硝酸钠10份、芸薹素1份、激活蛋白15份、多效唑5份、微量元素5份、黄酮酸3份、脱落酸3份、吲哚乙酸5份、助剂10份、填充剂36份。\n[0011] 具体的配比方案三: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寡糖素3份、赤霉素4份、细胞分裂素2份、茉莉酸3份、复硝酸钠15份、芸薹素5份、激活蛋白16份、多效唑10份、微量元素8份、黄酮酸5份、脱落酸5份、吲哚乙酸6份、助剂10份、填充剂8份。\n[0012] 上述一种新型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0013] (1)将寡糖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茉莉酸、复硝酸钠、芸薹素、激活蛋白、多效唑、微量元素、黄酮酸、脱落酸、吲哚乙酸、助剂和填充剂添加到不锈钢储存器中,充分搅拌均匀,得混合物;\n[0014] (2)将上述混合物输送至高压均质机均质,调整浓度为36%,灌装为液体成品;或将上述混合物经低温干燥制成可湿性粉剂成品。\n[0015] 进一步地,所述粉剂的细度为1~100μm。\n[0016]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粉剂的细度为1~30μm。\n[001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n[0018] (1)本发明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综合性生理平衡,科学配伍,达到二合一机理。本发明组合物通过诱导、激发、调节植物体内的一系列功能蛋白,启动植物防卫反应,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统,提高植物自身免疫力,通过调节植物生长代谢系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通过增强植物自身的免疫功能,抵御外来病虫害入侵,在病虫害防治上属于生物防治体系,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作用。\n[0019] (2)本发明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无毒、无公害、无有害物质残留,可用于植物的拌种、浸种、浇根和叶面喷射。\n[0020] (3)本发明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在7—15天才有表现,多次连续施用,效果更佳。\n具体实施方式\n[002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n[0022] 在以下实施例中,均使用HTG SPEED MIXER装置(LFS-GS-IJ型,由Fukae Powtec K.K.生产)进行生产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n[0023] HTG SPEED MIXER装置是搅拌装置,其具有:在上部具有开口的水平圆盘型容器部分;搅拌桨,所述搅拌叶片围绕作为通过水平圆盘型容器部分的底部中心轴的垂直线旋转;\n和切碎叶片,所述切片围绕作为穿过所述容器部分的侧面轴的水平线旋转,其中所述容器部分具有约2L的容积和约18cm的内径,并且搅拌叶片由三个叶片组成,所述三个叶片具有约9cm的半径并且连接到地面上,使得三个叶片可以沿着容器部分的地面和内壁旋转,切碎叶片具有两对孪生叶片,所述孪生叶片具有2cm的半径并且旋转式连接到容器部分的侧壁面上,以不与该容器部分的地面和搅拌叶片接触。\n[0024] 实施例1\n[0025] 一种新型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寡糖素2份、赤霉素3份、细胞分裂素3份、茉莉酸2份、复硝酸钠15份、芸薹素3份、激活蛋白18份、多效唑8份、微量元素6份、黄酮酸4份、脱落酸4份、吲哚乙酸4份、助剂20份、填充剂8份,共计100份。制备方法如下:\n[0026] 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寡糖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茉莉酸、复硝酸钠、芸薹素、激活蛋白、多效唑、微量元素、黄酮酸、脱落酸、吲哚乙酸,然后添加到HTG SPEED MIXER装置的容器中,并且使搅拌叶片(转速:180rpm)和切碎叶片(转速:200rpm)旋转,得混合物。在该装置中,通过搅拌器搅拌原料,接着将容器加热,保持温度为35~40℃三分钟,加水调整混合物浓度至36%;或将混合物经低温干燥设备制成可湿性粉剂,其粉剂细度为1~100μm,最优选择细度为1~30μm。\n[0027]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将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湿性粉剂和液剂直接或用水稀释喷射到需要被控制的病虫害上或喷射到需要被保护的植物上或土壤上。\n[0028] 实施例2\n[0029] 一种新型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寡糖素2份、赤霉素3份、细胞分裂素1份、茉莉酸1份、复硝酸钠10份、芸薹素1份、激活蛋白15份、多效唑5份、微量元素5份、黄酮酸3份、脱落酸3份、吲哚乙酸5份、助剂10份、填充剂36份,共计100份。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n[0030] 实施例3\n[0031] 一种新型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寡糖素3份、赤霉素4份、细胞分裂素2份、茉莉酸3份、复硝酸钠15份、芸薹素5份、激活蛋白16份、多效唑10份、微量元素8份、黄酮酸5份、脱落酸5份、吲哚乙酸6份、助剂10份、填充剂8份,共计100份。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n[0032] 试验例一\n[0033] 1、试验条件\n[0034] 1.1、供试作物及靶标供试作物:水稻,品种为9424。靶标:水稻纵卷叶螟。\n[0035] 1.2、环境条件\n[0036] 1.2.1、试验地情况。\n[0037] 1.2.1.1、试验地:成都市郫县境内。\n[0038] 1.2.1.2、水稻栽插期为2013年4月14日。\n[0039] 1.2.1.3、前茬无作物。\n[0040] 1.2.1.4、水稻基本苗1万-1.2万株/亩,茎孽数22万-24万/亩。\n[0041] 1.2.2、试验地环境条件\n[0042] 试验地排灌通畅,设施齐全,灌排保证率100%。\n[0043] 2、试验设计和安排\n[0044] 2.1、药剂\n[0045] 试验药剂及处理剂量\n[0046] 试验药剂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植物生长调节剂。\n[0047] 试验处理剂量:\n[0048] A1:15LM(浓度36度)液剂(商品量),添加无氯水10kg稀释为液体,弥雾喷施1亩植物。\n[0049] A2:20LM(浓度36度)液剂(商品量),添加无氯水10kg稀释为液体,弥雾喷施1亩植物。\n[0050] A3:25LM(浓度36度)液剂(商品量),添加无氯水10kg稀释为液体,弥雾喷施1亩植物。\n[0051] 2.2、小区安排\n[0052] 试验处理及重复:试验设置10个处理,未设重复。试验小区供10个,各小区面积\n120m.随机排列。\n[0053] 2.3、施药方式\n[0054] 2.3.1、施药时间和次数:\n[0055] 2.3.1.1、施药时间为2013年7月9日,采用三次施药,每次间隔时间6-8天。\n[0056] 2.3.1.2、施药时,靶标纵卷叶螟处于卵孵到龄高峰期。\n[0057] 2.3.1.3、用药当天,天气阴转晴。\n[0058] 2.3.2、使用器械和施药方法。\n[0059] 2.3.2.1、施药器械为长江10型手动喷雾器。\n[0060] 2.3.2.2、事先量好药剂,加入无氯清水后充分搅匀及时喷施,用水量10kg/亩。\n[0061] 3、调查方法\n[0062] 3.1、调查时间和次数\n[0063] 3.1.1、 对纵卷叶螟的防效调查。按小区进行调查:每小区每次调查210穴,每70穴1点,共3点。试验处理期间调查:分别于试验处理后6d、12d、20d、调查纵卷叶螟残量。\n[0064] 3.1.2、对作物的安全性调查。目测:试验处理后6 d,12d,用目测方法观察药剂处理区水稻有无药害产生,如有药害产生记录药害症状及恢复情况。\n[0065] 4、调查数据及计算\n[0066] 4.1、对水稻纵卷叶螟防效调查\n[0067] 4.1.1、调查水稻纵卷叶螟防效。试验处理后6d、12d、20d,进行三次纵卷叶螟防效调查。\n[0068] 4.1.2、对作物安全性调查。试验处理后6d、12d观察,各种药剂处理,均对作物无任何药害。\n[0069] 5、试验统计分析结论\n[0070] 5.1、对水稻纵卷叶螟防效统计分析结论\n[0071] 5.1.1、第一次施药后第一次调查水稻纵卷叶螟防效统计分析结论。试验处理后6 d,药剂防效均比较理想,其中:A1试验药剂防效75%;A2 试验药剂防效83%;A3 试验药剂防效78%。\n[0072] 5.1.2、第二次施药后第二次调查水稻纵卷叶螟防效统计分析结论。试验处理后12 d,药剂防效均比上次还理想,其中:A1试验药剂防效83%;A2 试验药剂防效90%;A3 试验药剂防效88%。\n[0073] 5.1.3、第三次施药后第三次调查水稻纵卷叶螟防效统计分析结论。试验处理后20 d,其中:A1试验药剂防效88%;A2 试验药剂防效98%;A3 试验药剂防效95%。\n[0074] 5.2、试验计算与统计方法\n[0075] 防效= (对照区虫一处理区)/对照区内病虫害数×100%\n[0076] 6、结果分析与讨论\n[0077] 6.1、药剂评价: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防效高、持效期长、对水稻安全,兼具增量8%左右。\n[0078] 6.2、技术要点:本发明制剂加水量10 kg/亩,充分拌匀弥雾喷施。\n[0079] 6.3、使用适期:卵孵到一龄期。\n[0080] 试验例二\n[0081] 1、材料与方法\n[0082] 1.1、供试土壤:试验田地处于平坝,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供试土壤属水稻土类、渗育水稻土亚类、渗育灰棕潮田土属、灰棕潮砂泥田土种(U322),土层较浅,耕层质地砂质中壤,地力水平中等。\n[0083] 1.2、供试试验品:本发明实施例制得植物生长调节剂(暂定名为“稷峰”)液体。\n[0084] 1.3、供试作物:莴笋(品种为竹筒青)。\n[0085] 1.4、试验方法:\n[0086] 1.4.1、试验设置:按4个处理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长4.0M,宽5.0M,面\n2\n积20.0M。栽培规格为1.1尺×1.1尺,每小区栽168株,折亩栽5600株。处理间、重复间走道均为50厘米,四周留保护行,选择同等级的莴笋苗移栽。\n[0087] 1.4.2、常规施用:施肥移栽时底肥亩用30kg45%三元复混肥。开盘期和膨大期各追肥一次,每次每亩用尿素5kg;施用农药每亩大约花费40元。\n[0088] 1.4.3、喷施,以每亩每次20ml加无氯清水稀释,迷雾喷射三次。\n[0089] 1.4.4、管理方式:栽培管理措施按照当地大面积生产实施,并控制一致,每小区相同措施均在同一天完成。\n[0090] 1.5、处理内容\n[0091] 1.5.1、“稷峰”常规喷施,列为(A),按照当地常规喷施,喷洒莴笋叶面,点到为止。\n[0092] 1.5.2、常规施用:对照莴笋按1.4.1项施用,列为(B)在开盘期、膨大期分别施肥用药第二、三次。\n[0093] 1.5.3、喷施时间:莴笋于2013年2月2日播种,4月4日移栽,6月3日收获,4月\n27日、5月7日、5月21日分别喷施一次“稷峰”。\n[0094] 2、结果与分析\n[0095] 2.1、“稷峰”对莴笋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株数5600株/亩)\n[0096] 表1莴笋喷施“稷峰”的生物经济性状分析单位:厘米 kg\n[0097] \n[0098] 从观测记载结果看,施用“稷峰”能增加莴笋株高、单株重量和单株商品菜重。\n[0099] 2.2、“稷峰”对莴笋产量的影响(小区面积为20 M2(0.03亩)为例)[0100] 表2莴笋喷施“稷峰”试验结果\n[0101] \n[0102] 前述莴笋施用“稷峰”的试验结果(见表2),经F检验,区组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准,说明供试田块地力均一;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准(F=21.59),下面用PLSD法进行多重比较。\n[0103] 表3莴笋喷施“稷峰”试验各处理间产量比较结果。单位:kg %\n[0104] \n[0105] 莴笋喷施“稷峰”实收亩产量为2080.2kg,比对照亩增产1463.3kg增产616.9kg, 增产率42.16%。经PLSD检验,两者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n[0106] 2.3、莴笋喷施“稷峰”的效益分析\n[0107] 2.3.1、当地市场价莴笋1.6元/kg;\n[0108] 2.3.2、“稷峰”喷施每亩3次,每次20ml每亩60ml为120元,每亩人工费用30元,共计150元。\n[0109] 2.3.3、对照莴笋施用肥料约90元,本地农村用工平均计算70元/每天,施用农药每亩大约花费40元,共计200元。\n[0110] 2.3.4、其他种子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与对照莴笋相等,不列入效
法律信息
- 2020-08-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A01N 43/90
专利号: ZL 201310411552.7
申请日: 2013.09.11
授权公告日: 2015.04.22
- 2015-04-22
- 2014-02-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01N 43/90
专利申请号: 201310411552.7
申请日: 2013.09.11
- 2014-01-01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5-07-27
|
2005-01-20
| | |
2
| |
2008-11-19
|
2007-05-18
| | |
3
| | 暂无 |
1986-07-10
| | |
4
| |
2012-08-01
|
2011-12-13
| | |
5
| |
2001-10-24
|
2001-04-25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