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包括转轮、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转轮具有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均具有相背离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其中,第一区域的第一侧面与第二区域的第一侧面共面;第一加热器的入口用于与室内循环出风口连通,第一加热器的出口与第一区域的第一侧面连接,第一区域的第二侧面通过第一风机用于与室内循环进风口连接;第二加热器的入口用于与室外进风口连通,第二加热器的出口与第二区域的第二侧面连接,第二区域的第一侧面通过第二风机用于与室外出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便捷高效地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与加湿操作。
1.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轮,所述转轮具有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均具有相背离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侧面共面;
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入口用于与室内循环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侧面通过第一风机用于与室内循环进风口连接;
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的入口用于与室外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侧面连接,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侧面通过第二风机用于与室外出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湿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新风调湿系统;
所述新风调湿系统包括:第三风机、室外新风进风口及排风口;
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入口连通,所述室内循环出风口通过第三风机与所述排风口连通,所述排风口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风调湿系统还包括:第一回热器;
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通过所述第一回热器与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入口连通;所述室内循环出风口通过所述第一回热器与所述第三风机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风调湿系统还包括:第一风阀;
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通过所述第一风阀与所述第一回热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湿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回热器;
所述室外进风口通过所述第二回热器与所述第二加热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侧面通过所述第二回热器与所述第二风机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湿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风阀;
所述室内循环出风口通过所述第二风阀与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入口连通。
空气湿度调节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在空气湿度较高或空气湿度较低的情况下,用户的舒适性体验均会下降,因此,为\n了提高用户的舒适性,需将空气湿度调节至合适的范围内,理想的湿度范围为45%至65%。\n[0003] 现有的除湿方式主要有冷凝除湿与液体除湿,其中,冷凝除湿会产生冷凝水且湿\n度的控制精度较低,液体除湿的效率较低且液体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容易挥发至空气中;现\n有的加湿方式主要是将水箱中的水雾化,以提高空气的湿度,而在水箱中的水消耗完毕后,\n无法实现空气的加湿,因此需及时向水箱内补充水,操作较为繁琐。\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用以解决或改善现有除湿和加湿过程中\n存在除湿效率低,会产生一定的冷凝水,以及加湿操作繁琐的问题。\n[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包括:转轮、第一加热器及第二加热器;\n所述转轮具有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均具有相背离的第一侧\n面与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侧面共面;所述第一\n加热器的入口用于与室内循环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n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侧面通过第一风机用于与室内循环进风口连接;所述第二\n加热器的入口用于与室外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侧面\n连接,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侧面通过第二风机用于与室外出风口连通。\n[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所述空气湿度调节装置还包括:\n新风调湿系统;所述新风调湿系统包括:第三风机、室外新风进风口及排风口;所述室外新\n风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入口连通,所述室内循环出风口通过第三风机与所述排风口\n连通,所述排风口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n[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所述新风调湿系统还包括:第一\n回热器;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通过所述第一回热器与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入口连通;所述室\n内循环出风口通过所述第一回热器与所述第三风机连通。\n[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所述新风调湿系统还包括:第一\n风阀;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通过所述第一风阀与所述第一回热器连通。\n[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所述空气湿度调节装置还包括:\n第二回热器;所述室外进风口通过所述第二回热器与所述第二加热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n二区域的第一侧面通过所述第二回热器与所述第二风机连通。\n[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所述空气湿度调节装置还包括:\n第二风阀;所述室内循环出风口通过所述第二风阀与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入口连通。\n[001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湿度调节装置,通过设置转轮,可实现室内循环空气的除\n湿或加湿操作;在需要对室内空气除湿时,开启第一风机、第二风机、转轮及第二加热器,并\n关闭第一加热器,此时,第一区域作为吸附区,第二区域作为再生区,室内的空气在第一风\n机的作用下通过室内循环出风口流动至第一区域,并与第一区域的吸附剂接触,吸附剂将\n空气中的水分吸附,除湿后的空气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通过室内循环进风口回到室内,与\n此同时,室外的空气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通过室外进风口进入第二加热器中,第二加热器\n进行加热操作,加热后的空气流动至第二区域,在吸附有水分的吸附剂转动至第二区域时,\n加热后的空气能够将吸附有水分的吸附剂脱附,脱附出的水分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通过室\n外出风口排出到室外环境中;在需要对室内空气加湿时,开启第一风机、第二风机、转轮及\n第一加热器,并关闭第二加热器,此时,第一区域作为再生区,第二区域作为吸附区,室外的\n空气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通过室外进风口流动至第二区域,并与第二区域的吸附剂接触,\n吸附剂将空气中的水分吸附,与此同时,室内的空气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通过室内循环出\n风口进入第一加热器中,第一加热器进行加热操作,加热后的空气流动至第一区域,在吸附\n有水分的吸附剂转动至第一区域时,加热后的空气能够将吸附有水分的吸附剂脱附,脱附\n出的水分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通过室内循环进风口回到室内;本实用新型可利用室内空气\n的循环流动,同时利用转轮中吸附剂的吸附与再生作用,从而可便捷高效地实现室内空气\n的除湿与加湿操作,且在湿度调节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冷凝水。\n附图说明\n[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n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n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n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n[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在室内循环空气除湿模式下的结构示\n意图;\n[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在室内循环空气加湿模式下的结构示\n意图;\n[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在新风除湿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n[0016]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在新风加湿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n[0017] 附图标记:\n[0018] 1:转轮;11:第一区域;12:第二区域;21:第一加热器;22:第二加热器;31:第一风\n机;32:第二风机;4:室内环境;41:室内循环出风口;42:室内循环进风口;51:室外进风口;\n52:室外出风口;6:新风调湿系统;61:第三风机;62:室外新风进风口;63:排风口;64:第一回热器;65:第一风阀;7:第二回热器;8:第二风阀。\n具体实施方式\n[0019]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n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n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n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n围。\n[002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n“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n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n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n[002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n“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n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n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n义。\n[0022] 下面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n[0023]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包括:转轮1、第一加热\n器21、第二加热器22、第一风机31及第二风机32;其中,转轮1上划分有吸附区与再生区,吸\n附区与再生区均呈扇形,转轮1内设置有吸附剂,处于吸附区的吸附剂能够吸附气体中的水\n分,相应地,处于再生区的吸附剂中的水分也能够受热脱附,以实现吸附剂的再生,在转轮1\n转动的过程中,可实现吸附剂吸附操作与脱附操作的循环,进而实现吸附剂的循环利用。\n[0024] 吸附剂是一种低温再生的吸附材料,具体可以为硅胶、分子筛或金属有机骨架材\n料。\n[0025] 基于转轮1的工作原理,吸附剂的吸附与再生是可逆的,因此,吸附区与再生区是\n一对相对的位置关系,即将第一区域11作为吸附区时,相应地,第二区域12作为再生区,将\n第一区域11作为再生区时,相应地,第二区域12作为吸附区。\n[0026] 第一区域11与第二区域12均具有相背离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其中,第一区域\n11的第一侧面与第二区域12的第一侧面共面,相应地,第一区域11的第二侧面与第二区域\n12的第二侧面共面;第一加热器21的入口用于与室内循环出风口41连通,第一加热器21的\n出口与第一区域11的第一侧面连接,第一区域11的第二侧面通过第一风机31用于与室内循\n环进风口42连接;第二加热器22的入口用于与室外进风口51连通,第二加热器22的出口与\n第二区域12的第二侧面连接,第二区域12的第一侧面通过第二风机32用于与室外出风口52\n连通。\n[0027]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示的空气湿度调节装置通过设置转轮1,可实现室内循环空气\n的除湿或加湿操作。\n[0028] 在需要对室内空气除湿时,开启第一风机31、第二风机32、转轮1及第二加热器22,\n并关闭第一加热器21,此时,第一区域11作为吸附区,第二区域12作为再生区,室内的空气\n在第一风机31的作用下通过室内循环出风口41流动至第一区域11,并与第一区域11的吸附\n剂接触,吸附剂将空气中的水分吸附,除湿后的空气在第一风机31的作用下通过室内循环\n进风口42回到室内,与此同时,室外的空气在第二风机32的作用下通过室外进风口51进入\n第二加热器22中,第二加热器22进行加热操作,加热后的空气流动至第二区域12,在吸附有\n水分的吸附剂转动至第二区域12时,加热后的空气能够将吸附有水分的吸附剂脱附,脱附\n出的水分在第二风机32的作用下通过室外出风口52排出到室外环境中;\n[0029] 在需要对室内空气加湿时,开启第一风机31、第二风机32、转轮1及第一加热器21,\n并关闭第二加热器22,此时,第一区域11作为再生区,第二区域12作为吸附区,室外的空气\n在第二风机32的作用下通过室外进风口51流动至第二区域12,并与第二区域12的吸附剂接\n触,吸附剂将空气中的水分吸附,与此同时,室内的空气在第一风机31的作用下通过室内循\n环出风口41进入第一加热器21中,第一加热器21进行加热操作,加热后的空气流动至第一\n区域11,在吸附有水分的吸附剂转动至第一区域11时,加热后的空气能够将吸附有水分的\n吸附剂脱附,脱附出的水分在第一风机31的作用下通过室内循环进风口42回到室内。\n[0030] 本实施例可利用室内空气的循环流动,同时利用转轮1中吸附剂的吸附与再生作\n用,从而可便捷高效地实现室内空气的除湿与加湿操作,且在湿度调节的过程中不会产生\n冷凝水。\n[0031] 在此应指出的是,空气在第一区域11的流动方向是由第一侧面流向第二侧面,而\n在第二区域12的流动方向是由第二侧面流向第一侧面,即第一区域11中空气的流动方向与\n第二区域12中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以第一区域11作为吸附区为例,\n湿度较高的空气由第一侧面流向第二侧面,则吸附的水分大部分靠近于第一侧面,而第二\n区域12中的空气由第二侧面流向第一侧面,在第二区域空气的流动作用下,第一侧面上的\n水分可直接实现脱附,减少了水分脱附所需的流动行程,提升了吸附剂的脱附效率。\n[0032] 需要说明的是,加湿常应用于冬季环境,第一加热器21既能够满足第一区域中吸\n附剂的脱附,又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辅助加热,进而提升了室内用户的舒适性。\n[003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空气湿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新\n风调湿系统6;新风调湿系统6包括:第三风机61、室外新风进风口62及排风口63;室外新风\n进风口62与第一加热器21的入口连通,室内循环出风口41通过第三风机61与排风口63连\n通,排风口63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n[0034]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示的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可以通过新风调湿系统6将室外新风\n引入室内环境4中,从而对室内空气的湿度进行调节。\n[0035] 在利用新风对室内空气除湿时,开启第一风机31、第二风机32、第三风机61、转轮1\n及第二加热器22,并关闭第一加热器21,此时,第一区域11作为吸附区,第二区域12作为再\n生区,室内的空气在第三风机61的作用下依次通过室内循环出风口41以及排风口63排出到\n室外环境中,室外的新风在第一风机31的作用下通过室外新风进风口62流动至第一区域\n11,并与第一区域11的吸附剂接触,吸附剂将新风中的水分吸附,除湿后的新风在第一风机\n31的作用下通过室内循环进风口42进入室内,与此同时,室外的空气在第二风机32的作用\n下通过室外进风口51进入第二加热器中,第二加热器22进行加热操作,加热后的空气流动\n至第二区域12,在吸附有水分的吸附剂转动至第二区域12时,加热后的空气能够将吸附有\n水分的吸附剂脱附,脱附出的水分在第二风机32的作用下通过室外出风口52排出到室外环\n境中;即将室外干燥后的新风引入至室内环境4中,并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到室外环境中;\n[0036] 在利用新风对室内空气加湿时,开启第一风机31、第二风机32、第三风机61、转轮1\n及第一加热器21,并关闭第二加热器22,此时,第一区域11作为再生区,第二区域12作为吸\n附区,室内的空气在第三风机61的作用下依次通过室内循环出风口41以及排风口63排出到\n室外环境中,室外的空气在第二风机32的作用下通过室外进风口51流动至第二区域12,并\n与第二区域12的吸附剂接触,吸附剂将空气中的水分吸附,与此同时,室外的新风在第一风\n机31的作用下通过室外新风进风口62进入第一加热器21中,第一加热器21对新风进行加\n热,加热后的新风流动至第一区域11,在吸附有水分的吸附剂转动至第一区域11时,加热后\n的新风能够将吸附有水分的吸附剂脱附,脱附出的水分与新风混合后进入室内环境4中;即\n将室外加湿后的新风引入至室内环境4中,并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到室外环境中。\n[0037]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新风调湿系统6还包括:第一\n回热器64;室外新风进风口62通过第一回热器64与第一加热器21的入口连通;室内循环出\n风口41通过第一回热器64与第三风机61连通。\n[0038] 具体地,在冬季环境下利用新风对室内空气加湿时,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通过第\n一回热器64排出的过程中,第一回热器64能够将空气中的热量回收并储存,则第一回热器\n64中储存的热量可以为室外新风预热,即在室外新风进入第一加热器21前通过第一回热器\n64预热,第一回热器64用于辅助第一加热器21加热新风,进而完成第一区域11的吸附剂的\n脱附,通过设置第一回热器64,降低了第一加热器21的能耗。\n[0039]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新风调湿系统6还包括:第一\n风阀65;室外新风进风口62通过第一风阀65与第一回热器64连通。\n[0040] 具体地,在利用新风对室内空气除湿或加湿时,将第一风阀65导通,在新风调湿系\n统6不启用时,将第一风阀65截止。\n[004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空气湿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n二回热器7;室外进风口51通过第二回热器7与第二加热器22的入口连通;第二区域12的第\n一侧面通过第二回热器7与第二风机32连通。\n[0042] 具体地,在夏季环境下对室内空气除湿时,由第二加热器22加热后的空气依次通\n过第二区域12与第二回热器7,第二回热器7能够将空气中的热量回收并储存,则第二回热\n器7中储存的热量可以为由室外进风口51进入的空气预热,即在室外空气进入第二加热器\n22前通过第二回热器7预热,第二回热器7用于辅助第二加热器22加热,进而完成第二区域\n12的吸附剂的脱附,通过设置第二回热器7,降低了第二加热器22的能耗。\n[004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空气湿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n二风阀8;室内循环出风口41通过第二风阀8与第一加热器21的入口连通。\n[0044] 具体地,在利用室内循环的空气对室内空气除湿或加湿时,将第二风阀8导通;在\n利用新风对室内空气除湿或加湿时,将第二风阀8截止。\n[0045] 综上,本实施例所示的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具有五种工作模式,分别为室内循环空\n气除湿模式、室内循环空气加湿模式、新风除湿模式、新风加湿模式及室内通风模式。\n[0046] 实施例一、室内循环空气除湿模式:\n[0047] 如图1所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开启第一风机31、第二风机32、转轮1、第\n二加热器22及第二风阀8,并关闭第一加热器21、第一风阀65及第三风机61,此时,第一区域\n11作为吸附区,第二区域12作为再生区,室内的空气在第一风机31的作用下通过室内循环\n出风口41流动至第一区域11,并与第一区域11的吸附剂接触,吸附剂将空气中的水分吸附,\n除湿后的空气在第一风机31的作用下通过室内循环进风口42回到室内,与此同时,室外的\n空气在第二风机32的作用下通过室外进风口51进入第二回热器7预热,预热后的空气进入\n第二加热器22中加热,加热后的空气流动至第二区域12,在吸附有水分的吸附剂转动至第\n二区域12时,加热后的空气能够将吸附有水分的吸附剂脱附,脱附出的水分在第二风机32\n的作用下通过室外出风口52排出到室外环境中,同时,排出的空气中的热量可回收至第二\n回热器7中。\n[0048] 实施例二、室内循环空气加湿模式:\n[0049] 如图2所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开启第一风机31、第二风机32、转轮1、第\n一加热器21及第二风阀8,并关闭第二加热器22、第一风阀65及第三风机61,此时,第一区域\n11作为再生区,第二区域12作为吸附区,室外的空气在第二风机32的作用下通过室外进风\n口51流动至第二区域12,并与第二区域12的吸附剂接触,吸附剂将空气中的水分吸附,与此\n同时,室内的空气在第一风机31的作用下通过室内循环出风口41进入第一加热器21中,第\n一加热器21进行加热操作,加热后的空气流动至第一区域11,在吸附有水分的吸附剂转动\n至第一区域11时,加热后的空气能够将吸附有水分的吸附剂脱附,脱附出的水分在第一风\n机31的作用下通过室内循环进风口42回到室内。\n[0050] 实施例三、新风除湿模式:\n[0051] 如图3所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开启第一风机31、第二风机32、第三风机\n61、转轮1、第二加热器22及第一风阀65,并关闭第一加热器21与第二风阀8,此时,第一区域\n11作为吸附区,第二区域12作为再生区,室内的空气在第三风机61的作用下依次通过室内\n循环出风口41以及排风口63排出到室外环境中,室外的新风在第一风机31的作用下通过室\n外新风进风口62流动至第一区域11,并与第一区域11的吸附剂接触,吸附剂将新风中的水\n分吸附,除湿后的新风在第一风机31的作用下通过室内循环进风口42进入室内,与此同时,\n室外的空气在第二风机32的作用下通过室外进风口51进入第二回热器7中预热,预热后的\n空气进入第二加热器22中加热,加热后的空气流动至第二区域12,在吸附有水分的吸附剂\n转动至第二区域12时,加热后的空气能够将吸附有水分的吸附剂脱附,脱附出的水分在第\n二风机32的作用下通过室外出风口52排出到室外环境中,同时,排出的空气中的热量可回\n收至第二回热器7中。\n[0052] 实施例四、新风加湿模式:\n[0053] 如图4所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开启第一风机31、第二风机32、第三风机\n61、转轮1、第一加热器21及第一风阀65,并关闭第二加热器22与第二风阀8,此时,第一区域\n11作为再生区,第二区域12作为吸附区,室内的空气在第三风机61的作用下依次通过室内\n循环出风口41以及排风口63排出到室外环境中,室外的空气在第二风机32的作用下通过室\n外进风口51流动至第二区域12,并与第二区域12的吸附剂接触,吸附剂将空气中的水分吸\n附,与此同时,室外的新风在第一风机31的作用下通过室外新风进风口62进入第一加热器\n21中,第一加热器21对新风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新风流动至第一区域11,在吸附有水分的吸\n附剂转动至第一区域时,加热后的新风能够将吸附有水分的吸附剂脱附,脱附出的水分与\n新风混合后进入室内环境4中。\n[0054] 实施例五、室内通风模式:\n[0055] 开启第一风机31、第三风机61及第一风阀65,并关闭第二风机32、转轮1、第一加热\n器21、第二加热器22及第二风阀8;室外的新风在第一风机31的作用下依次通过室外新风进\n风口62与室内循环进风口42进入室内环境4,室内的空气在第三风机61的作用下依次通过\n室内循环出风口41与排风口63排出到室外环境中,以实现室内的通风。\n[005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n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n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n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n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