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输电杆塔倾斜角度在线监测系统 |
申请号 | CN201220674090.9 | 申请日期 | 2012-12-08 |
法律状态 | 暂无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G01C9/00 | IPC分类号 | G01C9/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北供电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北供电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北供电公司 |
发明人 | 李淮海;王璋奇;李峰;李恒遥;梁伟;李淮江;李洁;江文强 |
代理机构 | 暂无 | 代理人 | 暂无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电杆塔倾斜角度在线监测系统,解决了现有监测装置存在经济性、实用性和使用范围限制的问题,包括现场信号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在线监测服务器、数据传输模块、用户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的数据采用GPRS/GSM通讯方式传输到在线监测服务器,在线监测服务器处理采集数据并把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送到用户处理模块。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先进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图形展示技术和互联网通讯技术,通过监测一些对于杆塔倾斜更为敏感的测量值,能够长时间可靠地对输电杆塔的倾斜角度进行高精度的监测。
1.一种输电杆塔倾斜角度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现场信号模块(1)、数据采集模块(2)、在线监测服务器(3)、数据传输模块、用户处理模块(6);
所述的现场信号模块(1)由拉力传感器、高精度倾角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组成;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2)采集输电杆塔的被监测信号并生成监测数据;所述的监测数据包括:架空线张力、绝缘子串倾角、风速、风向、环境温度;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由数据服务器(4)、Web服务器(5)组成;
数据采集模块的数据采用GPRS/GSM通讯方式传输到在线监测服务器(3),在线监测服务器(3)处理采集数据并把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送到用户处理模块(6)。
输电杆塔倾斜角度在线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的监测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可用于采煤塌陷区输电杆塔倾斜状态监测。
背景技术
[0002] 矿区地下煤层采空后,其上覆盖的岩层将失去支撑,原有的平衡条件被打破,使得覆盖岩层产生变形,并塌落破坏,最后导致地表大面积下沉、凹陷。我国是煤炭开采大国,随着开采量的增加,因采煤造成的塌陷区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高压输电线路不得不穿越煤矿采空区。由于输电铁塔多采用分裂式基础,受地表变形的影响,铁塔基础将有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倾斜、水平滑移等,从而在塔身下部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造成塔体局部破坏甚至整体倒塔。
[0003] 为了保证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电力部门一般采用定期巡检的办法来监测输电杆塔的运行情况,然而采煤塌陷区地面塌陷随机性很大,地面沉降速度往往很快,采用定期巡检的方法很难及时发现并处理杆塔基础的变形,这为采空区内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研究煤矿采空区内输电杆塔倾斜状态的在线监测技术,对于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0004] 从目前公开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来看,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通过在杆塔顶部安装倾角传感器,来监测杆塔的倾斜状态;另一类是通过在塔身上安装应变传感器,通过测量杆塔的变形来监测倾斜角度。根据《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要求,输电线路运行时杆塔倾斜率不超过千分之三(0.17度),这是电力部门巡检时的重要参考值。若采用倾角传感器精确监测如此小的角度值,无论是从经济性还是实用性方面都存着诸多问题;而采用应变传感器测量塔身应变的方法,只能应用于电杆、钢管杆等结构形式的输电塔,而对于应用广泛的格构式角钢塔,则很难建立塔身应变与倾斜角度之间的直接关系,其应用范围也受到了限制。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存在着经济性、实用性和使用范围的限制,并没有完全解决输电杆塔倾斜监测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倾斜在线监测系统,通过监测一些对于杆塔倾斜更为敏感的测量值,以便能够长时间可靠地对输电杆塔的倾斜角度进行高精度的监测。
[0006]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现场信号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在线监测服务器、数据传输模块、用户处理模块;
[0007] 所述的现场信号模块由拉力传感器、高精度倾角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组成;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采集输电杆塔的被监测信号并生成监测数据;所述的监测数据包括:架空线张力、绝缘子串倾角、风速、风向、环境温度;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由数据服务器、Web服务器组成;
[0008] 数据采集模块的数据采用GPRS/GSM通讯方式传输到在线监测服务器,在线监测服务器处理采集数据并把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送到用户处理模块。
[0009] 在线监测服务器实时接收监测数据,并根据塔-线体系数学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基于前述数学模型的计算数据,用户可以通过所述在线监测服务器对所述监测数据和计算数据进行浏览和分析;所述在线监测服务器再将监测数据和计算数据实时传送到远方数据服务器进行保存,使专家或者远程用户可通过监测终端,经由与所述数据服务器连接的Web服务器对所述监测数据和计算数据进行浏览和分析,对监测结果进行判定:如果杆塔倾斜率小于千分之三则表明杆塔正常;如杆塔倾斜率大于千分之三,但小于千分之六则表明杆塔需要维护;如果杆塔倾斜率大于千分之六则表明杆塔需要更换。 [0010] 所述监测数据和计算数据包括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实时数据是指连续地由GPRS DTU(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Unit)通讯模块或GSM短信发送模块发送,并从GSM短信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监测数据;历史数据是指从GSM短信接收模块内存中下载到数据服务器的或存储于用户在线监测服务器数据库内的过去的监测数据和计算数据。 [0011] 监测数据包括:架空线张力、绝缘子串倾角、风速、风向、环境温度等,由拉力传感器来测量架空线张力,高精度倾角传感器来测量绝缘子串的倾斜角度, 风速风向传感器来测量输电线路所处位置的风速以及其与线路的夹角,温度传感器来测量环境温度。 [0012] 在线监测服务器通过GSM短信接收模块实时接收并从内存中读取所述监测数据,所述短信接收模块与在线监测服务器之间基于RS-232串口通讯协议,完成数据的传输与控制,从而构成一个基础的在线监测系统。
[0013] 所述的监测数据的采样方式包括等间隔采样、定时采样和根据用户指令采样。其中等间隔可根据用户需要设定采样时间间隔,最大采样间隔为24小时,最小采样间隔为5分钟。
[0014] 当监测数据达到或超过报警级别的设定值、并超过设定的延时时间和过滤时间时,将按预定方式自动报警,提示线路运行人员进行相应处理。所述报警级别设定值包括较低的黄色警告和较高的红色警告两种;当所述监测系统发生故障时,还进行相应的系统报警。
[0015] 用户管理模块采用框架式界面用户可通过网页浏览器来完成数据的显示和操作。
所述框架式界面包括菜单栏和数据显示区。在所述数据显示区中,可采用曲线来显示监测数据,根据所述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自动调整其画面;所述实时监测数据和历史数据可以随时切换,且不影响实时数据的读取。采用类似于Windows资源管理器方式的树形图视图来完成多种项目、多种数据的同平台监测和操作:其中监测数据、系统管理、杆塔管理、用户管理作为“文件夹”和文件进行分层级管理和控制;操作时,用户只须用鼠标点击所述项目,即可在所述数据显示区内进行浏览和操作。
[0016]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同类其它输电杆塔在线监测系统在监测内容、数据展示和数据挖掘功能上的不足,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先进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图形展示技术和互联网通讯技术,即可方便操作、调阅和浏览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完成日常性工作,又可与其他系统同平台集中管理与监控。本实用新型借助于互联网提供的丰富网络资源,提供了两种不同权限的现场监测与专家监测平台,把在线监测延伸到无地域限制的真正意义上的远程实时同步在线监测。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现场信号模块;2.数据采集模块;3.在线监测服务器;4.数据服务器;
5.Web服务器;6.用户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针对输电杆塔倾斜角度的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监测数据的生成、传送、接收、浏览分析等,为专家系统提供高效平台。 [0021] 在图1中,拉力传感器、高精度倾角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组成现场信号模块1,得到架空线张力、绝缘子串倾角、风速、风向、环境温度等现场信号,其中架空线张力由拉力传感器来测量,绝缘子串的倾斜角度由高精度倾角传感器来测量,输电线路所处位置的风速以及其与线路的夹角由风速风向传感器来测量,环境温度由温度传感器来测量。
[0022] 数据采集模块2采集现场信号生成监测数据,采用GPRS/GSM通讯方式实时传输到在线监测服务器3。在线监测服务器3处理监测数据得到计算数据,并把监测数据和计算数据实时传送到远方数据服务器4进行保存,使专家或者远程用户可通过用户处理模块6,经与数据服务器4连接的Web服务器5对所述监测数据和计算数据进行浏览和分析,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判定:如果杆塔倾斜率小于千分之三则表明杆塔正常;如杆塔倾斜率大于千分之三,但小于千分之六则表明杆塔需要维护;如果杆塔倾斜率大于千分之六则表明杆塔需要更换。
[0023] 所述的监测系统的终端界面的左侧区域分为数据监测模块、杆塔管理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三个部分。数据监测模块包含杆塔分布信息、实时数据监测、历史数据监测、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地图显示以及数据预测分析等内容。杆塔管理模块其主要功能为杆塔信息的管理,为计算模块提供基本参数。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权限管理及维护。
法律信息
- 2021-11-1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G01C 9/00
专利号: ZL 201220674090.9
申请日: 2012.12.08
授权公告日: 2013.06.19
- 2014-01-08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3.12.18
专利权人由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北供电公司变更为国家电网公司
地址由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淮海中路110号变更为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
专利权人变更为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北供电公司
- 2013-06-19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2-12-08 | 2012-12-08 | | |
2 | | 2016-10-28 | 2016-10-28 | | |
3 | | 2016-10-28 | 2016-10-28 | | |
4 | | 2013-11-02 | 2013-11-02 | | |
5 | | 2013-11-02 | 2013-11-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