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 |
申请号 | CN202220564711.1 | 申请日期 | 2022-03-15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IPC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深圳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竹子林紫竹六道3号联泰大厦18楼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深圳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深圳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韩斌;张讷;肖嘉颖;王晓杰;肖强;郑创峰;杨谊华;黄鹏升;肖颖;姚娇銮;黄亮;李平康 |
代理机构 | 深圳市添源创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丽萍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支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针对现有的基坑支护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拆分,不利于运输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部安装板,所述底部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侧板,底部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一侧设为开口的两个第一T形槽,侧板的一侧开设有一侧设为开口的两个第二T形槽,两个第一T形槽内均卡装有第一T形块,两个第二T形槽内均卡装有第二T形块,第一T形块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二T形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撑板,撑板上设有锁定机构,底部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插槽内卡装有插板,插板的顶部与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便于进行组装、拆分,拆分后利于运输。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包括底部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安装板(1)的顶部安装有侧板(2),底部安装板(1)的顶部开设有一侧设为开口的两个第一T形槽(9),侧板(2)的一侧开设有一侧设为开口的两个第二T形槽(8),两个第一T形槽(9)内均卡装有第一T形块(7),两个第二T形槽(8)内均卡装有第二T形块(6),第一T形块(7)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二T形块(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撑板(5),撑板(5)上设有锁定机构,底部安装板(1)的顶部开设有插槽(3),插槽(3)内卡装有插板(4),插板(4)的顶部与侧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5)上均开设有滑孔(14),滑孔(14)内滑动安装有滑板(15),滑板(15)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锁定杆(19)和升降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锁定块(12),第二T形槽(8)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锁定槽(13),锁定块(12)的底部与锁定槽(13)卡装,第一T形槽(9)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20),锁定杆(19)的底端与定位槽(20)卡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T形块(6)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0),升降块(11)的外侧与滑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槽(10)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竖孔,锁定块(12)的外侧与第一竖孔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T形块(7)上开设有第二竖孔,锁定杆(19)的外侧与第二竖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5)上开设有竖直连接孔,竖直连接孔与滑孔(14)连通,竖直连接孔内滑动安装有L形板(16),L形板(16)的底部延伸至滑孔(14)内并与滑板(1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板(16)上螺纹安装有螺栓(17),撑板(5)的外侧开设有螺纹槽(18),螺栓(17)与螺纹槽(18)螺纹连接。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建筑工程施工时,需要开挖较多的基坑,基坑需要进行支护,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对基坑侧壁支护需要用到基坑支护装置。\n[0003] 现有的基坑支护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拆分,不利于运输,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基坑支护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拆分,不利于运输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n[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n[0006]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包括底部安装板,所述底部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侧板,底部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一侧设为开口的两个第一T形槽,侧板的一侧开设有一侧设为开口的两个第二T形槽,两个第一T形槽内均卡装有第一T形块,两个第二T形槽内均卡装有第二T形块,第一T形块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二T形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撑板,撑板上设有锁定机构,底部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插槽内卡装有插板,插板的顶部与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n[0007] 优选的,所述撑板上均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安装有滑板,滑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锁定杆和升降块。\n[0008] 优选的,所述升降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锁定块,第二T形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锁定槽,锁定块的底部与锁定槽卡装,第一T形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锁定杆的底端与定位槽卡装。\n[0009] 优选的,所述第二T形块的一侧开设有滑槽,升降块的外侧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竖孔,锁定块的外侧与第一竖孔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T形块上开设有第二竖孔,锁定杆的外侧与第二竖孔的内壁滑动连接。\n[0010] 优选的,所述撑板上开设有竖直连接孔,竖直连接孔与滑孔连通,竖直连接孔内滑动安装有L形板,L形板的底部延伸至滑孔内并与滑板固定连接。\n[0011] 优选的,所述L形板上螺纹安装有螺栓,撑板的外侧开设有螺纹槽,螺栓与螺纹槽螺纹连接。\n[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n[0013] 本方案拆分时,使得螺栓与螺纹槽分离,向上拉动L形板,L形板带动滑板向上移动,进而使得锁定块脱离锁定槽,同时锁定杆脱离定位槽,推动撑板水平移动,使得第一T形块脱离第一T形槽,使得第二T形块脱离第二T形槽,完成拆分;\n[0014] 本实用新型便于进行组装、拆分,拆分后利于运输。\n附图说明\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的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n[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的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n[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的图1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n[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的底部安装板和侧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n[0020] 图中:1、底部安装板;2、侧板;3、插槽;4、插板;5、撑板;6、第二T形块;7、第一T形块;8、第二T形槽;9、第一T形槽;10、滑槽;11、升降块;12、锁定块;13、锁定槽;14、滑孔;15、滑板;16、L形板;17、螺栓;18、螺纹槽;19、锁定杆;20、定位槽;21、固定桩。\n具体实施方式\n[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n[0022] 实施例一\n[0023] 参照图1‑5,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装置,包括底部安装板1,底部安装板1的顶部安装有侧板2,底部安装板1的顶部开设有一侧设为开口的两个第一T形槽9,侧板2的一侧开设有一侧设为开口的两个第二T形槽8,两个第一T形槽9内均卡装有第一T形块7,两个第二T形槽8内均卡装有第二T形块6,第一T形块7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二T形块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撑板5,撑板5上设有锁定机构,底部安装板1的顶部开设有插槽3,插槽3内卡装有插板4,插板4的顶部与侧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n[0024] 本实施例中,撑板5上均开设有滑孔14,滑孔14内滑动安装有滑板15,滑板15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锁定杆19和升降块11。\n[0025] 本实施例中,升降块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锁定块12,第二T形槽8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锁定槽13,锁定块12的底部与锁定槽13卡装,第一T形槽9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n20,锁定杆19的底端与定位槽20卡装。\n[0026] 本实施例中,第二T形块6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0,升降块11的外侧与滑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槽10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竖孔,锁定块12的外侧与第一竖孔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T形块7上开设有第二竖孔,锁定杆19的外侧与第二竖孔的内壁滑动连接。\n[0027] 本实施例中,撑板5上开设有竖直连接孔,竖直连接孔与滑孔14连通,竖直连接孔内滑动安装有L形板16,L形板16的底部延伸至滑孔14内并与滑板15固定连接。\n[0028] 本实施例中,L形板16上螺纹安装有螺栓17,撑板5的外侧开设有螺纹槽18,螺栓17与螺纹槽18螺纹连接可以对L形板16进行固定。\n[0029]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将插板4插入插槽3内,然后从侧边将第一T形块7插入第一T形槽9,使得第二T形块6插入第二T形槽8内,然后向下推动L形板16,L形板16带动滑板15向下移动,滑板15带动升降块11和锁定杆19向下移动,使得锁定杆19卡入定位槽20内,将第一T形块7固定在第一T形槽9内,同时升降块11带动锁定块12向下卡入锁定槽13内,将第二T形块6固定在第二T形槽8内,完成底部安装板1、侧板2和撑板5的连接固定,最后转动螺栓17,使螺栓17与螺纹槽18螺纹连接,对L形板16进行固定即可,拆分时,反向转动螺栓17,螺栓17与螺纹槽18分离,向上拉动L形板16,L形板16带动滑板15向上移动,进而使得锁定块12脱离锁定槽13,同时锁定杆19脱离定位槽20,推动撑板5水平移动,使得第一T形块7脱离第一T形槽9,使得第二T形块6脱离第二T形槽8,完成拆分。\n[0030] 实施例二\n[0031]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包括底部安装板1,底部安装板1的顶部安装有侧板2,底部安装板1的顶部开设有一侧设为开口的两个第一T形槽9,侧板2的一侧开设有一侧设为开口的两个第二T形槽8,两个第一T形槽9内均卡装有第一T形块7,两个第二T形槽8内均卡装有第二T形块6,第一T形块7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二T形块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撑板5,撑板5上设有锁定机构,底部安装板1的顶部开设有插槽3,插槽3内卡装有插板4,插板4的顶部与侧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底部安装板1和侧板2上均开设有插入孔,插入孔内设有固定桩\n21。\n[0032] 使用时,将插板4插入插槽3内,然后从侧边将第一T形块7插入第一T形槽9,使得第二T形块6插入第二T形槽8内,然后向下推动L形板16,L形板16带动滑板15向下移动,滑板15带动升降块11和锁定杆19向下移动,使得锁定杆19卡入定位槽20内,将第一T形块7固定在第一T形槽9内,同时升降块11带动锁定块12向下卡入锁定槽13内,将第二T形块6固定在第二T形槽8内,完成底部安装板1、侧板2和撑板5的连接固定,最后转动螺栓17,使螺栓17与螺纹槽18螺纹连接,对L形板16进行固定即可,将固定桩21插入基坑土层中,增加稳定性。\n[0033] 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n[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