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微生物多抗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申请号 | CN03156709.6 | 申请日期 | 2003-09-08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490280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暂无 | IPC分类号 | 暂无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申请人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当前权利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发明人 | 刘小秧 |
代理机构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琍雯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多抗菌肥,属微生物肥料领域。本发明率先提出肥药双效的概念,根据以菌治菌的原理选择不同功效的胶冻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泾阳链霉菌和木霉等4种优良菌种进行组合,研制出具有营养、抗生和促生等功能的微生物多抗菌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多抗菌肥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菌种适宜培养和发酵条件,对菌种进行斜面培养、三角瓶培养、发酵罐发酵和/或固体培养、菌剂复配和载体吸附等工艺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了本微生物多抗菌肥作为底肥、基肥和追肥以及穴施和拌种等施用方式方法,以及在棉花、小麦、辣椒、番茄、茄子、草莓、莴笋、冬瓜、烟草上的应用。
1.一种具有肥药双效的微生物菌肥,其特征是该微生物菌肥含有以下4 种菌液或菌剂:
A、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us Krassilnikov)经过菌种 发酵制成的发酵液,重量为3.0~3.5份;
B、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Weigmann)Chester)经过 菌种发酵制成的发酵液,重量为3.0~3.5份;
C、泾阳链霉菌(Streptomyces jingyangensis Tao et al.)制成的固 体培养物,重量为1.5~2.0份;
D、木霉(Trichoderma sp.)制成的固体培养物,重量为1.5~2.0份。
2.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肥的方法,步骤包括:
(1)选用胶冻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泾阳链霉菌和木霉为微生物 多抗肥;
(2)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经过斜面培养、三角瓶培养和发酵 罐发酵成发酵液;泾阳链霉菌和木霉经过斜面培养、三角瓶固体培养和固体发 酵培养成固体培养物;
(3)将上述发酵液和固体培养物菌剂复配;
(4)将(3)菌剂复配所得的复合菌液进行载体吸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胶冻样芽孢 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是经过3级发酵罐发酵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的发酵罐为 机械搅拌发酵罐。
5.权利要求1所述微生物菌肥在作物栽培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菌肥的应用,其特征是该微生物菌肥用作 底肥、基肥和追肥以及穴施和拌种;所述作物为棉花、番茄、辣椒、小麦、莴 笋、蚕豆、冬瓜、草莓、茄子或烟草。
技术领域:\n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肥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 具有营养、生物防治和促生作用的微生物肥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该微生物肥 料不同施用方式和在不同作物栽培中的应用。\n背景技术:\n肥料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人类最早使用的是一些天然肥料,如 粪肥,后来经过发展出现了堆肥,继而出现了人造肥料。最早的人造肥料是化 学合成肥料,简称化肥。百多年来,化肥在农业生产上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但是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化肥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及对农产品安全性的损害也越来越严重。\n几乎与化肥同时问世的以根瘤菌为代表的微生物肥料,其初衷就是要从生态 学的角度来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以克服化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由 于当时人们认为微生物肥料并不能直接为植物提供养分,从而使这项技术发展 缓慢。直到上世纪后半叶,环境污染问题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到议 事日程后,才真正诞生了第二代微生物肥料。\n第二代微生物肥料是以营养型为主。通过微生物的活动,分解土壤中难溶的 磷或钾,吸收同化空气中的氮为植物提供养分。第二代微生物肥料由于其生物 安全性的特点,近30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市面上销售的微生物肥 料多属于第二代微生物肥料。\n第二代微生物肥料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 是就其单纯提供植物养分的功能上与化肥的功能重叠,而且微生物肥料的速效 性不如化肥好,这些缺憾影响了第二代微生物肥料的进一步发展。\n另外,作物连作在农业生产中及其普遍,由此引起的土传病害非常严重, 在设施栽培中土传病害尤为突出,而这些问题无法通过化肥或第二代微生物肥 料的施用加以克服。\n发明内容:\n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化肥和目前微生物肥料的上述不足,突破连作障 碍,克服土传病害问题,率先提出肥药双效的概念,根据以菌治菌的原理选择 不同功效的优良菌种的组合,研制出具有营养、抗生和促生等功能的微生物多 抗菌肥。\n本发明选用了四个菌种组合。其中有的可以促进作物生长的菌株,也有分 泌抗生素物质来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生长的菌株。与普通的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 不同,生物多抗菌肥并不是直接给作物提供营养,而是利用生物多抗菌肥里含 有的活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改善作物根际生态环境,转化土壤中作物不可直接 利用的营养元素为作物可利用的速效营养,菌株还可以分泌促生物质来刺激作 物生长。在治病方面,生物多抗菌肥采用以菌治菌的原理,利用拮抗菌株分泌 的抗生物质来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生长,使病原菌在土壤中无法达到致病数量, 从而无法侵染作物,使作物发病。经过大规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微生物多 抗菌肥在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蔬菜和瓜类作物上,不但可以提高产量、 改善品质,还可以很好地防治农作物的土传病害,在设施农业方面的功效更为 显著。\n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微生物多抗菌肥的制造方法。\n本发明还深入研究了上述微生物多抗菌肥的多种施用方式和在不同作物栽 培中的使用效果。\n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n1)菌种的选用\n本发明选用了四个菌种分别如下:\nA、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us Krassilnikov)中国微生物菌种 保藏管理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中心,菌种编号:ACCC10091;\nB、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Weigmann)Chester)中国微生 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中心菌种编号:ACCC10613;\nC、泾阳链霉菌(Streptomyces jingyangensis Tao et al.);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 理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中心,菌种编号:ACCC30409;\nD、木霉(Trichoderma sp.)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中心, 菌种编号:ACCC40127。\n上述4个菌种公众可按菌种编号向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农业微 生物中心购买。\n2)菌种发酵\n根据上述4个不同菌种的各自生物习性进行培养、发酵。\n3)菌剂复配\n将4个不同菌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优选方案是:胶冻样芽孢杆菌经 过菌种发酵制成的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经过菌种发酵制成的发酵液、泾阳链 霉菌制成的固体培养物、木霉制成的固体培养物,四者的重量比为:3.0-3.5∶ 3.0-3.5∶1.5-2.0∶1.5-2.0。\n4)菌液的载体吸附\n将菌液与载体充分混合。\n本发明由营养型微生物和生防促生型微生物复配而成的微生物多抗菌肥,具 有“肥-药”双重效果,可明显的促进作物生长和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由于选 用多种拮抗菌复配而成,具有较广泛的抑菌谱,对多种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具 有较强的抑杀作用。\n具体实施方式:\n实施例1胶冻样芽孢杆菌发酵\n1)培养基:pH:7.0-7.2\n斜面及摇床用:蔗糖:10g;K2HPO4:0.5g;MgSO47H2O:0.2g;酵母膏:0.4g; CaCO3:1g;FeCl3:0.005g;固体培养时另加琼脂:15-20g。\n发酵罐用:蔗糖0.1%,玉米粉5%,黄豆饼粉1%,K2HPO4:0.05%,MgSO4·7H2O: 0.02%,酵母膏0.04%,CaCO3:0.1%,FeCl3:0.0005%\n2)培养发酵过程\n斜面培养用:28℃±2℃培养36-48小时。\n三角瓶液体摇床培养:28℃±2℃,培养36-48小时,200转/分钟;\n一级发酵罐发酵:28℃±2℃,培养36-48小时,通气量在0.1-1之间(每分钟通 气量与发酵液的体积比)。\n二级发酵罐发酵:28℃±2℃,培养36-48小时,通气量在0.1-1之间(每分钟通 气量与发酵液的体积比)。\n三级发酵罐:28℃±2℃,培养48小时左右,通气量在0.1-1之间(每分钟通气 量与发酵液的体积比)。\n所得菌液以下称菌液1。\n实施例2地衣芽孢杆菌发酵\n1)培养基:g/1000ml蒸馏水pH:7.0\n斜面及摇瓶用培养基蛋白胨:5g;NaCl:5g;牛肉膏:3g;固体培养时另 加琼脂:15-20g(固体培养加)\n发酵罐用培养基黄豆饼粉2%,玉米粉10%,K2HPO4:0.05%,MgSO4·7H2O: 0.02%,酵母膏0.04%,NaCl:0.5%,\n2)培养发酵过程\n斜面培养:28℃±2℃,培养36-48小时。\n三角瓶液体摇床培养:28℃±2℃,培养36-48小时,200转/分钟。\n一级发酵罐发酵:28℃±2℃,培养36-48小时,通气量在0.1-1之间(每分钟通 气量与发酵液的体积比)。\n二级发酵罐发酵:28℃±2℃,培养36-48小时,通气量在0.1-1之间(每分钟通 气量与发酵液的体积比)。\n三级发酵罐:8℃±2℃,培养48小时左右,通气量在0.1-1之间(每分钟通气量 与发酵液的体积比)\n所得菌液以下称菌液2。\n实施例3泾阳链霉菌发酵\n1)培养基:g/1000ml蒸馏水pH:7.2-7.4\n斜面及保存用KNO3:1g;NaCl:0.5g;MgSO4·7H2O:0.5g;K2HPO4:0.5g; FeSO4·7H2O:0.01g;可溶性淀粉:20g;琼脂:20g。\n固体发酵用麸皮80%,稻草粉19%,KH2PO4:0.5%,(NH4)2SO4:0.5%, CaCl20.2%\n料∶水=1∶2.2\n2)培养发酵过程\n斜面培养:22℃±2℃。48小时\n三角瓶固体培养:22℃±2℃。48小时\n固体发酵培养:22℃±2℃。48小时\n所得培养物以下称菌剂3。\n实施例4木霉发酵\n1)培养基:g/1000ml蒸馏水\n斜面及保存用:去皮马铃薯200g切小块,加水1000ml煮沸30分钟,滤去马铃 薯块,将滤液补足1000ml,加葡萄糖20g,琼脂15g。\n固体发酵:麸皮30%,稻草粉70%,KH2PO4:0.5%,(NH4)2SO4:0.5%,CaCl20.2% 料∶水=1∶2.2\n2)培养发酵过程\n斜面培养:22℃±2℃。48小时\n三角瓶固体培养:22℃±2℃。48小时\n固体发酵培养:22℃±2℃。48小时\n所得培养物以下称菌剂4。\n实施例1-4中用到的发酵罐均为机械搅拌发酵罐\n实施例5菌剂复配\n将菌液1,菌液2,菌剂3,菌剂4组合在一起,重量比为3.5∶3.5∶1.5∶1.5。\n实施例6菌液的载体吸附\n将实施例5所得菌液与草炭充分混合,吸附后总含水量在25%-30%之间, 重量比为:1∶3,包装,出成品。\n实施例7生物多抗菌肥在棉花上的应用\n枯黄萎病原真菌是两种藉土壤、种子和植物残体迅速传播的土传性真菌, 一旦侵染流行后就能造成棉花大幅减产及皮棉品质降低,是对我国棉花生产危 害最严重的两种病害。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进行了生物多抗菌肥在 棉花防病增产方面的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n盆栽:棉种采用“鄂抗三号”,土壤为黄棕壤土,肥料为生物多抗菌肥,棉 枯萎病原菌为尖镰孢萎蔫专化型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fum以 下简称F.o),棉花黄萎病原菌为大丽花轮枝菌(Verficillium dahliac以下简称 V.d)。6个处理,重复5次,即:不接种对照(CK1),每盆加2克灭菌处理的 菌肥拌种;F.o拌种,为枯萎病害对照(CK2);V.d拌种,为黄萎病害对照(CK3); F.o+菌肥拌种;V.d+菌肥拌种:F.o+V.d+菌肥拌种。播种14天计出苗率后每盆 定苗4棵,35天取样后每盆定苗2株,45天取样后每盆留1株。\n小区:在湖北省老河口棉区(“鄂棉18”)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土壤类型 为黄棕壤。试验设两个处理:(1)CK为不施生物多抗菌肥,(2)处理为用生物 多抗菌肥按500克/亩拌种,同时,按肥/土比1/1000比例混匀制成营养钵, 育苗后移栽。采用三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40m2。试验各小区按每 亩施棉花专用肥100公斤施肥,处理区按每亩4公斤生物多抗菌肥随底肥施用, 追施铃肥(尿素)0.25Kg/40m2,其它田间管理一致。结果如表1-3。\n 表1生物多抗菌肥对棉花生长和致病的影响\n\n 表2生物多抗菌肥对棉花成苗素质的影响\n\n 表3生物多抗菌肥对棉花产量和病害的影响 处理 年度 单株 铃(个) 单铃重 (克) 衣分 (%) 小区皮棉产量(Kg/亩) 增产 (%) 枯萎病 株(%) 黄萎病 株(%) 1 2 3 平均 对照 1999 8.2 5.78 41.2 88.03 85.86 87.23 87.04 32 30 2000 8.1 5.70 41.1 81.25 82.61 85.20 83.20 35 30 处理 1999 9.3 5.89 42.3 101.94 104.71 97.58 101.23 16.30 8 12 2000 9.1 5.85 42.1 93.60 93.30 88.35 91.75 10.52 7 11\n上述结果表明生物多抗菌肥不仅能防治病害,而且还能促进棉籽发芽、促 进生长,不论是在枯萎病或黄萎病单一发病区,还是在枯黄萎病混发区都是一 种很好的生物防治方法,在无病区使用也有增加产量和收益的效果。\n实施例8生物多抗菌肥在番茄上的应用\n番茄属茄科蔬菜,是各地蔬菜栽培的当家品种之一。养分供应能力和病虫 害的发生强度都会影响番茄的生长。\n试验对照按常规方式管理,不施用多抗菌肥;处理为常规施肥情况下,按 3公斤/亩标准增施多抗菌肥。试验结果如表4-5。\n 表4:露地番茄株高统计 单位:CM 肥料类型 株高 平均 效果比较 多抗菌肥 47.52 48.53 47.45 35.41 47.53 53.47 47.47 45.45 51.47 38.48 46.28 使用多抗菌肥,番茄平 均株高比复合肥对照的平均 株高提高22.27%,促生效 果明显。 复合肥 40.39 47.38 37.39 32.39 33.32 35.23 40.33 36.37 37.85\n 表5:生物多抗菌肥对番茄生长和致病的影响 小区 品种 面积 (亩) 折亩产(公斤) 增产 (%) 枯株率 (%) 减少枯株率% 处理 番茄 0.4 3132 13.87 4 66.7 对照 番茄 3 2470 12\n 表6:生物多抗菌肥对番茄生长和致病的影响 小区 品种 面积 (亩) 折亩产(公斤) 增产 (%) 枯株率 (%) 减少枯株率% 处理 番茄 0.7 3117.6 13.87 4.1 74.6 对照 番茄 2.5 2737.8 45\n试验表明,施用生物多抗菌肥可以有效促进番茄生长,抗病、增产效果比 较明显。\n实施例9生物多抗菌肥在辣椒上的应用\n1)抗病效果\n辣椒疫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辣椒种植农户的经济收 入;不合理的农药使用,也大大增加了食用以及环境安全隐患。表7表明,生 物多抗菌肥显著降低了辣椒病害的发生。\n 表7生物多抗菌肥在辣椒抗病上的应用 小区 面积 (亩) 方法 枯萎病发生率(%) 发病率降低 (%) 处理 0.5 移栽时按3公斤/亩的量施 用菌肥 5 89.6 对照 0.5 按常规方式管理, 不施用多抗菌肥 48 --\n2)促生效果\n生物多抗菌肥促进生长的试验,是通过与本地常规的复合肥处理进行对照 后的结果。试验表明(表8~10),在辣椒生长的不同时期,多抗菌肥处理均有 明显的促进生长效果。\n 表8单株分枝统计分析表 处理 观察 次数 多抗菌肥 复合肥 比复合肥 增、减 (+、-) 多抗菌肥 复合肥 比复合肥 合计 平均 合计 平均 基数 (个) 观测数 (个) 净增数 (个) 基数 (个) 观测数 (个) 净增数 (个) 增、减 (+、-) 净增率 (%) 1 16 499.3 31.2 504.1 31.5 -0.3 7.3 31.2 23.9 8.3 31.5 23.2 0.7 3 2 16 510.3 31.9 465.7 29.1 2.8 9.7 31.9 22.2 8 29.1 21.1 1.1 5.2 3 16 521.7 32.6 446.3 27.9 4.7 8.3 32.6 24.3 8.3 27.9 19.6 4.7 24 平均 32.6 29.5 3.1 24.6 21.3 3.3 16.1\n 表9单株株高统计分析表\n\n 表10单株挂果数统计表\n\n 表11小区前期产量比较分析表 多抗菌肥 复合肥 多抗菌肥比复合肥 亩产比较 备注 1月5 日 9 15 20 25 30 产量 公斤 产值 元 1月5 日 9 15 20 25 30 产量 公斤 产值 元 增产 公斤 增产率 % 增产 值 元 1 0.77 0.8 1.7 3.4 4.3 3.8 14.7 16.2 0.84 1.5 1.1 2.4 1.8 5.4 12.9 14.2 121 13.9 133 辣椒每 公 斤 1.1元 2 0.62 0.8 1.5 4.8 5.7 5.5 18.8 20.7 0.77 1 1.9 2.7 1.9 3.1 11.4 12.5 500 68.1 550 3 0.44 0.8 2.2 4.3 5.2 6.2 19 20.9 0.61 0.9 1.8 3.5 3.8 4.9 15.5 17 240 23.2 264\n 表12单株产量及个数统计表\n\n 表13小区辣椒产量统计分析表\n\n说明:1、辣椒每公斤按0.8元计算。 2、每小区总共收果10次。\n3)增产效果\n试验表明(表7~13),通过多抗菌肥生防和促生作用的发挥,可以是辣椒 的生长状况更为理想,从而使产量得以明显提高。我们甚至认为,有必要进行 进一步的试验,探讨使用生物多抗菌肥以减少复合肥用量的可能性,更好地促 进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n实施例10生物多抗菌肥拌种在小麦上的应用\n试验地的基本情况:土质为壤土,前作冬瓜,10月15日整地时每亩施碳 酸氢铵75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作底肥,随犁翻入土中。试验示范田面积为 1.5亩,\n施用方式:复合生物多抗菌肥拌种,每亩用量1公斤,使用方法是先用少 量清水把麦种拌湿,再倒入复合生物多抗菌肥,经多次揉搓使每粒麦种外层都 沾上菌肥,待阴干后播种。另外0.5亩不拌种,直接播种作对照。小麦选用的 品种是:超级小麦EX-001-9,属大穗型,亩播种量为6.5公斤。\n10月20日出苗,11月18日化学除草一次,整个生长期间未进行人工锄草 松土。该试验地是菜地,因多年未种过小麦,户主怕小麦倒伏,都没追肥,但 从整个小麦生长期间观察看,未出现脱肥现象。\n4月5日全部出齐穗,由于今年小麦灌浆阶段天气多阴雨,光照相对减少, 对小麦千粒重造成了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收割前我们分别采样对试验结 果进行全面考种,结果如表14。\n 表14小麦使用生物多抗菌肥拌种效果\n\n结果发现,从整个小麦生长期观察看,使用生物多抗菌肥拌种的小麦苗期 叶色一致浓绿,分蘖数增加,拨节抽穗以后植株比对照增高、健壮、根系多且 发达,茎杆较硬抗倒伏。通过考种,穗长、小穗数、穗粒数、有效分蘖、千粒 重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用生物多抗菌肥拌种的亩产349公斤,比未拌种 的亩产307公斤。\n实施例11生物多抗菌肥作为基肥在小麦上的应用\n试验地的基本情况:土质为壤土,前茬为玉米,后翻耕炕土,10月18日 耕地时每亩施碳酸氢铵5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生物多抗菌肥2公斤(对 照地同样的施肥标准,但未加多抗菌肥),随犁翻入土中。小麦播种量为10公 斤,小麦品种为宜宾1号。\n由于去年秋播期间墒情好,10月20日全部出苗,11月26日化学除草一 次,整个生长期间未进行人工锄草松土,每亩追尿素5公斤,从整个生长期间 观察小麦未出现脱肥现象。\n4月8日全部出齐穗,由于今年小麦灌浆阶段天气多阴雨,光照相对减少, 对小麦千粒重造成了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收割前我们分别采样对试验结 果进行全面考种,结果如表15。\n 表15生物多抗菌肥作为基肥在小麦上\n\n结果发现,从整个小麦生长期观察看,使用生物多抗菌肥作基肥的小麦苗 期叶色一致浓绿,分蘖数增加,拨节抽穗以后植株比对照增高、健壮、根系多 且发达,茎杆较硬抗倒伏。通过考种穗长、小穗数、穗粒数、有效分蘖、干粒 重比对照均有增加。亩产量增加40公斤,增产13.2%,增产效果显著。\n实施例12生物多抗菌肥穴施、追肥在莴笋上的应用\n试验地基本情况:面积为1.2亩,土壤为沙壤土,前茬豇豆,8月15日收获完 前茬,9月12日耕地,在耕地时,每亩施三元复混肥50公斤,碳酸氢铵50公 斤,随后整地作畦,畦宽1.8尺,沟宽6寸,9月15日移栽莴笋,行距1.2尺, 株距1尺,每亩密度5000株,莴笋品种为二白皮,8月10日育苗,移栽时5片 真叶。\n试验设计:试验设计是在莴笋栽后在田间随机设二个处理:1)施生物多抗菌肥; 2)不施生物多抗菌肥作对照。施用方法为穴施,在莴笋根际开沟追肥,追肥时 间为9月23日下午,亩用量2.5公斤,田间管理锄草松土两次,抗旱一次。在 11月10日收获完,收前对不同处理在田间抽样调查具体数据见表16。\n表16生物多抗菌肥穴施、追肥在莴笋上的应用长度(cm)、重量(kg)\n\n从表16可以看出施用生物多抗菌肥可显著的增产,叶长、叶宽、茎园、 茎长和单株鲜重都明显高于对照。\n实施例13生物多抗菌肥作为底肥在蚕豆上的应用\n蚕豆品种:启豆一号;试验地、对照地各一亩,试验地施生物多抗菌肥2公斤, 其它田间管理一致。结果如表17。\n 表17生物多抗菌肥作为底肥在蚕豆上的应用\n\n通过试验表明,生物多抗菌肥增强分枝力、荚大、百粒重增加,丰产性质 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有轻度感染病害,亩增产33公斤,增产19%,;对 照感染多种病害。\n实施例14生物多抗菌肥在冬瓜上的应用\n冬瓜枯萎病是制约冬瓜生产的主要土传病害,在实际生产中危害较大,目 前尚无理想的安全防治办法。\n试验对照按常规方式管理,不施用多抗菌肥;处理为移栽时按3公斤/亩施 多抗菌肥。试验结果如下表18。\n 表18生物多抗菌肥在冬瓜上的应用 小区 面积(亩) 枯萎病发生率% 发病率降低% 处理 1 4 91 对照 4 42\n试验表明,生物多抗菌肥对冬瓜枯萎病有较明显的防治效果,可以有效降 低冬瓜枯萎病的发病率。\n实施例15生物多抗菌肥在草莓上的应用\n草莓由于保护地复种指数高、倒茬困难,且环境密闭、湿度较大,从而导 致草莓生产的连作障碍十分严重,黄萎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发病率连年上升, 严重影响草莓种植效益的发挥。试验大棚为冬暖式塑料大棚(0.5亩/棚)4个, 品种为日本丰香,每棚定植3500株。对照大棚以硫酸钾复合肥50公斤、农家 肥1500公斤作为基肥施用,处理大棚以硫酸钾复合肥50公斤、农家肥1500公 斤以及生物多抗菌肥1.5公斤作为基肥施用。试验考察了多种草莓病害的发病 情况,结果如表19。\n 表19生物多抗菌肥在草莓上的应用 黄萎病 发病率(%) 枯萎病 发病率(%) 青枯病 发病率(%) 炭疽病 发病率(%) 灰霉病 发病率(%) 对照 33.6 33.4 22.8 54.0 42.5 多抗菌肥处理 4.9 2.9 3.4 2.1 3.8 降低发病率 85.4 91.3 85.1 96.1 91.1\n试验表明,生物多抗菌肥可防治多种土传病害,可以有效提高保护地草莓 种植的经济效益。\n实施例16生物多抗菌肥在茄子上的应用\n影响茄子生长的因素很多,较为突出的是多种土传病害。试验对照按常规 方式管理,不施用多抗菌肥;处理为常规施肥情况下,按3公斤/亩标准增施多 抗菌肥。试验结果如表20。\n 表20生物多抗菌肥在茄子上的应用 处理区平均数 对照区平均数 日期 株高(cm) 病株率% 产量(公斤) 株高(cm) 病株率% 产量(公斤) 7月27日 122.3 1.0 116.0 121.0 3.5 110.5 8月3日 126.0 1.5 131.0 124.2 5.5 126.8 8月10日 126.8 2.0 127.8 125.1 7.0 120.0 8月18日 127.2 3.0 109.5 126.0 7.5 107.7 增抗效果 增加1.2 少60% 增加19.3 对照区\n试验表明,施用该肥区抗病增产效果比较明显,株高增高1.2cm,病株率 减少60%,增产量每亩增产193公斤。\n实施例17生物多抗菌肥作为底肥在烟草上的应用\n施用量:每亩2公斤。对照不用生物多抗菌肥,其它的肥料用量与田间管 理均一致。基本情况如下:种植的烟草品种:NC89,播种前种子消毒。地为冬 闲地。育苗时间:2月5日,移栽时间:4月15日。施肥量:施复合肥40公斤。 经济指标如表20。\n 表21生物多抗菌肥作为底肥在烟草上的应用\n\n通过田间观察和经济指标分析发现,生物多抗菌肥作底肥可明显提高烟草 产量和品质,等级的合格率均在国家规定的要求之内,在生长期间观察,对烟 草黑胫病、炭疽病、白粉病等多种病害都有抑制作用。
法律信息
- 2010-09-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C05F 11/08
专利号: ZL 03156709.6
申请日: 2003.09.08
授权公告日: 2005.07.27
- 2006-11-15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5-07-27
- 2004-06-30
- 2004-04-21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