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用于手纹和指纹的无接触识别的系统 |
申请号 | CN99807854.9 | 申请日期 | 1999-04-21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307711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暂无 | IPC分类号 | 暂无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无接触传感器技术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瑞士***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TST生物测定学控股股份公司,TST生物测定学股份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TST生物测定学控股股份公司,TST生物测定学股份公司 |
发明人 | 鲁道夫·豪克;汉斯J·恩尼法默;詹斯·恩尼法默 |
代理机构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天正;张志醒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摄像机进行手纹和/或指纹成像的方法,利用拍摄装置,该方法在不接触皮肤的情况下工作。通过在照明光路和成像光路中使用线偏振光或圆偏振光,能够分开地显示上层和下层皮肤图样。从而,一方面可获得皮肤轮廓的高对比度相片,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深层的、有血液流过的皮层信息。用一种算法在手面的皮肤图样上搜索不同强度和方向(向量)的纹理元素。经过计算的数字标识码包括有向量的总频度和两种图样的向量图投影的谐波分量的幅度和相位。该方法可以实现一定距离的身份验证,全面保护测量装置以及提高防欺诈的可靠性。
本发明涉及用于身份鉴别的对手纹和指纹进行无接触光学成像 的方法和装置,而且还涉及一种识别算法。
手指的网状突起图样早就以物品上或纸上的手指印迹形式应用 在犯罪学中,或者被文盲用作签字,现在其意义在于用作进入保险 柜、保险库、计算机和其它保险目标的资格检验码。
然而,在这方面寄存永久的彩色或黑体印迹是不可行的,原因是 必须实现直接而迅速的计算机分析,并且前提是经常使用相同的应用 仪器。因此,首先研究了一些方法,它们利用受阻的全反射或受阻的 部分反射、并通过光学成像很快地把玻璃面上的印迹图像在折射界面 上显现出来。
手纹图样同样也适合用于身份鉴别。在此也可以在玻璃面上实施 印迹方法,然而这不是通行的,仅仅因为该设备必须相当庞大而且耗 费巨大。所以,分析算法为此还没有得到进一步改进。
如果大量人员不受监视、并且匿名地使用按照皮肤纹理印迹方法 而工作的访问控制系统,那么所产生的缺点在于:
1.在测量面或印压平面上将产生分析算法所不能允许的污染。 污染虽然能够较简单地通过擦洗、必要时使用维护装置来进行排除。 但是缺点在于,参与人员必须要协作和谨慎,而这并不是一直能够做 得到的,或者由操作者进行相应的系统维护和保养,这造成人员的耗 费和费用的增加。
2.传感器的接触面是测量光路的一部分,而该测量光路必须一 直是任意可接触的,这样,重要的系统部件可能在人为破坏中被损 坏。
3.通过应用仪器的印压面造成了同很多人的间接接触,这从卫 生学的观点来看是应当避免的。尤其对于医院里的区域以及医药和生 物防护区域更应如此。
4.通过应用仪器的印压面可能传播化学或放射性污染。
5.出于心理学原因,皮肤接触方法比其它方法更难以被人接受, 比如因为联想到“罪犯档案”,害怕传染或对皮肤接触的反感,后者比 如是出于伦理学的限制。
6.大多数已知光学印迹法都是以反射干扰的形式而使皮肤外表 面在玻璃面上成像的。其缺点在于,同样包含有特征信息的深层皮肤 不均匀性和血液流动图样由此是不能得到的。从而该方法的识别精度 受到限制。
7.许多已知的皮肤图样识别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查明真正的皮肤 表面(轮廓)。其缺点在于,皮肤轮廓可以通过塑性印迹方法来简单 地进行复制,从而存在欺诈的可能性。
8.在所有的皮肤接触方法中,传统的指纹或手纹印迹在仪器的 表面上会留下几乎不可见的印迹。其缺点在于:该印迹借助痕迹保护 装置能够再现并被滥用,在高安全性要求的情况下,它必须比如通过 擦除方法被清除。
9.自然也需提及一种使用摄像机在不接触对象的情况下对皮肤 纹理进行成像的常规简单方法。因为在常规照明下皮肤总有一些透 光,而且光线还会在一定体积内散射,此外,皮肤网状突起的最上层 同时还会有或多或少的闪亮反射,所以摄像机和人眼在正常情况下看 到的是不确切的皮肤上下层图像的重叠。
原则上可以借助校准的斜照明来提高皮肤网状纹及皮肤皱纹的 对比度,以便突出上层皮肤图像。其缺点在于,该方法不是统一地作 用于整个视场的,而是依赖于纹理图样相对于照明的方向(阴影效 应)以及依赖于物体表面的纹波度(光泽效应)。全侧面的斜照明或 漫射照明虽然对纹波度进行了光学补偿,但是会使纹间表面的对比度 变坏,原因是漫反射部分增大了。
在采取斜照明和斜照相方向的情况下(根据反射定律),尤其在 大入射角度或照相角度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强的光泽效应和对比效 应。其缺点在于:在物体倾斜放置的情况下需要譬如按辛普发拉格条 件进行补偿,这造成了仪器耗费,并且皮肤的纹波度大受影响(图像 失真)。
在US 4 936 680中公开过如下方法来改善手指印迹的细节显示, 即在单个偏振滤光器的下面配置一个其连接轴平行于偏振滤光器的 偏振向量的灯对,并且还设置了另外一个灯对,其连接轴垂直于偏振 向量。通过电机和传动皮带来使偏振滤光器连同灯一起旋转,而通过 一个灯对来对放置在偏振滤光器上方的单个手指进行照明。当偏振滤 光器旋转时,摄像机每3度旋转角拍摄一幅图像,并且把图像存放到 存储单元中。旋转结束后,一个灯对关断而另一个灯对接通,其中接 着另外旋转90度角,从而第二个灯对的开始位置与前一个用过的灯 对的开始位置相一致。当到达该开始位置后,在该偏振滤光器旋转期 间再次每隔3度由摄像机拍摄一幅图像,并把它存放到第二存储单元 中。当该另外的第二次旋转结束后,就可以使用第一存储单元中的数 据和第二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尤其通过形成差值来获得手指印迹的详 细图像。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偏振滤光器借助电机进行必要的旋转使 该装置易受干扰,并由此增加了制造中的耗费。由于摄像机对指纹印 迹拍摄了许多单独图像,所以总测量时间非常长,其中,不能保证第 二测量过程中的条件与第一测量过程的条件确切地相符,因为在全部 2,25个旋转期间手指一般都不是保持静止不动的。
根据本发明,已知方法的上述缺点可通过一种借助手纹和/或指 纹进行人员鉴别的方法而得到减少或消除,其中,借助设置在照明光 路中的第一偏振滤光器、设置在成像光路中的第二偏振滤光器和一个 摄像机,可在放弃了装置的机械运动的前提下实现手纹和/或指纹的 光学无接触测量。
在此,使用偏振光可以使工作方式得到改善。借此,一方面可以 (a)通过闪亮结构的优选成像来大大增加网状突起的对比度。另一 方面还可以(b)通过过滤闪亮结构而使网状突起变为不可见,从而 使下层皮肤的图样变为可见。尤其是在照明光路和成像光路中通过使 用偏振光而能够明确地选择上层皮肤图样和下层皮肤图样。可以单独 地突出显示闪亮的上层皮肤,或单独地显示漫反射的下层皮肤,或比 如快速轮流地综合显示这两种皮肤图样。下层皮肤图样主要是通过皮 肤的深层结构、尤其是通过皮肤中相邻的且有血液流过的层来获得。 在线偏振光的情况下,上层皮肤图样使用在照明光路和成像光路中被 平行调整的偏振装置来成像,而下层皮肤图样则使用垂直调整的偏振 装置成像。
在圆偏振光的情况下,上层皮肤图样使用在照明光路和成像光路 中被不对称地调整的偏振旋转装置来成像,而下层皮肤图样则使用被 对称地调整的偏振旋转装置来成像,其中,旋转方向(右旋或左旋) 在这里被定义为从光线传播方向上看过去的E向量的旋转方向。
下文将详细描述其优点:
1.由于传感器系统不被接触,所以防止了被用户弄脏,否则这 种污染会带来多余的频繁维护和检查。
2.该系统能够完全放置在比如由防弹玻璃制成的防护隔板后 面,由此防止了人为的破坏。
3.该装置能够如此来实施,使得为了确保卫生而避免了与其他 人的非直接接触。
4.该装置能够如此来实施,使得不传播化学或放射性污染。
5.诸如联想到“罪犯档案”、害怕传染或害怕皮肤接触等心理学 上的因素不存在了,因为该装置是无接触地运行的。
6.与大量光学接触方法相反,在本发明中,可实现对具有附加 信息内容的下层皮肤构造进行访问。
7.防欺诈的可靠性得到提高,因为下层皮肤构造-就象水印一 样-不能简单地复制和伪造,尤其是在综合所述两种不同的对比方式 后滥用更不会轻易成功。
8.在该仪器上不产生指纹印迹或皮肤纹理印迹,而这些印迹原 来是可以被用来通过譬如橡皮来制作皮肤复制品的。
9.与利用摄像机进行常规成像相反,在本发明中,上层皮肤图 像和下层皮肤图像能够独立或分开地进行分析。
本发明的方法允许在视场内进行统一作用,并且与表面的纹理方 向和纹波度无关。不必倾斜放置物体来利用布喇格掠射角定律,从而 也不必进行综合校正。
下文借助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细节进行描述。
附图示出了:
图1为用于无接触指纹识别的第一装置的侧视图,
图2和3为图1装置的俯视图及前视图中的照明光路,
图4至6为用于上层皮肤和下层皮肤纹理识别的传感器系统的
实施例,
图7为手的位置模板。
附图1至3以实施例的形式描述了一种用于指纹成像的、并作为 台式机来实施的装置。它被固定地调整为用于上层皮肤成像。手指1 置于支架2上方,使得它位于物平面3、也即聚焦范围内,并且它能 够通过杂光滤光器4、基板5(比如丙烯酸脂有机玻璃)、偏转棱镜6 和偏振滤光器7用摄像机10拍摄下来,而该摄像机包括物镜8以及 像平面9中的图像接收器(比如CCD芯片),并且还可以包括一些这 里没有示出的、用于图像处理的元件。部件4、5、6和7出于结构上 的原因相互进行光学联接,其中支撑板5与罩箱11固定地联接。盖 板12必须承受并传递某种施加在支架2上的力,也同样在边缘与罩 箱11相联接(且绝不与支撑板5相联)。罩箱11具有用作光线出口 的孔洞13。罩箱11和摄像机10通过底板14固定地相联接。
附图2和3示出了照明光路。光源15安装在棱镜6旁边的两个 三光源组中(在附图1的剖面中看不见),而这些光源譬如是由带有 会聚透镜的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并且其方向射束被调整指向目标1。 在此,中间联接了带有正向特性的漫射透镜16与偏振滤光器17。为 了使光从罩箱11中射出,在盖板12中设置了两个缝隙18,以及在 基板5中也设置了相应的缝隙。也可以用2个连续的偏振膜覆盖在3 个光源上,来替代单个的偏振滤光器17。
为了调节传感器使上层皮肤图样单独成像,必须在使用线偏振光 的情况下,调整所有的偏振滤光器17和偏振滤光器7在成像光路中 为相同的方向。当共同的偏振方向(E向量)平行于附图1和2的图 平面、并垂直于附图3的图平面时,上层皮肤的选取才能获得最好的 效果。最后提及的平面是反射面,在此反射面中,在倾斜照明和遵守 反射定律(比如布儒斯特角)的情况下,皮肤显示出了偏振效果。在 接近垂直照明的情况下,共同的偏振方向是任意的。如果使用圆偏振 光,滤光器17和7在旋转位置方面不必调整。
在附图4至6中描述了用于上层皮肤和下层皮肤纹理识别的传感 器系统的实施例。该装置可以优选地作为墙式安装单元来进行构造。 该系统放置在一边具有防弹玻璃窗20的壳体25中。按照本发明,带 有传感器系统的该壳体也可以安装在现有较大的防弹玻璃隔板的前 面。
偏振滤光器和杂光滤光器在附图4中是作为摄像机滤光器7和4 而设置在物镜8前面的。摄像机10对准物平面3,而该平面位于玻 璃板20前约4cm的外室中。照明是由4个灯15组成的,图上只绘出 了其中2个,这些灯是作为诸如小型卤素聚光灯的定向辐射器来构造 的,并且对准物平面3。它们的前面均设有漫射透镜16和偏振滤光 器17,而根据灯的类型该漫射透镜16可能也并不是必需的。
如果使用线偏振光,则要调整偏振滤光器,使得图平面中所示的 灯对的偏振方向垂直于图面。如果摄像机滤光器7同样也被调整为与 图面垂直,那么使用该装置就可获得上层皮肤图像(象前述附图1的
实施例一样)。
为了显示下层皮肤图像,摄像机滤光器7可以借助一种设有两个 定位点的电气驱动装置来转动90度。而耐用设备(Robuster)是不 采取机械运动的装置。为此,有必要在固定的滤光器7旁设置同样结 构的附加灯对,该灯对连同被调整的滤光器一起相对于图4所示的灯 对沿光轴旋转了90度。这两个灯对为了摄取上下层皮肤图像而快速 轮流地开关。
在使用圆偏振光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处理,但这时没有 必要进行滤光器调整,并且相应于前文的解释,必须注意滤光器7、 17和可旋转装置17的偏振旋转。
用户的任务是把他的手内面从前面放入聚焦区3,而不用接触玻 璃片。其中,在附图7中所描绘的位于玻璃板上的模板27被用作定 位辅助。在该模板上,比如以简单或符合风格的形式描绘了带有张开 手指的手轮廓。应当总是在手指张开的情况下来拍摄手纹图样,因为 皮肤的折叠会产生较小的图像失真。
此外,应当通过图像来提醒用户也把手指张开,因为根据经验, 使用说明书中的相应提示不一定总会被遵守。
光路可以通过镜子或棱镜来折射,以获得更紧凑的装置(图中未 描绘)。
附图5是前述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其中物平面3离玻璃板有一些 距离。该距离可以总共有几米远。该实施方案应用在访问和检查不在 同一地点进行的情况,而且传感器系统一起位于防护区域内(防弹玻 璃后面),并就此进行直视通信。在此,照明元件15、16、17位于 摄像机10的近处,并且壳体25的体积由此变小。在这种情况下,定 位辅助由框架22构成,该框架内具有简化或符合风格的带有分开手 指的手轮廓,并且安装在隔板固着装置上,或者在较远距离的情况下 安装在任意的支柱上或其它地方。用户的任务是把他的手放进框架 中,并与图样重合。选择框架内部的尺寸,使得能够避免容易地接触。
附图6中描绘了另一种变型,其中定位板23倾斜地固定在隔板 上。从而使手位舒适,并且通过光路在镜子24上折射使结构紧凑。 光线倾斜穿过防弹玻璃板20会引起一定的图像失真,这种失真不严 重并且可以进行补充校正。另一种这里没有示出的变型规定:带有摄 像机和照明装置的壳体比如安装在够不着的高度,比如在天花板上, 并把视窗对准下方,而且使用框架22或23那样的框架来用作定位辅 助,但该框架是水平安装的,而且是手的内面向上放入其中。这种框 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用塑料来成,其中也可以根据需要把天线集成进 去。
最后所提及的装置的另一种定位辅助是从上方投影到摄像机物 平面的空气摄像。在本发明中这种空气摄像是一种双像,这种双像由 两个相邻设置的投影机如此来产生,即:两部分像只在摄像机的物平 面中准确地重合,并在手的位置正确的情况下,在该摄像机上重合地 呈现。
在手的辅助定位中,也可以考虑对标志、手的轮廓线或手产生全 息照相的空气摄影。其中,全息图板优选地放置在防弹玻璃板的内前 部。在全息图中可以使用一个小孔来用作摄像机视孔。
在最后提及的实施装置中(其中空气摄像用作定位辅助),装置 的任一部分的无意接触都能够被杜绝。
为了防止影响测量的、而且用一些干扰源排除措施或用防护来遮 蔽等措施都不能克服的环境光,可以设置以下的装置来使其对干扰光 不敏感:1.第一实施例中的盖板12和手指支架2应当设计为深色, 最好为黑色,并且表面应当清理,使得只反射少量的外界光线。
2.应当采用窄带光,比如在照明侧借助窄带滤光器或者使用彩 色发光二极管或激光器,且相应地在成像侧使用具有窄带通路的滤光 器。
3.使用闪光、脉冲发光二极管(LED)或脉冲激光二极管之类的 脉冲式照明与摄像机的合适短曝光时间相结合。
最后需指出的是,在盖板12、手指支架2、模板21以及框架22、 23中为无接触的(电磁式)证件读取器(接近读取器)提供天线, 使得能够与该证件读取方法相结合。
用于手纹识别的软件算法
为了判定同一性,两个手纹图样的比较在理想情况下即为整个图 样在形式上的相关性。当一致时,相关系数-假定有较好的再现质量 -实际为100%。
假如需要被识别的人员的图像必须用这种方法与大量存储的全 部图像进行比较,那么图像处理的费用、尤其是计算时间就会太多。 存储和比较特征参数是比较有利的,所述这些特征参数包括有为进行 判定所必需的特征。因此,图像数据的压缩和编码也是必需的。它们 应当能够以简单的方式与期望条件、尤其是判定精度相匹配。此处所 选用的图像处理策略在框图中进行了描述,并在下文中进行解释。在 此,文中带有下划线的部分指的是框图中的不同块。
除了偶而通过滤波(此处未示出)对很高和较低的空间频率进行 抑制之外,第一个处理步骤即为 上层皮肤和下层皮肤图像的 分段。这 是一种再分为子单元(如小框)的过程,该再分过程如此来进行,使 得图像段的数量相对于输出图像的像素数量在数据压缩意义上有尽 可能大的缩减,但段图像的细节分辨率对当前的任务来说还是不够 的。
在下面的 纹理分析中,根据不同强度s和方向r的纹理元素对段 内容进行研究,其中大约2至3个值用于s,至多约8个值用于r。 多个同类的向量(相同强度的平行纹理元素)在一个段中相加。每个 段都可以通过一定数量的不同向量类型来描述。若总是只考虑一个向 量类型,即r与s的组合,则为不同的向量类型生成了向量图。比如 为了避免小的数值,可以把不同向量类型的图像通过相加而合并在一 起,这在算法优化的范围内是有利的。
进一步的数据压缩通过向量图的 投影来进行,也就是说,不同方 向的像素值相加。这对应于一种按照层析X射线摄影法的断面摄影, 其中,该情况下的目标为带有约小于5的整数像素值的数字化视场, 并且零值出现得相对较多。
众所周知,借助CT算法,使用数量足够多的投影便可以成功地 实现目标的层的重构,因为全体投影包含了整个目标信息。
这里没有实施图像重构(反投影)。但是可以利用投影功能的信 息来标识手纹图像。投影的数量取决于图像标识的期望精确度。该方 法的优点在于,通过简单的规程,即选择投影的数量,能够调整成必 要和足够的精确度。与已知的计算机层析X射线摄影法相比,这里只 需要少量的投影。
从投影功能首先可容易地得出各向量类型的 总频度。总频度或总 频度比已适合于纹理图样的粗略标识。
紧接着的步骤是确定 主投影方向。为此我们考虑具有最大纹理强 度s(不考虑方向r)的所有向量图所组成的总图和该总图的投影。 在此,相对于手的纵轴大约为正负45度的方向上的投影对是优选 对,原因是,其中三个最突出的主纹理,即拇指纹、小指纹和中指纹 作为具有最大幅度的最大值出现在两个投影-取决于涉及右手或左 手-之一中。譬如小指指纹的可较好地鉴别的最大值可被用来定义关 于目标的刻度零点。在其它投影中,假如一个非常清楚的最大值是可 识别的,则它同样可被用来规定刻度零点。否则就随意规定零点,比 如在图像边缘的左边。
主投影方向由程序借助突出的最大值在正负45度的范围内进行 搜索。于是,它也被用作其它方向的参考方向。这样也便形成了测量 万法的某个旋转常量。
为了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压缩,为投影功能引入 谐波分析,其中, 为了描述谐波成分选择了最短的形状、幅度以及有时还有相位。主方 向中的所有投影可以由幅度值和相位值来标识。在其它投影中,相位 数据仅在某些情况下与目标有关联,而且通常不直接适合于用作标 识。
还应当讲述一种可能性,即如何能够利用与目标无关的相位信息 来鉴别图样:可以由存放在标识码中的振幅和相位来重构投影功能, 并且可以借助相关性来实施曲线形状的比较。该可能性在框图中没有 示出。
上层皮肤图像与下层皮肤图像的数字标识码包含有向量类型的 总频度比、投影的谐波分量的幅度记录以及对应于主投影幅度的相 位。生成多少投影及幅度/相位记录必须根据经验来确定。手纹图样 的这类标识对手来说在变换后是不变的。
该特征可以以一种级别顺序而编排在数字标识码之中,该级别顺 序从总表示开始,在高分辨率图样、也即在用于高空间频率的谐波分 量的幅度和相位处结束。特征比较过程在总频度时开始,并在不一致 时中断。在没有得到否定信号的情况下,在级别顺序中越有进展,则 手纹图像一致性的质量越好。
下层皮肤图像并非象上层皮肤图像一样进行较强地构造(而用其 它方法),而它们的分析方式却是一样的,其中,主投影的刻度零点 由所属的上层皮肤图像来负责。线强度s的数量在下层皮肤中可能很 少。
如果标识码已计算出来,那么它在人员首次登记时被录入数据 库。如果需要实施手纹图样 比较,那么接着把需检验的标识码的特征 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级别顺序的标识码进行比较,这样,象下面框图 中所描绘的一样,便可以得出肯定或否定的判定。
手指印迹识别算法可求出细微特征(Minuzien)(即为网状突起 图样的特征)的数量或排列,与该算法相反,本文推荐的手纹识别中 可获得“标准”纹理元素的(正弦曲线的)分布图样。在此,该信息内 容在三个所述的单个变化不大的主纹理中存在较少,而在一些细支线 网中较多。
法律信息
- 2013-06-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G06K 9/20
专利号: ZL 99807854.9
申请日: 1999.04.21
授权公告日: 2004.04.14
- 2008-01-0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TST无接触传感技术销售公司 地址: 瑞士苏黎世变更后权利人:TST生物测定学股份公司 地址: 瑞士苏黎世登记生效日:2007.11.30
- 2008-01-0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TST生物测定学股份公司 地址: 瑞士苏黎世变更后:TST生物测定学控股股份公司 地址: 瑞士苏黎世
- 2004-04-14
- 2003-01-0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无接触传感器技术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TST无接触传感技术销售公司<登记生效日>2002.11.06
- 2003-01-0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德国新乌尔姆<变更后权利人>瑞士苏黎世<登记生效日>2002.11.06
- 2001-08-15
- 2001-08-08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