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起重机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 |
申请号 | CN200510099435.7 | 申请日期 | 2005-08-25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740080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6C23/74 | IPC分类号 | B;6;6;C;2;3;/;7;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神钢起重机株式会社 | 申请人地址 | 日本东京都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神钢起重机株式会社 | 当前权利人 | 神钢起重机株式会社 |
发明人 | 木村宙士 |
代理机构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辛 |
摘要
一种起重机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悬挂件的长度可通过延伸件和连杆件进行调节,因为在门架悬挂重物于各自固定位置时,起重机门架顶点和各平衡重物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根据固定位置变化。为了实现长度的调节,重物上表面的环件的不同突出量设置成,最前重物的突出量最大,最后重物的突出量最小。这样可减少用于连接和脱开重物的悬挂件所需连杆的类型数,减少连接和取下连杆的操作数量,和提高操作效率。
1. 一种起重机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其中所述起重机包 括:下移动体;上转动体,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下移动体;多个重 物,沿前后方向设置,构成垂直方向的平衡重物,所述各重物分别 设有环件,所述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包括:
门架,用作吊杆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上转动体的最后部,可 上下移动;
悬挂件,悬挂在所述门架的顶点,所述悬挂件固定到所述环件; 和
装置,在所述悬挂件顺序地固定到所述各重物的环件时,通过 上下移动所述门架,可顺续地连接所述重物到所述上转动体的后端 或与其脱开;
其中,所述悬挂件包括可延伸和收缩的延伸件,可垂直移动所 述重物;和连杆,可脱开地连接到所述延伸件;
其中,当所述门架悬挂各重物于各自的固定位置时,所述门架 顶点和各重物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根据固定位置变化,所述悬挂件的 长度可通过所述延伸件和所述连杆根据距离进行调节;和
其中,至少三个从所述重物的上表面突出不同数量的环件设置 成,接近所述上转动体的最前重物的环件的突出量最大,而最后重 物的环件的突出量最小,以实现对所述悬挂件长度的调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延伸件通过液压筒延伸和收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各重物设有保持部分,所述最前重物的保持部分从上面安 装到所述上转动体的容纳部分,除最前重物外的其余重物的保持部 分从上面安装到设置在对应重物的容纳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其特征在 于,设置在最前重物和最后重物之间的重物的环件的突出量可设置 的相同。
技术领域\n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机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可连接平 衡重物到上转动体,或与其脱开。\n背景技术\n大型履带式起重机难以运输,因此,履带起重机要拆解成多个 组件,这些组件通过拖车进行运输,在工地再安装成起重机。当没 有其他起重机时,履带起重机自身可通过使用吊杆提升机构连接平 衡重物和将其脱开。\n现有技术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及使用这种机构的方法将 参考图7到图10对其进行介绍,用于与本发明进行比较。\n图8所示的悬挂重物5至8的门架11的顶点到重物5至8上表 面之间距离L(下面有时称作顶点至重物距离)根据重物5至8在前 后方向上的位置变化。因此,需要根据变化对悬挂件15的长度进行 调节。\n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能只通过延伸和收缩液压筒16来充分调 节长度,还要选择性地使用连杆18,19和20来进行调节。\n下面对这种调节方式进行更具体的介绍:\n(i)当具有最长距离L的第一重物5连接或脱开时,所有连杆 18到20是串接的,使悬挂件15的长度最长(见图9中左边的状态)。\n(ii)当第二和第三重物6,7连接或脱开时,取下连杆18,使 用其他的连杆19,20(见图9中右边的状态和图10中左边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重物6,7之间的长度L的差通过液压筒16的延伸 和收缩来解决。\n(iii)当具有最短距离L的第四重物8连接或脱开时,取下连 杆20,只使用连杆19,使得悬挂件15的长度最小(见图10中右边 的状态)。\n悬挂件15的下端固定到从重物5到8上表面突出的环件21到24 中的任一个,通过门架11的上升和下降,重物5到8在地面和固定 位置之间上下移动。\n重物5至8的环件21到24的突出量A(用孔中心的突出量表 示,固定图8中悬挂件15下端的销可插入孔)设置成相同。由于悬 挂件15的长度只能通过连杆18到20来调节,以符合顶点到重物距 离L的变化,需要对应重物5到8选择连杆18到20。\n即,长和重的连杆18,20在连接或脱开重物5,6及7,和8的 三个操作期间必须取下或连接,使得操作中断。因此,操作效率严 重下降。\n可以想到只通过长液压筒而不用连杆来调节长度,如日本的实 用新型No.2542385所公开的。但是,除了在平衡重物连接或脱开期 间,长液压筒很碍事(例如,当折叠门架时必须移开液压筒)。这是 个实际问题。\n还可以想到使用多行程的液压筒,其尺寸缩小很多。缺点是价 格高。\n发明内容\n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机的平衡重物连接和 脱开机构,其使用的悬挂件包括延伸件和连杆,可减少所需连杆的 种类,即重物的连杆连接和脱开的操作数量可减少,同时可保证调 节悬挂件到所需长度的功能。\n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的平衡重物连接 和脱开机构,其中所述起重机包括:下移动体;上转动体,可转动 地安装到所述下移动体;多个重物,沿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的 前后方向设置,构成垂直方向的平衡重物,所述各重物分别具有环 件。所述机构包括门架,用作吊杆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上转动体 的后部,可上下移动;悬挂件,悬挂在门架顶点,悬挂件固定到环 件上;和装置,在悬挂件顺序地固定到各重物的环件时,通过上下 移动所述门架,可顺续地连接重物到上转动体的后端或与其脱开。 悬挂件包括可延伸和收缩的延伸件,可垂直移动重物;和连杆,可 脱开地连接到延伸件。当门架悬挂各重物于各自的固定位置时,门 架顶点和各重物上表面之间距离根据固定位置变化,悬挂件的长度 可通过延伸件和连杆根据距离进行调节。环件具有从重物上表面突 出的至少三个不同突出量,接近上转动体的最前重物的环件的突出 量最大,最后重物的环件的突出量最小,以实现对悬挂件长度的调 节。\n根据本发明,重物的环件的突出量是不同的,环件成为悬挂件 长度的调节件。因此,可减少所需连杆的种类,同时可保证所需的 长度调节功能。\n从而,可以减少在连接或脱开平衡重物的一个操作中连接或取 下连杆的操作数量(例如,在使用4个重物的现有技术的两个操作 可减少到一个)。因此,提高了操作效率,缩短了操作时间。\n附图说明\n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的侧视 图;\n图2是图1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一部分的放大图;\n图3是图2所示一部分的另一放大图;\n图4是显示了构成平衡重物的第一重物的固定状态的侧视图;\n图5是显示了构成平衡重物的第二重物的固定状态的侧视图;\n图6是显示了构成平衡重物的第三重物的固定状态的侧视图;\n图7是现有技术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的侧视图;\n图8是图7所示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的部分放大图;\n图9是分别在右边和左边显示的现有技术的平衡重物的第一和 第二重物的固定状态的后视图;\n图10是分别在右边和左边显示的现有技术的平衡重物的第三和 第四重物的固定状态的后视图。\n具体实施方式\n参考图1到6对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履带式起重机进行 介绍。\n在下面的对实施例的介绍中,与图7到10所示的现有技术的部 件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记表示。\n参考图1,实施例中的履带式起重机包括下移动体1,如履带牵 引装置,和上转动体2,固定到下移动体1,可在垂直轴(旋转轴) 转动。可移动的吊杆3安装到上转动体2的前部(当连接和脱开平 衡重物时,只有吊杆的下部,如图所示),平衡重物25安装到转动 体的后部。\n在这个实施例中,平衡重物25垂直设置,并包括多个(此实施 例为4个)重物26,27,28和29,沿前后方向设置。重物26,27, 28和29从最前部顺序地连接来组装平衡重物25,从最后部顺序地 取下来拆卸平衡重物25。下面,重物从最前面开始称作第一、第二、 第三和第四重物。即,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重物分别对应于重 物26、27、28和29。\n各重物26到29设置了保持部分9,其形状如同沿前后方向水平 延伸的轴,如图2所示。保持部分9用作固定对应重物的机构。\n向上开口的容纳部分10设置在上转动体2的后端表面和第一到 第三重物26,27和28的后侧面。保持部分9从上面安装到对应的 容纳部分10,形成了钩状结构。接下来,第一重物26连接到上转动 体2,然后第二到第四重物27至29分别连接到位于其前面的重物上。\n由于这种钩状结构,重物26至29从固定悬挂位置(沿前后方 向)垂直下落进行连接,通过从固定位置垂直上升来脱开连接。\n连接后,通过沿前后方向通过重物延伸的螺栓(未显示),将重 物26至29一起固定到上转动体2。\n设置在上转动体2的提升吊杆的门架11设有前构件11a和后构 件11b,其设置成倒V形。当连接或脱开平衡重物25时,从吊杆提 升绞盘12延伸的吊杆提升索13通过门架11固定到吊杆3。\n当吊杆3受到后止动件14的固定,吊杆提升绞盘12进行驱动 时,门架11在前构件11a的下端部作枢轴转动。\n悬挂件34悬挂到门架11的顶点(门架顶点),用作从门架11 悬挂重物26至29的机构。悬挂件34设置在门架11的宽度方向中 心的左侧和右侧,图中只显示了位于一侧的悬挂件34。\n悬挂件34包括液压筒36,用作延伸件;筒固定件35,用于固 定液压筒36的顶部侧(上侧)于门架顶点;第一和第二连杆37,38, 其固定于液压筒36的杆侧(下侧)。\n第一和第二连杆37,38可根据进行连接和脱开的重物26至29 进行不同的组合。\n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环件30,31,32和33分别从重物26 至29的上表面向上突出。\n环件30至33从重物26到29的上表面的突出量B1到B4(见 图3)设置成,第一环件30的突出量B1最大,第四环件33的突出 量B4最小,第二和第三环件31,33的突出量B2,B3相等,位于数 量B1和B4之间。\n如图2所示,悬挂重物26至29的悬挂件34包括带有筒固定件 35的可延伸的液压筒36,可单独或组合使用的第一和第二连杆37, 38。\n即,为了连接第一重物26,第一和第二连杆37,38串接到液压 筒36的下端,液压筒通过位于门架和液压筒之间的筒固定件35悬 挂到门架顶点,形成悬挂件34,如图2和4所示。悬挂件34的下端 固定到第一重物26的环件30。\n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重物26,通过图1显示的门架11(图4和 图6只显示了前构件11a)的上下移动及液压筒36的延伸和收缩, 连接到上转动体2。\n接下来,第二重物27通过悬挂件34连接到第一重物26的后表 面,其中悬挂件处于与连接第一重物26时相同的状态,如图2和5 所示。\n在这种情况下,悬挂件34要求的长度小于第一重物26的悬挂 件长度。但是,这个差别可通过收缩液压筒36和环件30,31的突 出量B1,B2的差别来解决。\n换句话,第一和第二重物26,27的环件30,31的突出量B1,B2 是确定的,使得第一和第二重物26,27之间悬挂件34的要求长度 差可通过收缩液压筒36和突出量B1,B2的差别来解决。\n为了连接第三和第四重物28,29,第二连杆38从第一连杆37 取下,以减少悬挂件34的总长度,如图2和图6所示。在这种情况 下,第三和第四重物28,29顺序地连接到位于其前面的相应重物(第 二重物27或第三重物28)的后表面。\n连接第三和第四重物28,29期间,还可通过延伸和收缩液压筒 36来调节悬挂件34的总长度。\n悬挂件34所要求长度的差可通过环件32,33的突出量B3,B4 的差别和液压筒36的调节量的总和来解决。\n脱开平衡重物25可反向进行连接程序。\n通过这种方式,在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重物26至29的 环件30至33的突出量B1到B4是不同的,环件30到33可作为调 节悬挂件34的长度的构件(基本连杆)。为此,需要的连杆可只限 于第一和第二连杆37,38,并能保证所要求的长度调节功能。\n其结果是,连接或脱开平衡重物25的操作中连接或取下连杆的 操作数量可减少到现有技术的一半,现有技术具有图7和图8所示 的相同结构,使用4个平衡重物4。\n因此,可以极大地增强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操作的效率,因此 减少了操作时间。\n考虑到重物27,28的悬挂件34的要求长度之间的差别很小, 第二和第三中间重物27,28的环件31,32的突出量B2,B3可设定 的相同,长度差只通过液压筒36的延伸和收缩就可以解决。这使得 第二和第三重物27,28具有相同的结构。\n因此,与突出量互不相同的重物26到29的环件相比,生产成 本得到降低。\n其他实施例\n(1)尽管上述实施例应用于起重机,其中通过吊杆提升绞盘12 和吊杆提升索13使得门架11上升和下降,重物26到29可转动和 上升或下降,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一种起重机,其中门架通过液压 缸(门架液压缸)来上升或下降。\n(2)虽然上述实施例中,平衡重物25包括了4个重物26到29, 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平衡重物包括5个或更多重物的起重机。\n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的连杆数量大于上述实施例的数量。但是 通过改变环件突出量,其数量应小于现有技术的数量。\n(3)尽管液压筒36用作延伸件,在上述实施例中其可延伸和 收缩来垂直移动重物,但可用如螺旋筒(screw cylinder)这样的延伸 件来代替,螺旋筒可通过液压马达或电动机延伸或收缩。\n尽管已经通过参考附图中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介绍。 应当指出,在不脱离权利要求阐明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使 用等效体和进行替换。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1-03-21
|
2000-09-07
| | |
2
| | 暂无 |
1976-10-26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