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 |
申请号 | CN201010254304.2 | 申请日期 | 2010-08-16 |
法律状态 | 暂无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5239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G05D3/00 | IPC分类号 | G;0;5;D;3;/;0;0;;;F;2;4;J;2;/;3;8;;;H;0;2;N;6;/;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成都钟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发展区三期内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黄忠;李向阳 |
代理机构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凯;伍姝茜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包括太阳光接收组件以及用于支撑太阳光接收组件的支撑机构,所述太阳光接收组件包括等间距分布的太阳电池组件和太阳光反射部件,所述太阳光反射部件设置在所述太阳电池组件两边并分别与对应太阳电池组件成90°~135°的夹角α。本发明在太阳电池组件两边设置太阳光反射部件,太阳光反射部件与太阳电池组件之间成一夹角,这样,使面积一定的太阳电池组件能接受更多的太阳光,提高发电量;同时方位角驱动装置以及高度角驱动装置的设置,能有效控制太阳光接收组件始终垂直于太阳光照射的方向,从而完成对太阳的跟踪,使太阳光接收组件始终处于最大工作状态。
1.一种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包括太阳光接收组件以及用于支撑太阳光接收组件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光接收组件包括等间距分布的太阳电池组件(1)和太阳光反射部件(2),所述太阳光反射部件(2)设置在所述太阳电池组件(1)两边并分别与对应太阳电池组件(1)成90°~135°的夹角α,所述太阳光接收组件通过由控制系统驱动的方位角驱动装置(34)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所述方位角驱动装置(34)为带凸轮的转盘结构,所述带凸轮的转盘包括壳体(9a)、设置在所述壳体(9a)上的驱动装置、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并带有凸轮(10)的动力输出轴(11)和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11)上对外来冲击载荷进行转移的控制装置,所述动力输出轴(11)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9a)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9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光反射部件(2)从上到下依次由玻璃层(3)、银涂层(4)、铜涂层(5)、底漆层(6)、面漆层(7)和保护层(8)组成,所述玻璃层(3)采用超白钢化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9a)上的驱动电机(12a)、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12a)动力输出端的驱动蜗杆(13a)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11)上并与所述驱动蜗杆(13a)啮合的驱动涡轮(14a),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9a)上的控制电机(15)、连接在所述控制电机(15)动力输出端的控制蜗杆(16)、通过滑动套(17)配装在所述动力输出轴(11)上并与所述控制蜗杆(16)啮合的控制涡轮(18)和与所述凸轮(10)面接触的摩擦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涡轮(18)设置于所述凸轮(10)与驱动涡轮(14a)之间,并且所述控制涡轮(18)与驱动涡轮(14a)之间采用套装在所述动力输出轴(11)上的隔套(19)隔开并平行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装置包括与所述凸轮(10)面接触并固定于所述壳体(9a)上的摩擦体(20)和设置在所述凸轮(10)与摩擦体(20)之间的摩擦片(21),该摩擦片(21)与所述摩擦体(20)和凸轮(10)均贴合,所述动力输出轴(11)与摩擦体(20)之间设置有锥形滚子轴承(22a),所述壳体(9a)对应于未伸出该壳体(9a)的动力输出轴(11)的一端设置有端盖(23),该端盖(23)通过调节螺栓(24)固定于所述壳体(9a)上,其另一端在所述动力输出轴(11)与摩擦体(20)之间设置轴密封圈(25a),该轴密封圈(25a)将所述锥形滚子轴承(22a)密封于所述动力输出轴(11)与摩擦体(20)之间,在所述摩擦体(20)与壳体(9a)之间、所述端盖(23)与壳体(9a)之间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角驱动装置(34)为带组合式轴承的转盘结构,所述带组合式轴承的转盘包括壳体(9b)、设置在壳体(9b)上的驱动装置、与所述壳体(9b)连接并设置于壳体(9b)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转轴(27)以及设置于所述转轴(27)与驱动装置之间的组合式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9b)上的驱动电机(12b)、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12b)动力输出端的驱动蜗杆(13b)和固定在所述支撑机构的底座(28)上并与所述驱动蜗杆(13b)啮合的驱动涡轮(14b),所述组合式轴承包括对转轴(27)进行定心的预紧机构和承担轴向压力的滚动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机构设置于驱动涡轮(14b)内孔与转轴(27)之间,所述滚动轴承设置于驱动涡轮(14b)上端面与转轴(27)之间,所述预紧机构包括锥形滚子轴承(22b)和设置在所述锥形滚子轴承(22b)下方的调节机构,所述锥形滚子轴承(22b)的内圈(22b-1)与转轴(27)紧密配合,其外圈(22b-2)与所述驱动涡轮(14b)紧密配合,所述调节机构抵靠在所述内圈(22b-1)的下端面,所述滚动轴承为平底推力球轴承(29),所述平底推力球轴承(29)的轴圈(29a)与转轴(27)紧密配合,其底圈(29b)与所述驱动涡轮(14b)上端面紧密配合,壳体(9b)与驱动涡轮(14b)之间、所述转轴(27)与支撑机构的底座(28)之间均设置有轴密封圈(25b)。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立柱(30)、举臂(31)和支架系统(32),所述举臂(31)通过方位角驱动装置(34)设置于立柱(30)上,所述支架系统(32)与举臂(31)连接,所述太阳光接收组件设置在支架系统(32)上,在所述举臂(31)与支架系统(32)之间设置有高度角驱动装置(33)。
一种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特别是一种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n背景技术\n[0002] 能源与环境是全人类所高度关注的话题,而目前支撑人类社会巨大能源消耗的则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这三大常规化石能源,常规化石能源的使用不仅污染严重,而且资源相当有限。基于上述原因,绿色环保、可无限使用的太阳能被作为理想的替代能源,人们对其的开发和研究也非常活跃。\n[0003] 太阳能的利用有光热和光伏两种主要形式,其中光伏的研究和利用发展最快。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以太阳电池作为光电转换器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目前,固定平板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要形式,固定平板光伏发电是将平板太阳电池组件固定于承载架上,面向太阳的方向,接收日升至日落期间的日照,并转换为电能。\n[0004] 但这种主流的光伏发电方式有着明显的缺陷:①光利用率低,太阳电池的发电量跟有效辐射面积成正比,有效辐射面积即被接收的太阳光在太阳光垂直面上的投影面积。\n而由于地球自转,每天太阳东升西落,一天之中固定平板光伏发电的太阳电池只有很短的时间是正对太阳的,当太阳电池斜对太阳时,其有效辐射面积正比于太阳电池与太阳光垂直面之间夹角的余弦,此时太阳电池并没有充分利用太阳光,这样,会浪费大量的太阳辐照能,因而固定平板光伏发电的光利用率较低。\n[0005] ②太阳电池用量大,太阳光辐照功率很低,每平米仅1kw左右,因此要达到一定的发电功率,需要大量使用太阳电池,而太阳电池的制造工艺复杂、耗能高,导致光伏发电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n[0006]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太阳电池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减少太阳电池的使用量,成为了提高平板光伏发电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所必须解决的问题。\n发明内容\n[0007]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将聚光技术及跟踪技术应用到平板光伏发电上的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n[000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包括太阳光接收组件以及用于支撑太阳光接收组件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光接收组件包括等间距分布的太阳电池组件和太阳光反射部件,所述太阳光反射部件设置在所述太阳电池组件两边并分别与对应太阳电池组件成90°~135°的夹角α。\n[0009] 本发明所述的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其所述太阳光反射部件从上到下依次由玻璃层、银涂层、铜涂层、底漆层、面漆层和保护层组成,所述玻璃层采用超白钢化玻璃。\n[0010] 本发明所述的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其所述太阳光接收组件通过由控制系统驱动的方位角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撑机构上。\n[0011] 本发明所述的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其所述方位角驱动装置为带凸轮的转盘结构,所述带凸轮的转盘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驱动装置、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并带有凸轮的动力输出轴和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对外来冲击载荷进行转移的控制装置,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n[0012] 本发明所述的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其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驱动电机、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的驱动蜗杆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并与所述驱动蜗杆啮合的驱动涡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控制电机、连接在所述控制电机动力输出端的控制蜗杆、通过滑动套配装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并与所述控制蜗杆啮合的控制涡轮和与所述凸轮面接触的摩擦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涡轮设置于所述凸轮与驱动涡轮之间,并且所述控制涡轮与驱动涡轮之间采用套装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的隔套隔开并平行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n[0013] 本发明所述的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其所述摩擦装置包括与所述凸轮面接触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摩擦体和设置在所述凸轮与摩擦体之间的摩擦片,该摩擦片与所述摩擦体和凸轮均贴合,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摩擦体之间设置有锥形滚子轴承,所述壳体对应于未伸出该壳体的动力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端盖,该端盖通过调节螺栓固定于所述壳体上,其另一端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摩擦体之间设置轴密封圈,该轴密封圈将所述锥形滚子轴承密封于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摩擦体之间,在所述摩擦体与壳体之间、所述端盖与壳体之间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n[0014] 本发明所述的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其所述方位角驱动装置为带组合式轴承的转盘结构,所述带组合式轴承的转盘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驱动装置、与所述壳体连接并设置于壳体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转轴以及设置于所述转轴与驱动装置之间的组合式轴承。\n[0015] 本发明所述的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其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驱动电机、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的驱动蜗杆和固定在所述支撑机构的底座上并与所述驱动蜗杆啮合的驱动涡轮,所述组合式轴承包括对转轴进行定心的预紧机构和承担轴向压力的滚动轴承。\n[0016] 本发明所述的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其所述预紧机构设置于驱动涡轮内孔与转轴之间,所述滚动轴承设置于驱动涡轮上端面与转轴之间,所述预紧机构包括锥形滚子轴承和设置在所述锥形滚子轴承下方的调节机构,所述锥形滚子轴承的内圈与转轴紧密配合,其外圈与所述驱动涡轮紧密配合,所述调节机构抵靠在所述内圈的下端面,所述滚动轴承为平底推力球轴承,所述平底推力球轴承的轴圈与转轴紧密配合,其底圈与所述驱动涡轮上端面紧密配合,壳体与驱动涡轮之间、所述转轴与支撑机构的底座之间均设置有轴密封圈。\n[0017] 本发明所述的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其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立柱、举臂和支架系统,所述举臂通过方位角驱动装置设置于立柱上,所述支架系统与举臂连接,所述太阳光接收组件设置在支架系统上,在所述举臂与支架系统之间设置有高度角驱动装置。\n[0018] 本发明在太阳电池组件两边设置太阳光反射部件,太阳光反射部件与太阳电池组件之间成一夹角,这样,照射在太阳光反射部件上的太阳光被反射到太阳电池组件上,而太阳光反射部件的设置不影响太阳电池组件本身的接收效果,因此太阳光反射部件的设置相当于是增大了太阳电池组件接收太阳光的面积;同时方位角驱动装置以及高度角驱动装置的设置,能有效控制太阳光接收组件始终垂直于太阳光照射的方向,从而完成对太阳的跟踪,使太阳光接收组件始终处于最大工作状态。\n[0019]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n[0020] 1、由于采用太阳光反射部件与太阳电池组件配合使用的聚光技术,使同等面积的太阳电池能接受更多的太阳光,提高发电量,同时大幅度的节约了太阳电池的使用量,节约了整个系统的装机成本。\n[0021] 2、太阳光反射部件采用超白钢化玻璃,其反射太阳光的反射率达到91%以上,大大提高了太阳电池的太阳光接收量。\n[0022] 3、本发明同时还将跟踪技术应用到本系统中,采用方位角驱动装置34以及高度角驱动装置来对太阳运动轨迹进行跟踪之外,使太阳光接收组件实现了对太阳运动轨迹的全拟合跟踪,从而最大限度地收集了日升至日落期间的光照辐射,大大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率。\n[0023] 4、跟踪技术中使用的方位角驱动装置采用带凸轮的转盘,在该转盘中设置有对外来冲击载荷进行转移的控制装置,即通过该控制装置将这些有害的外来冲击载荷转化为摩擦力而转移消减掉,从而有利于保护后续驱动装置因为冲击载荷过大而被损坏,其安全性能高,承载能力大;同时该凸轮转盘还具备自动消除间隙功能,即由于控制涡轮的启动时间和速度相对于驱动涡轮而言具有滞后性,因此控制涡轮通过作用于凸轮,该凸轮将摩擦片向摩擦体方向挤压,从而对凸轮转盘内各部件在装配时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各部件的磨损而产生的间隙进行调整消除,其结构紧凑,使用十分方便;其中,凸轮转盘采用心形凸轮,并且该心形凸轮的凹陷曲面与摩擦片贴合,同时凸轮与摩擦片、摩擦片与摩擦体之间均采用面接触的方式,将它们之间的摩擦接触面最大化,因此可最大限度地将有害的外来冲击载荷转化为摩擦力而有效转移或消减掉,并且该心形凸轮的凹陷曲面可根据需要转移或消耗的冲击载荷的多少来灵活设定,其结构简单,经济适用。\n[0024] 5、跟踪技术中使用的方位角驱动装置还可以采用带组合式轴承转盘,由于转盘中采用组合轴承代替了现有的钢珠结构,在安装后,能通过对滚动轴承的调节有效解决钢珠结构带来的无法预紧问题,大大提高了运转可靠性及平稳性,提高了跟踪的精度,同时还能起到对转轴定心的作用;而且在本结构中,转轴是由壳体驱动的,避免了涡轮蜗杆直接驱动,其受力为线接触造成齿轮易被破坏的问题;转轴该组合式轴承在转盘中的设置还能有效承担径向及轴向上的压力。\n附图说明\n[0025] 图1和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n[0026] 图3是本发明光路原理示意图。\n[0027] 图4是本发明中太阳反射部件的层状结构示意图。\n[0028]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带凸轮转盘的结构示意图。\n[0029] 图6是图5 的主视图。\n[0030] 图7是图6中A-A剖面图。\n[0031] 图8是凸轮转盘中凸轮与摩擦装置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n[0032]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带组合式轴承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n[0033]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n[0034] 图11是图10中A-A剖面图。\n[0035] 图12是图10中B-B剖面图。\n[0036] 图中标记:1为太阳电池组件,2为太阳光反射部件,3为玻璃层,4为银涂层,5为铜涂层,6为底漆层,7为面漆层,8为保护层,9a、9b为壳体,10为凸轮,11为动力输出轴,\n12a、12b为驱动电机,13a、13b为驱动蜗杆,14a、14b为驱动涡轮,15为控制电机,16为控制蜗杆,17为滑动套,18为控制涡轮,19为隔套,20为摩擦体,21为摩擦片,22a、22b为锥形滚子轴承,22b-1为内圈,22b-2为外圈,22b-3为滚动体,23为端盖,24为调节螺栓,25a、25b为轴密封圈,26为O型密封圈,27为转轴,28为支撑机构的底座,29为平底推力球轴承,29a为轴圈,29b为底圈,29c为滚动体,30为立柱,31为举臂,32为支架系统,33为高度角驱动装置,34为方位角驱动装置,35为调节螺母,36为输出法兰。\n具体实施方式\n[003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n[0038]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n[0039] 实施例一:如图1和2所示,一种反射式低倍聚光光伏发电机,包括太阳光接收组件以及用于支撑太阳光接收组件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立柱30、举臂31和支架系统32,所述举臂31通过由控制系统驱动的方位角驱动装置34设置于立柱30上,通过方位角驱动装置34能在水平方向上带动举臂按太阳方位角转动;所述支架系统32与举臂31连接,在所述举臂31与支架系统32之间设置有高度角驱动装置33,通过高度角驱动装置能带动支架系统按照太阳高度角方向运动,所述太阳光接收组件设置在支架系统32上,这样,在两个驱动装置的控制下能使太阳光接收组件始终垂直于太阳光照射的方向,从而完成对太阳的跟踪,使太阳光接收组件始终处于最大工作状态。\n[0040] 其中所述太阳光接收组件包括等间距分布的太阳电池组件1和太阳光反射部件\n2,所述太阳光反射部件2设置在所述太阳电池组件1两边并分别与对应太阳电池组件1成一夹角α,所述夹角α根据太阳电池组件的长度可在90°~135°的范围内变化,如图3所示,其最佳角度为照射在太阳光反射部件外侧边缘的太阳光在经过反射后,其光线射向对应太阳电池组件远端的边缘,这样,照射在太阳光反射部件上的太阳光则全部被反射到对应的太阳电池组件上,使面积一定的太阳电池组件能接受更多的太阳光,提高发电量。\n[0041] 如图4所示,所述太阳光反射部件2从上到下依次由玻璃层3、银涂层4、铜涂层5、底漆层6、面漆层7和保护层8组成,所述玻璃层3采用超白钢化玻璃。最上层的超白钢化玻璃可保证太阳光反射部件的机械强度,其背后的五层涂层,除了保证太阳光反射部件的反射效率,还能保证其具有防腐蚀污染的功能。所述太阳电池组件1为单晶硅太阳电池组件,依次由钢化玻璃、EVA胶膜、太阳电池、EVA胶膜和后板组成,然后用铝制框架固定,太阳电池间相互并联或串联。\n[0042] 如图5、6和7所示,所述方位角驱动装置34为带凸轮的转盘结构,所述带凸轮的转盘包括壳体9a、设置在壳体9a上的驱动装置、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并带有凸轮10的动力输出轴11和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11上对外来冲击载荷进行转移的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9a上的驱动电机12a、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12a动力输出端的驱动蜗杆13a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11上并与所述驱动蜗杆13a啮合的驱动涡轮\n14a;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9a上的控制电机15、连接在所述控制电机15动力输出端的控制蜗杆16、通过滑动套17配装在所述动力输出轴11上并与所述控制蜗杆16啮合的控制涡轮18和与所述凸轮10面接触的摩擦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涡轮18设置于所述凸轮10与驱动涡轮14a之间,并且所述控制涡轮18与驱动涡轮14a之间采用套装在所述动力输出轴11上的隔套19隔开并平行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11上;所述摩擦装置包括与所述凸轮10面接触并固定于所述壳体9a上的摩擦体20和设置在所述凸轮10与摩擦体20之间的摩擦片21,该摩擦片21与所述摩擦体20和凸轮10均贴合;所述动力输出轴11与摩擦体20之间设置有锥形滚子轴承22a;所述动力输出轴11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9a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9a,并且,所述壳体9a对应于未伸出该壳体9a的动力输出轴11的一端设置有端盖23,该端盖23通过调节螺栓24固定于所述壳体9a上,其另一端在所述动力输出轴11与摩擦体20之间设置轴密封圈25a,该轴密封圈25a将所述锥形滚子轴承22a密封于所述动力输出轴11与摩擦体20之间;所述动力输出轴11伸出所述壳体9a的一端通过输出法兰36与所述举臂31的下端刚性连接;所述摩擦体20与壳体9a之间、所述端盖23与壳体9a之间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26;所述摩擦体20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壳体9a上。\n[0043] 如图8所示,所述凸轮10呈心形,所述摩擦片21与心形凸轮10的凹陷曲面相贴合。\n[0044] 上述凸轮转盘的工作原理为: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先启动所述驱动电机,后启动所述控制电机,并且将所述控制电机的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10%左右,此时所述控制电机通过所述控制蜗杆和控制涡轮带动所述摩擦转动,且与所述驱动电机同向运行,以对所述驱动电机产生的扭矩进一步释放,短暂延时后停止所述驱动电机;由于所述凸轮与动力输出轴为整体件,并且所述控制电机的启动时间稍晚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启动,即两电机的启动时间留有一定的延时和速差,故当外来冲击载荷较大时,该冲击载荷通过所述凸轮作用于所述摩擦片,并转化为所述摩擦片与摩擦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将这部分有害的外来冲击载荷进行有效转移和消减,关于需要转移和消减的冲击载荷的多少可以通过对所述凸轮的凹陷曲面进行设计来加以控制;在上述工作过程中,所述控制涡轮通过作用于所述凸轮,该凸轮将所述摩擦片向摩擦体方向挤压,从而将凸轮转盘内各部件在装配时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各部件的磨损而产生的间隙消除。\n[0045] 实施例二:如图9和10所示,本发明中所述的方位角驱动装置34采用带组合式轴承的转盘结构,所述的带组合式轴承的转盘包括壳体9b、设置在壳体9b上的驱动装置、通过连接螺钉与所述壳体9b连接并设置于壳体9b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转轴27以及设置于所述转轴27与驱动装置之间的组合式轴承,在所述壳体9b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举臂31的安装孔。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通过电机法兰设置在所述壳体9b上的驱动电机12b、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12b动力输出端的驱动蜗杆13b和固定在所述支撑机构的底座28上并与所述驱动蜗杆13b啮合的驱动涡轮14b,所述驱动蜗杆13b的另一端穿出壳体9b;所述组合式轴承包括对转轴27进行定心的预紧机构和承担轴向压力的滚动轴承,所述预紧机构设置于驱动涡轮14b内孔与转轴27之间,所述滚动轴承设置于驱动涡轮14b上端面与转轴27之间。\n[0046] 如图11所示,所述滚动轴承为平底推力球轴承29,所述平底推力球轴承29的轴圈\n29a与转轴27紧密配合,其底圈29b与所述驱动涡轮14b上端面紧密配合,所述轴圈29a和底圈29b之间设置有滚动体29c;所述预紧机构包括锥形滚子轴承22b和设置在所述锥形滚子轴承22b下方的调节机构,所述锥形滚子轴承22b的内圈22b-1与转轴27紧密配合,其外圈22b-2与所述驱动涡轮14b紧密配合,在所述内圈22b-1和外圈22b-2之间设置有滚动体22b-3;所述调节机构为调节螺母35,所述调节螺母35螺纹连接在转轴27上并抵靠在所述内圈22b-1的下端面,所述调节螺母承担预紧力大小调整的功能,通过旋转调节螺母,能使锥形滚子轴承的外圈向上移动,从而解决了转轴与驱动涡轮内孔之间预紧的问题,同时还能对转轴起到定心作用;而且,当锥形滚子轴承内圈向上移动时,转轴相对的向下移动,使平底推力球轴承压紧,从而解决了转轴与驱动涡轮上端面之间的预紧问题,同时平底推力球轴承还承担了轴向上的压力。其中,在所述壳体9b与驱动涡轮14b之间、所述转轴\n27与支撑机构的底座28之间均设置有轴密封圈25b。\n[0047] 如图12所示,在所述壳体9b内、驱动蜗杆13a的两端分别套接有圆锥滚子轴承,确保驱动蜗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在径向上不会出现摆动现象。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中基本相同。\n[0048] 上述带组合式轴承的转盘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调节螺母解决转轴与驱动涡轮之间的预紧及定心问题,防止运转中出现轻微晃动的现象,然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蜗杆转动,驱动蜗杆与驱动涡轮相互啮合,由于驱动涡轮是固定在立柱上的,而驱动蜗杆通过驱动电机与壳体连接,壳体又与转轴连接,故当驱动蜗杆转动时,则会带动驱动电机、壳体和转轴一起绕驱动涡轮转动,从而实现光伏组件按照太阳方位角转动;而通过高度角驱动装置则能带动支架系统按照太阳高度角方向运动,这样,在两个驱动装置的控制下能使光伏组件始终垂直于太阳光照射的方向,从而完成对太阳的跟踪,使光伏组件始终处于最大工作状态。\n[004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法律信息
- 2013-08-28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3.08.07
专利权人由成都钟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变更为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由610041 四川省成都高新区桂溪工业园变更为610207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发展区三期内
- 2013-01-09
- 2011-01-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H02N 6/00
专利申请号: 201010254304.2
申请日: 2010.08.16
- 2010-11-24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2008-07-25
| | |
2
| | 暂无 |
2004-09-27
| | |
3
| | 暂无 |
2006-03-06
| | |
4
| | 暂无 |
2008-06-25
| | |
5
| | 暂无 |
2007-04-06
| | |
6
| | 暂无 |
2008-05-23
| | |
7
| | 暂无 |
2010-08-16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