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一种铜(I)配位聚合物的用途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1810776616.6
  • IPC分类号:B01J31/22C07C37/58C07C39/07C07C39/04C07C41/26C07C43/23C07C45/64C07C49/825C07C201/12C07C205/22C07C39/14C07C39/08
  • 申请日期:
    2016-05-16
  • 申请人:
    苏州大学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一种铜(I)配位聚合物的用途
申请号CN201810776616.6申请日期2016-05-16
法律状态授权申报国家中国
公开/公告日2018-12-18公开/公告号CN109012747A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B01J31/22IPC分类号B01J31/22;C07C37/58;C07C39/07;C07C39/04;C07C41/26;C07C43/23;C07C45/64;C07C49/825;C07C201/12;C07C205/22;C07C39/14;C07C39/08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苏州大学申请人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济学***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苏州大学当前权利人苏州大学
发明人李红喜;张梦娟;郎建平
代理机构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代理人暂无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I)配位聚合物的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的铜(I)配位聚合物的化学式为[Cu6I2(μ4‑I)2(μ4‑5‑phpymt)2]n,其中5‑phpymt为5‑苯基‑2‑巯基嘧啶中的巯基失去质子后形成的阴离子,n为任一正整数。该配位聚合物能够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芳基硼酸类化合物至酚类化合物的转化,具有转化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转化反应结束后,从反应体系中离心分离出铜(I)配位聚合物,经简单水洗即可进行下一轮反应,至少循环5次后仍能保持稳定,并且其催化活性也未出现明显降低。

在售专利  早买早用

热售中更多>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