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池模块支撑组件 |
申请号 | CN202021075189.8 | 申请日期 | 2020-06-11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IPC分类号 | H;0;1;M;2;/;1;0;;;H;0;1;M;8;/;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张桂苹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瑞兴街6号之一502房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张桂苹 | 当前权利人 | 张桂苹 |
发明人 | 张桂苹 |
代理机构 | 广州文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英环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池模块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板、收集盒和吸收棉,支撑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盒体,支撑盒体的安装槽底部固定连接有四组限位柱,限位柱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收集盒的四角处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收集盒的顶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收集盒的上表面开设有收集槽,吸收棉的大小形状与收集槽的大小形状相同,限位柱的顶部设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穿过第二限位孔并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动力电池组发生电解液泄漏后,可以由圆孔落入收集槽内,并由吸收棉进行吸收,防止电解液腐蚀支撑组件,而且其内部的吸收棉便于取出和更换。
1.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池模块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板(1)、收集盒(5)和吸收棉(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盒体(2),所述支撑盒体(2)的顶部开设有与动力电池相对应的安装槽,所述支撑盒体(2)的安装槽底部固定连接有四组限位柱(3),所述限位柱(3)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301),所述收集盒(5)的四角处开设有第一限位孔(502),所述收集盒(5)通过第一限位孔(502)套接在限位柱(3)上,所述收集盒(5)的顶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01),所述连接柱(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6),所述顶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多组圆孔(602),所述顶板(6)的顶部四角处开设有第二限位孔(601),所述收集盒(5)的上表面开设有收集槽(503),所述吸收棉(7)的大小形状与收集槽(503)的大小形状相同,所述吸收棉(7)活动卡接在收集槽(503)内,所述限位柱(3)的顶部设有锁紧螺栓(4),所述锁紧螺栓(4)穿过第二限位孔(601)并螺纹连接在螺纹孔(301)内,所述收集盒(5)的底部与支撑盒体(2)的安装槽底部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池模块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孔(502)和第二限位孔(601)的中轴线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池模块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盒体(2)的四周侧壁上端开设有矩形开口(202),所述支撑盒体(2)的四周侧壁下端开设有散热孔(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池模块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棉(7)的中部开设有多组吸收孔(701),多组所述吸收孔(701)呈圆周阵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池模块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圆孔(602)在顶板(6)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圆孔(602)位于收集槽(503)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池模块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503)的水平截面为“十”字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池模块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棉(7)的水平截面为“十”字形状。
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池模块支撑组件\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组件,具体为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池模块支撑组件,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n背景技术\n[0002]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n[0003] 在现有技术中,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需要电池模块支撑组件对动力电池组进行支撑和固定,而现有的支撑组件只能进行简单的固定,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发生电池电解液泄漏的情况,而现有的支撑组件没有设置回收机构,因此可能会腐蚀电池模块的支撑组件,为此,我们设计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池模块支撑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池模块支撑组件,该装置通过设置支撑底板、收集盒和吸收棉、支撑盒体、限位柱、锁紧螺栓和顶板,实现了在安装动力电池组的支撑盒体的安装槽底部设置漏液收集机构,在动力电池组发生电解液泄漏后,可以由圆孔落入收集槽内,并由吸收棉进行吸收,设置的吸收孔可增大吸收棉的表面积,增强吸收能力,防止电解液腐蚀电池模块的支撑组件,而且其内部的吸收棉便于取出和更换,满足使用者需求。\n[0005]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池模块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板、收集盒和吸收棉,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盒体,所述支撑盒体的顶部开设有与动力电池相对应的安装槽,所述支撑盒体的安装槽底部固定连接有四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收集盒的四角处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收集盒通过第一限位孔套接在限位柱上,所述收集盒的顶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多组圆孔,所述顶板的顶部四角处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收集盒的上表面开设有收集槽,所述吸收棉的大小形状与收集槽的大小形状相同,所述吸收棉活动卡接在收集槽内,所述限位柱的顶部设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穿过第二限位孔并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所述收集盒的底部与支撑盒体的安装槽底部相贴合。\n[0006]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的中轴线相重合。\n[0007] 优选的,所述支撑盒体的四周侧壁上端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支撑盒体的四周侧壁下端开设有散热孔。\n[0008] 优选的,所述吸收棉的中部开设有多组吸收孔,多组所述吸收孔呈圆周阵列分布。\n[0009] 优选的,多组所述圆孔在顶板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圆孔位于收集槽的正上方。\n[0010] 优选的,所述收集槽的水平截面为“十”字形状。\n[0011] 优选的,所述吸收棉的水平截面为“十”字形状。\n[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n[0013] 该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池模块支撑组件,通过设置支撑底板、收集盒和吸收棉、支撑盒体、限位柱、锁紧螺栓和顶板,实现了在安装动力电池组的支撑盒体的安装槽底部设置漏液收集机构,在动力电池组发生电解液泄漏后,可以由圆孔落入收集槽内,并由吸收棉进行吸收,设置的吸收孔可增大吸收棉的表面积,增强吸收能力,防止电解液腐蚀电池模块的支撑组件,而且其内部的吸收棉便于取出和更换,满足使用者需求。\n[0014] 该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池模块支撑组件,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实现将收集盒和顶板套接在限位柱上,然后使用锁紧螺栓拧紧在螺纹孔内将收集盒和顶板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便捷,省时省力,限位柱可使得收集盒和顶板进行定位,保证稳定的固定在目标位置,满足使用者需求。\n附图说明\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盒体结构图;\n[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集盒和顶板连接图;\n[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板的剖视图。\n[0019] 图中:1、支撑底板,2、支撑盒体,201、散热孔,202、矩形开口,3、限位柱,301、螺纹孔,4、锁紧螺栓,5、收集盒,501、连接柱,502、第一限位孔,503、收集槽,6、顶板,601、第二限位孔,602、圆孔,7、吸收棉,701、吸收孔。\n具体实施方式\n[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n[0021]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池模块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板1、收集盒5和吸收棉7,支撑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盒体2,支撑盒体2的顶部开设有与动力电池相对应的安装槽,支撑盒体2的安装槽底部固定连接有四组限位柱3,限位柱3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301,收集盒5的四角处开设有第一限位孔502,收集盒5通过第一限位孔502套接在限位柱3上,收集盒5的顶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01,连接柱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6,顶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多组圆孔602,顶板6的顶部四角处开设有第二限位孔601,收集盒5的上表面开设有收集槽503,吸收棉7的大小形状与收集槽503的大小形状相同,吸收棉7活动卡接在收集槽503内,限位柱3的顶部设有锁紧螺栓4,锁紧螺栓4穿过第二限位孔\n601并螺纹连接在螺纹孔301内,收集盒5的底部与支撑盒体2的安装槽底部相贴合。\n[002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限位孔502和第二限位孔601的中轴线相重合。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孔502和第二限位孔601实现将收集盒5和顶板6套接在限位柱3上,然后使用锁紧螺栓4拧紧在螺纹孔301内将收集盒5和顶板6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便捷,省时省力,限位柱3可使得收集盒5和顶板6进行定位,保证稳定的固定在目标位置,满足使用者需求。\n[002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撑盒体2的四周侧壁上端开设有矩形开口202,支撑盒体2的四周侧壁下端开设有散热孔201,通过设置矩形开口202和散热孔201可增加动力电池在支撑盒体2内的散热性能,增加与外界的热量交换。\n[002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吸收棉7的中部开设有多组吸收孔701,多组吸收孔701呈圆周阵列分布,设置的吸收孔701可增大吸收棉7的表面积,增强吸收能力。\n[002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多组圆孔602在顶板6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圆孔602位于收集槽503的正上方,在动力电池组发生电解液泄漏后,可以由圆孔602落入收集槽503内,并由吸收棉7进行吸收。\n[002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收集槽503的水平截面为“十”字形状,吸收棉7的水平截面为“十”字形状,吸收棉7与收集槽503相卡合。\n[0027]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将收集盒5和顶板6安装在支撑盒体2的底部,具体的,首先将第一限位孔502和第二限位孔601对准限位柱3,然后向下按压顶板6,使得收集盒5和顶板6套接在限位柱3上,然后使用锁紧螺栓4拧紧在螺纹孔301内将收集盒5和顶板6进行固定,此时可将动力电池组装配在支撑盒体2内,具体的使用螺栓、卡条等进行固定,这些连接件均与现有技术中连接件相同,故在此不做赘述,固定后动力电池组的底部与顶板6的上表面相贴合,若动力电池组发生漏液等现象时,会通过圆孔602落入收集槽503内,并由吸收棉\n7进行吸收,设置的吸收孔701可增大吸收棉7的表面积,增强吸收能力,防止电解液腐蚀电池模块的支撑组件,而且其内部的吸收棉7便于取出和更换,底部的收集盒5和顶板6便于拆下和取出,过程与安装过程反之即可。\n[0028]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此装置通过设置支撑底板1、收集盒5和吸收棉7、支撑盒体2、限位柱3、锁紧螺栓4和顶板6,实现了在安装动力电池组的支撑盒体2的安装槽底部设置漏液收集机构,在动力电池组发生电解液泄漏后,可以由圆孔602落入收集槽503内,并由吸收棉7进行吸收,设置的吸收孔701可增大吸收棉7的表面积,增强吸收能力,防止电解液腐蚀电池模块的支撑组件,而且其内部的吸收棉7便于取出和更换,满足使用者需求。\n[0029]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