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地锦 52~78份 淫羊藿 49~76份 游草 41~67份 独活 36~63份玉柏 36~62份 洋甘菊 32~61份 下果藤 32~61份 三角咪 28~55份肿节风 27~54份 杜仲 22~51份 黑壳楠 20~50份 一品红 16~44份柯蒲木 15~41份 芥子 12~38份 黑乳菇 9~30份 黄梢蛇 7~2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地锦 56~74份 淫羊藿 53~71份 游草 45~63份 独活 41~59份玉柏 40~58份 洋甘菊 38~56份 下果藤 36~56份 三角咪 33~50份肿节风 31~50份 杜仲 26~46份 黑壳楠 25~45份 一品红 21~39份柯蒲木 19~37份 芥子 16~34份 黑乳菇 13~26份 黄梢蛇 11~2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地锦 61~69份 淫羊藿 58~66份 游草 50~58份 独活 46~54份玉柏 45~53份 洋甘菊 43~51份 下果藤 41~51份 三角咪 37~45份肿节风 36~44份 杜仲 31~41份 黑壳楠 30~40份 一品红 26~34份柯蒲木 24~32份 芥子 21~29份 黑乳菇 17~21份 黄梢蛇 15~19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地锦 65份 淫羊藿 62份 游草 54份 独活 50份
玉柏 49份 洋甘菊 47份 下果藤 46份 三角咪 41份
肿节风 40份 杜仲 36份 黑壳楠 35份 一品红 30份
柯蒲木 28份 芥子 25份 黑乳菇 19份 黄梢蛇 17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地锦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200目得细粉,备用;
(2)将淫羊藿、游草、洋甘菊、下果藤、杜仲、黑壳楠、芥子和黑乳菇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
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0~1.16的稠膏,备用;
(3)将独活、玉柏、三角咪、肿节风、柯蒲木和黄梢蛇洗净,浸入8倍量的70%的乙醇溶液浸泡3~4小时,加热回流提取2~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将滤液浓缩为60℃环境下相对密度1.15~1.18的稠膏,备用;
(4)将一品红洗净,晾干,放入锅内,文火炒制15~20分钟,取出晾凉,研末,过180目得细粉,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细粉以及稠膏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所述的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药物。
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药物及制备方法\n所属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药物及制备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手脚麻木,头昏眼花,看东西双影,言语不清,脸或身体的一侧不灵活,这是典型的中风迹象,主要大脑输送氧气的动脉受阻塞,使得部分脑组织丧失功能而引起的。脑血管意外之后,脑组织缺血或受血肿压迫、推移、脑水肿等而使脑组织功能受损,急性期后,偏瘫逐渐成为痉挛性,上肢屈曲、内收,下肢呈直伸,腱反射亢进,运动能力可有恢复。\n[0003] 脑中风病临床最主要的表现是神志障碍和运动、感觉以及语言障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除神志清醒外,其余症状依然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症状称为后遗症。后遗症的轻重,因病人的体质和并发症而异。\n[0004] 常见的中风后遗症如下:\n[0005] 1、肢体麻木:患侧肢体,尤其是肢体的末端、如手指或脚趾、或偏瘫侧的面颊部皮肤有蚁爬感觉,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刺激反应迟钝。麻木常与天气变化有关,天气急剧转变、潮湿闷热,或下雨前后,天气寒冷等情况下,麻木感觉尤其明显。\n[0006] 2、嘴歪眼斜:一侧眼袋以下的面肌瘫痪。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说话时更为明显。\n[0007] 目前由中风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对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缺少有效药物,西药的缺点是作用靶点单一,故临床效果并不能尽如人意,因此,治疗由中风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的药物的改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n发明内容\n[000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选用优质中药材科学配伍,具有祛风通窍、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镇静安神之功效,对治疗中风后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安全性能高,无任何毒副作用,成本低廉,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广泛推广应用。\n[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n[0010] 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药物,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n[0011] 地锦52~78份 淫羊藿49~76份 游草41~67份 独活36~63份\n[0012] 玉柏36~62份 洋甘菊32~61份 下果藤32~61份 三角咪28~55份\n[0013] 肿节风27~54份 杜仲22~51份 黑壳楠20~50份 一品红16~44份\n[0014] 柯蒲木15~41份 芥子12~38份 黑乳菇9~30份 黄梢蛇7~26份。\n[0015]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n[0016] 地锦56~74份 淫羊藿53~71份 游草45~63份 独活41~59份\n[0017] 玉柏40~58份 洋甘菊38~56份 下果藤36~56份 三角咪33~50份\n[0018] 肿节风31~50份 杜仲26~46份 黑壳楠25~45份 一品红21~39份\n[0019] 柯蒲木19~37份 芥子16~34份 黑乳菇13~26份 黄梢蛇11~23份。\n[0020]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n[0021] 地锦61~69份 淫羊藿58~66份 游草50~58份 独活46~54份\n[0022] 玉柏45~53份 洋甘菊43~51份 下果藤41~51份 三角咪37~45份\n[0023] 肿节风36~44份 杜仲31~41份 黑壳楠30~40份 一品红26~34份\n[0024] 柯蒲木24~32份 芥子21~29份 黑乳菇17~21份 黄梢蛇15~19份。\n[0025]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n[0026] 地锦65份 淫羊藿62份 游草54份 独活50份\n[0027] 玉柏49份 洋甘菊47份 下果藤46份 三角咪41份\n[0028] 肿节风40份 杜仲36份 黑壳楠35份 一品红30份\n[0029] 柯蒲木28份 芥子25份 黑乳菇19份 黄梢蛇17份。\n[0030] 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n[0031] (1)将地锦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n[0032] (2)将淫羊藿、游草、洋甘菊、下果藤、杜仲、黑壳楠、芥子和黑乳菇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0~1.16的稠膏,备用;\n[0033] (3)将独活、玉柏、三角咪、肿节风、柯蒲木和黄梢蛇洗净,浸入8倍量的70%的乙醇溶液浸泡3~4小时,加热回流提取2~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将滤液浓缩为60℃环境下相对密度1.15~1.18的稠膏,备用;\n[0034] (4)将一品红洗净,晾干,放入锅内,文火炒制15~20分钟,取出晾凉,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n[0035]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细粉以及稠膏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药物。\n[0036]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n[0037] 地锦:味辛、微涩,性温;归肝经。祛风止痛,活血通络。主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偏正头痛,产后血瘀,腹生结块,跌打损伤,痈肿疮毒,溃疡不敛。《本草拾遗》载:“主破老血、产后血结,妇人瘦损,不能饮食,腹中有块;淋沥不尽,亦白带下,天行心闷,并煎服之,亦浸酒。”多种体外抑菌试验方法证明本品鲜汁、水煎剂、水煎醇提物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施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肠炎杆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等均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n[0038] 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入肝、肾二经。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主治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四肢不仁。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淫羊藿对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奈氏卡他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有轻度抑制作用。\n[0039] 游草:味平,性辛。疏风解表,利湿,通络止痛。主治感冒,头痛身疼,疟疾,白带,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痹痛麻木。《四川中药志》载:“能散寒解表,通经络。治疟疾,感冒头身疼痛。”\n[0040] 独活:味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止痛。据《本草图经》载:“桑枝辅独活,独活搜风散寒止痛而通痹;桑枝祛风湿而通经络横行四肢。二者合用,治疗风寒湿痹功能增强,尤其是上肢疼痛、肩关节周围炎。”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独活醇提物能抑制ADP体外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二氯甲烷提取物具有拮抗钙通道阻滞剂受体的活性,内含的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有明显的解痉作用,此外还具有镇痛镇静、抗炎抗菌作用。\n[0041] 玉柏:味酸,性温,无毒;归肺、肾经。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化瘀。主治风湿痹痛,腰腿痛,肢体麻木,跌打扭伤,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本草拾遗》载:“取根茎浸酒,去风血,除风瘙,宜老。”\n[0042] 洋甘菊:味微苦、甘香。明目,退肝火。治疗失眠,高血,烫伤,水疱、发炎的伤口,溃疡等。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洋甘菊有帮助睡眠的功效,缓解病人的发炎和疼痛症状,缓解由神经性皮肤瘙痒引起的失眠。\n[0043] 下果藤:味涩、苦,性凉;归脾经。清热解毒,止痛止血。主治发热,烧烫伤,疮疡,胃痛,风湿痛,外伤出血。\n[0044] 三角咪:味苦、辛,性温;入脾、肾二经。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劳伤腰痛,跌打损伤,头痛。《贵州草药》载:“活血,化瘀,止痛。”[0045] 肿节风:味苦、辛,性平;归心、肝经。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清热解毒。主治肢体麻木,跌打损伤,骨折,妇女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肺炎,争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菌痢,胆囊炎,脓肿,口腔炎,风湿痹痛。\n[0046] 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腰脊酸疼,风湿痹痛。\n据《备急千金要方》载:“功能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感受风寒湿邪,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痹不仁,畏寒喜温。”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杜仲对神经中枢有镇静作用,能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促进皮质醇分泌和血浆中cAMP和cGMP代谢。\n[0047] 黑壳楠:味辛、微苦,性温;归肝、胃经。祛风除湿,温中行气,消肿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疼痛,脘腹冷痛,疝气疼痛,咽喉肿痛,癣疮瘙痒。\n[0048] 一品红:味苦,性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肺炎,乳腺炎,肠炎,菌痢,尿路感染,疮疖痈肿,湿疹,跌打损伤,清热。《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载:\n“抗菌消炎。治急性上呼吸道炎,肺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乳腺炎,慢性盆腔炎,痢疾,腹泻,毒蛇咬伤。”\n[0049] 柯蒲木:味苦、辛,性温,有毒。消炎止痛,舒筋活络。主治咽喉炎,扁桃体炎,风湿骨痛,四肢麻木。\n[0050] 芥子:味辛,性温;归肺经。温中散寒,利气豁痰,通经络,消肿毒。主治胃寒吐食,心腹疼痛,肺寒咳嗽,痛痹,喉痹,阴疽,流痰,跌打损伤。《纲目》载:“温中散寒,豁痰利窍。\n治胃寒吐食,肺寒咳嗽,风冷气痛,口噤唇紧。消散痈肿、瘀血。”\n[0051] 黑乳菇:味辛、甘,性温。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手足抽搐。\n[0052] 黄梢蛇:味甘、咸,性平;归肝、肾经。祛风止痛,舒筋活络。主治风湿痹症,腰腿酸痛,肢体麻木,半身炒遂,小儿麻痹症。\n[005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n[0054] 本发明中药制剂选用优质中药材科学配伍,具有祛风通窍、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镇静安神之功效,对治疗中风后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安全性能高,无任何毒副作用,成本低廉,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广泛推广应用。\n具体实施方式\n[005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n[0056] 实施例1\n[0057]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n[0058] 地锦74g 淫羊藿71g 游草63g 独活59g\n[0059] 玉柏58g 洋甘菊56g 下果藤56g 三角咪50g\n[0060] 肿节风50g 杜仲46g 黑壳楠45g 一品红39g\n[0061] 柯蒲木37g 芥子34g 黑乳菇26g 黄梢蛇23g。\n[0062] 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n[0063] (1)将地锦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n[0064] (2)将淫羊藿、游草、洋甘菊、下果藤、杜仲、黑壳楠、芥子和黑乳菇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0~1.16的稠膏,备用;\n[0065] (3)将独活、玉柏、三角咪、肿节风、柯蒲木和黄梢蛇洗净,浸入8倍量的70%的乙醇溶液浸泡3~4小时,加热回流提取2~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将滤液浓缩为60℃环境下相对密度1.15~1.18的稠膏,备用;\n[0066] (4)将一品红洗净,晾干,放入锅内,文火炒制15~20分钟,取出晾凉,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n[0067]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细粉以及稠膏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药物。\n[0068] 用法用量:口服即可,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2粒(每粒0.5g),饭后温开水送服;5天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n[0069] 实施例2\n[0070]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n[0071] 地锦69g 淫羊藿66g 游草58g 独活54g\n[0072] 玉柏53g 洋甘菊51g 下果藤51g 三角咪45g\n[0073] 肿节风44g 杜仲41g 黑壳楠40g 一品红34g\n[0074] 柯蒲木32g 芥子29g 黑乳菇21g 黄梢蛇19g。\n[0075]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0076]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n[0077] 地锦65g 淫羊藿62g 游草54g 独活50g\n[0078] 玉柏49g 洋甘菊47g 下果藤46g 三角咪41g\n[0079] 肿节风40g 杜仲36g 黑壳楠35g 一品红30g\n[0080] 柯蒲木28g 芥子25g 黑乳菇19g 黄梢蛇17g。\n[0081]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0082]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n[0083] 地锦61g 淫羊藿58g 游草50g 独活46g\n[0084] 玉柏45g 洋甘菊43g 下果藤41g 三角咪37g\n[0085] 肿节风36g 杜仲31g 黑壳楠30g 一品红26g\n[0086] 柯蒲木24g 芥子21g 黑乳菇17g 黄梢蛇15g。\n[0087]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0088]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n[0089] 地锦56g 淫羊藿53g 游草45g 独活41g\n[0090] 玉柏40g 洋甘菊38g 下果藤36g 三角咪33g\n[0091] 肿节风31g 杜仲26g 黑壳楠25g 一品红21g\n[0092] 柯蒲木19g 芥子16g 黑乳菇13g 黄梢蛇11g。\n[0093]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n[0094] 临床资料:\n[0095] 1、病例选择:\n[0096] 作为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药物,选择确诊的中风后肢体麻木患者11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55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9例,年龄19~\n49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1~3年;对照组55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8例,年龄20~\n48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1~2年;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n[0097] 2、药物选择:\n[0098]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药物,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2粒(每粒0.5g),饭后温开水送服;5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3个疗程,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n[0099] 对照组服用扎冲十三味丸,晚间临睡前温开水冲服。每5粒重1g,1~1.8g/次,1次/日,小儿逐减或遵医嘱。\n[0100] 3、疗效判定:\n[0101] (1)治愈:麻木及伴随的所有感觉异常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n[0102] (2)显效:麻木症状明显减轻,伴随症状改善,身体基本恢复正常。\n[0103] (3)有效:麻木症状有所减轻,伴随症状缓解,主症仍诱发影响生活。\n[0104] (4)无效:麻木症状无变化,伴随症状改善或无改善。\n[0105] 4、结果:\n[0106]
法律信息
- 2019-02-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A61K 36/899
专利号: ZL 201410054870.7
申请日: 2014.02.18
授权公告日: 2016.02.17
- 2016-02-17
- 2016-02-03
著录事项变更
发明人由李慧芳 王大娟变更为杨国政 高丽丽
- 2016-02-03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6.01.15
申请人由李慧芳变更为杨国政
地址由262500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玲珑山南路3888号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变更为262500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玲珑山路1726号青州市人民医院
- 2014-06-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61K 36/899
专利申请号: 201410054870.7
申请日: 2014.02.18
- 2014-04-30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0-06-30
|
2010-01-19
| | |
2
| |
2013-03-13
|
2011-08-30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