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 |
申请号 | CN202220654555.8 | 申请日期 | 2022-03-24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6B5/28 | IPC分类号 | B;6;6;B;5;/;2;8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广东莱茵电梯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科技工业园B区博爱东路12号(综合楼)4-6层、(车间一)之一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广东莱茵电梯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广东莱茵电梯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廖志明;谭盛开;谭印;胡梓炀;蔡健荣 |
代理机构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聂颖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包括安全缓冲支座、气垫式缓冲保护机构、多梯度缓冲减震机构,气垫式缓冲保护机构设于安全缓冲支座的一侧,气垫式缓冲保护机构包括缓冲支撑柱,缓冲支撑柱位于安全缓冲支座外的一侧连接有缓冲板,缓冲板远离缓冲支撑柱的一侧连接有减震保护垫,缓冲板与安全缓冲支座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缓冲活塞杆,缓冲活塞杆与缓冲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梯度缓冲减震机构,可对电梯轿厢进行多梯度缓冲保护,提高了对电梯轿厢进行安全缓冲的效果,降低了电梯轿厢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对电梯轿厢以及人员进行安全保护的稳定性。
1.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全缓冲支座(1);
气垫式缓冲保护机构(2),设于所述安全缓冲支座(1)的一侧,所述气垫式缓冲保护机构(2)包括缓冲支撑柱(201),所述缓冲支撑柱(201)位于安全缓冲支座(1)外的一侧连接有缓冲板(202),所述缓冲板(202)远离缓冲支撑柱(201)的一侧连接有减震保护垫(203),所述缓冲板(202)与安全缓冲支座(1)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缓冲活塞杆(204),所述缓冲活塞杆(204)与缓冲板(202)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活塞杆(204)的外侧套设有缓冲弹簧(205),所述缓冲活塞杆(204)远离缓冲板(202)的一侧设有缓冲气筒(206);
多梯度缓冲减震机构(3),设于所述缓冲支撑柱(201)与安全缓冲支座(1)之间,所述多梯度缓冲减震机构(3)包括缓冲液压缸(301),所述缓冲液压缸(301)内设有液压活塞杆(302),所述液压活塞杆(302)与缓冲液压缸(301)之间形成有缓冲控制腔,所述缓冲控制腔内填充有液压缓冲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柱(201)内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垫收纳盒(207),所述气垫收纳盒(207)内连接有缓冲气垫(2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垫(208)的一侧连接有输送气管(209),所述输送气管(209)远离缓冲气垫(208)的一侧连接有导引气管(210),所述导引气管(210)与缓冲气筒(206)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压缸(301)的一侧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液管(303),多个所述导液管(303)与缓冲控制腔相连通,多个所述导液管(303)远离缓冲液压缸(301)的一端均连接有辅助限位气筒(3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辅助限位气筒(304)内均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复位弹簧(305),所述复位弹簧(305)远离辅助限位气筒(304)的一侧连接有气动支撑件(306),所述辅助限位气筒(304)的外侧连接有限位座(3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307)的两侧均开凿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设有滑杆(308),所述滑杆(308)的外侧套设有减震弹簧(309),所述减震弹簧(309)的一侧连接有移动滑块(310),所述移动滑块(310)远离限位座(307)的一侧铰接有支撑杆(311),所述支撑杆(311)远离移动滑块(310)的一侧连接有缓冲连接座(312),所述缓冲连接座(312)与缓冲支撑柱(201)相连接。
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轿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n背景技术\n[0002] 电梯轿厢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梯用来承载和运输人员物资的箱型空间,一般由轿厢架、轿厢体以及箱内装置几部分组成,电梯轿厢缓冲腔是一种用于对电梯轿厢进行缓冲保护的安全装置,一般安装在电梯的井道底坑内,位于轿厢的正下方,当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钢丝绳断裂、曳引摩擦力、抱闸制动力不足或者控制系统失灵的情况时,通过电梯轿厢缓冲器对电梯轿厢起到缓冲作用,保护乘客和设备的安全。\n[0003] 现有的电梯轿厢缓冲器结构单一,对电梯轿厢进行安全缓冲的效果较差,当出现电梯轿厢脱轨时,不能对电梯轿厢起到有效保护的效果,降低了对电梯轿厢以及人员进行保护的稳定性,使得电梯轿厢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较大。\n[0004]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n实用新型内容\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以解决上述电梯轿厢缓冲器缓冲效果差的问题。\n[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n[0007] 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包括:安全缓冲支座、气垫式缓冲保护机构、多梯度缓冲减震机构;\n[0008] 所述气垫式缓冲保护机构设于所述安全缓冲支座的一侧,所述气垫式缓冲保护机构包括缓冲支撑柱,所述缓冲支撑柱位于安全缓冲支座外的一侧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远离缓冲支撑柱的一侧连接有减震保护垫,所述缓冲板与安全缓冲支座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缓冲活塞杆,所述缓冲活塞杆与缓冲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活塞杆的外侧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活塞杆远离缓冲板的一侧设有缓冲气筒;\n[0009] 所述多梯度缓冲减震机构设于所述缓冲支撑柱与安全缓冲支座之间,所述多梯度缓冲减震机构包括缓冲液压缸,所述缓冲液压缸内设有液压活塞杆,所述液压活塞杆与缓冲液压缸之间形成有缓冲控制腔,所述缓冲控制腔内填充有液压缓冲油。\n[0010]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支撑柱内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垫收纳盒,气垫收纳盒对缓冲气垫起到收纳限位的作用,所述气垫收纳盒内连接有缓冲气垫,可通过缓冲气垫的膨胀对缓冲板起到缓冲支撑的作用,减小出现缓冲支撑柱在移动过程中与安全缓冲支座发生碰撞的情况。\n[0011]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气垫的一侧连接有输送气管,输送气管起到连通缓冲气垫与导引气管的作用,所述输送气管远离缓冲气垫的一侧连接有导引气管,所述导引气管与缓冲气筒相连通,导引气管起到连通缓冲气筒与输送气管的作用,便于使得缓冲气筒内的气体在输送气管与导引气管的作用下输送至缓冲气垫内,从而对缓冲气垫的膨胀缓冲状态进行控制。\n[0012]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液压缸的一侧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液管,多个所述导液管与缓冲控制腔相连通,导液管起到连通缓冲液压缸与辅助限位气筒的作用,便于使得缓冲控制腔内的液压缓冲油在导液管的作用下输送至辅助限位气筒内,多个所述导液管远离缓冲液压缸的一端均连接有辅助限位气筒,辅助限位气筒对复位弹簧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n[0013]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辅助限位气筒内均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起到连接气动支撑件与辅助限位气筒的作用,可通过复位弹簧的收缩与复位对气动支撑件起到缓冲支撑的作用,所述复位弹簧远离辅助限位气筒的一侧连接有气动支撑件,可通过气动支撑件的移动对缓冲支撑柱进行支撑限位,提高了对缓冲支撑柱进行缓冲限位的稳定性,所述辅助限位气筒的外侧连接有限位座,限位座对辅助限位气筒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n[0014]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座的两侧均开凿有限位滑槽,可通过限位滑槽对移动滑块起到移动限位的作用,所述限位滑槽内设有滑杆,滑杆对移动滑块起到移动限位的作用,提高了移动滑块的移动稳定性,所述滑杆的外侧套设有减震弹簧,可通过对减震弹簧的压缩与复位对移动滑块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所述减震弹簧的一侧连接有移动滑块,移动滑块对支撑杆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所述移动滑块远离限位座的一侧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起到连接移动滑块与缓冲连接座的作用,可通过支撑杆对缓冲连接座进行支撑限位,所述支撑杆远离移动滑块的一侧连接有缓冲连接座,所述缓冲连接座与缓冲支撑柱相连接,缓冲连接座起到连接缓冲支撑柱与支撑杆的作用,可通过支撑杆对缓冲连接座进行支撑的方式对缓冲支撑柱进行支撑限位。\n[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n[0016]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梯度缓冲减震机构,可对电梯轿厢进行多梯度缓冲保护,提高了对电梯轿厢进行安全缓冲的效果,降低了电梯轿厢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对电梯轿厢以及人员进行安全保护的稳定性。\n附图说明\n[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n[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的第一正视剖视图;\n[0019]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n[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的第二正视剖视图;\n[0021] 图4为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n[0022] 图5为图3中C处结构示意图;\n[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的立体图。\n[0024] 图中:1.安全缓冲支座、2.气垫式缓冲保护机构、201.缓冲支撑柱、202.缓冲板、\n203.减震保护垫、204.缓冲活塞杆、205.缓冲弹簧、206.缓冲气筒、207.气垫收纳盒、208.缓冲气垫、209.输送气管、210.导引气管、3.多梯度缓冲减震机构、301.缓冲液压缸、302.液压活塞杆、303.导液管、304.辅助限位气筒、305.复位弹簧、306.气动支撑件、307.限位座、\n308.滑杆、309.减震弹簧、310.移动滑块、311.支撑杆、312.缓冲连接座。\n具体实施方式\n[0025]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n[0026]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参图1‑图6所示,包括安全缓冲支座\n1、气垫式缓冲保护机构2、多梯度缓冲减震机构3。\n[0027] 参图1‑图2所示,气垫式缓冲保护机构2设于安全缓冲支座1的一侧,可通过气垫式缓冲保护机构2对电梯轿厢起到安全缓冲的作用,提高了电梯轿厢的使用安全性。\n[0028] 参图1‑图2所示,气垫式缓冲保护机构2包括缓冲支撑柱201,缓冲支撑柱201对缓冲板202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可通过对缓冲支撑柱201进行支撑缓冲的方式对缓冲板202进行缓冲保护。\n[0029] 参图1‑图2所示,缓冲支撑柱201位于安全缓冲支座1外的一侧连接有缓冲板202,缓冲板202对电梯轿厢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通过设置缓冲板202提高了对电梯轿厢底部进行支撑的面积,提高了对电梯轿厢进行缓冲保护的稳定性。\n[0030] 参图1‑图2所示,缓冲板202远离缓冲支撑柱201的一侧连接有减震保护垫203,可通过减震保护垫203对电梯轿厢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减小了缓冲板202在使用过程中受外力作用出现损坏的情况。\n[0031] 参图3‑图4所示,缓冲板202与安全缓冲支座1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缓冲活塞杆204,缓冲活塞杆204与缓冲板202固定连接,缓冲活塞杆204对缓冲板202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n[0032] 参图3‑图4所示,缓冲活塞杆204的外侧套设有缓冲弹簧205,可通过缓冲弹簧205的收缩与复位对缓冲活塞杆204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n[0033] 参图3‑图4所示,缓冲活塞杆204远离缓冲板202的一侧设有缓冲气筒206,缓冲气筒206对缓冲活塞杆204起到移动限位与气动缓冲的作用。\n[0034] 参图1‑图2所示,缓冲支撑柱201内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垫收纳盒207,气垫收纳盒207对缓冲气垫208起到收纳限位的作用。\n[0035] 参图1‑图2所示,气垫收纳盒207内连接有缓冲气垫208,可通过缓冲气垫208的膨胀对缓冲板202起到缓冲支撑的作用,减小出现缓冲支撑柱201在移动过程中与安全缓冲支座1发生碰撞的情况。\n[0036] 参图1‑图2所示,缓冲气垫208的一侧连接有输送气管209,输送气管209起到连通缓冲气垫208与导引气管210的作用。\n[0037] 参图1‑图4所示,输送气管209远离缓冲气垫208的一侧连接有导引气管210,导引气管210与缓冲气筒206相连通,导引气管210起到连通缓冲气筒206与输送气管209的作用,便于使得缓冲气筒206内的气体在输送气管209与导引气管210的作用下输送至缓冲气垫\n208内,从而对缓冲气垫208的膨胀缓冲状态进行控制。\n[0038] 参图1‑图2所示,多梯度缓冲减震机构3设于缓冲支撑柱201与安全缓冲支座1之间,可通过多梯度缓冲减震机构3对缓冲支撑柱201起到多梯度缓冲保护的作用。\n[0039] 参图1‑图2所示,多梯度缓冲减震机构3包括缓冲液压缸301,缓冲液压缸301对液压缓冲油起到存储的作用,同时可通过缓冲液压缸301对液压活塞杆302起到移动限位的作用。\n[0040] 参图1‑图2所示,缓冲液压缸301内设有液压活塞杆302,液压活塞杆302对缓冲支撑柱201起到缓冲支撑的作用。\n[0041] 其中,液压活塞杆302与缓冲液压缸301之间形成有缓冲控制腔,缓冲控制腔内填充有液压缓冲油,可通过缓冲控制腔与液压缓冲油的相互配合对液压活塞杆302起到缓冲支撑的作用。\n[0042] 参考图3‑图5所示,缓冲液压缸301的一侧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液管303,多个导液管303与缓冲控制腔相连通,导液管303起到连通缓冲液压缸301与辅助限位气筒304的作用,便于使得缓冲控制腔内的液压缓冲油在导液管303的作用下输送至辅助限位气筒304内。\n[0043] 参考图3‑图5所示,多个导液管303远离缓冲液压缸301的一端均连接有辅助限位气筒304,辅助限位气筒304对复位弹簧305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n[0044] 参考图3‑图5所示,多个辅助限位气筒304内均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复位弹簧\n305,复位弹簧305起到连接气动支撑件306与辅助限位气筒304的作用,可通过复位弹簧305的收缩与复位对气动支撑件306起到缓冲支撑的作用。\n[0045] 参考图3‑图5所示,复位弹簧305远离辅助限位气筒304的一侧连接有气动支撑件\n306,可通过气动支撑件306的移动对缓冲支撑柱201进行支撑限位,提高了对缓冲支撑柱\n201进行缓冲限位的稳定性。\n[0046] 参考图3‑图5所示,辅助限位气筒304的外侧连接有限位座307,限位座307对辅助限位气筒304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n[0047] 此外,限位座307的两侧均开凿有限位滑槽,可通过限位滑槽对移动滑块310起到移动限位的作用。\n[0048] 参考图3‑图5所示,限位滑槽内设有滑杆308,滑杆308对移动滑块310起到移动限位的作用,提高了移动滑块310的移动稳定性。\n[0049] 参考图3‑图5所示,滑杆308的外侧套设有减震弹簧309,可通过对减震弹簧309的压缩与复位对移动滑块310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n[0050] 参考图3‑图5所示,减震弹簧309的一侧连接有移动滑块310,移动滑块310对支撑杆311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n[0051] 参考图3‑图5所示,移动滑块310远离限位座307的一侧铰接有支撑杆311,支撑杆\n311起到连接移动滑块310与缓冲连接座312的作用,可通过支撑杆311对缓冲连接座312进行支撑限位。\n[0052] 参考图3‑图5所示,支撑杆311远离移动滑块310的一侧连接有缓冲连接座312,缓冲连接座312与缓冲支撑柱201相连接,缓冲连接座312起到连接缓冲支撑柱201与支撑杆\n311的作用,可通过支撑杆311对缓冲连接座312进行支撑的方式对缓冲支撑柱201进行支撑限位。\n[0053] 具体使用时,可通过安全缓冲支座1对缓冲支撑柱201进行支撑限位,当电梯轿厢出现脱轨情况时,可通过缓冲支撑柱201与缓冲板202的相互配合对电梯轿厢进行缓冲支撑,通过减震保护垫203对电梯轿厢底部与缓冲板202起到减震保护的作用,同时缓冲板202在电梯轿厢重力的作用下驱动缓冲活塞杆204在缓冲气筒206内进行移动,通过缓冲弹簧\n205收缩的方式对缓冲板202进行减震缓冲;\n[0054] 当缓冲活塞杆204在缓冲气筒206内移动时,缓冲气筒206内的气体在输送气管209与导引气管210的作用下输送至缓冲气垫208内,通过缓冲气垫208的膨胀对缓冲板202进行辅助缓冲,同时,可通过缓冲液压缸301与液压活塞杆302的相互配合对缓冲支撑柱201进行支撑限位,通过缓冲液压缸301内液压缓冲油与液压活塞杆302的相互配合对缓冲支撑柱\n201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n[0055] 缓冲液压缸301内的液压油在液压活塞杆302的作用下通过导液管303输送至辅助限位气筒304内,气动支撑件306在辅助限位气筒304内液压的作用下进行移动,通过气动支撑件306与复位弹簧305的相互配合对缓冲支撑柱201进行进一步的缓冲减震;\n[0056] 此外,缓冲支撑柱201在移动过程中驱动缓冲连接座312进行移动,移动滑块310在支撑杆311的作用下移动移动,通过移动滑块310与减震弹簧309的相互配合对移动滑块310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提高了对缓冲支撑柱201进行缓冲保护的效果。\n[0057]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n[0058]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梯度缓冲减震机构,可对电梯轿厢进行多梯度缓冲保护,提高了对电梯轿厢进行安全缓冲的效果,降低了电梯轿厢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电梯轿厢安全缓冲器对电梯轿厢以及人员进行安全保护的稳定性。\n[0059]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n[0060]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