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多用途植生袋,该植生袋由外向内结构包括:编织网(1)、纤维棉网(2)、第一衬纸(3)、种子与肥料层(4)、第二衬纸(5)、植物生长基质层(7)、袋子封装边(8);编织网(1)内层为纤维棉网(2),纤维棉网(2)上有生长孔(6);纤维棉网(2)内层为第一衬纸(3);第一衬纸(3)与第二衬纸(5)中间镶嵌有植物种子与肥料层(4);第二衬纸(5)内层装有植物生长基质层(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植生袋,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编织网(1)为聚乙烯制品,其网眼尺寸为(0.5-1.5)cm×(1.0-2.5)c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植生袋,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编织网(1)为聚乙烯制品,其网眼尺寸为1cm×1.5cm。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多用途植生袋,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纤维棉网(2)为
2
聚酯制品,其厚度为3-5mm,重量为40g-50g/m,空隙率为90-95%,纤维棉网上按(5-15)cm×(5-15)cm间距加工出直径为3-7mm的圆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用途植生袋,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维棉网(2)为聚酯制品,其
2
厚度为4mm,重量为45g/m,空隙率为95%,纤维棉网(2)上按10cm×10cm间距加工出直径为5mm的圆孔。
6.如权利要求1、2、3或5所述的多用途植生袋,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第一衬纸(3)或第二衬纸(5)为特质衬纸,其主要成分为4-6∶4-6比例的人造丝和水溶性高分子纤维,重
2
量为38g/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用途植生袋,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第一衬纸(3)或第二衬纸(5)为特质衬纸,其主要成分为4-6∶4-6比例的人造丝和水溶性高分子纤维,重量为38g/
2
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用途植生袋,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第一衬纸(3)或第二衬纸
2
(5)为特质衬纸,其主要成分为5∶5的人造丝和水溶性高分子纤维,重量为38g/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用途植生袋,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第一衬纸(3)或第二衬纸
2
(5)为特质衬纸,其主要成分为5∶5的人造丝和水溶性高分子纤维,重量为38g/m。
10.如权利要求1、2、3、5、7、8或9所述的多用途植生袋,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植物种子与肥料层(4)中的植物种子是经过包衣处理的乔木、灌木与草本种子;包衣剂由市售的常规保水剂、微量元素肥料和粘结剂构成,其中保水剂、微量元素肥料和粘结剂分别按种子重量的5%、45%、3%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制成包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在包衣前,种子按常规方法用生根粉浸泡处理;乔、灌、草种子比例为2-6∶0.5-1.5∶4-6、
0.5-1.5∶4-8∶2-4或0-1∶1-3∶6-10。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用途植生袋,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植物种子与肥料层(4)中的植物种子是经过包衣处理的乔木、灌木与草本种子;包衣剂由市售的常规保水剂、微量元素肥料和粘结剂构成,其中保水剂、微量元素肥料和粘结剂分别按种子重量的5%、45%、
3%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制成包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在包衣前,种子按常规方法用生根粉浸泡处理;乔、灌、草种子比例为2-6∶0.5-1.5∶4-6、0.5-1.5∶4-8∶2-4或
0-1∶1-3∶6-10。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用途植生袋,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植物种子与肥料层(4)中的植物种子是经过包衣处理的乔木、灌木与草本种子;包衣剂由市售的常规保水剂、微量元素肥料和粘结剂构成,其中保水剂、微量元素肥料和粘结剂分别按种子重量的5%、45%、
3%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制成包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在包衣前,种子按常规方法用生根粉浸泡处理;乔、灌、草种子比例为4∶1∶5、1∶6∶3或0∶2∶8。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用途植生袋,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植物种子与肥料层(4)中的植物种子是经过包衣处理的乔木、灌木与草本种子;包衣剂由市售的常规保水剂、微量元素肥料和粘结剂构成,其中保水剂、微量元素肥料和粘结剂分别按种子重量的5%、45%、
3%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制成包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在包衣前,种子按常规方法用生根粉浸泡处理;乔、灌、草种子比例为4∶1∶5、1∶6∶3或0∶2∶8。
14.如权利要求1、2、3、5、7、8、9、11、12或13所述的多用途植生袋,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植物生长基质(7),由土、沙、肥按重量比例为5∶3∶2、7∶2∶1、6∶2∶2或
6∶3∶1配制而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用途植生袋,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植物生长基质(7)由土、沙、肥按重量比例为6∶2∶2配制而成。
16.如权利要求1、2、3、5、7、8、9、11、12或13所述的多用途植生袋在制备边坡生态防护及山地、沙地植树造林的产品中的应用。
一种适用于边坡生态防护的多用途植生袋及其应用\n发明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途植生袋及其技术方案,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边坡生态防护及山地、沙地植树造林的多用途植生袋及其技术方案。\n背景技术\n[0002] 公路、铁路、水利、农林、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可避免地对原有的地貌和植被产生破坏,形成不同质地、不同坡度的新坡面。这些新坡面的表层物质主要是岩石、风化层、心土和回填土,不仅硬度高、养分低、保水性差,而且不具备土壤的团粒结构和通透性,十分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一遇到风雨的侵蚀,新坡面极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造成边坡表层失稳,最终导致边坡发生滑动、倾倒等形式的破坏。\n[0003] 以恢复边坡植被的方法来进行边坡表层防护,即边坡生态防护,是近年来国内外边坡浅层防护的主流。生态防护不仅对稳定边坡表层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并举的关键措施,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非常明显的。边坡生态防护主要是依靠植物的叶茎和根系抵御外力(风、雨、水流)的侵蚀,其中根系的作用尤为重要。特别是乔木和灌木的根系,可深入土壤内部,起到固土护坡的作用。因此边坡生态防护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建立以乔木和灌木为核心的植物群落。\n[0004] 目前国内生产的无纺布型植生袋,只适合于禾本科草本的生长,难以直接造就灌木或乔木群落。草本的根系短而浅,而且需水量较高,一遇到干旱容易死亡,因此现有的无纺布型草本植生袋不仅对边坡的防护作用有限,景观恢复效果的保证率低,而且造价高,在应用方面有着很大不足,前景不甚乐观。\n发明内容\n[0005]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多用途植生袋;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适用于边坡生态防护及山地、沙地植树造林的多用途植生袋;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多用途植生袋的技术方案。\n[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n[0007] 一种多用途植生袋,该植生袋由外向内结构包括:编织网1、纤维棉网2、第一衬纸\n3、种子与肥料层4、第二衬纸5、植物生长基质层7、袋子封装边8;编织网1内层为纤维棉网\n2,纤维棉网2上有生长孔6;纤维棉网2内层为第一衬纸3;第一衬纸3与第二衬纸5中间镶嵌有植物种子与肥料层4;第二衬纸5内层装有植物生长基质层7。\n[0008] 本发明所使用的编织网1为聚乙烯制品,其网眼尺寸为(0.5-1.5_cm×(1.0-2.5)cm;本发明所使用的编织网1优选网眼尺寸为1cm×1.5cm。\n[0009] 本发明所使用的纤维棉网2为聚酯制品,其厚度为3-5mm,重量为40g-50g/m2,空隙率为90-95%,纤维棉网上按(5-15)cm×(5-15)cm间距加工出直径为3-7mm的圆孔;本\n2\n发明所使用的纤维棉网2优选厚度为4mm,重量为45g/m,空隙率为95%,纤维棉网2上按\n10cm×10cm间距加工出直径为5mm的圆孔。\n[0010] 本发明所使用的第一衬纸3、第二衬纸5为特质衬纸,其主要成分为人造丝和水溶性高分子纤维(人造丝和水溶性高分子纤维的比例为4∶6,4.5∶5.5,5∶5,6.5∶4.5,\n2\n6∶4;优选比例为5∶5),重量为38g/m,特质衬纸一遇到水分要溶化成糊状。\n[0011] 本发明所使用的植物种子是经过包衣处理的乔木、灌木与草本种子;包衣剂由市售的常规保水剂、微量元素肥料和粘结剂构成,其中保水剂、微量元素肥料和粘结剂分别按种子重量的5%、45%、3%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制成包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在包衣前,种子按常规方法用生根粉浸泡处理;乔、灌、草种子的比例因工程目的不同而改变;营造乔木为主的群落时,乔、灌、草种子比例为2-6∶0.5-1.5∶4-6,优选4∶1∶5;营造灌木为主的群落时,乔、灌、草种子比例为0.5-1.5∶4-8∶2-4,优选1∶6∶3;营造草本为主的群落时,乔、灌、草种子比例为0-1∶1-3∶6-10,优选0∶2∶8。\n[0012] 本发明所使用的植物生长基质7,由土、沙、肥按重量比例为5∶3∶2;7∶2∶1;\n6∶2∶2;6∶3∶1配制而成,优选比例为6∶2∶2;肥可以是有机肥料、缓释肥料、保水剂和/或微生物肥料。\n附图说明:\n[0013] 图1是多用途植生袋结构示意图\n[0014] 图2是多用途植生袋断面示意图\n[0015] 图3是叠放式植生袋施工示意图\n[0016] 图4是平铺式植生袋施工示意图\n[0017] 图5是坑穴式植生袋施工示意图\n[0018] 图6是使用后的多用途植生袋断面示意图\n[0019] 图7植生袋保墒效果\n[0020] 图8植生袋保温效果\n[0021] 图9植生袋保肥效果\n[0022] 其中:1、编织网 2、纤维棉网 3、第一衬纸 4、种子与肥料层[0023] 5、第二衬纸 6、生长孔 7、植物生长基质层\n[0024] 8、袋子封装边 9、植生袋 10、锚杆[0025] 11、坡面 12、植物叶、茎 13、植物根系[0026] 本发明植生袋的使用方法及施工方案包括如下三种:\n[0027] A叠放式:顺坡面11水平错位叠放,上下层植生袋9之间的错位叠放距离为15cm左右。每隔一层需将植生袋9用锚杆10固定在坡面11上,见说明书附图3。\n[0028] B坑穴式:在坡面11上沿等高线挖好水平坑穴,坑穴大小以能放进植生袋9为宜,用锚杆10将植生袋9固定在坑穴内,见说明书附图4。\n[0029] C平铺式:将植生袋9平铺在坡面11上,用锚杆10固定,见说明书附图5。\n[0030] 本发明有保土、保墒、保温、保肥效果,使用乔木、灌木、草本种子或幼苗,可直接用于各类边坡生态防护和山地、沙地植树造林,有利于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植被。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坡面生态防护技术产品,为我国生态建设提供了新方法,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n[0031] 下述实验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n[0032] 实验例1 植生袋的保墒效果实验(见图7)\n[0033] 植生袋保墒效果(2004年3月30日~8月20日土壤水分变化、宜昌)\n[0034] 由图7分析得出:植生袋客土保墒效果优于页岩风化物。\n[0035] 实验例2 植生袋的保温效果实验(见图8)\n[0036] 植生袋保温效果(2004年12月22日~12月26温度变化、宜昌)\n[0037] 由图8分析得出:植生袋内土壤保温效果优于页岩裸露土壤。\n[0038] 实验例3 植生袋的保肥效果实验(见图9)\n[0039] 植生袋保肥效果(不同土壤样本有机质含量变化、宜昌)\n[0040] 由图9分析得出:植生袋保肥效果优于宜昌原土、浅色页岩及深色页岩。\n[0041] 实验例4 高速公路边坡植生袋生态防护施工案例\n[0042] 坡度:1∶0.85;坡质:工程回填土;植生袋物种设计:禾本科牧草、豆科牧草、灌木种子混合,比例为3∶2∶5;植物生长基质设计:土、沙、肥按重量比例为6∶2∶2,肥料选用有机肥料、缓释肥料、保水剂;植生袋规格:40cm×50cm;工程地点:内蒙古自治区呼集高速路;施工方案:平铺式,见说明书附图4;施工效果:施工后一年后坡面植被覆盖率达\n80%以上。\n[0043] 实验例5 页岩荒山植树造林施工案例\n[0044] 坡度:1∶1;坡质:泥质页岩;植生袋物种设计;乔木(马尾松)、禾本科牧草、豆科牧草种子混合,比例为5∶2∶3;植物生长基质设计:土、沙、肥按重量比例为5∶3∶2,肥料选用有机肥料、缓释肥料、微生物肥料(菌根)和保水剂;植生袋规格:50cm×60cm;工程地点:湖北省宜昌市分乡镇;施工方案:坑穴式,见说明书附图5;施工效果:施工后三年后马尾松存活率达60%以上。\n[0045] 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的效果。\n[0046] 实施例1:\n[0047] 多用途植生袋由外向内结构包括:编织网1、纤维棉网2、第一衬纸3、种子与肥料层4、第二衬纸5、植物生长基质层7、袋子封装边8;编织网1内层为纤维棉网2,纤维棉网2上有生长孔6;纤维棉网2内层为第一衬纸3;第一衬纸3与第二衬纸5中间镶嵌有植物种子与肥料层4;第二衬纸5内层装有植物生长基质层7;\n[0048] 编织网1为聚乙烯制品,其网眼尺寸为1cm×1.5cm;\n[0049] 纤维棉网2为聚酯制品,其厚度为5mm,重量为45g/m2,空隙率为95%,纤维棉网2上按5cm×15cm间距加工出直径为4mm的圆孔;\n[0050] 第一衬纸3、第二衬纸5为特质衬纸,其主要成分为5∶5比例的人造丝和水溶性\n2\n高分子纤维,重量为38g/m,特质衬纸一遇到水分要溶化成糊状;\n[0051] 植物种子是经过包衣处理的乔木、灌木与草本种子;包衣剂由市售的常规保水剂、微量元素肥料和粘结剂构成,其中保水剂、微量元素肥料和粘结剂分别按种子重量的\n5%、45%、3%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制成包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在包衣前,种子按常规方法用生根粉浸泡处理;乔、灌、草种子的比例因工程目的不同而改变;营造乔木为主的群落时,乔、灌、草种子比例为4∶1∶5,营造灌木为主的群落时,乔、灌、草种子比例为\n1∶6∶3,营造草本为主的群落时,乔、灌、草种子比例为0∶2∶8;\n[0052] 植物生长基质7由土、沙、肥按重量比例为6∶2∶2配制而成;肥可以是有机肥料、缓释肥料、保水剂和/或微生物肥料。\n[0053] 实施例2:\n[0054] 多用途植生袋由外向内结构包括:编织网1、纤维棉网2、第一衬纸3、种子与肥料层4、第二衬纸5、植物生长基质层7、袋子封装边8;编织网1内层为纤维棉网2,纤维棉网2上有生长孔6;纤维棉网2内层为第一衬纸3;第一衬纸3与第二衬纸5中间镶嵌有植物种子与肥料层4;第二衬纸5内层装有植物生长基质层7;\n[0055] 编织网1为聚乙烯制品,其网眼尺寸为0.5cm×1cm;\n[0056] 纤维棉网2为聚酯制品,其厚度为4mm,重量为40g/m2,空隙率为95%,纤维棉网2上按15cm×10cm间距加工出直径为5mm的圆孔;\n[0057] 第一衬纸3、第二衬纸5为特质衬纸,其主要成分为6∶4比例的人造丝和水溶性\n2\n高分子纤维,重量为38g/m,特质衬纸一遇到水分要溶化成糊状;\n[0058] 植物种子是经过包衣处理的乔木、灌木与草本种子;包衣剂由市售的常规保水剂、微量元素肥料和粘结剂构成,其中保水剂、微量元素肥料和粘结剂分别按种子重量的\n5%、45%、3%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制成包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在包衣前,种子按常规方法用生根粉浸泡处理;乔、灌、草种子的比例因工程目的不同而改变;营造乔木为主的群落时,乔、灌、草种子比例为3∶0.5∶6,营造灌木为主的群落时,乔、灌、草种子比例为\n1.5∶4∶4,营造草本为主的群落时,乔、灌、草种子比例为0∶1∶10;\n[0059] 植物生长基质7由土、沙、肥按重量比例为7∶2∶1配制而成;肥可以是有机肥料、缓释肥料、保水剂和/或微生物肥料。
法律信息
- 2018-12-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A01G 9/00
专利号: ZL 200610001602.4
申请日: 2006.01.13
授权公告日: 2010.05.12
- 2010-05-12
- 2006-09-27
- 2006-08-02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