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标网共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9个
制动增力器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汽车的制动增力器,它的控制阀(12)可与移动阀门活塞(9)的操纵杆(7)无关地借助于电磁铁(20)操纵,电磁铁操纵第三密封面(24),它可以使工作腔(3)通风。为了尤其在压力下降区通过在可外来控制的制动增力器的控制阀(12)处结构性的改变达到由电磁铁(20)的电枢(31)、带有第三密封面(24)的套筒(32)以及控制阀(12)的阀体(10)构成的负载系统的特性线稳定化,按本发明设置一些装置(36、37、39)。它们可以在第三密封面(24)从阀体(10)回动期间的压力降低阶段在工作腔(3)与低压腔(4)之间实现有控制的(定量的)气动压力平衡,或降低要由电磁铁(20)施加的力。
盘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的定位及输送装置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盘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的定位和输送装置,其中盘式制动器具有一个制动器壳体和至少一个带螺纹部分的导向螺栓,导向螺栓装在制动器壳体的一个通孔内,制动器壳体可以用它固定在车辆的转向轴上。为了避免装配时的问题和保护导向螺栓的螺纹部分,按照本发明设想,在导向螺栓上这样地装一个套,使得导向螺栓相对于制动器壳体内的通孔是固定的。
汽车滑动调节双回路制动装置的排气方法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汽车滑动调节、液压双回路制动装置的排气和填充方法,上述装置设有一个压力调节阀门和至少一个泵,并设有一个排气装置和一个填充装置,其中,排气装置与一个轮闸的至少一个排气阀门相连,填充阀门安置在制动压力产生器上。轮闸的排气在两个工作段中完成。在第一工作段中,通过制动压力产生器的循环操作进行前轴轮闸和后轴轮闸的预排气,在第二工作段中,通过制动压力产生器和压力调节阀门的操纵周期以及正的开动进行前轮闸和后轮闸的主排气和填充。
传动箱壳体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介绍一种用于传动箱,特别是刮水装置的传动箱的壳体,其中传动箱壳体由玻璃纤维加强的塑料制成。传动箱壳体到一个端面为止是开口的,那里通过一个金属盖板封闭,其中盖板同时用来作为传动箱支承物的轴向支承。应用玻璃纤维强化的塑料使壳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其次还有这样的优点,传动箱壳体明显地轻于金属制造的相应壳体。
由塑料制成的壳体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一种传动箱壳体,其塑料基体由一块盖板封闭。而盖板由金属制成。壳体设有边框,使盖板平整地放在基体上。在边框上设置一些凸台,它们用来作为盖板的结合面。通过对注塑模的修整可以用简单的方法使凸台的端面位于一个平面之内。壳体盖板相对于壳体基体的密封通过一个放在壳体边框上、让开凸台的密封垫完成。
传动器壳体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介绍一种带内装电子装置的传动器壳体,其中传动箱和电子单元装在一个共同的基体内。基体有两个凹腔,它们的开口通向壳体相互背对背的侧面。传动元件位于第一凹腔内,电子单元装在第二凹腔内。电子装置与法兰连接的电机以及一个装在传动器内的停止位置开关的接线通过壳体内的孔进行,使得壳体外侧不布导线。
驱动装置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介绍一种用于刮水装置的驱动装置,它由一个电机、一个传动器和一个控制电机的电子单元组成。其次设有一个所谓的停止位置回路,它由传动器的主齿轮—蜗轮操纵。为了达到一个紧凑的单元建议,电子单元以及传动器装在一个壳体内,其中电机用法兰连接在壳体上,壳体带有一个插头壳体,其中电子单元插头壳体内的插头、电机和停止位置回路之间的导电连接通过导电线路进行,它们仅仅敷设在壳体内。
带有自动调整机构的盘式制动器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在一个带有自动调整机构的盘式制动器中,一个螺母(12)拧紧在一个轴向可滑动但不可转动的心轴(11)上。螺母(12)连接到连接零件(13)上。一个辅助活塞(32)可滑动地布置在制动活塞(4)的孔(31)中并且通过一个轴向锁定的咬接连接(35,37,38)与螺母(12)连接。
操纵防抱死汽车制动装置的方法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以控制行驶稳定性和/或驱动打滑的操纵防抱死汽车制动装置的方法,该装置的作动单元(1)可以借助一制动踏板(4)来操纵,制动踏板的操纵行程通过一踏板位置传感器(11)测得,该方法拟在控制情况下把一压力值分配给踏板位置传感器(11)的输出信号,该压力值相当于已根据司机意愿加压的制动线路(Ⅰ或Ⅱ)中的压力。
机动车辆的制动设备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一种具有至少两个车轮的机动车辆的制动设备,至少一部分车轮安装有制动装置,分别属于每个车轮的制动装置可彼此无关地被操纵,安装有一控制装置,根据可供其利用的输入数据确定应施加给制动装置的各制动力矩,并向制动装置发出相应的控制命令,安装有用于测量转向角,给出一个表征转向角的参量的装置,安装有用于确定足以抑制不所希望的偏航角和/或偏航角速度和/或偏航角加速度的绕车辆垂直轴的附加偏航力矩,并向控制装置输出一相应数值的装置,其中,控制装置为每个安装有制动装置的车轮确定一个系数,并且从附加偏航力矩和各加权系数计算出每个车轮的制动力矩。
行驶稳定控制系统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用于控制双轴、四轮车辆的制动滑移ABS,驱动打滑ASR,前后车轴间的制动力分布EBV,以及偏航力矩GMR的装置,所述装置有分别具有所述一个或多个功能的多个电子控制器(7、8、9、10),所述电子控制器(7、8、9、10)根据各自的控制规则平行地并彼此独立地为每个车轮确定出制动压力给定值(PGMR、PABS、PASR、PEBV)。
制动设备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于二个车轮的车辆的制动设备,其中至少一部分车轮安装有制动装置,每个车轮所安装的制动装置可彼此独立地操纵,安装有控制装置,根据输入的数据确定应施加在车轮上的制动装置上的制动力矩,并向制动装置输出相应的控制命令,还安装用于确定各车轮纵向打滑率的装置,以及用于确定需产生的绕车辆垂直轴的附加偏航力矩的装置,用于抑制不所希望的偏航角和/或偏航角速度和/或偏航角加速度,并向控制装置输出一相应的值,其中,这样来设计控制装置,使其这样控制至少一个车轮的制动装置,使该车轮的纵向打滑率大于达到最大附着时的纵向打滑率。
行驶稳定控制系统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用于控制四轮车辆曲线行驶时的偏航力矩的装置,备有识别实际摩擦系数()的装置(13),摩擦系数识别只在曲线行驶过程中进行,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偏航力矩控制期间对获得的摩擦系数进行持续的更新,并按下列公式计算其中,=内摩擦系数,aquer=横向加速度的测量值,along=车辆的测得或算得纵向加速度,g重力加速度,1<f。
行驶稳定控制系统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四轮机动车辆在曲线行驶时的偏航力矩进行控制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一车辆参考模型(12)和一启动逻辑块(11),状态识别装置(13)向所述启动逻辑块(11)至少提供车辆是否处于向后行驶的状态的信息,并且当车辆向后行驶时所述启动逻辑块(11)不启动偏航力矩控制系统。
车辆浮动钳-盘式制动器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车辆浮动钳—盘式制动器,在其内轴侧通过销钉导向销器(4)将一浮动钳固定在一个转向节的制动支承件(5)上,而一个浮动钳(1)的轴向外支腿(14)则通过板簧(15)弹性支承和固定在一外制动蹄片(7)上。为了防止在非制动行驶的产生咯咯声,按本发明,外制动蹄片(7)的后面板(13)的突起(10,11)在周向向内延伸至接触面(17,18)。
驱动防抱死车辆制动器的方法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驱动用于得到行驶稳定性和/或驱动打滑控制的防抱死车辆制动器的方法,包括一个不按司机意志操作的气动制动力增强器和一个与其串接的主制动泵,调节时与司机意愿无关地控制制动力增强器(5),以进行车轮制动分泵(17,18)的预填充,此后通过回流泵(7)在车轮制动分泵(17,18)中建立起压力。
浮动卡钳盘式制动器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浮动卡钳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块副由一个第一制动块(1)和一个第二制动块组成,第一制动块(1)具有一个卡紧在一个制动器活塞(9)上的第一支承弹簧(7),而第二制动块(2)具有一个卡紧在浮动卡钳的一个轴向外侧的壳式支架(16)上的第二支承弹簧(8)。第一支承弹簧(7)有两个簧舌(10,11),它卡在空心活塞(9)的孔(18)中,第二支承弹簧(8)具有同样的簧舌(13,14),它卡在外侧壳式支架(16)的一个凹槽(15)中。按发明,这两个对面设置的簧舌(10,11或13,14)之间的距离不同,分别和不同宽度的孔(18)或凹槽(15)相配合。采用按发明的方法,不可能把第一制动块(1)固定在外侧壳式支架(16)上,而把第二制动块(2)固定在制动器活塞(9)上。当第一制动块(1)的第一摩擦块(3)具有和第二制动块(2)的第二摩擦块(5)的形状不一样时,这两个制动块(1,2)绝不绝许互换,因此这种互换保险特别有利。
汽车转向节配置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汽车主动轮的转向轴配置,装有与悬挂装置相固定的支承部件部(1),该支承部件支承一个滑块一制动圆盘和一个轮轴承(21),轮轴(23)装有同步活节和有于固定制动圆盘(8)的凸缘(25),可减少零件的数目,减轻重量和降低安装费用。支承部件(1)同轮轴(23)、凸缘(25)、制动圆盘(8)和同步活节的碗形件(24)构成一个组合件。该组合件可作为一个预先装配好的整体在汽车最终安装时与轮悬挂装置固定。
盘式制动器用的制动块和装有该制动块的盘式制动器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一种盘式制动器用的制动块(1、2)具有引导部分(22、23),所述引导部分从背板(20)横向伸出并包括支承面(25、26、27),制动块(1、2)就支承在这些支承面上以便能在制动器中轴向滑动。制动操作所生圆周力的一部分用来通过位于制动盘主动端的引导部分(22、23)使制动块受拉,而另一部分用来通过位于制动盘从动端的引导部分(22、23)使制动块受压。在摩擦衬面(21)磨耗增加时,支承面(25、26、27)会滑出制动器的相关引导面(12、13、14、15、16、17),使制动块从制动器掉出。为了防止这种故障,制动块增加了安全突缘(30),它被安排在制动盘边缘(5)之外,并沿着横切方向(11)从引导部分(22、23)的端面(25)伸出。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