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标网共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82个
一种低内应力汽车罐体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内应力汽车罐体用钢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冶金行业热轧高强带钢生产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化学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C0.050~0.080%,Si≤0.12%,Mn0.70~0.90%,P≤0.015%,S≤0.006%,Als0.015~0.055%,Ti0.060~0.080%,Mn+10Ti1.40~1.60%,N≤0.007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能够降低专用罐体车加工厂家轻量化车型用料成本,同时不需要进行热处理,具有工艺流程短交货效率高的优点;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低内应力高强汽车罐体用钢的生产方法,产品内应力低、性能均匀稳定,方便用户加工成型、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一种挽救厚度20mm以下低合金瓢曲钢板的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挽救厚度20mm以下低合金瓢曲钢板的方法,属于冶金行业中厚板生产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步骤一根据瓢曲钢板的初始挠度制作一块下模板和一块上模板;步骤二将瓢曲钢板摆放在下模板和上模板之间,摆放时,使瓢曲钢板与下模板和上模板的飘曲方向相反;步骤三在上模板上摆放压平板,通过压平板施加一定压力,即可将瓢曲钢板的挠度矫正到许可范围之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用新建冷矫直机或压平机,不再打乱常化炉与轧机的生产计划,能够可将厚度20mm以下低合金瓢曲钢板的挠度矫正到许可范围之内。
降低大减薄量深冲成型IF钢中夹杂开裂缺陷的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大减薄量深冲成型IF钢中夹杂开裂缺陷的方法,其包括转炉冶炼、RH精炼和连铸浇注过程;所述转炉冶炼过程将转炉出钢后钢包中钢液的碳氧积控制在0.0018~0.0026、碳含量控制在0.030~0.07wt%、氧含量控制在300~700ppm;所述RH精炼过程RH进站钢包渣中TFe含量≤3.5wt%、出站钢包渣中TFe含量≤6.5wt%;脱碳速率为0.27~0.35min‑1,升温吹氧量不超过100Nm3;所述连铸浇注过程连铸浇注过程依据通钢量保证中间包吨位35~70吨;当拉速稳定涨到目标值后,开启塞棒正弦振动模式;钢包浇注结束禁止下渣,且要求剩钢量8~15吨;连铸成分与精炼出站成分中的铝差值≤100ppm。本方法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的表面缺陷,提升了产品的表面质量,夹杂开裂砂眼缺陷发生频次由849ppm降低至200ppm以内。
小压缩比生产大规格高碳铬轴承钢棒材的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压缩比生产大规格高碳铬轴承钢棒材的方法,其包括连铸和连轧过程,所述连铸过程全程保护浇注,中间包内的钢液温度1465~1485℃;结晶器电磁搅拌的电流为330~350A,频率为3~4Hz;二冷末端电磁搅拌的电流为340~360A,频率为8~9Hz;连铸坯的拉坯速度为0.8~1.0m/min,通过二次冷却凝固,二次冷却强度为0.2~0.3L/kg;所得连铸方坯的中心疏松不大于2.0级、中心缩孔不大于1.5级,断面尺寸为197~205×197~205mm2;所述连轧过程将连铸方坯装入轧钢加热炉内加热;连铸坯出炉后进入粗轧机,圆钢φ70~90mm规格成品的出口速度为0.90~1.5m/s;轧制为φ70~90mm的圆钢。本方法采用小压缩比生产大规格棒材,扩大设备生产能力,提高现有工艺装备下的利用率。
一种流量可调的手自一体式机械补油杯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可调的手自一体式机械补油杯,包括杯体调节块油针,所述杯体的顶部开口由杯盖覆盖,底部设有油嘴;所述油针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油针一阶轴、油针螺纹轴和油针三阶轴,油针一阶轴滑动穿过杯盖的中心孔,油针一阶轴的下端滑动插入油嘴的中心通孔中并开设有油针储油槽;调节块置于杯盖上部并通过螺纹与油针螺纹轴配合,从而通过与油针螺纹轴之间的相对旋转调节油针储油槽在油嘴的中心通孔上方的露出量。本发明通过调节块与油针螺纹轴之间的相对旋转来调节油针储油槽在油嘴上方的露出量,进而控制油嘴的润滑油流量,为无法实现集中润滑的设备进行手动及自动供油,不仅能避免资源的浪费,而且可使设备得到良好润滑。
一种提高探伤钢轨内部缺陷检出率的检验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探伤钢轨内部缺陷检出率的检验方法,其方法步骤为(1)使用探伤仪对钢轨进行扫查,将探伤最高回波高于探伤报警评定线的部位标记为钢轨报伤位置,记录缺陷到探头接触面的深度范围;(2)以上述探伤最高回波信号对应位置为原点,沿轧制方向向两侧移动探头,测量探头从原点到缺陷回波信号消失对应位置的探头移动距离,分别记为L1和L2;(3)以原点为中心,从钢轨上垂直轧制方向锯切出大型金相样块,所述大型金相样块的长度L不小于L1+L2。按照此方法钢轨内大颗粒非金属夹杂物检出率有效达到100%,解决了钢轨内大颗粒非金属夹杂物检出率低的问题,有效地提升了钢轨内大颗粒非金属夹杂物的检出率,具有工艺简单、实用的特点。
一种含硼钢连铸方坯裂纹的控制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含硼钢连铸方坯裂纹的控制方法,属于钢铁冶金和炼钢领域。一种含硼钢连铸方坯裂纹的控制方法,生产工艺包括转炉冶炼、LF精炼、连铸;所述连铸方坯化学成分中,Ti/N7~15,B有效0.012~0.026%;所述转炉炼钢工序中,终点C控制在0.08‑0.12%,终点O控制在300‑500ppm;所述LF精炼工序中,精炼渣碱度控制在8.0‑10.0,全氧化亚铁含量≤0.5%;出站钢水氮含量≤40ppm。本发明降低了连铸方坯裂纹敏感性、减轻了生产过程的连铸方坯表面及内部应力,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采用高锰铁水冶炼IF钢时提高后期脱磷效率的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高锰铁水冶炼IF钢时提高后期脱磷效率的方法,转炉采用高锰铁水和废钢进行冶炼,废钢装入占比为10%~30%;吹炼枪位采取低‑高‑低模式;TSC温度控制在1580~1600℃,碳含量控制在0.2%~0.3%;TSC后底吹强度控制为高模式;炉渣碱度为3.5~4.0;炉渣中TFe质量分数15~20%。本方法所述转炉直接利用高锰铁水,无需挑选低锰铁水,对铁水适应性强,对生产顺行冲击性小;本方法增加了废钢量,降低了铁水消耗;本方法脱磷效率在90%以上,保证了磷命中率,减少了质量事故。
一种精轧机工作辊冷却水调节阀开度反馈控制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精轧机工作辊冷却水调节阀开度反馈控制方法,属于热连轧板材生产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PLC中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对流量计故障信号的采集,增加应用工作辊冷却水调节阀开度反馈计算功能;在任意一个机架冷却水流量计故障时,系统对其它机架冷却水实际流量进行检测,在四架以上冷却水流量正常时判定认为该管道冷却水流量计故障,实际管道冷却水流量正常,切换到调节阀开度反馈控制模式;流量计运行正常且故障信号消失后切换到流量计反馈控制模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流量计故障发生后,可快速诊断设备故障,并及时切换到调节阀开度反馈控制模式中,该过程无需人工干预,系统对故障处理更加快速、可靠,杜绝了工作辊冷却水流量计故障造成的堆钢事故发生。
一种长疲劳寿命传动轴管用高性能钢带的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疲劳寿命传动轴管用高性能钢带的制备方法,属于冶金轧制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精炼、板坯连铸、板坯加热、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和卷取工序,其中在RH工序极限真空度≤1.0mbar,真空循环时间15‑50min,净吹时间6‑20min,出站后延长软吹时间至10‑15min,并静置10‑50min。在控制冷却和卷取工序,轧后冷却中采用超快冷+前段密集冷却,水温控制在20‑30℃,冷速控制在40‑150℃/s。本发明生产的钢带具有强度高、重量轻、韧性好、焊接性能和冷弯制管性能优良等特点,满足汽车传动轴管领域对高性能、长寿命、轻量化用钢需求。
一种可快速更换的棒材飞剪导槽
实用新型有效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快速更换的棒材飞剪导槽,属于冶金行业棒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固定导槽(1)、移动导槽(2)、耳轴(3)、底座(5)和凹槽(6),所述固定导槽(1)和移动导槽(2)均为弧形,固定导槽(1)所在圆的半径大于移动导槽(2)所在圆的半径,固定导槽(1)固定在底座(5)上,固定导槽(1)两侧的导槽壁上设有若干对凹槽(6);移动导槽(2)两侧的导槽壁上设有与固定导槽(1)两侧导槽壁上的凹槽(6)相配合的耳轴(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固定导槽和移动导槽结合的形式,满足不同轧制规格的工艺要求,固定导槽固定在底座上,移动导槽依靠耳轴与凹槽相互配合实现拆装,更换简单快捷。
一种底吹氧、底喷粉转炉气体泄漏预警方法和装置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底吹氧、底喷粉转炉气体泄漏预警方法和装置,属于易燃易爆气体检测方法和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炉底开放空间变为多个有限空间,对每个有限空间内进行易燃易爆气体检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达到对整个需要检测区域的精准控制,从而有效减少炉底易燃易爆气体在炉底的燃爆现象,确保底吹管路正常使用和生产的连续。
一种加热炉炉辊更换工具
实用新型有效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炉炉辊更换工具,属轧钢生产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框架、配重和吊装链;配重以可拆卸方式与支撑框架固定,配重的总重大于炉辊的重量,吊装链两端与支撑框架的两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与天车配合使用,保证炉辊更换过程中炉辊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可实现炉辊在加热炉内的快速、精准更换。
一种处理高炉矿槽料仓板结及结厚的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高炉矿槽料仓板结及结厚的方法,属于冶金行业热轧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选取具有硬度高、不粘结和摩擦力大物理特性的烧结矿,通过矿槽上料小车把烧结矿从料仓顶部装入板结和结厚的生矿仓,利用烧结矿坠落时的冲击力和滑向底部仓嘴时强大的摩擦力,对料仓的侧壁和下料嘴板结和结厚进行处理;产生的烧结矿通过主控上料控制系统修改目标仓物料品种和排料顺序后,通过称量斗和皮带拉入高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用改造和投入,在不额外增加成本的基础上能有效处理矿槽的板结、结厚问题,结束了高炉槽下工人在矿槽较为危险、恶劣的有限空间内处理板结、结厚的操作,对高炉生矿正常配吃和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控制钢轨在线热处理后头部局部侧弯的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钢轨在线热处理后头部局部侧弯的方法,其采用热处理机组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机组配置有若干组侧导轮,所述热处理机组出口端的部分组侧导轮依次左右错位布置,相邻两组错位的侧导轮之间间隔1组未错位的侧导轮。本方法利用现有的辊道侧导轮实施错位布置,通过对钢轨施加弯曲变形,对钢轨头部局部侧弯起到矫正的作用;本方法能够在不增加额外成本前提下,通过实施侧导轮错位布置,有效控制钢轨在线热处理后的钢轨头部局部侧弯,使钢轨出热处理机组后头部最大局部侧弯小于30mm,有效地避免了钢轨偏出横移辊道导致判废,提升钢轨成材率。
一种型钢万能轧机导卫调整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型钢万能轧机导卫调整装置及其调整方法,属于冶金行业型钢轧制工艺调整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偏心销(6)是由偏心销小轴(18)、偏心销偏心轴(19)和偏心销大轴(20)构成的一体结构,导卫板(3)上设有与偏心销偏心轴(19)相配合的导卫板椭圆孔(25)和导卫板圆孔(26),导卫板圆孔刻度盘(14)和导卫板椭圆孔刻度盘(15)分别安装在两个导卫盒子大轴套(23)的外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万能辊系的结构特点、轧制过程中各道次的压下量和导卫板实际长度设计一套计算导卫装配参数的公式,配合导卫偏心销调整用的刻度盘,实现万能导卫快速准确的调整,提高导卫系统的调整精度。
一种改进的蝶阀
实用新型有效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蝶阀,包括阀体、阀座、阀板、主阀杆和副阀杆,阀座固定安装于阀体内部,阀板位于阀座内部,阀板的上、下边部对称设有固定孔,主阀杆、副阀杆分别穿过阀体与阀板上、下的固定孔固定连接,其改进之处为还包括限位轴套,限位轴套与阀体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副阀杆上部开有横向贯通的定位孔,所述阀板下部的固定孔为圆柱孔,其侧壁开有横向贯通的螺孔;副阀杆穿过限位轴套延伸至阀板下部的固定孔中,通过装配于螺孔和定位孔中的定位螺栓实现与阀板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在主阀杆发生断裂时实现蝶阀的正常开闭,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灵活,保证正常生产。
一种底吹氧底喷粉转炉底喷枪的环缝气体控制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吹氧底喷粉转炉底喷枪环缝气体控制方法,所述方法采用流量控制或压力控制;所述环缝压力为0.7~1.7MPa时采用流量控制,环缝压力<0.7MPa或环缝压力>1.7MPa时采用压力控制;所述底喷枪天然气的环缝总流量为12~42Nm3/min,单个支管设定的环缝流量为2~7Nm3/min;1)所述流量控制工艺为(1.1)随着蘑菇头增大,环缝压力增大,当其中任意支管的环缝压力达到1.1KMa~1.3KMa时,该支管的环缝流量降低0.4Nm3/min~0.8Nm3/min;(1.2)当其中任意支管的环缝压力大于1.3KMa时,该支管的环缝流量降低0.8Nm3/min~1.2Nm3/min;(1.3)所述步骤(1.1)或(1.2)中该支管的环缝压力没有降低至1.3以下,该支管的环缝流量维持在该环缝流量。本方法延长了底喷枪寿命,避免了生产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一种转炉底枪溅渣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一种转炉底枪溅渣方法,属于炼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底吹氧、底喷粉转炉吹炼结束经惰性气体搅拌测量转炉终点钢水氧活度后出钢,出钢结束调节底吹氮气流量,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倒渣作业,将转炉摇直;(2)通过顶仓将调渣剂分批加入转炉;(3)成渣后进行摇炉溅渣;(4)溅渣结束后,进行倒渣,调节底吹氮气流量,倒渣后进行风口检查,进行下一炉冶炼。本发明通过高强度底吹降低了终渣氧化性,且熔渣快速降温,出钢结束摇炉过程已进入溅渣阶段,缩短了溅渣时间,降低氮气、调渣剂消耗,熔渣成型块度大,更易黏附在炉衬上,增加溅渣层厚度,提高护炉质量,延长底枪寿命,保证复吹效果,缩短转炉冶炼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扣头钢板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有效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头钢板检测装置,属于冶金行业中厚板轧制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轮(1)位于两个输送辊道(6)之间,轮(1)的最大高度低于两个输送辊道(6)最高点之间连线;槽型框(8)内的立杆套有弹簧(4),立杆的底端为立杆底端触头(9),立杆底端触头(9)与下面的接近开关(5)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装在钢板加速冷却控制系统入口输送辊道上,检测到扣头钢时把信息传到轧机主操控系统,及时把扣头钢开回至轧机平头,减少非计划停机,提高生产效率。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