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标网共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个
差分电容式传感器系统、用于差分检测的方法以及接收器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差分电容式传感器系统、用于差分检测的方法以及接收器。用于数字差分检测的系统和方法,包括:电容式传感器,具有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发送器,被配置为通过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来发送输入信号;以及接收器,耦接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接收器被配置为从第一节点接收第一修改后输入信号,并且从第二节点接收第二修改后输入信号。接收器包括:第一模数转换器和第二模数转换器,被配置为将第一修改后输入信号转换为第一数字信号并且将第二修改后输入信号转换为第二数字信号。接收器还包括:第一差分电路,被配置为计算第一数字信号与第二数字信号之间的第一差分;以及判定电路,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差分来输出结果。
电容式传感器系统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式传感器系统(1),包括:‑传感器布置(2),其具有多个电容式电极(4、4'、5、5'、6、7),每个电容式电极连接到对应的检测器线(11、11'、12、12'、13、14);以及‑检测器设备(20),其连接到每一条检测器线(11、11'、12、12'、13、14),并且被配置为通过施加检测器信号来检测每个电极(4、4'、5、5'、6、7)的电容。为了提供用于在具有多个电极的电容式传感器系统中进行可靠的断线检测的单元,本发明提供了,‑传感器布置(2)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组(3、3'),该至少一个电极组包括至少两个电极(4、4'、5、5'、6、7),电极组的每个电极(4、4'、5、5'、6、7)经由电阻元件(8、8'、9、10)连接到另一电极(4、4'、5、5'、6、7),使得该电极组(3、3')的所有电极(4、4'、5、5'、6、7)串联连接;以及‑诊断设备(21),针对每个电极组(3、3'),诊断设备(21)至少连接到第一电极(4、4')的第一检测器线(11、11')和第二检测器电极(5、5')的第二检测器线(12、12'),并且被配置为经由第一检测器线(11、11')和第二检测器线(12、12')施加诊断信号,并且基于对诊断信号的响应来检测导体断线。
电容式传感器系统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摘要:电容式传感器系统包括传感器电极、屏蔽电极和背电极,它们由绝缘体材料包围。传感器电极沿第一坐标线延伸。三个电极沿与第一坐标线垂直的第二坐标线前后依次布置,其中,探测范围沿第二坐标线的方向延伸到传感器电极前的空间内并以预定角度范围相对由第一和第二坐标线展开的平面的两侧延伸。绝缘体材料在传感器电极与探测范围间以半圆或半椭圆的圆柱体方式布置,圆柱体中轴线处于前述平面上,绝缘体材料至少包括直接包围传感器电极的第一厚度塑料层和以预定间距布置的第二厚度外部塑料层,绝缘体材料如此布置,使相对介电常数随着与传感器电极距离的增加首先具有包围塑料层的数值,然后下降到接近1的数值上,然后又上升到外部塑料层的数值上。
电容式传感器系统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式传感器系统,特别用于检测物体的接近,尤其也用于手势识别。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电容性操作传感器系统,其可以用较少元件开支实现,并因此要求较低成本和较小空间,而且还具有低功率消耗的特性,以便用具有低充电容量和/或长工作时间的电池使其工作。上述任务根据本发明借助于一种电路构造解决,这种电路构造用来基于传感器电极周围介电性能方面的变化,产生与接近过程相关的输出信号,该电路构造具有:传感器电极,在至少有些部分与观测区域相邻;微控制器(μC),用于输出交流电压;分压电路,用于对微控制器(μC)输出的交流电压电平进行调整;以及,场效应晶体管(FET),其起到阻抗变换器的作用,其中,场效应晶体管以这样一种方式成为电路构造的一部分,使得由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施加至其栅极输入端,并同时施加至传感器电极(ES)。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