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核磁共振弛豫时间的测量方法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1)
专利有效性:
有效专利(1)
法律状态:
授权(1)
高级筛选:

路标网共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

公开(公告)时间
申请时间

二维核磁共振弛豫时间的测量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1510627440.4
  •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申请日:2015-09-28
  • 主分类号:G01N24/08
  •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CN105259198A
委托购买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二维核磁共振弛豫时间的测量方法,包括:向被测样品发射DEFIR脉冲序列,根据DEFIR脉冲序列的回波信号,获得纵向弛豫时间T1分布谱的第一幅值ADEFIR(logT1);多次向被测样品发射FIR脉冲序列,根据FIR脉冲序列的回波信号,获得纵向弛豫时间T1分布谱的第二幅值AFIR(logT1);将ADEFIR(logT1)和AFIR(logT1)带入第一公式中,得到T1分布与T1/T2分布的函数关系,根据T1分布与T1/T2分布的函数关系,推导获得T1‑T2分布。本发明的测量方法,只需要两次一维扫描就可以得到二维弛豫时间分布,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对二维核磁共振弛豫时间的精确测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测量所需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在测量流动流体时,测量还未完成时探测区域内的流体就已经流出,导致测量结果不精确的技术问题。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 1
前往
没找到想要的结果?为您推荐专业专利顾问检索  二维核磁共振弛豫时间的测量方法 专利,更快更准确
免费
我想查:已帮助11143717位用户进行查询

在售专利  早买早用

热售中更多>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