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364)
外观设计(78)
实用新型(276)
更多
专利有效性:
有效专利(656)
无效专利(62)
更多
法律状态:
授权(436)
实质审查(168)
驳回(32)
公开(25)
权利终止(25)
撤回(3)
放弃专利权(2)
更多
高级筛选:

路标网共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18

公开(公告)时间
申请时间

一种燃料电池一致性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11146185.8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汽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9-20
  • 主分类号:H01M8/04298
  •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 公开/公告号:CN115312809A
委托购买

摘要: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一致性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S1构建燃料电池基础等效电路电化学模型,根据预设的燃料电池机理公式将燃料电池基础等效电路电化学模型中的电气元件与燃料电池的操作参数关联,并生成能够表征燃料电池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燃料电池计算模型;S2根据燃料电池电堆结构设计和气体流体动力学,建立燃料电池电堆内部流体分布等效电阻模型,并以燃料电池电堆内部流体分布等效电阻模型为基础建立燃料电池准一维电化学模型;S3根据S1中的燃料电池计算模型和燃料电池准一维电化学模型模拟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节电压的一致性动态行为。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忽略燃料电池堆节电压一致性的问题。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燃料电池热管理装置及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11145519.X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汽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9-20
  • 主分类号:H01M8/04029
  •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 公开/公告号:CN115425253A
委托购买

摘要: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装置及方法,其中方法包括S1、利用电堆工作所产生的热量加热各个水箱,使水箱温度均达到相应的设定温度值;S2、将各个水箱按照相应的设定温度值由低到高进行排列,按照所排列的水箱顺序对燃料电池温度进行瞬态调控。本发明可以实现在最低的水箱温度到最高的水箱温度区间内以任意温度进行瞬态调控,并将换热器在原有热管理技术中对热管理的散热作用转换为调节并维持各个水箱温度的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瞬态温度控制精确性低、温度波动大的技术问题。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一种燃料电池启动过程的等效电路模型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11137310.9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汽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9-19
  • 主分类号:H01M8/04225
  •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CN115411305A
委托购买

摘要: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启动过程的等效电路模型,包括等效氢气流道,所述等效氢气流道分为若干个分区,分区之间通过横向电阻并联,各个分区对应一个等效电路模型基本电路,所述等效电路模型基本电路包括线性电压源,所述线性电压源用于表示电堆启动过程中氢气界面到达阳极氢气流道与氧气反应所产生的电势差。本发明以电堆内部氢气流道的电气行为作为建立电路结构的基础,通过等效电路模型能够准确描述电堆启动过程中的内部电气宏观行为,减少电堆实际实验所需的测试次数,降低实验对电堆寿命衰减的影响。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一种燃料电池内部电气参数分布辨识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11137322.1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汽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9-19
  • 主分类号:H01M8/04298
  •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 公开/公告号:CN115425259A
委托购买

摘要: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内部电气参数分布辨识方法,包括S1建立燃料电池电堆的等效电路模型;S2对燃料电池电堆进行启动实验,获取内部电气数据;S3确定等效电路模型的初始状态,设置等效电路模型中电气参数的预设值和上下限;S4根据等效电路模型建立参数辨识方法;S5将内部电气数据作为参数辨识算法的输入,对等效电路模型进行电气参数迭代优化,得到参数辨识结果。本发明基于等效电路模型,使用参数辨识方法对模型内部的电气参数进行迭代优化,能够准确获取或预测电堆内部电气参数的分布情况,相较于EIS等实验方式具有操作简单、运算速度快和成本低的优点。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一种温升信号模拟装置

实用新型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22270925.0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8-26
  • 主分类号:G05B19/042
  • 公开(公告)日:暂无
  • 公开/公告号:暂无
委托购买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模拟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温升信号模拟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安全判断器和转换器;所述控制模块内设有控制电路和单片机;所述控制电路用于产生电信号并向单片机传递电信号;所述单片机用于接收电信号并向转换器输出数字信号;所述转换器用于接收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跳变电压信号进行输出;所述安全判断器串联在单片机与转换器之间;所述安全判断器用于在数字信号不达标时自动控制转换器和单片机所在回路断开,在数字信号达标时自动控制转换器和单片机所在回路接通。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温升信号,且能够保证输出的模拟温升信号为满足要求的信号,模拟信号输出可靠,适用于汽车故障模拟测试环境。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一种基于对抗学习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异常检测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10910235.9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7-29
  • 主分类号:G01R31/36
  •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 公开/公告号:CN115267541A
委托购买

摘要: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对抗学习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异常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采集目标车辆的运行数据并提取数据特征,并对数据特征进行预处理,得到训练数据特征集合;步骤S2,利用训练数据特征集合训练生成器和判别器;步骤S3,采集测试数据并对测试进行优化,然后利用完成训练的生成器和判别器进行测试;步骤S4,计算分析得到异常分数,并将异常分数与第一阈值进行对比,然后根据对比结果判定电池有无异常。本发明具有快速准确地找到发生异常的时间段及对应的故障电芯号,降低故障误报率,保证了每一次报警的准确性的有益效果。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一种基于故障树的动力电池系统自放电根因发掘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10901030.4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申请日:2022-07-28
  • 主分类号:G01R31/367
  •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 公开/公告号:CN115079013A
委托购买

摘要:本发明涉及车辆电池异常诊断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故障树的动力电池系统自放电根因发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多辆故障车辆的实车数据特征进行收集;步骤2,获取实车数据特征中的故障数据特征,依据实际生产制造,及试验验证过程挖掘的故障因素,按照故障产生的逻辑关系将故障数据特征建立成自放电异常故障树;步骤3,监测实车数据是否异常,若是,根据车辆的异常表现信息从自放电异常故障树匹配根因信息。本发明针对动力电池系统缺陷的优化整改方向准确且故障整改完整。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基于故障数据特征的电池系统电连接异常故障诊断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10901022.X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申请日:2022-07-28
  • 主分类号:B60L3/00
  •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CN115230475A
委托购买

摘要:本发明涉及车辆电池异常诊断方法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故障数据特征的电池系统电连接异常故障诊断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收集多台故障车辆的历史实车故障数据,提取实车故障数据电连接异常的故障特征;步骤2,通过故障画像和层次分析法梳理故障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故障特征和逻辑关系搭建形成诊断故障树;步骤3,获取车辆的实时故障数据,提取实时故障数据中的故障表现信息,根据故障表现信息在诊断故障树中确定故障原因。本发明以诊断故障树为基础,准确及时地定位电连接异常产生的原因。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一种体现SUV刚度特征的侧面碰撞用蜂窝块及设计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10887150.3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7-26
  • 主分类号:G01M17/007
  •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CN115235789A
委托购买

摘要: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现SUV刚度特征的侧面碰撞用蜂窝块及设计方法,方法包括利用国内目前市场在售的的各种SUV车辆对测力墙进行正面碰撞试验,测力墙包括128块小测力块,获取各SUV车辆在测力墙中各小测力块所测到的碰撞力值;根据碰撞力值,计算出各小测力块对应的所有车型平均碰撞力值;根据平均碰撞力值,对测力墙上每一行小测力块以及每一列小测力块所对应的平均碰撞力值求和,生成每一列和每一行对应所有车型平均碰撞力值之和的碰撞力‑位移曲线;根据每一行和每一列的碰撞力‑位移曲线,确定SUV前端结构所覆盖范围,并对进行同类划分;根据同类划分,形成蜂窝碰撞块的整体尺寸,得到蜂窝碰撞块的尺寸设计方案。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一种典型混动架构的能量管理策略设计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10835524.7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7-15
  • 主分类号:B60W20/20
  •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CN115214612A
委托购买

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典型混动架构的能量管理策略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混动车辆,将选取的混动车辆作为待测试车辆;S2,对待测试车辆进行测试,获得测试数据;S3,将步骤S2中获取的测试数据在分析平台得到分析图像;S4,行驶车辆根据分析图像进行行驶。本发明能够根据行驶车辆需求的速度和扭矩运行在对应的模型下,具有较优的性能。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一种侧面碰撞壁障蜂窝模型的等效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10805114.8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7-08
  • 主分类号:G06F30/20
  •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429A
委托购买

摘要:本发明涉及汽车侧面碰撞壁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侧面碰撞壁障蜂窝模型的等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匹配扩胞后的等效胞元边长;S2根据扩胞理论,由初始胞元壁厚得到等效胞元理论壁厚;S3对等效胞元进行仿真,得到等效胞元缩放壁厚;S4根据初始胞元壁厚和等效胞元缩放壁厚得到缩放系数;S5设置若干系数并代入缩放壁厚,通过壁障撞力墙试验,比较不同系数下扩胞前后的碰撞试验数据的接近程度,得到修正系数;S6根据缩放系数和修正系数,由初始胞元壁厚得到等效胞元修正壁厚。本发明通过仿真和试验的方式,对扩胞后的蜂窝胞元尺寸进行修正调整,使其具备等效的计算精度,同时有效减少了计算成本,提高了计算效率。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一种可移动变形壁障台车

实用新型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21764719.9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7-08
  • 主分类号:G01M17/007
  • 公开(公告)日:暂无
  • 公开/公告号:暂无
委托购买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碰撞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变形壁障台车,包括车架和蜂窝铝模块,所述蜂窝铝模块包括蜂窝铝、安装板和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为两个,分别对称设于车架前端两侧,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角钢和第一固定块,所述角钢为“L”形,角钢的一边与安装支架连接,另一边设有若干条形孔,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于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个第二固定块,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分别与条形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分别通过螺杆连接,所述蜂窝铝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蜂窝铝的安装高度,能够更加准确反映车辆前部结构碰撞刚度特性及其分布规律。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面向典型场景的V2X信道模型交叉测试验证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10772788.2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6-30
  • 主分类号:H04B17/00
  •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 公开/公告号:CN115173962A
委托购买

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典型场景的V2X信道模型交叉测试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典型C‑V2X信道场景的遴选,进而选择道路应用场景,进行信道数据采集和道路应用场景测试,提取并处理信道脉冲响应的尖峰数据和工况及应用响应数据;S2,基于K‑Means++和遗传算法的多目标模型参数优化方法进行尖峰聚类打标和信道模型参数寻优,得到最佳反射点数量M、反射系数μ、莱斯因子K,接着由多路传播原理,输出不同场景信道模型对应的功率衰减量;S3,进行内外场交叉测试验证,在C‑V2X暗室内对外场环境参数复现,通过分析内外场测试的通信性能和应用响应数据结果。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10784827.0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6-29
  • 主分类号:G01R31/367
  •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 公开/公告号:CN115144758A
委托购买

摘要:本发明涉及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提取数个满充状态下的充电片段数据;步骤2修正充电片段数据的SOC值;并计算每一个充电片段数据对应的SOH值;步骤3截取各充电片段数据中相同电压区间内的单体电压数据作为输入值,并输入至初始评估模型中;所述初始评估模型为端到端的模型;步骤4利用步骤3中的输入值,计算损失函数并进行反向传播以更新权重参数,直到迭代完成;迭代完成后获得标准评估模型;步骤5将待评估电池的充电片段数据输入至标准评估模型中,输出得到待评估电池的SOH值。本发明能够准确评估车辆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准确率和评估效率较高。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一种新型车用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10740414.2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6-27
  • 主分类号:B60H1/00
  •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CN114953917A
委托购买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车用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热泵空调子系统、电池包换热子系统、暖风子系统、电驱动换热子系统、冷媒换热器、液冷冷凝器、电池包换热器和六通电磁阀,热泵空调子系统通过冷媒换热器、电池包换热器、液冷冷凝器分别与电驱动换热子系统、电池包换热子系统和暖风子系统进行换热;热泵空调子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冷媒出端连接第一四通换向阀第一端,第一四通换向阀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子膨胀阀一端,第一电子膨胀阀另一端连接冷媒换热器冷媒进端,冷媒换热器冷媒出端连接两通电磁阀一端、第二电子膨胀阀一端和第三电子膨胀阀一端,第二电子膨胀阀另一端连接蒸发器冷媒进端。能够合理运用汽车行驶中产生的热量。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一种六通电磁阀

实用新型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21619519.4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6-27
  • 主分类号:F16K11/22
  • 公开(公告)日:暂无
  • 公开/公告号:暂无
委托购买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六通电磁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一圈供介质流动的环状流道,阀体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设有六个与环状流道连通的介质流通口,相邻的介质流通口之间的环状流道部位上均设有滑阀,六个介质流通口均与相对的介质流通口之间连通有对角流道,每个对角流道上也设有滑阀;滑阀均包括设置在阀体顶部的电磁线圈和嵌入在阀体内的阀片,阀片用于堵住环状流道和对角流道,阀体内设有供阀片上下移动的竖向滑道,电磁线圈均设置在竖向滑道的正上方,且电磁线圈的铁芯均伸入到对应的竖向滑道内,并通过电磁线圈吸附向上移动从而打开环状流道或对角流道。能够满足对六个口之间流向、流道调节。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一种新型车用热管理系统

实用新型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21630368.2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6-27
  • 主分类号:B60H1/00
  • 公开(公告)日:暂无
  • 公开/公告号:暂无
委托购买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车用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泵空调子系统、电池包换热子系统、暖风子系统、电驱动换热子系统、冷媒换热器、液冷冷凝器、电池包换热器和六通电磁阀,热泵空调子系统通过冷媒换热器、电池包换热器、液冷冷凝器分别与电驱动换热子系统、电池包换热子系统和暖风子系统进行换热;热泵空调子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冷媒出端连接第一四通换向阀第一端,第一四通换向阀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子膨胀阀一端,第一电子膨胀阀另一端连接冷媒换热器冷媒进端,冷媒换热器冷媒出端连接两通电磁阀一端、第二电子膨胀阀一端和第三电子膨胀阀一端,第二电子膨胀阀另一端连接蒸发器冷媒进端。能够合理运用汽车行驶中产生的热量。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KC试验夹持夹具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21622614.X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6-24
  • 主分类号:B66F7/28
  • 公开(公告)日:暂无
  • 公开/公告号:暂无
委托购买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测试用夹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KC试验夹持夹具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板、夹持板和调节机构,固定板上开有若干第一通孔,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夹持板、固定板和调节板依次连接形成“Z”型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固定板与保护梁的侧面连接,使得夹持板与升降台上夹持工装保持水平,便于夹持板与升降台的安装。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一种便携式电动汽车电池检测装置和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10696482.3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6-20
  • 主分类号:G01R31/385
  •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 公开/公告号:CN115097334A
委托购买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动汽车电池检测装置和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电池检测十分麻烦的问题。本检测装置包括负载模块、GAN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负载模块和GAN通讯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联,负载模块和GAN通讯模块还均与同一个快充插头连接且负载模块和GAN通讯模块能通过快充接头与车辆快充口对接,控制模块上连着有能接收信号的4G通讯模块,控制模块能通过4G通讯模块下载协议解析并通过GAN通讯模块反馈给车辆的整车控制器。本发明能让车辆即不需要开去4S店又不用拆卸电池即可完成检测,只需要将本检测装置的快充插头插在车辆上即可等待检测结果,十分便利。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一种机动车排放危害识别和判定的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CN202210688425.0
  • 申请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6-16
  • 主分类号:G06K9/62
  •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526A
委托购买

摘要:本发明涉及机动车排放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动车排放危害识别和判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在用车的至少两种尾气排放检测制度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按照对应检测制度的标准,分别确定对应的存在排放危害的车辆,将出现了存在排放危害车辆的车型作为疑似车型;步骤2根据疑似车型确定待检测车型;步骤3对待检测车型的在用车的尾气排放进行抽查,抽查时,同一车型中,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的总数与该车型抽查的总数之间的比值为抽查不合格率,统计出抽查不合格率作为该待检测车型的排放检测不合格率。本发明中的机动车排放危害识别和判定的方法能够准确锁定容易出现排放危害的车辆。

著录信息权利要求说明书PDF全文法律状态引证文献
  • 1
  • 2
  • 3
  • 4
  • 5
  • 6
  • 36
前往
没找到想要的结果?为您推荐专业专利顾问检索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更快更准确
免费
我想查:已帮助0位用户进行查询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