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标网共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个
汽车扭转梁试验装置
实用新型无效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扭转梁试验装置,尤其是对扭转梁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的试验装置。针对现有试验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扭转梁在整车中的性能进行测试,且周期短、费用低的扭转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扭转梁悬架总成通过硬性连接和软性连接与台架(1)的连接;通过其底座(3a)固定在台架上的加载装置(3)包括三个相互垂直并通过万向连接与底座连接的加载单元;扭转梁悬架总成两侧安装车轮的位置分别安装有连接装置(2),连接装置通过万向连接与加载装置的加载单元连接。通过加载装置对扭转梁悬架施加载荷,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扭转梁在整车中的受力情况,可用于扭转梁设计制作过程中的静力、疲劳和强度试验。
汽车主减速器
实用新型无效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主减速器,可增强主齿小轴承润滑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安装在主减速器壳中的主齿,在主齿的轴上按顺序安装有主齿大轴承、主齿隔套、主齿小轴承、主齿凸缘以及装在主齿凸缘上的主齿油封,在主减速壳里设置有进油道,其特征是:主减速器壳上还设置有润滑油道,所述的润滑油道的两端分别与主齿小轴承的外端和主齿大轴承的内端的主减速器壳内腔连通。能够保证从齿轮甩过来的润滑油,大部分流向主齿小轴承,充分润滑主齿小轴承后,再经过主减速壳里的润滑油道流向主齿大轴承,较现有的结构增强了主齿小轴承的润滑效果。
轿车后扭梁轴总成
实用新型无效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轿车上的后扭梁轴总成,它包括左右纵臂、加强板及横梁。左右纵臂由纵臂上体与盖板焊接而成,纵臂上体的截面形状为三面封闭一面开口的U形,U形开口朝向同侧车轮方向。纵臂上体背面与加强板焊接,加强板再与横梁焊接,左右结构一致。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纵臂和横梁之间增设了加强板,增加了焊缝的长度,能有效的提高构件的整体强度,增强了横梁的抗扭强度,降低了纵臂上体被拉裂导致失效的可能性。而且将纵臂上体的U形开口向车轮一侧,能降低焊接时对纵臂上体造成的变形。
齿轮啮合振动测试装置
实用新型无效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锥齿轮滚动检查机的齿轮啮合振动测试装置,由计算机、数据采集卡、内装IC加速度传感器、磁力座和指示灯构成。内装IC加速度传感器由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和电荷放大器两部分构成,由恒流源通过接口板为IC加速度传感器、指示灯、操作按钮供电。计算机通过数据采集卡与接口板连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依靠操作人员的加载手感、声音来判别啮合质量所带来的劳动强度大,不能消除源于地基、环境的振动干扰,质量判别不够准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剔除环境振动干扰,测量精确,使用方便的齿轮啮合振动测试装置,可广泛应用在各种需要对锥齿轮进行滚动检查的机械装配领域。
主齿轴承预紧力矩测量装置
实用新型无效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齿轴承预紧力矩测量装置,由单片机系统、控制开关、LED显示单元和力传感单元(3)、减速电机(2)构成。单片机系统与力传感单元(3)连接、减速电机(2)连接。减速电机(2)通过其输出轴浮动支承,电机座与悬臂(10)构成一个整体固定在减速电机(2)的定子上,悬臂(10)的一端与力传感单元(3)相接触。主齿外壳(8)固定于夹具(9)上,减速电机(2)的转子通过拨盘(6)转动主齿上的凸缘(7)。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测量时难以保证转速恒定和连续转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测量时能保证转速恒定和连续转动,测量精确的主齿轴承预紧力矩的装置,可广泛应用在机械装配上。
主齿锁紧螺母拧紧机
实用新型无效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拧紧机,套筒(19)的内部有能转动的升降轴(18)。制动器(43)套于制动小锥齿轮轴(40)上。升降轴(18)和套筒(19)的下端分别固定螺母套筒(16)和拧紧爪(17),分别与拧紧转接盘(14)的内外筒(13)对接。在制动小锥齿轮轴(40)轴线外,设置拧紧力传感器(62)。转筒(10)可绕螺母套筒(16)的轴线转动,预紧力传感器(4)在轴(8)的轴线外约束轴(8)的转动。PLC进行中央存贮、运算、控制。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切换不同的产品不方便,不能连续测量的不足,提供了对不同的产品参数化调节,连续测量并测量准确的主齿锁紧螺母拧紧机,可广泛应用在机械装配上。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